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210S.2228系列古藏文文书及相关问题研究

2016-12-03 09:02杨铭贡保扎西
敦煌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诉状吐蕃文书

杨铭贡 保扎西

内容摘要:本文考释了Or.8210/S.2228系列古藏文文书,并引入相关汉藏文书,讨论了该系列文书的出处、编成时间以及相关人物事件,认定该系列文书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永寿寺有关,涉及与该寺相关的林地归属、民间借贷、租佃等事件,为研究吐蕃统治下敦煌寺院与民间的关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吐蕃;文书;诉状;契约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6)05-0076-08

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s the Tibetan manuscript seriesOr.8210/S.2228 and relevant Chinese-Tibetan manuscripts, discusses the source of the texts, the time of the edition, and relevant people and events.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 texts are about the Yongsou Temple in Dunhuang during the Tibetan Occupation. These manuscripts record the ownership of forests, debt and credit among citizens, and the tenancy of the temple land, providing first-hand material for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unhuang temples and folk communities during the Tibetan Occupation.

Keywords: Tibet; manuscript; complaint; contract

斯坦因第二次赴敦煌,窃取了大量各种文字的写本,其中汉文写本现归类在大英图书馆Or类(东方写本)8210目录下。这些写本的编号从S.1到S.13677,虽然大多数以汉文书写,但中间发现有多份藏文写本。其中,S.2228包含6件(处)藏文文书,本文将予以讨论。

Or.8210/S.2228在翟理斯《大英博物馆藏敦煌汉文写本目录》中编号为7844[1],包括4个片段,第1、2部分是有名的《夫丁修城记录》,是为修理城墙役使该地百姓的记录,其首行写“六月十一日修城所, 丝棉(部落)”,第15行有落款“亥年六月十五日”[2];背面即本文提到的序号为1、2的藏文文书。第3、4部分就是本文讨论的第3、4、5、6号藏文文书,其中第3件为诉状,其余为契约。

既有研究不多,托马斯《有关西域的藏文文献和文书》第2卷仅考释了上述第4号契约文书{1},武内绍人《敦煌西域出土的古藏文契约文书研究》将其中第1、4、5、6号契约译为英文,并作了注释[3]。由于托马斯和武内绍人的翻译均不全面,且未结合历史背景对相关问题作深入研究,所以笔者试以藏文图版为底本,借鉴武内绍人的编排顺序,对Or.8210/S.2228系列古藏文文书重新逐篇翻译,并结合吐蕃统治敦煌的历史背景,对文书中提到的部落、人物、事件等作进一步考证。

一 戌年借布契残卷

本残卷写于片段2的背面,仅存第1行和第2行的一个藏文词汇。其内容是售出或借出一匹布,出现和尚张灵贤的姓名。原卷刊布于《斯坦因收集品 Or.8210中的古藏文文献》第44页[4]。

原文转写:

[1]//khyivi lovi dbyar sla tha cung tshes bcu la dge slong cang leng hyen ras yug [2] gcig

译文:

“狗年,夏六月十日,和尚张灵贤(dge slong cang leng hyen)的一匹布(ras yug gcig)。”

释义

1. dge slong cang leng hyen“和尚张灵贤”,他是吐蕃时期敦煌永寿寺的“掌堂师”(dge skos){2},同时出现在其他藏文契约文书中,其身份多为放贷者。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掌堂师,又名格贵,是寺院粮库中放贷粮食的负责人,可能相当于会计,根据另几件藏文文书的记载,寺院中不止一名格贵,因为多笔粮食放贷记录显示由不同的格贵负责,而且还能在借契的结尾处见到可能是格贵的私章[3]64,83。

二 残 卷

写于片段2背面, 仅存1字。原卷刊布于《斯坦因收集品 Or.8210中的古藏文文献》第44页。

转写与译文:

“以上(gong)……。”

释义:无。

三 关于林苑归属的诉状

这份关于林苑归属的诉状,写于片段3正面,藏文15行,首缺,尾完整,原卷刊布于《斯坦因收集品 Or.8210中的古藏文文献》第44—46页。

原文转写:

[1]...i... / sngun cang de lig gis / yur ba de yir nas / vtshal zhing and /shing ...

