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岗鹅育种趋势浅谈

2016-12-03 15:51马铭龙刘闯
水禽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育种

马铭龙 刘闯

摘 要:本文对马岗鹅的育种近况、常规育种和分子遗传标记育种与利用的基本思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指出:今后在马岗鹅的育种方面,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分子遗传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抗病育种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育种等技术,是马岗鹅业未来育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马岗鹅;育种;鹅产业

中图分类号:S8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85(2016)04-0041-02

马岗镇位于中国第一侨乡,江门。当地有一种非常有名的鹅——马岗鹅。马岗鹅的来源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年间。马岗鹅是由高明的三洲黑鬃鹅的公鹅与阳江母鹅杂交而来,具有乌头、乌颈、乌背、乌脚的“四乌”性状。经过长期的选育,马岗鹅生长速度快、均匀度好、体型适中、产蛋多的特性更加适合市场需求,其是南方灰鹅的地方名种,在140~150d开产,年产蛋34~37枚,平均蛋重148g。2004年马岗镇饲养母鹅3.8万只,2006年马岗镇存栏种鹅10万,至今马岗镇存栏种鹅近40万左右。同时,马岗鹅的适应性极强,可以在广东这样的高温高湿环境下健壮生长。因此,马岗鹅已被列为地方优良品种进行选育研究。

1 马岗鹅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养鹅生产是我国家禽生产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产业,也是我国农村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鹅业科技水平、加工销售水平的不断提高,养鹅生产已经成为畜禽业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发展前景广阔的行业。饲养管理应作为养殖生产关键技术环节,只要管理、防病消毒落实到位,均能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率。从养鹅投资来看,鹅场建设等固定资产的投入较高,再加上鹅苗价钱的波动性、饲料、免疫等,都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最重要的是,种鹅的季节性产蛋严重制约了养鹅业的发展,加之外来品种的引入、纯种马岗鹅的减少、土地资源的稀缺、经济发展的限制、饲养模式的单一、饲养量的限制等因素使马岗鹅的饲养规模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且养殖技术缺乏、鹅用专业疫苗、专用保健用的缺乏药等一些列因素也严重制约着马岗鹅的发展,养鹅生产目前就是随行就市,马岗肉鹅品种混杂、良种化水平低。广东马岗鹅年产蛋仅35枚,由于种蛋的受精率一般只有85%左右,加上大多数生产单位孵化技术不过关,一只种母鹅全年提供雏鹅仅25只左右。目前养鹅生产无法满足市场的真正需求,当市场供过于求时鹅苗最便宜时只有10~20元一对,而供不应求时鹅苗会达到45~50元一对,这种繁殖性能的季节性变化使得雏鹅及养成之后的肉鹅价钱波动差距如此之大,鹅是季节性繁殖家禽,尤其是南方灰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强烈的就巢性,且广东鹅又是短日照家禽,正是这一特点导致广东鹅的产蛋性能差,由于繁殖活动特点的限制,南方灰鹅的产蛋性能与北方鹅相比均比较低。南方灰鹅的繁殖性能低下除与其产蛋期间强烈的就巢性有重要关系,同时也与其繁殖活动的季节性变化有关。“低繁殖率、季节性繁殖、高养殖成本”是长期困扰马岗鹅规模化养殖的三大难题,缺乏专用高产品种及配套的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成为制约马岗鹅发展的主要瓶颈。

2 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

我国是世界养鹅大国,年出栏量占世界总量92%左右,同时也是鹅肉消费需求大国及鹅羽绒制品出口大国。我国年出栏商品鹅6亿只左右,而市场需求则在10亿只以上。南方人更喜食鹅肉,广东民间有“无鹅不成席”的说法。

国外鹅品种选育主要侧重于肥肝专用品系,已育成了著名的朗德鹅、霍尔多巴基鹅等,但这些鹅种主要为肝用、绒用品种,毛色及体形外貌不符合广东市场,另外,对广东炎热的气候适应性差。

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侯水生研究员说:我国是养鹅大国,具有悠久的养鹅历史和发展养鹅的资源优势,但鹅业作为新兴产业依然很弱。表现在:一是关键技术缺乏。养鹅缺少专家和教授系统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导致养鹅效益不显著,群体队伍壮大难;二是饲养不规范。没有形成科学的养鹅标准,在鹅的养殖过程中,各用各的招,有的用鸡饲料,有的用鸭饲料,导致鹅标准化生产难;三是缺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鹅产品。可被市场接受的鹅产品比较少,鹅产业化进程困难重重。

我国笼养鹅技术仍未普及,人工授精技术更是一片空白,其发展潜力之大、规模化程度之高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推广。

3 开平马岗周边地区鹅产业发展亟待解决问题

品种选育和良种化进程严重滞后,良种繁育体系一片空白;标准化生产尚未实施,健康养殖技术亟待普及;科技推广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4 小结

种鹅是生产的源头,其质量直接决定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大力推广杂交鹅比饲养本地鹅提高效益至少20%以上,良种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鹅产业科学有序发展,有利于满足养鹅户对良种的需求,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出口创汇,应在全国有计划地建立完善的鹅良种繁育体系,鹅产业是世界范围内一项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然而雏鹅供应紧缺却严重制约了鹅产业的发展。由于种鹅产蛋的季节性、受精率的低下、孵化技术的不完善、肉鹅饲养管理的不规范,使得商品鹅数量难以达到市场预期的发展目标。要使商品鹅达到一定的规模,必须解决以上问题。正是这一缺口给温氏带来了机会,温氏集团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养殖模式和体系,现在的养鹅形式正是需要龙头企业带动的时候,温氏始终坚持以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与股东、员工及各方合作伙伴共同为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随着商品鹅市场需求的逐渐增加,“养鹅热”正在兴起,这将会成为养鹅发展的转折点,养鹅行业会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温氏,正是带动这种“热潮”的先锋。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养鹅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我国国情和特色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重要产业,呈现“白羽红掌映旭日,亿万舒雁向天歌”的壮大场面。

参考文献:

[1] 江郑平,陈彤,齐新林,蒋晓东,钟元伦.新疆鹅品种资源及开发利用[J].中国家禽,2003(23).

[2] 冯慧敏.世界著名鹅品种[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94(06).

[3] 李慧芳.适宜华东市场鹅品种选择与利用[J].中国家禽.2011(07).

[4] 于跃武,加孜拉,古丽加汗.新疆鹅品种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J].中国草食动物.2010(04).

猜你喜欢
育种
大豆育种的方法与技术
适合机械作业的杂交油菜品种宁杂21号的经济与植株性状
迷你南瓜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
浅析林业育种和生物技术的应用
我国食用花生研究现状
茶树的抗虫性和抗性育种研究
转基因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加勒比松育种栽培关键技术
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