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监控新模式研究及应用

2016-12-02 04:29哈志蕊刘斌王军伟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23期
关键词:电网调度电力系统

哈志蕊 刘斌 王军伟

摘要:随着我国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用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使得电力调度系统所承受的调度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电力供应需求,需要对电力调度数据技术和运行模式进行改革,以期不断提升电网调度效率。文章对电网调度中的监控新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给相关技术人员以参考。

关键词:电网调度;监控模式;电力供应需求;电力系统;调度人员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3-003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3.014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生活用电供应需求也是越来越大,单纯电网系统已经无法承受当前的超大负荷,逐渐向着更加复杂、规模更大的电网运行系统方面发展,而系统的复杂和规模的扩大就给电力调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有效提升电力调度的效率,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是电力调度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

1 电网调度的监控新模式概述

当前电网运行过程中,电网调度与监控管理是分开进行的,传统的监控模式在长期的发展当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过度依赖后台信息,调控人员只有在警铃响起时才会主动巡视监控画面。监控人员在进行操作过程中没有及时对设备名称编号进行核对导致误操作的发生或是对设备监护不够导致误操作发生。调度后台数据出现错误,导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错误;二是调度人员对电网运行方式不熟悉,处理事故不及时。在处理事故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原则进行处理,导致事故规模扩大。面对当前电网调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改革传统的监控模式,应用全新的监控模式是改变当前电网运行状况,提升电网运行效率的关键。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提出的监控新模式是调度监控一体化模式,建立调度监控中心,由具备电网调度和监控能力的人员来任职,主要负责电网运行的两个职能:一是电网调度;二是电网监控。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一是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对所管辖的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运行监视。电网发生异常或事故时,根据画面显示的遥信、遥测量变化以及其他有关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及时上报设备所归属的值班调度员;二是负责传达调度指令,指挥巡检人员进行异常、事故处理;三是掌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设备缺陷及异常情况,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存在的设备缺陷,并将发现的系统运行异常和设备缺陷及时上报值班调度员;四是按电网调度管辖范围接受各级调度下达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命令,并负责将命令下达给巡检人员或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遥控操作。

2 电网调度的监控新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

2.1 综合电网调度和监控职能

新的监控模式将电网调度职能和监控职能共同进行管理,这样监控部门与调度部门在一个地方进行同时办公,能够更快、更灵活地彼此进行交流沟通,将监控人员监控到的情况能够及时反映给调度人员,以便调度人员能够根据监控结果及时对电网运行情况进行调整,这样能够有效提升电网调度的效率,从而为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供电所中的调度监控中心实施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一岗多能的管理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供电所中调度监控人员自身的素质,还能够不断培养综合素质强的运行管理人才,同时也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运行值班安排。调度和监控的一体化模式能够让监控人员也掌握电网调度技能,能够从电网调度的角度对电网运行问题进行处理思考,这就不断强化了电网运行事故处理能力,也提高了电网运行过程中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在必要时,调度监控人员相互之间能够进行互换置换,从而满足电网监控调度部门中的人员配置,有利于电网监控调度值班室中的工作能够快速高效地开展,为电网运行安全提供保障。

2.2 减轻变电运行压力

新的监控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变电站的变电运行压力,并且提升变电运行效率。在实施调度监控新模式之后,变电运行由调度监控中心进行控制管理,从而能够将变电部门从原来的调度运行当中解脱出来,将变电部门人员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和变电技术发展上,这样有利于变电站不断精简变电站人员,有效提升变电运维的工作效率。同时,实施调度监控巡维管理模式之后,能够有效减少电站人员的投入,一个变电站中的巡检人员可以减少到一个或两个,而运行维护的工作效率并没有下降,从而达到了减员增效的效果,对于推动电力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3 优化变电运行人员配置

在电网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管理的站内任务比较多,涉及到的电气设备也很多,并且有时还需要肩负其他站点的停电任务,在站点工作高峰阶段的人员配置根本不够,直接影响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而有的站点却处在空闲阶段,检修任务较少,根本用不完这么多人员配置,这样就会造成人员配置的不平衡,部分站点中的人员配置不足与部分电站中的人员配置过剩形成激烈矛盾,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而通过实施新的一体化监控模式,能够有效优化各个电站的人力资源配置,对各个站点人员进行灵活调配,根据电站中的任务和工作变化来分配相应的人员,这样能够很好地解决电站中因失效或是区域造成的人员分配不均问题,将人力资源集中到工作任务较多的站点当中,这样既优化了电站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又促进了电站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一举两得。