[2]khang khyim / lha ris la yon du phul nas / / shing ra lha ris la brnan de/ phyag sbal du /

[3]yang vdis / / phyag rgya yang vchang du stsal pha las / / byi ba lo la vbrog zhing mkhos

[4]bgyis pavi tshe / / sgo sgo nas / zhing yon du phul bavi roams / / sla blat bsduste

[5]vbangs kyi rkya zhing / du stsal pavi tshe / de lig gi yon du phul bavi shing ravi sa

[6]lha ris myi dbang bar gyur nas / / cang klu vdus kyi rkya zhing du stsal nas / / lha ris

[7]kyis / klu vdus la zhing skyin stsal cing / shing ra lha ris dbang bar thams [ka] /

[8] zhing skyin myi vtsal na / / shing rnams / nga lha ris dbang ba las / / klu vdus kyi

[9]shing yang kho na dbang bar snyad btagste / na ning / blon khong bzher la stsogs pavi

[10]spyan ngar / mchid shags su vtsal nas / / lha ris dbang bar chad nas / /sbyang

[11]te / bcad pavi gzhi yang to dog la mchis / / bdag cag gis / bde blon zhang

[12]legs bzang la gsol te / lha ris stsol chig par gtad pa yang mchis / sngar

[13]bcad pa dang / gtad las vbyung ba bzhin du lha ris stsal par chi gnang //

[14]$ vbrog zhing mkhos mdzad pavi rtsis mgo dang / sho tshigs las / /zhing vbrog

[15]lta bu ni / sgo sgos yon du phul ba dang / btshongs pha dang/ji ltar song ba / / yang

[16]rung ste thog pavi bdag po dbang / bdag pos rab chad na / blar bzhes so zhes

[17]vbyung ste / de lig gis sgovi shing ra yon du phul bavi sar blar bzhes / /

[18]par baste / shing lha tis dbang bavi steng du / shing / dge vdun [gyi(/gyis]) bskyed chi

[19]bzungste / mchis pa lags na / dkon mchog gsum gyi ris su mngav / bav/

[20]snyan ca yang myi bsnor zhes ba / vbyung bzhin / du gchad par gsol/

[21]de lig gis yon du ma phul bar brkus na yang bkav shos / lan du med

[22]bkhumste / lha ris dbang na /de las bkas gchad par gsol//

译文:

1. 以前,张德列(cang de lig)将位于第一渠的农田{1}、林苑

2. 以及房屋等,作为供养献给寺院(lha ris)。林苑归属寺院后,作为凭据,

3. [寺院]写好了契约,并加盖了印章赐给他。鼠年调整草地和农田时,

4. 从各方将作为供养的所有农田收回,并赐给百姓

5. 作为口分地{2}。此时,德列作为供养所献的林苑,

6. 不再属于寺院。而作为口分地,分给了张鲁杜(cang klu vdus)。

7. [而后]寺院给鲁杜赔偿了土地,林苑仍属于寺院,并立契盖印。

8. 不管是否赔偿土地,林苑都归属我寺院。[然而]鲁杜

9. 却借口说林地属于他。去年,在论·康热(blon khong bzher)等

10. 座前,曾经上诉申辩,[林苑]判给寺院所有,

11. 判决后的告牒,存于都督(to dog)处。[后来]我等再向德伦·尚

12. 列桑(bde blon zhang legs bzang)申诉,要求仍然赐给寺院;

13. 如以前的仲裁和判决,希望赐给予寺院。

14. 草地和农田调整时,籍账和税册中已经规定,农田和草地等,

15. 无论是作为供养捐献或出售,或者做如何处理,

16. 均属于所拥有的主人。如果主人绝嗣,则需上缴。

17. 德列作为供养所献的门口的林地,应该上缴。

18. 树木为寺院所有,并由寺僧护养长大和拥有,

19. 如是理应为佛法三宝所拥有,

20. 不应有任何借口和狡辩,请就此裁决。

21. 如德列没有作为供养捐献,而被[他人]窃去,也就无从裁决,

22. 确切无疑。若为寺院所有,应从中明判。

释义:

