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型”小组互助学习的探究

2016-12-01 08:52吴坚强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锐角组员学案

吴坚强

我校地处合肥城乡接合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就读在我校,这部分学生受社会因素、生活环境、家长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自主管理能力等方面都不够好,同时,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且学生之间的差别也很大,原有的学习基础跟不上现有的学习任务。尤其是在数学学习和教学中,运用原始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生知识,把学生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别的教学已经很难在课堂上实施,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丧失。针对近年来遇到的新情况,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课外作业的形式,已经成了我校面临的实际而且迫切的问题。近几年,我校在提升教材使用、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法、课外作业形式、学生学习效果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和创新,按照理论研究、实践探索、问题分析、总结提升等步骤,实行了“以学案为知识载体,开展小组互助学习”的教学改革,改编了教材,用学案代替教材和课外作业,利用小组互助学习,改变了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以学案为知识载体,展开小组互助学习”的论述

“以学案为知识载体,开展小组互助学习”具体是学案(教材的改变)和小组互助学习(学习方式的改变)两个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学案是每节课知识学习的载体,是教师在研究教材,结合本节课学习知识点,结合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复习旧知、学习新知、例题讲解、学生练习、达标测试等学习知识的几个方面集中编排并印发给学生的材料。小组互助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先在小组内经过个人自学,努力完成本节课知识。然后在小组内由学习好的组员对组内学习较差、不能独立掌握知识的组员进行指导,使整组组员都能掌握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以学案为知识载体,学生把握知识只要抓学案,完成学案划定内容即可达到学习目标。而小组互助学习方式改变了以教师教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形式,关注到了学生之间的差别,通过学生教学生的形式,使好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还能把知识用自己的理解又教给别人,从而更加深刻地掌握了知识。成绩差的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指导,点拨突破,掌握课堂知识,而且对于不同的知识每个学生获得的过程不同,理解也有深有浅,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教其他人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切实提高了学习效果。

采用“学案型”小组互助学习具有几个显著的特征:

1.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我性

小组互助学习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广泛,辐射面很广,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更突破了一对一的师生交流,给学生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

小组互助学习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了十分有帮助的学习条件,更多的学困生有了大胆提问的机会,在学优生有针对性的解答下达到求知的目的;学优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使自己学到的知识更有条理性,同时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中等生更是如遇甘霖,一语提醒梦中人,稍加点拨下,便豁然开朗,这样就达到一种“你我求进步、你我求发展、你我求成功”的双赢局面。

3.突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

小组互助学习中安排了不同活动,力求让学生在完成活动中把学案中要求的任务完成,形式多样,目标明确。这些活动有仔细观察、有动手操作、有个性思考、有组内交流等。活动的目标不仅指向掌握知识,而且指向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过程。

二、“以学案为知识载体,展开小组互助学习”的实施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尽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甩开束缚大胆进行自主探究、互助学习、独立获取新知。因此,小组互助学习的实施要注意落实以下几个要点:

1.了解学生,掌握学情,合理分组,落实分工

要做好小组的组织工作,创造互助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的人数一般以5~7人为宜,成员的构成要考虑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又要考虑他们的性格、人际交往、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承担一个具体的互助任务,一段时间后,互换任务,从而使每个组员都能从不同的任务中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2.研究课本,精设题目,编写学案

教师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针对每节课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问题,编写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案。学案应主要体现能让大多数学生通过独立学习达到掌握知识的内容,同时也要提供互助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研讨性、依靠个体知识和能力难以解决、要借助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放在学案的巩固阶段,让学生互助学习。

例如,教学沪科版锐角三角函数第二课时中,在“学案”的学习准备中,我设置了三个问题,一个是复习锐角A正切是什么?二是让学生利用正切函数说明哪个扶梯更陡?三是在此基础上,研究锐角A的正切值和锐角A的大小的关系?根据反馈,学生都能轻松地完成前两个问题,但对于第三个问题,有些学生有疑惑,我就让他们通过小组之间进行交流,通过做出不同角度的三角形比较正切值,逐步发现锐角A的正切值随着锐角A的度数增大而增大这一关系。

3.组员互助,形成能力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班级中形成互助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使学生树立互助学习的思想,掌握互助学习的方法,在课堂中不断运用互助学习的方式获得知识。而小组互助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学习的整个历程,在学习中学会与组员、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学会展示自己的方式,在学习中既掌握知识,又增长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4.制订标准,切实评价

小组评价要体现客观性、公正性、连续性,评价要有利于学生成长,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尽量避免对个人评价。

5.仔细巡查,适当点拨,归纳方法

在互助学习中,教师要及时、仔细、多次巡查每个小组的情况,掌握每个小组的学习状况。对于学生中的共性问题,适当当堂做点拨,给予学生恰当的知识点提示或者方法提示或解题思路提示,这些针对性的提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于知识点学习较容易发现和完成,但是对于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的发现和学习不容易做到,这时教师在课堂中要归纳总结,尤其是对于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结是一节课的升华,也是教师在课堂中重点。

三、在“以学案为知识载体,开展小组互助学习”中反思

1.小组互助学习在不同的课型中发挥的效果不同

例如,在新知识教学、例题教学、习题课效果非常好,但是对于几何证明教学则显得不足。

2.每个小组成员中学习效果提升不均等

在小组成员中,往往互助都变成了成绩好的学生讲,其余几个成员听的局面。个别小组往往在讨论问题时变成了“一言堂”。

3.课堂调控不够

在小组互助学习中,学生围桌而坐,使得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是否开小差。有的教师在进行任务分工时不明确,导致各小组成员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导致有的小组成员讨论与课堂不相关的问题,搞笑玩乐。这样的互助学习,使得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费时多,成效微。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中已经开展了“以学案为知识载体,开展小组互助学习”的尝试,并且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前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教会了学生如何主动学习知识,获得学习的方法,同时也遇到了不足之处。我们将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琴.初中数学学习中小组互助合作的有效尝试[J].长三角(教育),2012(11).

[2]朱丙良.浅谈学习互助小组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4).

猜你喜欢
锐角组员学案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乡愁导学案
小组落幕
锐角三角形有几个锐角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画角数角收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