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世纪80年代“校园电影”中的矛盾冲突研究

2016-12-02 01:09周蓁涵
决策与信息 2016年29期
关键词:矛盾校园学生

周蓁涵

西南大学 重庆北碚 400715

中国20世纪80年代“校园电影”中的矛盾冲突研究

周蓁涵

西南大学 重庆北碚 400715

新时期之后,我国大陆校园电影才开始日渐发展起来,一大批作品深受观众支持与喜爱,在国际舞台上也是崭露头角,取得了不少傲人的成绩。创作者们运用电影这一门艺术反映当下的时代风貌,影片中的矛盾设置真实再现学生的日常生活,曝露出当下学生的情感、心理、学习等各方面的问题,笔者经过整理归纳这一时期学生电影中的矛盾设置大致将其分为以下五大类:“学生与社会的矛盾”“学生与家庭的矛盾”“学生与老师的矛盾”“学生与同学的矛盾”以及“学生在成长中与自己的矛盾”,从不同角度着手对校园电影中的矛盾设置进行分类阐述,希望可以为后来的创作者和观众们所参考借鉴。

矛盾设置;校园电影;八十年代

一、“校园电影”与“青春电影”

在谈“校园电影”的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这个概念先进行界定。近年来“青春电影”在电影市场中越来越火热,占据了一席之地,“校园电影”和“青春电影”乍一看有相似雷同之处,实则不然,在校学生群体中,有处在青春期阶段的中学生,也有儿童时期的幼儿园、小学生,成年之后的大学生等等,反之,青春期的孩子也不一定都具有学生身份,在人物身份划分上来看,两者之间既有包含重合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 有学者提出“青春电影一般指以青少年的成长经历或校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电影。”换句话说从空间的角度划分,“校园电影”可以从属于“青春电影”一类,但是又不完全等同于“青春电影”。

二、中国大陆“校园电影”的历史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中国大陆社会开始整体转型,电影行业也在新时期蓬勃发展的大流中获得重生。从电影矛盾设置的类型来说,有反思“文革”时期的伤痕电影,如《枫》《孩子王》;有对一些另类学生的成长关注,如《夏日的期待》;也有单纯讲述校园美好的纪实作品,如《青春万岁》《红衣少女》《女大学生宿舍》。这些影片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其中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大众化,逐步脱离政治英雄主义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人”的刻画,对各类学生的性格、心理、精神等方面更加自由,真实展现学生风采。

三、80年代中国大陆学生电影中的主要矛盾类型

在类型电影的王国里,校园电影绝对不是一个热门又泛滥的题材,甚至在某些年代的电影世界里它只是属于边缘题材,但以校园生活为背景的电影却是充满了亲和力,也是经久不衰、魅力永存的选材。

“社会生活的丰富复杂以及人物和情节本身的多层次、多侧面都决定了一部作品的主题可能不是单一的,甚至同一条情节主线,同一个情节主题也会蕴含有不同的主题思想,这便是主题的多义性。”虽然校园电影的矛盾设置多种多样,但是通过整理归纳不难发现其主题总是通过爱情、友情、亲情和理想等方式得以表达,所以笔者把校园电影的矛盾设置大致将其分为以下五大类:“学生与社会的矛盾”“学生与家庭的矛盾”“学生与老师的矛盾”“学生与同学的矛盾”以及“学生在成长中与自己的矛盾”,从不同角度着手对校园电影中的矛盾设置进行分类阐述。

(一)学生与社会的矛盾冲突

学生虽然主要活动的场所是校园,相对来说比较封闭,但是也绝不是与世隔绝的所谓清静之地,社会的种种现象和思潮,社会的种种矛盾都会在学生身上或远或近,或清晰或隐晦的表现出来。第四代导演开创了“伤痕电影”,他们在“文革”开始前就受过专业教育,却因为“文革”而耽误,迟到十年的创作令他们无限感慨。所以在叙事内容上,主要以反思“文革”、批判“文革”为主要叙事矛盾,以及对逝去的校园时光的惋惜,因而拍摄出一系列充满伤痕的校园电影。

