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员“趣味健身”调查①

2016-12-02 09:18卫波李建军倪娜詹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年11期
关键词:特奥柔韧性治疗师

卫波,李建军,倪娜,詹骅

第六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员“趣味健身”调查①

卫波1,2,李建军1,2,倪娜3,詹骅4

目的 调查目前我国特奥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状况。方法 2015年5月11~17日,对参加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并参与“趣味健身”调查的777名运动员进行肌肉柔韧性、肌肉耐力、动静态平衡以及有氧运动评估。结果 727名特奥运动员需要物理治疗师进行肌肉柔韧性训练指导,365名需进行肌肉耐力训练指导,452名需进行平衡训练指导,272名需进行有氧运动训练指导。结论 特奥运动员平时训练需要较多关怀;需要物理治疗师在柔韧性、耐力和平衡训练等方面进行特殊指导。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员;趣味健身;身体健康;调查

[本文著录格式] 卫波,李建军,倪娜,等.第六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员“趣味健身”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11):1335-1340.

CITED AS:WeiB,Li JJ,NiN,etal.FUNFitness survey for athletes of Sixth National Special Olympics[J].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2016,22(11):1335-1340.

2015年5月11 ~17日,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在四川绵阳举行。本次特奥会共有1034名运动员参与。在比赛间期,大部分特奥运动员还参加了特奥运动员健康计划“趣味健身(FUNfitness)”活动[1],即由专业物理治疗师和志愿者为特奥运动员进行肌肉柔韧性和耐力、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以及有氧活动等方面的评估,并根据每位运动员的身体条件,传授健康知识,给出合理锻炼方式,帮助运动员以更健康的方式提高身体素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参与“趣味健身”活动的运动员,在自愿前提下由物理治疗师和志愿者分别进行肌肉柔韧性、肌肉耐力、动静态平衡以及有氧活动评估,结果填入FUN-fitness-HAS调查表[2]。活动共收集调查表786份,其中9份缺项较多,予以剔除,有效调查表777份。其中男性504名,女性272名,性别不详1名;年龄9~47岁,平均(19.42±5.718)岁;乘坐轮椅2名,未乘坐轮椅766名,未登记9名;运动员均未使用辅具。

1.2方法

收集的FUNfitness-HAS调查表由2人逐项审核,不合格的调查表予以剔除;合格的调查表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forWindows18.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地区分布

人数最多的地区有四川、浙江、江西、北京、陕西和香港等。见表1。

表1 参加“趣味健身”活动的运动员地域分布

2.2 参赛项目

运动员共参与田径、篮球、举重、乒乓球、羽毛球和滚球6个项目的比赛。见表2。

表2 参加“趣味健身”活动的运动员参赛项目分布

2.3 影响调查结果的因素

此次调查中,共有199人次存在影响调查结果的相关因素。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和躯体疼痛为主要影响因素。见表3。

表3 影响调查结果的相关因素分布

2.4 肌肉柔韧性测试

2.4.1 进行伸展运动的频率

运动员每天做多次伸展运动的222名,每天做1次的278名,偶尔做的144名,不定期做的71名。见表4。

表4 参加“趣味健身”活动的运动员做伸展运动的频率分布

2.4.2各部位柔韧性测试

对运动员分别做仰卧位腘绳肌被动牵拉、仰卧位腓肠肌被动牵拉、髋前屈肌群改良Thomas试验以及肩部肌群Apley试验[2],并记录左右两侧肢体活动范围。见表5。根据各部位柔韧性的评判标准[2],分别判断各运动员是否需要指导改善不同部位的柔韧性。结果见表6。

表5 运动员柔韧性测试结果

表6 运动员柔韧性是否需指导评定结果

2.5 肌肉耐力测试

2.5.1 进行肌肉耐力训练的频率

运动员每天行肌肉耐力训练的405名,每周训练3~6 d的241名,每周训练1~2 d的109名。见表7。在每天进行肌肉耐力训练运动员的训练项目中,一些训练项目与参加特奥会有关的372名,多数项目与参加特奥会有关的31名,所有项目与参加特奥会有关的2名。见表8。