1. cang de lig“张德列”,土地和林苑最早的主人,但在这篇诉状写成的年代,他可能已经谢世或出走,而且无后人继承财产。从其姓名看,他有一个汉姓和一个有吐蕃人特色的名字de lig,这种姓名结构,反映出他可能是8世纪后期吐蕃占领敦煌以后出生的人。

2. byi ba lo“鼠年”,笔者考订为808年,理由详见后文。

3. cang klu vdus“张鲁杜”,林苑归属诉状涉及的一方,因为德列的自耕地分给他,于是他又提出林地也应归属于他。他同样有一个汉姓和一个有吐蕃人特色的名字klu vdus。

4. blon khong bzher“论·康热”,吐蕃官吏,这一林苑归属纠纷最早是由他处理的,他把林苑判给寺院所有。

5. to dog“都督”,吐蕃统治下的汉人官吏之一。这里提到判决后的告牒等官府文书,存于他处。

6. bde blon zhang legs bzang“德伦·尚列桑”,德伦是吐蕃时期设置于河西走廊、管理民事诉讼的高级官吏,其地位应高于敦煌的吐蕃官吏。可能是这一涉及民间与寺院的林地诉讼牵扯面大,而且张鲁杜对论·康热把林地判归寺院不服,所以这一林苑归属纠纷又上交给上一级德伦官吏来处理。

四 亥年通颊迪迪与和尚张灵贤伙种书

写于片段4正面。文书的内容涉及通颊部落色通巴人的一名农户,与和尚张灵贤之间关于田地、耕牛和农具借贷及伙耕的契约。古藏文15行,首全,结尾处可能不完整。原卷刊于《斯坦因收集品Or.8210中的古藏文文献》第46页。

原文转写:

[1]phagi lovi dpyid sla vbring po la/thong kyab se tong pavi sde/vkal rgyav bzang tevu tevu gyi rkyav zhing/pog pevu [yu]

[2]b[a?]v phu reng la mchis pa las/tevu tevu rmong pa glang bu dang lag spyad ma mchis pa dang// dge slong cang leng hyen spun la [tha?]

[3]zlav bar bgyis ste/leng hyan gyi rmong pa lag spyad yan cad/khong navi zhing chevu dang mnyam bar bgyis/sa bun dang myi [blas?]

[4]ni gnyis kav bnyam par bgyis/rkyun du srung ba khar lani tevu tevu mchid gyis vtshal/ston/nas ci snyad pa ni

[5][ra]ng rang skyav par b[gyis] zhing … la mdug pavi tshe leng hyen gyi phyugs dang rza ci nong zhus yu-[s?]

[6][na] tevu tevu mchid gyis v-[tshal par bgyi]s pavi dpang lav/:/ phral du ma gcal tam gya gyu zhig bgyis [na]

[7][g]cig las gnyisu bsgyur[- khong] navi sgo nas phyi phyugs nang nor ci la bab kyang rung ste[

[8]gyur dang bcasu phrogs kyang tshig cig myi mchis par bgyis/ci nong kyang rung ste/d[ngos]

[9][ma] mchis nav/blavi srang thang myi snyag cing/skyin vdi tsam phod pa gcig phral du vbul par bgyi-[s]

[10]vdl ltar thams pa las/gya gyu dang tha snyad vdogs re bar/khong tas brong kyang bskyal//

[11]dus bzhin ma phul na/rang lugs su[gzhu bsu?] khyim rdza[s] dang lag spyad rad gos yan

[12]chad ji la bab kyang rung ste/dngos … te/phrogs kyang/zhal mchu ma mchis yus myi