张一导演的《枫》是八十年代第一部以“文革”武斗为叙事背景的电影。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卢丹枫、李红钢原本是两个正在热恋的青年学生,却投身于“文革”的运动中,在“极左”的思想影响下,他们各自加入了完全对立的红旗派和井岗山派,原本恩爱的恋人变得势不两立,这场悲剧让他们都失去了生命,这是“文革”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电影中所表现出的矛盾冲突形态多种多样,变化万千,往往会出现十分复杂的情况,包含着多个层次。影片围绕一对情侣在“文化大革命”中武斗作为主要叙事背景,主人公卢丹枫和李红钢本是学校里无忧无虑的一对学生恋人,影片将他们的恋爱作为主要矛盾之一,又将“文革”武斗中“井冈山”派和“红旗”派理念信仰之间的矛盾作为主要的政治矛盾,在恋爱矛盾的表面下,实则批判的是“文革”这个主要政治矛盾对这对年轻人毁灭性的打击。笔者经过反复多次观影,深度剖析之后发现,虽然政治矛盾作为真矛盾导致卢丹枫和李红钢的悲剧,但是“红旗”派和“井冈山”派所宣扬的“真理”在我们今天看来,也只是真理和谬误的矛盾,两个年轻人就这样被误会的信仰所左右,表面上看到的“真正的政治矛盾”(“井冈山”派和“红旗”派之间的矛盾)也不过是荒谬的假象矛盾,本身是不被成立的,但就是这样一个假象的矛盾,却导致影片最后悲剧——两个年轻的生命的消逝,更加可悲的是,两个人曾经各自为之奋斗的理想不过是一场误会的假矛盾。错综复杂的矛盾设置是影片的一大亮点,让故事曲折生动,扣人心弦。

(二)学生与家长的矛盾冲突

家庭亲情,是人类各类情感的基础,从我们出生开始感受到的第一份情感就是来自于亲情,这也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八十年代的校园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新境况——独生子女,作为被历史选中的一代人,80后与手足成群的上辈有着很大不同,他们的人生体验以及心路历程也应该有很大转变。

八十年代影片《为什么生我》中,小主人公陈松松是一名小学生,父母离异,生活在单亲家庭,他的父亲陈佐工作繁忙,很少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爸爸把上一代的恩怨强加给下一代,武断地不让松松见母亲,导致孩子长期缺失母爱,这样的情节矛盾,这也是学生电影中比较常见的关于“父权”的矛盾冲突。出于报复他将白鹅牵到班里,扰乱学校秩序,甚至跟同学出手打架。陈佐又不问所以便训斥他,再度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主人公从一开始惧怕父亲,到后来对父亲的打骂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抵触父亲,这样的心理变化来源于父子长期缺乏沟通,孩子内心得不到理解和关爱。电影中的矛盾设置看似家常,但是却是恰到好处地反映一个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变化,表面上看是松松“变坏”了,实则强权的父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才导致主人公对父权的反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倾述对象,这就更需要父母亲的理解,在遇到一些无法沟通的问题时,有些孩子可能会选择一些极端的发泄方式,这些矛盾冲突都是在校园电影中屡见不鲜的,同时反映出来的问题确是现实又棘手的,这需要学校、家长共同的努力,让孩子们度过一个美丽的校园时光。

