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

2016-12-05 02:48贺扬明
山西建筑 2016年24期
关键词:效果图水池海绵

贺扬明 杜 晨

(中建信和地产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4)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

贺扬明 杜 晨

(中建信和地产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4)

结合海绵城市的概念,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研究背景,并从雨水花园、可渗透路面、生态停车场、雨水利用四方面,阐述了海绵城市在长沙高铁新城办公园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园林景观,可渗透路面,雨水花园

1 研究背景

1.1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的雨洪管理理念基础上,提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建设与土地开发、管理、保护等方法。海绵城市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把雨水的渗透、滞留、集蓄、净化、循环使用和排水密切结合,统筹考虑内涝防治、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水生态修复等多个目标[1]。当一个城市遇到降雨时,首先是城市各类“海绵体”吸水、渗水功能发挥作用,其次是蓄水设施吸纳、调蓄,再次是随着“海绵体”的饱和,就需要进入传统排水系统排除。

1.2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研究背景

2014年10月,我国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规范和依据,对我国解决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城市永续目标有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海绵城市”是一个宏观的全面的概念,涉及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然而与之关系最紧密的莫过于城市园林景观。目前,国内仅有少量从园林规划设计角度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理论研究,还缺乏对于海绵城市在园林景观实践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因此如何立足于园林景观空间的尺度特点,结合城市建设中各项目具体的场地条件,采用海绵城市建设的先进适用技术建造“会呼吸”的园林景观,对改善和美化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2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研究

2.1 项目概况

高铁新城1.5级土地开发试点办公园区位于长沙市高铁新城,紧临交通枢纽长沙高铁南站。项目总用地面积23 768 m2,建筑面积9 540 m2,为2层~3层的中建高品质灰白色集成板房,建筑简洁、大方、实用。与之配套的园林景观面积约20 000 m2,定位为营造“花园式”办公园区,为高铁新城管委会及入驻企业提供生态、优美和舒适的办公环境。更为重要的是项目为长沙市建设海绵城市规划战略的重要试点项目之一,给项目建设赋予了更加特殊的意义。因此,必须同步实现园林景观优美和雨水管理合理的目标。

2.2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项目中的设计构思

高铁新城1.5级土地开发试点办公园区建设,从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即引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以园林景观设计统筹园区的雨水管理,紧扣绿色、生态、环保的主题,以“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开展了海绵城市专项设计,使海绵城市通过园林景观的途径展现。

本项目园林景观设计的愿景是使水成为园区中最灵动的景观元素,全园绿化景观及配套设施如同一块弹性十足的巨大海绵,在下雨时消纳降雨,饱吸雨水,在平时满足景观水池用水并补充绿化灌溉。在园区内分散布置雨水汇聚面,通过景观化池底和驳岸的处理形成景观水池,各水池之间通过涵管相连形成水系,道路、铺装、停车场和绿地中的雨水经表面渗透之后,通过绿地汇入景观水池,当汇水超过水池最大蓄水量时通过溢流管排入市政管网。园区排水设计图见图1。

2.3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项目中的建造实践

本项目建造依据园林景观设计图纸,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

技发展促进中心2016年2月公示的《海绵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名录(第一批)》为指导,围绕雨水渗透系统、雨水净化系统和雨水蓄集利用系统的技术做文章,着重从雨水花园、可渗透路面、生态停车场和雨水利用四个大的方面实践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基本上达成了最初的设计愿景,实现了生态环境友好、园林景色优美和雨水循环利用,为办公园区的入驻单位提供了优美的室外办公环境。

2.3.1 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一种基于低冲击开发理念的人工挖掘浅凹绿地,汇聚并吸收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园林浇灌用水[2]。本项目中雨水花园包含景观水池、生态草沟和导流园林地形。

在园区的西北侧和东南侧两个地势最低点设置了景观水池,面积572 m2。因为园区的景观水池长期需要补水,所以在景观水池周边通过微地形人为地制造了地形的坡度,建造了收集型雨水花园。景观水池以卵石散置装饰驳岸,使花园在不同的水位有不同的效果,即使是在久旱无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展示旱溪景观。雨水花园设计效果图和建成效果图见图2,图3。

沿生态停车场中间设置了四条生态草沟,宽度1 m~2.5 m,停车位端头草坡入水,以卵石散置装饰驳岸,局部点缀景石,设置高差,用景石堆筑小水坝,形成分段多级水面,下雨的时候形成精致的跌水景观。水岸边配植美人蕉、再力花、芦苇、梭鱼草、千屈菜、黄菖蒲、旱伞草等水质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大小、高低层次的搭配。雨水可由卵石过滤杂质,植物生态净化,最后通过涵管汇集到景观水池。 生态草沟设计效果图和建成初期效果图见图4,图5。