2.5.2 肌肉耐力测试

对运动员分别做下肢坐-站测试、半仰卧起坐测试以及双臂支撑测试[2],记录每项测试的持续时间或规定时间内完成次数。见表9。根据肌肉耐力测试的评判标准[2],判断运动员是否需要指导提高不同部位的肌肉耐力。结果见表10。

表7 参加“趣味健身”活动的运动员做耐力训练的频率分布

表8 进行耐力训练运动员训练项目与特奥会的关系

表9 运动员耐力测试结果

表10 运动员耐力是否需指导评定结果

2.6 平衡能力测试

对运动员分别进行睁眼单腿站立、闭眼单腿站立以及动态平衡测试[2],记录左右腿维持平衡的最长时间和达到动态失衡时身体前倾的最大长度。见表11。根据平衡测试的评判标准[2],判断各运动员是否需进行平衡训练指导。见表12。

2.7 有氧运动能力测试

2.7.1 进行中度强度运动的频率

442 名运动员平均每天都行中度强度体育活动,213名平均每周行3~6 d,87名平均每周行1~2 d。见

表13。486名运动员的中度强度体育活动,有一些与特奥项目有关,245名有较多的训练项目与特奥项目有关,17名与特奥项目无关。见表14。

表11 平衡能力测试结果

表12 运动员平衡能力是否需指导评定结果

表13 参加“趣味健身”活动的运动员做中度强度体育活动的频率分布

表14 进行中度强度体育活动运动员训练项目与特奥会的关系

2.7.2 有氧运动测试

嘱运动员原地以最快速度抬高腿踏步2m in[2]。分别用脉搏血氧仪来测量运动员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以及休息2m in后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并记录2min内踏步数。结果显示,运动员运动后即刻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有升高,休息2m in后,心率回落,血氧饱和度变化不明显。见表15。

表15 运动员有氧运动测试结果

2.8 综合评价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56名(97.3%)运动员需要物理治疗师进行训练指导,其中,727人次需进行肌肉柔韧性训练指导,365人次需进行肌肉耐力训练指导,452人次需进行平衡能力的训练指导,272人次需进行有氧运动训练指导。见表16。

表16 综合评价运动员是否需训练指导的结果

3 讨论

特奥会是为智商在70以下、年龄在8周岁以上言语不清的神经和精神障碍儿童及成人举办的国际性运动竞赛活动[3-5]。特奥会比赛期间,运动员们还会参与一些非体育项目,特奥运动员健康计划即是其中之一,它包括明亮眼睛、灵敏听力、健康微笑、健美双足、提升营养、趣味健身和健康检查等7个项目的筛查和健康教育[6],目的是通过向特奥运动员提供免费体检及相关指导,帮助他们改善健康状况和体能,增进他们参加特奥培训和竞赛的能力[7]。

参与此次“趣味健身”活动的运动员来自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参加人数比较均衡。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健康水平提高,各地区智力残疾人群体正逐渐受到关注。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与各地区政府、残联及相关单位、特殊奥林匹克东亚区的工作是分不开的[8-10]。

此次特奥会共设立田径、篮球、举重、羽毛球、

乒乓球和滚球6个项目,特奥运动员参加的比赛项目比较集中和单一,主要为篮球和田径比赛。目前,夏季特奥会有21个竞赛项目和4个表演项目[11],我国近几年国内特奥会竞赛项目规模与之相比还有差距[12]。这可能与地方经济实力、智力残疾人受关注度、特奥会事业投入人力等因素有关。特奥运动进入中国并茁壮发展仅20余年,竞赛项目也在不断地增加,相信随着时间变化,国内特奥会竞赛项目会更加丰富,更有可观性[13]。

调查显示,影响特奥运动员此次“趣味健身”活动调查的因素有皮肤疾病、发热、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拉伤、扭伤、疼痛等,其中呼吸系统疾病、疼痛和扭伤影响最严重。国外调查显示,智力残疾人士比正常人存在更多健康问题[14-15],这与他们受关注度低、不会正确表达身体不适等因素有关。特奥运动员在训练期间出现上述症状比较常见,要使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更上台阶,运动员更健康地生活,平时就要多注意他们的不适症状,及时处理。