3 电网调度监控新模式的运行要求

在应用要求上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3.1 软硬件条件

要实施电网调度监控新模式就要有一定的软硬件支持,在硬件上需要有调度电话、录音系统等支持,在软件上则需要有能量管理系统软件支持,系统除SCADA功能,应具备网络拓扑、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负荷预测、调度员培训系统等多种功能。同时还需要有调度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调度管理信息系统是地调专业管理综合平台,应实现调度管理与其他专业的综合管理应用功能。另外,在软件配备上还需要搭载相应的数据计算软件,能够完成对负荷点吸收和电源点发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电压控制点的电压幅值和有功功率、平衡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值,计算电网中的功率、电压、电流的分布以及各元件的功率损耗、电压损耗等数据的计算,并且能够对网络结构和负荷变化进行分析,并对数据是否会对电网运行系统产生安全威胁进行判断。另外,在具体的布置和功能设置上,告警信号分区分层分级设置,监控员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查看不同片区、不同电压等级以及不同严重等级的信号,有效提高监控效率。发“检修”标示牌闭锁告警信号,闭锁检修设备信号上送,避免现场试验信号干扰监控员的正常工作,提高监控安全性。开发应用AVQC无功电压自动装置,大幅度减少人工调压的操作,提高电压合格率,保证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电能质量。

3.2 人员配置条件

在人员配置上,新的监控模式下,调度人员是需要和监控人员进行协调工作的,因而两者都必须掌握对方的专业技能,熟悉对方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方法,这样才能在对方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给予一定支援,调度人员也能够从全局的角度上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判断,从而有效提升电网调度效率,促进电网调度质量的提升。而要达到这一点,对于电站中的调度人员和监控人员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调度人员和监控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自身的工作业务技能,还要熟悉对方的业务技能,掌握电网调度监控系统的操作方法,熟悉在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和技巧,在第一时间给予相应的处理,从而有效控制电网事故的发生,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对于电站本身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需要电站领导通过建立相应的调度安全评价平台和相应的调度监控部门来支持监控新模式在电站中的推行,保证新模式能够在电网调度监控当中发挥出新的作用,不断提升电网调度效率,为电网的运行稳定安全提供保障,并且监控新模式的建立也突显出调度监控中心在电站当中的管理职能,对于增强电站电网调度管理建设、强化电网调度监控管理在整个电网运行管理当中的地位具有重要价值。

3.3 监控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变电站中监控系统的不断完善成熟,变电站中的集中监控中心设立也成为可能,在确保自动化调度模式运行完善的情况下操作尽量准确,且随着监控和调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在调度自动化系统当中加入判断功能,主要由线路刀闸和线路地刀进行控制,在操作时主要利用鼠标对潮流图线路进行点击就可以对相应项目进行反馈测试,这也是未来监控调度模式的重要发展方向和功能。同时进一步对监控调度系统中的督导职能进行开发,使监控调度系统对运行信息数据的控制更加集中,从全局的安全生产角度出发,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

4 结语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融入,复杂大电网已经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作为支撑整个电网运行的电力调度数据系统,如何有效提升电力调度效率,保证电网运行稳定性是电网技术研究的重点。新的监控模式的应用使得电网调度模式得到了改革,不断优化电网中的资源配置,使得配网系统的调度与监控相互配合,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员操作,使智能化电网系统的优越性充分发挥,提升生产运行效率,从而大大促进了电网调度监控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青海,金芬兰,王昊,范广民,等.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变电站集中监控功能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

[2] 张文,孙青枝,徐海波.包头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0).

[3] 李玉龙,宋祥春,潘鸿飞,等.基于智能调度平台的监控信息整合技术研究与应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4] 金芬兰,王昊,范广民,等.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变电站集中监控功能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

[5] 张文.浅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数据采集及安全监控[J].科技致富向导,2014,(12).

[6] 孙青枝,徐海波.包头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0).

[7] 李继东.在调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2).

[8] 郭莹,周捷.浅谈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J].科技创业家,2012,(11).

作者简介:哈志蕊(1982-),女,河北河间人,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萍乡供电分公司高级技师,工程师,研究方向:电网调控运行。

(责任编辑:黄银芳)

猜你喜欢
电网调度电力系统
电网调度智能防误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中的危险点分析及预控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