在园林地形的营造过程中,特别注意通过塑造导流园林大地形来疏导地表径流,尽量延长雨水在地表的滞留时间,增加雨水渗透量,同时要保证不出现地形的局部洼地导致积水。在广场和园路周边,于地势最低处设置导流地形缺口,草地下凹5 cm~10 cm,保证大雨的时候广场和园路上未能及时渗透至地下的地表水通过草地地形缺口流入景观水池。导流园林大地形和地形小缺口见图6,图7。

2.3.2 可渗透路面

可渗透路面是指雨水可通过面层往下渗透的路面,本项目中所有铺装广场、平台、人行道和各级园路均采用可渗透路面,具体包含透水砖铺装、彩色透水混凝土人行道和嵌草汀步路等形式。通过路面坡度的设置和园林地形的导流,做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顺面流”。

透水砖是园区的主力铺装材料,面积约800 m2。透水砖为普通碎石的多孔混凝土材料经压制成形,常用于一般人行步道和广场,价格低廉,透水性能好,防滑、耐磨,是绿色环保产品。本项目中选择230 mm×115 mm×50 mm规格的材料,采用柔性基础,铺装式样美观大方且透水性能优异。透水砖铺装设计效果图和建成效果图见图8,图9。

彩色透水混凝土用于北入口的两侧人行道,面积约240 m2。为体现办公区正式、严谨的风格,透水混凝土面层选择了灰色,基础为透水的柔性基础。彩色透水混凝土建成效果见图10。

园区内在人流通行强度不大的区域设置了3条汀步路,采用800 mm×400 mm×50 mm芝麻灰石材板,间隔50 cm铺设,石材板之间自然嵌草。汀步两侧的雨水可通过嵌草缝渗透和流动,经过两侧的草坡汇入景观水池。汀步路建成效果图见图11。

园区内所有道路和铺装均采用了平道牙,当降雨速度大于透水路面下渗速度时,雨水可通过道牙及时排入绿地,防止广场和路面积水而影响使用。平道牙建成效果图见图12。

2.3.3 生态停车场

园区共规划200个标准室外停车位,大面上采用500 mm×500 mm×50 mm绿色“井字形”植草砖铺设,植草砖的强度高,能够承受行人和小轿车的辗压而不损坏,中间空心部分铺设草皮,每个停车位中间留一条长方形的草坪,“见缝插针”地增加了绿化面积。停车场采用平道牙和柔性垫层,停车场区域内的雨水都可以通过停车位后部的草坡流入生态草沟。两个车位之间通过局部设置立道牙控制车辆停车入位的轨迹,避免压坏草坪,每5个停车位之间种植大树,增强了停车的舒适性,打造成为人性化的生态停车场。生态停车场设计效果图和建成效果图见图13,图14。

2.3.4 雨水利用

长沙高铁新城1.5级土地开发试点办公园区定位为临时性办公区域,计划使用年限为6年,故没有花费专门的资金来设置

永久性的雨水蓄积和利用设施。但是仍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宝贵的雨水资源,一方面蓄积的雨水通过水生植物的过滤作用直接用于景观水池和生态草沟用水;另一方面用水泵抽调用于绿地浇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园林的养护成本。

3 结语

在长沙高铁新城1.5级土地开发试点办公园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和建造中,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园林景观效果和雨水管理的双赢。项目的成功为海绵城市建设方兴未艾的湖南地区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办公区、居住区、厂区和公园等的园林设计和建造提供了实体样板示范。只有进一步丰富海绵城市建设适用技术和雨水利用方式,将海绵城市建设推广到城市的每一个区域,才能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打造出真正的海绵城市。

[1] 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1):11-18.

[2] 孙奎利,孙奎永.基于低冲击理念的雨水花园设计建构[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4(2):74-75.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concept of the sponge city,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sponge urban construction ideas in the gardening landscape, and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ponge city in the gardening landscape design in office gardens along Changsha Express Railway from the rainwater gardens, permeable roadbed, ecological parking lot and rainwater utiliz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Key words: sponge city, gardening landscape, permeable roadbed, rainwater garden

On investigation of old fitness for community outdoor environment based on livable target

Wang Yaping1Xu Dawei1Lv Shuheng2

(1.CollegeofGarden,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 2.ChongqingLandscapeGardenScienceResearchInstitute,Chongqing4000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e paper analyzes some demands for the outdoor activities of elderly people, and illustrates the design strategies for the old fitness of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from the traffic system, communication spac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some problems in the community environmental design, so as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elderly.

elderly people, outdoor environment, old fitness, community

On construction ideas of sponge city in gardening landscapes

He Yangming Du Chen

(XinheRealEstateCo.,LtdofCSCEC,Changsha410004,China)

1009-6825(2016)24-0196-03

2016-06-13

贺扬明(1982- ),男,工程师; 杜 晨(1986- ),女,工程师

TU986

A

猜你喜欢
效果图水池海绵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苏楠作品
小区的水池
《客厅效果图》
效果图1
效果图2
海绵是植物吗?
把住医保基金水池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