[13]yal bar vog dam vdi brtsan bar myi[vdi?] mch[iId gyis vtshal /tshang la myi dbang ngam bdag po

[14]shig byung ste/ngos shul par gyur na skyin lus phyi vdra navi tshad/

[15] (微小的字体:) [dngo]s shor shul lam * * *

译文:

1. 猪年春二月, 通颊色通巴部落(thong kyab se tong pavi sde)庶民迪迪(tevu tevu)的口分地,在博贝叶瓦(pog pevu yu ba)

2. 深沟里。因迪迪无耕牛和农具,与和尚张灵贤(dge slong cang leng-hyen)[及其兄]

3. 合伙耕种。灵贤出耕牛和农具等,迪迪出地一块耕种,种子和人力

4. 由两人共同承担。日常管理守护由迪迪承担,秋天所有收成,

5. 各方将[均分]。耕作中,灵贤的耕牛和农具出现问题,

6. 应由迪迪及时告知,并承诺赔偿,若没有及时赔偿,或收入不立行分配,

7. 则双倍赔偿。不管其家门口牲畜,还是家中财物,均可用以赔偿,

8. 根据赔偿规定,一任挈夺,不得有半点争议。

9. 如果[迪迪]没有财物,倾其身家性命,也应该及时逐一赔偿,

10. 如此商定,不应有任何耽搁和借口。他也发了誓:

11. 若不按时偿还,根据旧规,家中财物、用具以及衣物等,

12. 不管何种什物,均可作为赔偿,一任挈夺,不得有半点争议。

13. 为不失信,立此契约,严格执行,以作承诺。若家中主人变化,

14. 作为继承人,债务依旧,如数偿还,

15. 免得财物流失,留下后患。

释义:

1. thong kyab se tong pavi sde“通颊色通巴人部落”,其义见后文的考证。

2. tevu tevu“迪迪”,债务人。te vutevu应是其名字,可能是汉文的音译。

3. pog pevu yu ba “博贝叶瓦”,敦煌或其附近一处不明的地点。

4. dge slong cang leng hyen“和尚张灵贤”,两名借出耕牛和农具的人物之一。他是永寿寺的掌堂师,也出现在其他古藏文契约文书中。

五 亥年何山子借麦契残卷

写于片段4正面,是一份张贪勒借大麦给阿骨萨部落的何山子的契约。古藏文7行,不完整。原卷刊于《斯坦因收集品Or.8210中的古藏文文献》第47页。

原文转写:

[1]//phagi lovi dpyid sla vbring po la//cang brtan legs/nas khal zhig // rgod sar gyi

[2]sde/ha shan zhi gyis snga skyin du vtshal te/lo vdivi ston/gro nas rgya dor gsum brnga bar bgyis

[3]…s brnga ran pavi[tshe pha?]n[ci]g sbran pa las dus bzhin du mchid ma btub vam/nas brnga [bavi]

[4][--m]s vtshal par gyur na mu sbrel gyi zhing gyi vbung thang dang sbyar te/shan zhi la dba[ng]

[5][ba]r bgyis/nas ci vtshal pa yang dngos bsgyur te/vbul par bgyis vphrad du ma gcad nav/kho na

[6][-i] myi phyi phyugs nang nor rad gos yan cad ci la bah kyang rung ste/gyur bcasu phrogs

[7][kyaJng zhal mchu tshig cig myi mchi bar bgyis/brgya la shan zhi rje bla bskyal te bro nad du gyu[r na]

译文:

1. 猪年春二月,张贪勒(cang brtan legs)提前借给阿骨萨(rgod sar)部落

2. 何山子(ha shan zhi)大麦一驮。当年秋天,[相当]于三汉突(dor )[田地]收割的大麦和小麦,

3. 到收割季节时按时偿还。若不按时守信,到大麦收割季节,

4. 与相邻田地的收成一起,由山子负责。

5. 无论多少大麦均折成财物 ,予以偿还。若不及时偿还,

6. 不管家中有多少财产,多少牲畜,以及衣物等,均可用作偿还,一任挈夺,

7. 不得有任何怨言和纷争,如山子服官差在外……

释义:

