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高油丰产隐性核不育系NAB-2的选育

2016-12-04 03:26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贵阳550006
种子 2016年7期
关键词:芥酸高油卡方

, , , ,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 贵阳 550006)

双低高油丰产隐性核不育系NAB-2的选育

饶勇,肖华贵,陈静,李超,杨斌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 贵阳 550006)

为了组配双低高油高产强优势杂交油菜组合,选育双低高油丰产性好的隐性核不育系。用隐性核不育杂交组合杂291的F2群体分离的不育株与双低高油丰产性好的R-9品系杂交、自交、连续5代兄妹交(不育株/可育株),转育成新的隐性核不育两型系NAB-2。在不匀苗的条件下,调查NAB-2群体不育株与可育株的比例1∶1,卡方检验不显著;可育株自交群体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例3∶1,卡方检验不显著;NAB-2芥酸0.5%、饼含硫代葡萄糖甙(以下简称硫甙)19.2μmol/g、含油率45.9%;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基本稳定、生育期230 d左右。

黔油28号; 选育; NAB-2; 双低; 高油; 超高产

双低高油超高产杂交油菜品种黔油28号(代号黔杂J 5005)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双低杂交油菜品种,用我所选育的双低隐性核不育两型系NAB-2作母本,与小孢子培养育成的双低恢复系DH-13作父本组配的甘蓝型半冬性双低、高油、超高产、强优势杂交油菜组合。2006—2008年通过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创贵州省历年区域试验最高单产,平均单产196.44 kg/667 m2,最高单产261.60 kg/667 m2,较对照油研10号(2年平均172.54 kg/667 m2)平均增产13.85%,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的点次达100%,居参试组合首位;2007—2008年度通过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为178.0 kg/667 m2,较对照平均增产11.74%,居A组生产试验参试组合第1位。该品种的商品籽的芥酸、硫甙、含油率、蛋白质含量分别为0.6%、25.85μmol/g、43.44%、27.45%。2008—2010年,长江下游国家油菜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单产169.13 kg/667 m2,较对照秦优7号(平均单产159.56 kg/667 m2)增产6.0%;平均产油量77.86 kg/667 m2,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7.28%。2年平均,芥酸为0.15%,硫甙含量24.73μmol/g,含油率47.89%;其中,2008—2009年度,含油率高达49.21%。该品种具有超高产、高油、双低、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的特点。现介绍双低隐性核不育两型系NAB-2的转育。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999年从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引进的隐性细胞核不育两型系(简称核不育系或隐性核不育两系,上下同)杂交油菜组合杂291,次年春以二代群体中分离的不育株为母本;以转育亲本R-9品系为父本。R-9品系芥酸3%左右、硫代葡萄糖甙45μmol/g左右、含油率45%左右,籽粒部分褐黄色,分枝多等丰产性状、抗倒伏、抗逆性强等优点。

1.2 选育和研究方法

1.2.1 转育方法

用杂291群体中发现的不育株与R-9杂交、自交、连续5代兄妹交(不育株/可育株),转育新的隐性核不育两系。

1.2.2 品质检测

每一个世代收取自交或不育株上的种子,用FOSS公司生产的NIRSystem TR-3700-C油菜品质分析仪进行芥酸含量、硫代葡萄甙含量、含油率等指标检测。

图1 NAB-2选育示意图

表1 兄妹交四代、五代群体及其可育株自交群体的育性

编号兄妹交世代总株数可育株不育株X21∶1编号可育株自交世代总株数可育株不育株X23∶1513147745321.87513446553121.48513249557383.41513546049111.42513347242301.6851364554692.196235512570551.57623657260122.676236513779582.92623756958113.026237512370532.08623856755121.79群体63585185117343.75群体6155811973612.78

1.2.3 卡方检验

兄妹交群体及其可育株自交群体的可育株与不育株是否分别达到1∶1和3∶1的理论值的卡方检验。

2 选育过程

2.1 转育过程

2000年春季,从引进的杂交油菜组合杂291的F2群体中分离出的不育株,挂牌编号,用双低高油丰产性好的R-9品系为父本进行杂交,收取不育株上的杂交种子。当年6月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进行夏繁,收取35个单株上的自交种子,进行芥酸、硫甙、含油率分析,淘汰芥酸gt;1%、硫甙gt;45μmol/g、含油率lt;38%单株。当年秋季播种于本所147试验地,2001春季油菜开花期,兄妹交一代(选择生长健壮、丰产性好的不育株与可育株、进行兄妹交一代,收取58个单株上种子,进行芥酸、硫甙、含油率分析,淘汰芥酸gt;1%、硫甙gt;40μmol/g、含油率lt;38%单株。2002年春季油菜开花期,进行兄妹交二代,收取51个单株上的种子,进行芥酸、硫代葡萄糖甙、含油率分析,淘汰芥酸gt;1%、硫甙gt;35μmol/g、含油率lt;39%单株。当年秋季播种于本所140号试验地,2003年春季油菜开花期进行兄妹交三代,收取31个单株上的兄妹交种子,进行单株芥酸、硫甙、含油率分析,淘汰芥酸≥0.5%、硫甙≥30μmol/g、油lt;39%单株种子。2004年春季油菜开花期进行兄妹交四代,收取63个单株上的兄妹交种子,保留芥酸lt;0.5%、硫甙lt;25μmol/g、含油率≥40%单株种子,根据植物学特征一致性、丰产性、抗逆性暂保留5个群体。2005年春季油菜开花期进行兄妹交五代,转育成新的双低(保留芥酸≤0.5%、硫甙≤25μmol/g、含油率≥40%单株)、隐性核不育两型系,定名为NAB-2。2006年秋播,根据植物学特征一致性、丰产性、抗逆性将其中3个群体合并为1个群体,进行不育系繁殖。