(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冲突

老师一词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自古以来就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早在《吕氏春秋·劝学》中就有“疾学在于尊师”。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中写道:“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1987年导演陈凯歌导演的《孩子王》,故事以“文革”时期在山区里一所简陋的学校为叙事背景,师资极度缺乏,队长把队里插队的知青派去这所学校当教师。第一天他就发现学校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课本的问题。学生的手里没有一本适龄的教科书,无奈学生只能将批判材料作为学习对象;其次,学习内容的问题。学生不认识正规课本上的生字,学习基础非常差。班里学生王福,虽然家境贫困,但是却非常努力上进,喜欢学习,他梦想能够拥有一本字典。孩子王得知后便以字典做赌注与王福打赌激励他学习,孩子王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中,用独特的教育方式激励班里学生学习,利用师生之间的日常矛盾,来突出孩子王的敬业精神,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对学校教育造成的影响。影片根据阿城同名小说改编,由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在国际、国内或多项大奖。本片通过孩子王的“支教”故事,探讨教育文化对学生的重要性,落后的师资和教学条件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局限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等。该片除了延续对“文革”这一特殊历史的反思之外,还从教育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角度关照,放在政治宽松经济发展的今天,很多偏远农村学校仍然面临类似问题。

(四)学生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

关于友情,有好多伟大的友谊流传下来的佳话——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由此才有千古佳话“伯牙绝弦”。到了当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谓的友情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功利,当偶尔停下脚步回顾当初,校园里的友谊纯粹而又美好,故倍感珍惜。寝室、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在相对封闭的校园活动空间里,大家在这里的生活过得相似雷同,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年纪里,各自怀揣梦想,各自为梦想努力着,于是,友情就在这群同龄人之间生根发芽,慢慢滋长。校园电影对于同学之间同窗友谊的钟爱是无可厚非的。

八十年代的《四个小伙伴》讲述的是春江小学三年级一班丁小东、陈辉、汪明明和张浩等四个小伙伴响应班级号召想学雷锋做好事,但他们看不上一般意义的“小事”,要“找一件大好事来做”,结果总是出现意外,状况百出,在老师的批评教育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看不起小事,也做不成大事”。影片内容虽然简单,寓意却是非常深刻,生动刻画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影片中设置的矛盾冲突也是很常见,可以让同龄观众感同身受,明白电影中的道理,不得不说这是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此外单纯深厚的友谊也表达了导演对童年的追忆。

(五)学生与自我成长中的矛盾

成长是学生不可回避的过程,所以这一话题是学生电影创作的又一重要叙事矛盾主题,成长的创作可以称得上是学生电影区别于其它类型电影的重要特征之一。

1988年拍摄的《夏日的期待》,其中较为突出矛盾的是成长中的曲折,重点表现一个高三学生的内心成长历程,从少年过渡到成年的生命体验。该片讲述了学生苏伟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已经被学校择优保送至建筑学院。但是生活总是不让人顺利,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苏伟的脚落下了残疾,保送建筑学院的事情也付诸东流。这个打击使他一时无法接受,非常痛苦,整天郁郁寡欢。本片矛盾冲突都着重刻画出主人公的内心变化,直到母亲将他从舞厅带回家,他感受到母亲的悲伤,他才逐渐从自我的悲痛意识中走出来。主人公的曲折经历,让他从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健全的男人,影片用了大量冲突事件来印证苏伟内心成长的过程,从热血少年到受到打击后的消沉敏感男孩,到最后战胜了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创伤,从心理成长到精神成长,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这也是一部非常励志的校园成长电影。

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都可以称得上是当代中国史和电影文化史上的关键转折。校园电影对于观众来说,最重要的是真实,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但是这也是电影工作者们正在探索的艺术工程。影片中设置什么样的矛盾、如何设置矛盾来开展故事情节,以及怎样以各个年龄层次的心理逻辑来安排情节结构等可取之处,从而使影片实现艺术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这还需要理论研究者和电影工作者一同努力,相信中国大陆校园电影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创作出更多优秀经典的艺术作品。

[1]沈小风.新世纪的台湾青春[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3:23.

[2]周涌.影视剧作元素与技巧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28-29.

项目编号

SWU1509384

猜你喜欢
矛盾校园学生
矛盾的我
爱的矛盾 外一首
赶不走的学生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生写话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