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列宁格勒》中的心理内涵浅析

2016-12-06 03:15崔鸿梅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列宁格勒陌生化蛋黄

崔鸿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诗歌《列宁格勒》中的心理内涵浅析

崔鸿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曼德尔施塔姆是俄国白银时代的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列宁格勒》被誉为“诗中诗”。本文主要就诗歌《列宁格勒》中的意象、结构、意识流三个方面做整体的分析,以此来阐释这首诗歌中的心理内涵。

心理内涵;意象;结构;意识流

1 《列宁格勒》中的意象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提出过“意象”一词,“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其所谓“意”,盖指创作主体的思想情趣,所谓“象”,指客体映入主体内心的物象。所谓意象,就是情意与物象两厢契合的艺术创造,是“意”与“象”融合一体形成的文学的基本单元。

1.1 意象的单纯性

诗歌是一种较简短的文学作品,是要用较短的篇幅表现出作者整个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在诗歌《列宁格勒》中,作者选取来了眼泪、静脉、门铃、门链、镣铐等这几个意象的组合,在整个诗歌中没有出现任何有关那个时代、国度、社会的意象,这是意象单纯化一种处理手段,这种意象可在读者的脑海中经由想象生发、延伸、扩展。

1.2 意象的朦胧性

朦胧的意象处于不即不离、不粘不脱、亦此亦彼的状态,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读者在作者若隐若现的描述中,展开想象,细细品味,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一层。《列宁格勒》中,“我住在后楼梯,被拽响的门铃敲打我的太阳穴。我整夜等待可爱的客人,门链像镣铐哐当作响”在这句诗中,意象是不确指的,这是朦胧性之一。而这个客人是真的客人,还是只是一种意象,是来源于作者内心的恐惧,还是反革命者,读者在分析的时候会陷入深刻的思考之中,对于这个意象的所指更加模糊,这是意象朦胧性之二。而“门铃敲打我的太阳穴”时“门链”为什么像“镣铐”哐当作响,这是意象朦胧性之三。而这些朦胧性也恰恰是诗歌的诱惑力与吸引力。

1.3 意象的变异性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诗歌也是如此。诗歌如果过于贴近生活,则不能引起读者的新鲜感,所以需要诗歌意象的变异。变异的意象会带来裂纹、倾斜和震撼,使得读者的脑海在不稳定中掀起波澜。在《列宁格勒》中,“蛋黄搅进那不祥的沥青”,在这首诗歌中,这个“蛋黄”并不指现实中的“蛋黄”,而是指夕阳。“蛋黄搅进那不祥的沥青”就是预示黑夜就要来临了,不祥的沥青,也侧面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恐惧。

2 《列宁格勒》的结构

艺术品是作为一种结构感染人们的。这意味着它不是各组成部分的简单的集合,而是各部分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在诗歌《列宁格勒》中,它的单个部分是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的,但是各个部分的总和大于整体。

2.1 格式塔结构

艺术品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种有力的“格式塔”。它不仅使自己的各部分组成一种层序统一,而且使这统一有自己的独特性质。艺术品的感染力来自艺术品的内在结构,而这种感染力最初不是对接受者而是对创作者的。任何一件作品的内容都必须超出作品所包含的那些个别舞台的表象。即表现性存在于结构之中,也就是表现性是艺术中的格式塔质。诗歌《列宁格勒》中,从一开始“我回到我的城市”开始,整体围绕的就是一种悲伤、压抑的氛围。所以即使在诗歌最后一句“门链像镣铐哐当作响”中所表现出恐惧与压抑,也能让读者坦然接受。因为诗歌整体的气氛是向下的,压抑的,所以诗歌从头到尾都是笼罩在一种不愉快的氛围中。

2.2 陌生化手法

陌生化理论强调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列宁格勒》中的几个意象的构成在表面看来互不关联,但是却存在内里的联系。诗歌《列宁格勒》中对于意象的处理都使用了陌生化的手法,眼泪、静脉、腮腺炎以及蛋黄都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那些意义,作者通过陌生化手法的处理方法,使这些意象具有不同的意义,引起读者的无限想象。

2.3 期待的张力

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列宁格勒》中所有的意象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读者对这些都很熟悉,但是如果仅仅是传递人们已知的事物的话,那艺术也就不成艺术了。好的作品可以撩拨人心,引起人们的兴趣,让读者怀有期待的心情去阅读文本,对比毫无兴致的去看作品,这两者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2.4 情感的漩涡

一些作品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内容,以激起特定的情感漩涡。诗歌《列宁格勒》从一开始“我回到我的城市,熟悉如眼泪,如静脉,如童年的腮腺炎”的回忆到“你认出十二月短暂的白昼,蛋黄搅进那不祥的沥青”回忆结束,压抑感与恐惧感逐步加强,预示着黑暗马上来临,作者开始陷入恐惧之中。诗歌给了读者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并且随着作者的叙述,将读者卷进那种恐惧之中,同时,还形成读者的定向反射,在阅读中寻找作者恐惧的那些原因,使得读者在定向反射中了解作者的恐惧,并与其一起承受那些恐惧的压迫。

3 《列宁格勒》中的意识流

意识并不是一节一节的拼起来的,用“河”或者“流”这样的字眼来描述它才说的上是恰如其分。意识具有流动性、不确定性,意识处于心理活动之中。这也带来了文学作品的心态结构的变化,对素材的组织,不按时间、事件发展的顺序,不按理性逻辑的顺序,而是按照内心的秩序、内心的逻辑。

3.1 作品内容的真实性、流动性与整体效应的统一

意识流其实质上就是说作者在创作时脱离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生活,描写真切可信的典型人物形象的规范,完全面向自我,重在表现人的下意识、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内心世界。在诗歌《列宁格勒》中,作者的叙述可以说是根据作者内心的潜意识的流动而进行的,但是诗歌中所选取的意象也是服从心里的事实。比如,“快点吞下列宁格勒河边的鱼肝油”,这里的鱼肝油,既是作者小时候喜爱的鱼肝油,更是作者现在思想意识里的鱼肝油。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可以说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会随着作者意识的流动而流动,可以与内容天衣无缝的融合为心理流动的整体。

3.2 读者的顿悟

在《列宁格勒》中,意象看似毫无关联,可是在通读文章,细细品味之后,就会领悟到诗歌的主旨要义。这就叫做顿悟式的理解。读者在读完文本之后,在探求机制的参与下,把握意象之间的关联,把握诗歌的整体;而且跟随作者意识的流动,对诗歌内容有了更好的把握。

[1] 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 丹纳.艺术哲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

[3] 李普曼 《当代美学》 邓鹏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6

崔鸿梅(1992-),女,山东滨州人,汉族,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I207

A

1672-5832(2016)04-0001-01

猜你喜欢
列宁格勒陌生化蛋黄
环球图说
“陌生化” 理论在初中现代诗教学中的作用
蛋黄
爆浆圆圆酥
最新关注
俄纪念列宁格勒解除封锁
宝宝第一口辅食先别吃蛋黄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