1. cang brtan legs “张贪勒”,借贷者,他有一个汉姓“张”和一个吐蕃名字brtan legs。他同样出现在文书六中。

2. rgod sar gyi sde “阿骨萨部落”,吐蕃统治敦煌中后期,具体地说是在公元820左右,于敦煌设置的三个带有半军事性质的汉人部落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悉董萨部落(stong sar gyi sde)、悉宁宗部落(snying tshoms gyi sde )。rgod sar,直译为“新武士”,rgod sar gyi sde直译为“新武士部落”,带有军事千户的含意[5]。

3. ha shan zhi“何山子”,债务人。他有一个汉姓“何”和一个汉名,是阿骨萨部落的一名汉族居民。

4. rgya dor “汉突”。dor是一种吐蕃时期的田地计量单位,同样见于其他契约。但是rgya dor表达的意思并不清楚,按照池田温的研究,在吐蕃统治下的敦煌,一dor大致等同于10亩,而亩是一种唐人土地单位,每户分得一dor或每一成员分得10亩[6]。所以,这里的rgya dor有可能是指的亩[3]315。

六 亥年潘拉色借麦契残卷

写于片段4正面,是一份潘拉子借贷小麦和大麦的契约。张贪勒的姓名再次出现。古藏文3行,不完整。原卷刊于《斯坦因收集品Or.8210中的古藏文文献》第47页。

原文转写:

[1]/:/phagi lovi dbyar sla ra tshes/bcu gyi gdugs/la/chang…[b]gyis/gro nas

[2]khal gsum tshar zav mchums/ phan lag zig gyis snga[skyin … te/ 1o vdivi

[3][ston] sla ra ba tsh[els cig la vbul bar bgyis/ca cang brtan legs

译文:

1. 猪年夏四月十日,立下契约,

2. 潘拉子(phan lag zig)为接济生活,提前借大麦和小麦三驮。在此年

3. 秋七月初一日偿还。张贪勒(cang brtan legs)。

释义:

1. phan lag zig“潘拉子”,债务人。

2. cang brtan legs“张贪勒”,他在文书五中也作为债权人出现,在本文书中也应是债权人。

七 讨 论

对上述文书进行基本的释读以后,现在对若干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方能对Or.8210/S.2228

列文书的性质作出判断。

首先是上述文书的出处。

这里先引入P.t.1297片断1《借粮契》, 它是一份有关吐蕃时期敦煌永寿寺的文献,其中写道:“[鼠年](832 )……悉宁宗部落(snying tshoms gyi sde)之夏孜孜(hva dzedze)因无种子及口粮,濒于贫困危殆,从永寿寺(weng shivu sivi)三宝与十方粮中,商借麦及青稞八汉硕。还时定为当年秋八月三十日,送至永寿寺之掌堂师(dge skos)灵显和尚(ban de leng hyen)顺缘库中。”{1}

P.t.1297 片断5《借马契》也是一份有关永寿寺的文献,其中提到:“虎年(834)冬,和尚张灵贤(ban de cang leng-hyen)从色通巴(se tong-pa)部落郭央勒(skyo yang-legs)处,购得母马一匹;后来央勒要借回该马。双方商定,于兔年秋八月内将马送还灵贤和尚家中。”{2}

根据上引P.t.1297系列文书,在9世纪30年代初,张灵贤(cang leng hyen)是吐蕃时期沙州永寿寺的和尚;而他在本文讨论的S.2228系列文书中,如《戌年(830)借布契残卷》和《亥年(831)通颊迪迪与和尚张灵贤伙种书》中,仍称和尚张灵贤(dge slong cang leng hyen)。此外,P.4722《永寿寺主灵贤等牒》有“永寿寺主灵贤等”{3},在P.t.1261《吐蕃占领敦煌时期斋儭历》中,“灵贤”的名字与“洪辩”等僧人的名字共抄于一卷[7]。这数件分别用藏、汉文字写成的文书都指向了僧人灵贤,俗姓张,为永寿寺寺主,活动的时间是吐蕃统治敦煌中后期。这一点提醒我们,与张灵贤有关的藏、汉文书均应出自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永寿寺。

