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名师助力高校“两课”教改的实现路径探析

2016-12-06 03:15陈艳梅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名师教育教师

陈艳梅

(沈阳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00)

培养名师助力高校“两课”教改的实现路径探析

陈艳梅

(沈阳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00)

名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引领对推动教改的深入开展和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创新培养机制、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完善管理机制做好“留才”工作是培养名师助力“两课”教改的主要途径。

名师;教改;实现路径

1 名师的涵义及对“两课”教改的影响

名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各高校思政部教师素质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教师名师不仅仅指少数的在社会各界知名度高、拥有大批追随者的影响较大的教育家和著名学者,主要是指本校在教学、科研方面等有突出成绩并能成为学科带头人、获得省级多种奖项的优秀教师。程大琥曾概括出名师的特征:热爱教育,投身进步的教育事业;艰苦奋斗,创造丰硕的教育成果;生前身后,形成广泛的教育影响。[1]名师对“两课”教改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作报告、上示范或公开课、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帮助和带领普通教师提升整个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为教改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第二,通过自身的高素质和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提高教改的实效性。

2 培养名师、提高“两课”教改实效性的路径探析

如何培养名师,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广云学者曾从“优秀教师的引领、公开课的历练、教育科研的历练、同行交流的促进,以及自我的不断超越等方面”对名师的成长进行解读。[2]也有人强调政府的政策扶持、教师的师德建设对于培养名师也非常重要。以上观点虽有一定代表性,但是我认为培养名师还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创新培养机制,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首先,创新教师实践意识和实践渠道,提高两课教师的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往往要求教师的技术操作能力、实训指导能力以及实践课程的开发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必须突出,于是,很多高校“两课”教师认为,实践能力只是职业院校师生必备的能力,自己只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就可以了,实际上,随着“两课”的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要,学校应该通过激励机制来培养教师的实践精神,对于阻挠教师实践或者不能按时发放实践薪酬的部门给予严厉查处,以保证“两课”教师实践渠道畅通无阻。

其次,重视科研和学术交流、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

高校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与实践是主要任务,所以教师的科研能力往往被认为无关紧要,实则不然。自从19世纪初柏林大学的教育改革家洪堡提出要把科研引进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之后,科研工作一直是高校所有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为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科研水平的高低不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师的教书水平,也更能彰显学校在社会中的竞争地位,高校应引领思政课教师把一部分精力用到科研工作方面,想法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和创新能力。学术研讨、教学交流与举办教学观摩活动等对培养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很重要,因为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法规等应在教学和实践中有所体现,这就需要教师“引进来”的同时还需要“走出去”,身体力行地感受本学科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相互推动。

最后,鼓励教师继续进修、加大对后备人才培养的投入

继续教育是教师更新知识、拓展知识面、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要手段,教师的继续教育状况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问题。英国约克大学名誉校长詹姆斯认为,加强继续教育是改善教育质量最迅速、最有力、最经济的方法。[3]继续进修和终身教育既是教师的权利又是教师的义务,学校应根据国家的《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以有利于学校和教师本人的更好发展。

第二,完善管理机制,做好“留才”工作

除了传统的各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的做法外,学校管理部门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实行教师的全面报酬制、加强人性化管理

“最新的全面薪酬体系由薪酬、福利和工作体验三部分构成,其中的工作体验包括认可和赏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职业发展、组织文化和工作环境等。”[4]名师由于其自身价值高于其他普通教师,他们的需求也比普通人更为全面和复杂,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认可和尊重所带来的自好良好感觉等对于一些高层次的教师来说更为重要,“盖洛普公司开展的专项调查统计,70%左右的优秀员工都起因于他们的直接上级,员工更重视的是公司前景、自身价值的认可和赏识、职业发展、工作环境等。”[5]所以,重视教师的工作体验、加强人性管理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

其次,借鉴国外教师人才培养、留住人才的经验

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外注重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工作,例如,美国“加州要求所有教师申请者必须接受教师职前教育,职前教育不再过于倾向教育理论学习,而要实现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平衡。”[6]新入职的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需要不停“充电”以了解各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完成知识的更新换代。

[1] 程大琥.试论名师的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0(3)

[2] 许广云.名师成长途径之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3)

[3] 邱立姝.民办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2)

[4] 林健.李焕英.全面报酬体系与高校高层次教师汇聚[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2007(3)

[5] 林健.李焕英.全面报酬体系与高校高层次教师汇聚[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2007(3)

[6] 张恩德.胡炳元.姚定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素质教师“的评价与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8(11).

基金项目 2016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课为高校转型发展提供思想保障与文化引领的现实路径与方法研究”

陈艳梅(1968—),女,汉,沈阳人,副教授,沈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2-5832(2016)04-0080-01

2016年沈阳大学转型发展专项课题“思政课为转型发展提供思想保障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猜你喜欢
名师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初·名师 施建东
名师风采
名师直播课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向名师致敬 ROTEL CD11 TributeCD播放机 A11 Tribute合并功放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