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肌肉柔韧性和耐力训练量较少,有些训练项目与特奥会比赛关系不大,腘绳肌、腓肠肌存在不同程度肌僵硬及挛缩,肩关节活动受限,腹肌力量差。这可能与各地区的训练环境、训练条件、教练数量及教练水平等因素有关。运动员要在比赛中发挥更好,体质更佳,还需加强四肢及腹部的肌肉拉伸训练及肌力增强训练[16]。这些训练也能减少肥胖发生,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17-18]。

调查显示,运动员的睁眼单腿站立与闭眼单腿站立平衡测试都很差,这与一些文献报道一致[19]。下肢肌力差、肌肉柔韧性差、小脑及前庭功能不良、肥胖[17,20-22]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平衡能力低下。运动员平衡能力差,会在很多竞赛项目上处于劣势,甚至在平时训练、走路会摔倒,发生意外。所以运动员需要加强平衡能力训练。

调查显示,部分运动员进行有氧运动训练频率较少,且很多与特奥会关系不大。每周进行一定量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23-24]。可以积极引导运动员参加感兴趣的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爬山、快走、游泳、跳舞、运动轮椅等,让他们意识到有氧运动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其中[25]。

调查显示,约97.3%运动员需要物理治疗师进行训练指导,包括肌肉柔韧性、肌肉耐力和平衡训练等方面。目前我国物理治疗师缺口很大[26-27],对特奥运动员进行训练指导的物理治疗师更缺;再加上特奥会后的低谷效应[28](特奥会过后人们对智力残疾人的关注度下降),使得特奥运动员很难获得物理治疗师的训练指导,亟待解决。可以在相关社区培养社区康复医师或社区康复治疗师,定期对智力残疾人进行训练指导[16];对医学院校志愿者学生进行相关培训,由志愿者对智力残疾人进行训练指导;对智力残疾人家属或教练进行定期训练指导培训,由他们监督和鼓励智力残疾人行体能训练;还可以在全国部分医学院校设立对口专业,试点研究特奥运动员健康计划,全面提高我国的智力残疾人身体素质及生活质量[29]。

[1]Special Olympics International.在世界范围内为大多数缺少服务的人士提供健康服务[EB/OL].[2016-04-18].http://www. specialolympics.org/Sections/What_We_Do/Health_Programs. aspx

[2]Special Olympics International.FUNfitness Resources[EB/ OL].[2016-04-18].http://resources.specialolympics.org/Taxonomy/Health/_Catalog_of_FUNfitness_Resources.aspx

[3]海燕.您知道特奥会吗?[J].中国残疾人,2004(5):61.

[4]唐汉.特奥会与残奥会的区别[J].中国残疾人,2006(2):53.

[5]刘一恒.我与特奥会的故事——专访国际特奥会主席蒂姆·施莱佛[J].三月风,2014(10):38-41.

[6]Holder M.The Special Olympics healthy athletes experience[J].Curr SportsMed Rep,2015,14(3):165-170.

[7]马洪亮.论特奥运动对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促进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0(1):4-8.

[8]郑兆云.上海特奥会综合效应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 (6):64-65.

[9]吴燕丹,梅雪雄,吴丽芳.论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开展与大学软实力提升:以第5届全国特奥会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23(4):335-339,353.

[10]刘会平.2007年上海特奥会成功举办之价值与意义探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8,29(3):4-6.

[11] Special Olympics International. Our Sports [EB/ OL].[2016-04-18].http://www.specialolympics.org/Sections/ Sports-and-Games/Sports_and_Games.aspx.

[12]刘旭光,张经慧.我国参与国际特奥会发展历程与展望[J].安徽体育科技,2015,36(3):1-4.

[13]姚婷.上海特奥会,尽显人性光辉[J].中国报道,2007(11): 70-73.

[14]Craw ford C,Burns J,Fernie BA.Psychosocial impact of involvement in the Special Olympics[J].Res DevDisabil,2015, 45-46:93-102.

[15]侯晓晖,杨小冬,万宇,等.特奥运动员体质指数与血压的调

查与分析[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1(3):39-42.

[16]Machek MA,Stopka CB,Tillman MD,et al.The effects of a supervised resistance-training program on Special Olympics athletes[J].JSportRehabil,2008,17(4):372-379.

[17]Lloyd M,Temple VA,Foley JT.International BM I comparison of children and youth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participating in Special Olympics[J].Res Dev Disabil,2012,33(6): 1708-1714.

