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禁忌语差异性研究

2016-12-03 10:56罗晴
求知导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比较差异文化

罗晴

摘 要: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我们不了解目标语言的使用规则和文化禁区,那么交际很可能会发生障碍甚至失败。古籍《礼记·曲礼上》记载:“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诲。”这里的“禁”和“诲”即指不同民族中的禁忌文化,所以,为了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对汉语和英语在禁忌语方面的差异性有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禁忌语;差异;文化;比较

1.禁忌语的起源和发展

“禁忌”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中:“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阴阳家认为人应当按照神灵的指示来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自此之后,关于禁忌的记载不断出现。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中写道:“看一本旧历书,写着‘不宜出行,不宜沐浴,不宜上梁,就知道先前是有这么多禁忌。”由此可知,禁忌经过民间的长期打磨,逐渐发展成生活中的风俗习惯和人文准则。

禁忌语在英语中为“taboo”(音译“塔布”)。18世纪时英国著名航海家库克船长航行至南太平洋群岛中的东加群岛(即现在的汤加王国),当时他发现,有些词语是当地土著居民都不敢提到的。这种禁忌现象被当地人称为“tabu”。后来库克船长把这个词介绍到英国,又慢慢演变成单词“taboo”。

2.汉英禁忌语差异性

(1)不同的称谓禁忌。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来推崇“长幼有序,尊卑有节”的观念。在古代,皇帝的名字是不能直接称呼的。在秦朝,为了避讳秦始皇嬴政的名讳中的“政”字,“正月”被称为“端月”。而现代汉语中,“正月”的“正”的发音为“zhēng”,而不是“zhèng”,也是为了避免和“政”同音。

但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独立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这种生而平等,不分阶级、年龄、地位的观念深深积淀在美国的文化中。在美国,长辈与晚辈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都可以直呼其名,以此来显示他们所崇尚的平等的观念。由此可见,在姓名称谓上的禁忌反映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2)不同的衰老禁忌。在中国,老人是受人尊重和敬仰的。汉语中有些成语如“老当益壮” “老骥伏枥” ,还有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姜还是老的辣”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都反映出了在中国,老人就代表着智慧、阅历、经验。但是在英美人的眼中,“老”代表着过时、退休、无用。当不得不涉及这个话题的时候,人们会用“senior citizen(退休的人、老人)” “seasoned man(经验丰富的人)” “elderly people(上了年纪的人)”等词汇来代替“old”,因为直接称对方“老人”会伤害对方的自尊。

(3)不同的隐私禁忌。英美国家非常重视个人隐私,日常交流时,英美人的话题一般不会涉及隐私。见面寒暄时,他们会选择聊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例如天气、球赛等。正如这句英语习语:“Mind your own business(管好你自己的事,少管闲事)”,体现了西方人对隐私的高度重视。

在中国人看来,“你今年多大了” “结婚了吗” “什么时候要孩子呀”这种隐私话题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东西方在对待隐私方面的差异,往往容易导致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中国人善意的关心往往被西方人误认为是对自己隐私的侵犯。因此,在与西方人交流时,要尽量避免谈及隐私问题。

(4)不同的数字禁忌。在中国,“4”被视为不吉祥的数字,因为它与“死”谐音,所以人们尽量避免尾数是“4”的号码。 据《圣经》记载,耶稣与12 位门徒共进晚餐,可餐桌上的第13 个人犹大出卖了耶稣,第二天耶稣便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13”变成了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的差异反映出的是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了解和尊重对方的禁忌语习惯,交际才能够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当中,要有意识地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推动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继培.禁忌语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J].考试周刊,2011(75).

[2]马倩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猜你喜欢
比较差异文化
相似与差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谁远谁近?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