黄浦滨江,不只是外滩

2016-12-01 18:21何映宇
新民周刊 2016年46期
关键词:黄浦黄浦江外滩

何映宇

黄浦滨江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底蕴和风景,读懂它,也就读懂了一座城市的历史。

黄浦江,上海的母亲河。

提到滨江,首先进入我们脑海的,就是外滩,上海最具标志性的游览胜地。对岸,是东方明珠、上海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高楼大厦,在浦西的岸边,遥望着对岸的天际线谈情说爱,是一种腔调。

但事实上,外滩只是黄浦江滨江沿岸的一小块区域,上海市政府现在正积极进行贯通滨江的计划,届时,不仅局限于外滩,沿着黄浦江,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这是黄浦江母亲河赐予我们的礼物。

外滩即将迎来全新的“天际线”。

就黄浦区而言,滨江黄浦段地处黄浦江西岸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的中心位置,是上海推进黄浦江两岸开发的关键节点。范围北起苏州河,南至日晖港,东临黄浦江,西至中山路,岸线总长约8.3公里,陆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外滩、南外滩、世博园,三大区域一旦实现贯通,连接这8.3公里滨江岸线还将通过增加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宽度,完善水陆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休闲步行道、健身慢跑道、自行车骑行道、陆上观光车道、水上游览船道”五道融合,共同打造集观光、休闲、健身等功能的公共生活岸线,营造上海的慢生活——想想,就是一件既浪漫又让人神往的事。

外滩金融带“一带四组团”

10月21日,中共上海市委第十三次会议审议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送审稿),提出要推动外滩金融集聚带“一带四组团”联动发展。董家渡金融城将成为外滩金融集聚带的重要核心。“一轴”即外滩滨江发展轴,由沿黄浦江的滨水线和中山路组成,既是金融产业发展轴,又是生态景观和公共活动轴。“三段”将外滩以延安路、复兴路为界,分成北、中、南三个功能区段,外滩北段作为品牌提升段,突出金融、商业、文化品质的综合提升;外滩中段作为功能示范段,是近期发展重点地段,强调功能快速集聚;而外滩南段作为商务拓展段,临近世博园区、腹地较大,发展空间充裕。与此同时,围绕外滩金融集聚带,南京东路-人民广场、淮海中路-新天地、南外滩-豫园、打浦桥-世博浦西园区还将形成“一带四组团”联动发展。

这是一个璀璨夺目的外滩集群,有了这样一个集群,可以发挥外滩区位优势,以外滩源为核心,以“文创+科创”为特色,以音乐会和近景演艺为主要内容,将演出场景与生活时尚、科技创新等融合,形成创新戏剧的集聚地。

除了外滩,黄浦区还有一块得天独厚的滨江地块,就是世博浦西园区。根据《规划》,世博浦西园区将被打造成为国际级的文化博览创意街区。这样打造之后,黄浦区将成为“世界级滨水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历史与多元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未来,从北到南,我们可以看到黄浦滨江的五个主题区段:外滩,是世界窗口;南外滩,是创意水岸;世博园区,是城市博览空间;南园,则是慢生活港湾。

世博浦西段的转型

近日,黄浦区也发布了《黄浦区滨江公共空间实施优化规划设计》,规划设想将黄浦滨江地区打造成为更有文化韵味、更具活力氛围、更加舒适宜人、更能引领时代的标志性地区,成为“世界级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核心区”,宣布到明年年中,滨江黄浦段的8.3公里公共空间将全面贯通,直接连接徐汇滨江段。

这是一次临水城市的空间转型,这意味着,黄浦江滨江贯通之后,市民游客可从最北面的苏州河,以步行或骑车等方式经过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中山南路新修的林荫大道和南外滩新建的多座地标性建筑,最终到达日晖港。也可通过乘坐游船饱览浦江两岸风景。届时外滩线、豫园线、南外滩线、世博线等四条文化探访线路所涵盖的站点,将串联起黄浦区内的著名景点,游客乘坐观光巴士可在任意站点上下车,在走走停停间,享受旅途中的每一处风景。

在这段岸线中,最引人关注的当然是南浦大桥至卢浦大桥约3公里滨江的规划。这里,也正是原来世博会的浦西段,世博会结束后,就没有进行大规模开发。如何激活这段滨江,成为需要规划者奉献他们聪明才智的问题。

这曾经是一片传奇的土地。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所所长奚文沁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黄浦江的特点是尺度偏大,它是江,还不是河,比泰晤士河、塞纳河都要宽许多。沿线一类是公共建筑,比如老外滩建筑群;一类是工业遗产,比如一些码头仓库;还有一些市政设施。沿江的景观内容特别丰富,有19世纪的老建筑,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建筑,有改革开放初期的建筑,也有新世纪造的建筑。可以说,上海城市历史的脉络、发展的进程、建设的成果,都浓缩在这条滨江岸线上。而国外有些滨江景观全是现代化建筑,或者是一种类型。黄浦滨江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底蕴和风景,读懂它,也就读懂了一座城市的历史。”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江南造船厂。江南造船厂历史悠久,迄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于1865年购买了外国人开设在上海虹口地区的旗记铁厂,并将原有两洋炮局并入,组成新厂,定名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船炮军火和各种机器。1867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迁至城南高昌庙现址,这时,江南造船厂进入了第一个兴旺发展期: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车床,自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惠吉”号和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研制了中国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到19世纪90年代,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技术最先进、设备最齐全的机器工厂。