[18]Escam illa RF,Low ry TM,Osbahr DC,et al.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dead lift during the 1999 Special Olympics World Games[J].Med Sci Sports Exerc,2001,33(8): 1345-1353.

[19]Dellavia C,Pallavera A,Orlando F,et al.Postural stability of athletes in Special Olympics[J].PerceptMot Skills,2009,108 (2):608-622.

[20]Li H,Frey GC,M cCormick BP,et al.Comparison of obesity among Chinese and U.S.Special Olympic athletes with intellectualdisabilities[J].ResDev Disabil,2015,41-42:94-100.

[21]Temple VA,Foley JT,Lloyd M.Body mass index of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participating in Special Olympics by world region[J].JIntellectDisabilRes,2014,58(3):277-284.

[22]Harris N,Rosenberg A,Jangda S,etal.Prevalence of obesity in International Special Olympic athletes as determ ined by bodymass index[J].JAm DietAssoc,2003,103(2):235-237.

[23]龚喜娟,纪莉萍.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20(2):12-13.

[24]王智慧,彭春政.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成分及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 44-48.

[25]侯晓辉,万宇,陈耿,等.我国残障人休闲体育现状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4):6-8,13.

[26]张保锋,罗素英.我国现代物理治疗师的技术素养与发展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2):199-200.

[27]卓大宏.康复治疗师:中国现状与国际水平的比较[C].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1.

[28]吴燕丹,王新明,吴丽芳.社会融合视野下特奥非体育项目的价值与发展策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3): 330-334.

[29]Emes C,Page S.Training Special Olympics athletes:a pilot study[J].PerceptMotSkills,1992,75(2):413-414.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教授:

为了加强国内外康复医学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世界康复事业的迅速发展,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与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会议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将于2016年12月2~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创新、融合、共享、发展”。

近年来我们曾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作为国内康复领域的示范窗口和资源中心成功地为大家搭建了一个观摩、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本届康复论坛将继续围绕神经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神经泌尿康复、截肢与骨关节康复、脑积水治疗与康复、肿瘤康复、孤独症康复、内科慢性疾病康复、中西医结合肺康复、社区康复、残疾与老年康复、心理与音乐康复、康复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康复基础研究、康复工程、康复咨询、康复政策、康复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灾害预防与康复等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动态进行广泛地交流,以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世界康复医学的进步与发展。

我谨代表组委会衷心地欢迎您参加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推动世界康复医学的发展共同努力!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主席 李建军

FUNFitness Survey for Ath letesof Sixth National SpecialO lym pics

WEIBo1,2,LIJian-jun1,2,NINa3,Jason Zhan4
1.Capital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Beijing 100068,China;2.Beijing Bo'aiHospital, 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Beijing 100068,China;3.China Adm inistration of Sports for Personswith Disabilities,Beijing 101318,China;4.SpecialOlympicsEastAsia,Shanghai20004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eneral physical conditions of SpecialOlympics athletes in China.Methods May 11th to 17th, 2015,777 Special Olympics athletes of Sixth National Special Olympics accepted FUNFitness survey to be evaluated inmuscle flexibility, muscle strength,balance and aerobic fitness.Results There were 727 Special Olympics athletes needingmoremuscle flexibility training guidance from physical therapists,365 needing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guidance,452 needing balance training guidance and 272 needing aerobic fitness training guidance.Conclusion SpecialOlympicsathletesneedmore care during the training.They need special training guidance in flexibility,endurance and balance from physical therapists.

SpecialOlympics;athletes;FUNFitness;physicalhealthy;survey

10.3969/j.issn.1006-9771.2016.11.021

R492

A

1006-9771(2016)11-1335-06

2016-07-18

2016-09-02)

1.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北京市100068;3.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101318;4.国际特殊奥林匹克东亚区,上海市200040。作者简介:卫波(1975-),男,汉族,山西晋城市人,博士,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脊髓损伤康复。通讯作者:李建军。E-mail:crrc100@163.com。

猜你喜欢
特奥柔韧性治疗师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一)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每个人都需要柔韧性练习
超薄玻璃柔韧性表征和断裂因素分析
多措并举促进学校“特奥”工作稳步开展
沙盘游戏治疗师的成长
论柔韧对少年蹦床运动员的影响
[失眠男女]
我国特奥运动25年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