2.2 育性的卡方检验

不育系群体的可育株与不育株、自交群体的可育株与不育株分离比分别为1∶1和3∶1理论值的卡方检验。表1表明: 1) 兄妹交四代、五代群体及其可育株自交群体的可育株与不育株比例均达到1∶1和3∶1的理论值,卡方检验不显著。2) 在不匀苗的条件下,调查NAB-2群体可育株(1 851株)与不育株(1 734株)的比例接近1∶1;可育株自交群体中,可育株(1 197株)与不育株(361株)的比例接近3∶1,卡方检验不显著。

表2 各生育阶段经历天数

出苗(月/日)现蕾(月/日)抽薹(月/日)初花(月/日)终花(月/日)成熟(月/日)出苗-现蕾(d)现蕾-抽薹(d)抽薹-初花(d)初花-终花(d)终花-成熟(d)全生育期(d)不育株10/0301/1302/1703/1104/1205/1610235243134229可育株10/0301/1302/1703/0904/0905/1410235243035227

表3 经济性状考察

密度(万株/667m2)植株高度(cm)分枝部位(cm)第1次有效分枝数(个)第2次有效分枝数(个)主花序有效长(cm)有效角(个)单株有效角果数(个)每角粒数(个)千粒重(g)单株产量(g)备注0.7195.969.712.316.971.567.2685.620.13.2524.53可育株1.0198.171.911.515.573.262.5561.519.23.1818.25可育株

3 NAB-2基本特性

3.1 植物学特性

NAB-2子叶心脏形,幼苗生长习性为半直立,叶绿色,腊粉较重,长柄叶的柄较长,叶片呈倒卵圆形,叶柄着生1~3对护叶,无柄叶半抱茎着生,叶形呈尖三角瓢形。根系属密生根系,主根粗壮,支根发达。株型紧凑,中部分枝型,茎杆较坚硬、抗倒伏性强。

3.2 物候期及生育特性

表2调查结果表明:全生育期230 d左右,9月27日直播,出苗期至现蕾期的基本营养生长期102 d,现蕾期至成熟期125 d,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约占生育期225 d的45%;现蕾期至初花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主要共生期,可育株和不育株为35 d;初花期至终花期31 d,花期较集中;终花期至成熟期可育株和不育株分别为35,34 d。

3.3 经济性状

表3结果表明:就植株个体而言,随着密度的增加,植株高度、第1次有效分枝数、第2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度和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结角密度、单株有效角数、角果长度、千粒重、单株重均降低,仅有效分枝高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加。

3.4 品质指标

2006年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品质测试,不育系NAB-2饼含硫代葡萄糖甙19.20μmol/g、含油率43.89%,脂肪酸组成:棕榈酸(C16︰0)4.03%、硬脂酸(C18︰0)0.18%、油酸(C18︰1)69.32%、亚油酸(C18︰2)15.67%、亚麻酸(C18︰3)8.35%、二十碳烯酸(C20︰1)1.64%、芥酸(C22︰0)0.38%。

4 小结与讨论

4.1用隐性核不育两系杂种组合杂291群体中分离的不育株与品系R-9杂交、自交、连续5代兄妹交(不育株/可育株),转育成新的隐性核不育两系NAB-2,其群体可育株与不育株、可育株自交群体的可育株与不育株比例分别达到1∶1和3∶1的理论值,卡方检验不显著。在不匀苗的条件下,调查NAB-2群体可育株(1 851株)与不育株(1 734株)的比例接近1∶1;可育株自交群体中,可育株(1 197株)与不育株(361株)的比例接近3∶1,卡方检验不显著;其育性结果表明转育了新的不育系。

4.2NAB-2芥酸0.38%、饼含硫代葡萄糖甙19.2μmol/g、含油率43.89%,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优,全生育期210 d左右,双低、隐性核不育系NAB-2。

[1]张全德,胡秉明.农业试验统计模型和BASIC程序[J].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2]莫惠栋.农业试验统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1月第3版.

[3]陈静,饶勇,肖华贵.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2号选育研究Ⅰ.母本SAB-3的选育及其基本特性[J].种子,2004,23(12):70-72.

[4]饶勇,刁攀琏,李大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转育过程中育性分离的研究[J].种子,1997,16(3):38-39.

Breeding for Recessive Gentic Male Sterile NAB-2 With Double Low and High Oil Conten inBrassicanapusL.

RAOYong,XIAOHuagui,CHENJing,LIChao,YANGBin

2016-03-28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强优势油菜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编号:2011AA 10 A 104);“十二五”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编号:CARS-13);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小孢子培养技术在油菜材料创新及育种上的应用”(编号:黔科合NY[2006]3008号)。

饶 勇(1959—),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油菜遗传育种研究;E-mail:1678531865@qq.com。

陈 静(1965—),女,研究员,主要从事油菜遗传育种研究。

10.16590/j.cnki.1001-4705.2016.07.103

S 565.4

A

1001-4705(2016)07-0103-03

猜你喜欢
芥酸高油卡方
高油抗冻花生新品种阜花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
江西省不同品种油菜籽中芥酸含量的调查研究
卡方变异的SSA的FSC赛车转向梯形优化方法
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
甘蓝型油菜种质群体芥酸和硫苷含量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高油大豆高产高效栽培要点
欧盟修订部分食品中芥酸和氢氰酸的最高含量
鲁花推出芥酸浓香菜籽油
卡方分布的性质与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