为给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腾出空间,也为谋求自身发展战略,江南造船厂完成了整体搬迁,正式入驻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只在原址留下了3个船坞。现存的2号船坞历史悠久,是洋务运动的工业遗迹。停泊在那里的“远望1号”是我国第一艘远洋科考船,曾经到达过南极和北极,可以说是民族崛起的象征。规划初期,设计者们曾有过各种各样的畅想,它可以作为特色远洋探索主题公园、船舶主题酒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最终方案是保留原状,待今后开发,留给大家一个想象的空间。而1号船坞东侧大面积空地将变身草地音乐广场;3号船坞的下沉结构则会被改建为儿童运动游乐场和沙滩运动场;L1码头还会被改造为以游艇码头文化为基础的都市时尚空间。

原船厂区域地坪混凝土较厚,去硬化成本高,设计师们计划在这里覆土种植草坪,草坪向黄浦江慢慢倾斜,让人可以躺下来欣赏江景。覆土厚的地方种植乔木遮阴。这片滨江,就是一个江边的“城市草坪”。

南外滩的粪便码头迁走了

南外滩滨水区岸线总长2.2公里,以万豫码头街(黄浦海事局北侧)和利川码头街为界,从北到南依次分北段960米、董家渡段370米和南段870米。其中,在董家渡段,将与腹地公共绿地结合设计面向黄浦江的阶梯式景观公园,并构建二层步行连廊系统,连通南北段滨江岸线、滨江公园和腹地。其中功能性的码头包括:海事局码头、环卫局码头、轮渡码头、游船码头,有的码头还在正常运营。重新安置、搬迁的工作量非常巨大。

黄浦滨江地区改造涉及三处轮渡站,包括东门路—复兴东路轮渡站、董家渡轮渡站、陆家浜路轮渡站。其中,对董家渡轮渡站将仅保留人行轮渡功能,综合设置水上巴士码头。为充分发挥滨江景观的功能,三处轮渡站改造均采用办公与轮渡功能分离方式,即保留一层轮渡功能,利用屋顶平面作为观景平台实现滨江贯通,同步解决轮渡站办公与轮渡分离后办公功能的选址问题。

黄浦滨江地区原来存在三处滨江断点,分别为南浦大桥断点、卢浦大桥断点和日晖港断点。黄浦区将打通三个断点:开放南浦大桥桥下公共空间,在卢浦大桥断点实现道路的进行双向贯通,通过架设人行天桥的方式,对日晖港予以贯通。

其中,有一个人人躲着走、可是人人都需要的粪便码头。每一天,黄浦江上的小船都会载着这个码头的渣土、粪便,走水路前往浦东的综合垃圾场。如此往返,每天运送渣土4000吨、粪便690吨。

最后,政府下了很大决心,几经协调,终于确定还是把粪便码头迁走。虽然这么做工程浩大,原来的水路要改成陆路,而且需要购置新的大粪车,从浦西走陆地去浦东大约40公里,小车成本高、不方便。但对黄浦滨江来说,却是天大的喜讯,整个区域没有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地利用旧码头。粪便码头迁走,黄浦江上运粪便的驳船少了,沿岸才能成为优美的生活空间。

而滨江贯通之后,环卫工人的装备也同时升级。比如,有些路面会投放洗地机。洗地机清洁力度大,一些很难处理的污渍可以用生物清洗剂轻松解决,大大降低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现在已投入使用的洗地机,还只有人民广场和外滩各一台。

像海绵一样的城市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城市像海绵一样,能蓄水,还能利用蓄水。这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世博园的整体理念已经采取国外先进的“海绵城市”概念。区域内有雨水渗透、收集、处理、回用管理监控体系。专设蓄水池,收集雨水之后蓄积输送到活水公园,经降解和处理,将5类水净化为3类水;还可以人为控制水位,下雨后让水渗透下去,雨水涵养在土地中。

园区里90%的雨水能够再利用,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建筑都是绿色建筑,按照LEED-ND铂金级标准建设,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经过过滤的空气也是清新的。

办公楼从地下一层到顶层全部打通,顶棚和外墙是透明的,一抬头,就能看到满墙植物。阴雨天,雨水收集起来,经过滤,自动给墙面和屋顶的植物浇水。顶层也已经变成了“空中花园”。

现在,黄浦滨江也在积极实践世博会的宝贵经验。比如渗水地面、雨水花园等技术的运用。在国外叫“低影响开发”,它不影响原来的生态系统,环境设计比较简单,使用环保材料。还有“绿道”(green way)的设计,也不仅仅是种植绿色植物的做法,而是对绿色出行的一种提倡,是一种城市慢行系统。

一条短短的滨江带,体现的是一种人性化服务的城市理念: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真正享受到城市美好的空间资源。

猜你喜欢
黄浦黄浦江外滩
黄浦江的昨日今生
新荣记上海BFC外滩店
黄浦江边的“引力波”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黄浦恩、刘洋、罗玄、彭霞作品
捏只可爱的哈士奇
黄浦江上游防汛墙改建结构型式探讨
上海外滩夜色
摆渡的人
黄浦“三站式直通车”服务群众促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