敦煌永寿寺,根据藤枝晃《吐蕃统治下的敦煌》一文,建成时间是在吐蕃统治敦煌的中后期,即9世纪上半叶,他给出的具体时间是以 835年为中心[2]。如此,笔者认为上述S.2228系列文书中的1、4、5、6号文书,同样出自吐蕃统治中后期建立的永寿寺,涉及该寺庙向民间借出粮食、与民伙耕等。至于第3号文书,虽然没有透露具体涉及到那一座寺院,但从其与永寿寺有关的文书抄写于同一卷来看,有可能也是出自该寺院。

其次考证系列文书写成的时间。

日本学者武内绍人通过对写本笔迹的考察,认为文书4、5、6明显可以看出为同一人书写,而且这3件文书所标出的日期均为“猪年”,于是他将其考订为831年(辛亥);文书1的日期要提前一年即狗年,应是830年(庚戌)[3]13。这个时间,与藤枝晃给出的敦煌永寿寺建于835年前后的观点接近。同样,这一时间也符合P.t.1297片断5的写成时间,武内绍人认为虎年可判断为834年;而P.t.1297片断1写成的时间,与抄写于该契约上的汉文契约日期相同,当为832年或844年[3]194。

现在的问题是文书3的写作年代,因为没有直接的纪年,所以考证起来比较困难。但细读起来,其中一段提到年份,提供了可以追溯的线索,其曰:“鼠年调整草地和农田时, 从各方将作为供养的所有农田收回,并赐给百姓作为自耕地。”也就是说,吐蕃当局在其统治的60余年之中的某一个“鼠年”,曾经在敦煌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草地和农田”,也就是重新划分土地和草场。

我们知道,自吐蕃贞元二年(786)最终占领敦煌到9世纪20年代共有3个子年,即796年、808年、820年,其中哪年是敦煌“调整草地和农田”的鼠年呢?这里引入P.t.1078《悉董萨部落土地纠纷诉状》加以考证,其载:姓王的两兄弟与窦氏毗连而居,因土地纠纷争执不下,某吐蕃官吏把有争议的田攫为己有,占用近20年。后来,“自沙州百姓编军(vbangs rgod)分出之后”,王氏提出申诉,要求当局归还其地。吐蕃官吏占田的时间,据其文,是 “后一个子年”。所谓 “后一个子年”,即第二个子年(808),亦即吐蕃官吏占田之年[8]。据此,笔者认为S.2228系列文书3提到的鼠年就是808年,因为此年吐蕃当局在敦煌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草地和农田”,而P.t.1078《悉董萨部落土地纠纷诉状》中提到的吐蕃官吏,才有可能把有争议的田攫为己有。因此,S.2228系列文书3提到的鼠年与P.t.1078记载的吐蕃官吏占田的时间一致,即808年。

当然,以上追溯的是文书3提到的时间,而非文书写成的时间,可以肯定文书写成的时间在808年之后。张德列把林地捐与寺院、后来又将土地分给张鲁杜,然后引发归属官司,以及寺院方申辩“树木为寺院所有,并由寺僧护养长大”等,由此也可推断文书本身写成的时间至少在808年之后的十年以上的某一年,也就到了820—830年永寿寺建成的时间。而且还可以推测,可能就是因为该寺的新建或由其他寺院改建,触发了有关林地归属的纠纷,故才有了该文书。

第三,讨论“通颊色通巴部落”(thong kyab se tong pavi sde)。

文书4说:猪年春二月, “通颊色通巴部落”(thong kyab se tong pavi sde)庶民迪迪(tevu tevu)分得的自耕地,位于博贝叶瓦(pog pevu yu ba)的深沟里,迪迪没有耕牛和农具,于是与和尚张灵贤(dge slong cang lengh-yen)及其兄伙耕。根据已有的研究我们得知,“通颊”是吐蕃的一种役职部落的名称,它起源于吐蕃本土,人员主要用于巡逻、守卫等。吐蕃攻占唐朝河陇地区后,曾把这种建制引入被征服的民族地区,在河西各地编制了五个通颊万户,主要由汉人、粟特人或其他民族的人员充任。 具体到吐蕃在敦煌建立通颊部落的时间,经考证为龙年(824)[9]。这样,笔者认为,上述文书中的“通颊色通巴部落”,就是824年吐蕃在敦煌新建的通颊部落。

近年有学者提出,敦煌吐蕃文文书中出现地名色通(se t ong),应该是敦煌汉文文书中的“西同”,即今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的苏干湖及其附近地区,吐蕃统治时期在该地设有通颊色通巴(mthong kyab se tong phavi)部落,应由吐蕃、吐谷浑、党项、汉等部族成员共同组成[10]。不过,笔者要提示的是,即或“通颊色通巴”部落组建初期位于敦煌西面的西同,但上述文书所反映的该部落成员与敦煌永寿寺之间发生的借贷活动,不一定局限于“西同”地方,而有可能是在敦煌的其他地方,即永寿寺所在地附近。当然,这一问题需要首先对永寿寺所在地定位,方可能得出结论。不过这一问题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当另撰文论之。

因此,笔者的结论是,Or.8210/S.2228系列古藏文文书写成于9世纪上半叶,即830年前后,系出自敦煌永寿寺的6件古藏文文书,其中有4件契约文书和1件诉状,编号2因仅存一字,可能是签名的一部分,可以忽略。

另需补充的是,武内绍人认为这一系列文书属于草稿,而属于Or.8210编号下的S.7133才是原始契约,后者包括两件文书,涉及悉宁宗部落成员从曹英子和尚负责的榆林寺(yu lem lha ris)粮库中借出大麦[3]217。武内氏虽然未提出直接的证据,但笔者感觉,他是看到Or.8210/S.2228系列文书虽然篇幅较长、内容复杂,均没有落款、签字,亦无印章,而且是好几件抄写于一卷;而与之相对,Or.8210/S.7133既有立契见证人的私章,亦有债务方的私章及签名,四枚私印字迹依稀可见。对此,笔者虽然认为武内氏的观点可备一说,但笔者目前尚未见到Or.8210/S.2228系列文书的正本,因而该文书的历史信息与价值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L.Giles,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Man-uscripts from Tunhuang in the British Museum,London: British Museum, 1957.

[2]藤枝晃.吐蕃支配期の敦煌[J].东方学报,1961(31):249.

[3]Tsuguhito Takeuchi,Old Tibetan contracts fromCentral Asia[M].Tokyo:Daizo Shuppan,1995:309-316.

[4]Kazushi Iwao,Sam Van Schaik,Tsuguhito Takeuchi.Old Tibetan Texts in The Stein Collection Or.8210[J].Studies in Old Tibetan Texts from Central Asia,vol.1,The Toyo Bunko,Tokyo,2012.

[5]杨铭.吐蕃时期敦煌部落设置考[J].西北史地,1987(2).

[6]池田温.敦煌における土地税役制をめぐって——九世纪を中心として[G]//唐代史研究会,编.东アジア古文书の史的研究.东京,1990:46-51.

[7]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M].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163.

[8]杨铭,吐蕃统治敦煌西域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3.

[9]杨铭.通颊考[J].敦煌学辑刊, 1987(1).

[10]陆离.敦煌吐蕃文书中的“色通(Se tong)”考[J].敦煌研究,2012(2).

猜你喜欢
诉状吐蕃文书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吐蕃相论恐热降唐考
西夏及其周边吐蕃语地名考释举隅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弟吴宗教源流》(吐蕃史)译注(二)
递诉状
明清诉状变革之审视
菲律宾15条南海“诉状”耍尽阴招(聚焦南海仲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