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实业学堂概况

2016-12-06 03:15刘梦熙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实业学堂课程

刘梦熙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清末实业学堂概况

刘梦熙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清末实业教育在洋务运动时期开始萌芽,维新变法时期得到初步发展,在“新政”时期发展较快。清末兴办的各种实业学堂课程设置既包括西方科技课程,也有传统儒家经典的学习;教学组织形式采用西方式的班级授课制度。为当时的中国培养了一批难得的实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清末;实业教育;学堂

列强侵略激发的变法图强需求,有识之士开始设法拯救中国,他们从实际出发,提倡“中体西用”,引发了实业救国思潮,落后的中国要“自强”、“富国”,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清王朝的军事能力,挽救清王朝落后的状态,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开办了我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和交通运输等,致力于培养自己的军事工业人才,开始创办军事工业学堂,专门学习西方先进的武器制造和使用技术,实业教育由此产生随着“变法图强”思想的指引,洋务运动时期又创办各类民用工业、运输业和商业等。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创办“万木草堂”,1892年学者渐多,到了1898年万木草堂学者达到千人,影响越来越大。太平天国运动过后,各个省督抚得到了筹饷之权,地方的财政能力有了极大的增强,一些地方政府发展实业的积极性极大增强,一些地方官办实业学堂在这一背景下得以发展。清末“新政”时期的实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世纪初的封建旧中国已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内外交困的情况,清王朝开始采取一系列新政策,新政内容涉及到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教育方面包括颁布新的学制、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设立学部、兴办新式工商业实体。这些政策都在很大程度加速了实业教育的发展。

1 清末实业学堂的兴办概况

1.1 实业教育的宗旨

清末实业教育承载着消除内忧外患和挽救清政府的重任,实业教育始终担负着救亡图存的重担。实业教育传承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主要以“ 救国图存”为宗旨,增强清政府的实力。实业教育挑战的是传统的注重品德而轻视技的儒家文化。比如上海女子蚕业学堂的宗旨重视载蚕、养蚕、制种等实验,“并改良旧法,用以扩大女子就业,挽回我国利权为宗旨”。[1]

1.2 实业教育的课程设置

清末实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受教育目标的限制,培养的人才为清政府服务。清末实业学堂的课程主要有四类。一类课程是学习应用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二类课程是学习社会科学等文化基础课程;三类课程是学习造船学等的专业课程;四类课程是学习实习课程。如京师同文馆学生除学习英、法等国语言文字外,还学习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等自然科学,同时也学习经史词章。[2]实业学堂的教学内容不再是一味的学习传统的儒家典籍,而是以传授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业知识为主,但同时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呈现出新旧文化交叉教学的局面。

1.3 实业学堂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教育一直采用的是个别教学制,一群学生在一个教师的指导下各自学习,进度各不相同,甚至内容也不一样。清末的实业学堂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传统教学形式,开始采用了外国教师带来的西方式的班级授课制度,即所有学生在相同的时间里由教师指导学习相同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更值得关注的是实业学堂在教学方法方面的变革。无论是启蒙教育还是儒家经典教育,中国传统教学的方法主要以呆读死记为主,但清末实业学堂中开始广泛采用了实践、实验、实习等强调既动脑又动手的教学方法,从而使中国学校中的教学方法出现了根本变化。

1.4 师资状况

洋务运动后,各地开始兴办各类实业学堂,而师资力量是影响办学成效的主要因素,教师缺乏成为主要问题。在当时我国还没有拥有实业技术的人才,教师大量的缺乏。为了解决问题,我国开始聘请大量的外国教员进行实业教学。但一直聘请外国教员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我国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实业技术。清末实业学堂老师主要是新式学堂毕业生、留学生和以及外国教员来担任。如京师大学堂吴汝纶于1902年访日期间,清政府提出招聘日本教员。[3]

1.5 毕业生去向与待遇

实业学堂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实业,而不是踏入仕途。一部分实业毕业生继续深造学习,另一部分实业毕业生担任实业学堂的教员,而有些毕业生则开始创办实业,成为了实业家。清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就读实业学堂,对实业学堂的毕业生给予了较为优厚的出身奖励。不过,很显然,这样的奖励措施其实违背了实业教育的宗旨,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阻碍实业教育的发展。

1.6 经费状况

清末时期政府的财政紧张,政府没有能力负担全国实业教育的经费,进而把实业教育财政负担转呈给地方,但地方政府同样财政紧张。地方政府鼓励各地社会各界出资兴办实业学堂,地方政府也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实业教育的发展。虽然政府财政缺乏,但是,清政府大力鼓励民间出资办学和捐款助学,这使得实业教育得到快速的发展。

2 清末实业教育的影响

实业教育从洋务时期的萌芽到维新时期的发展无疑都是有识之士完全投入心血的结果,为我国的实业教育做了充足的准备,为民国初年的实业教育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国家所需要的实业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促成实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促进了观念的转变,打破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为清末的教育引进了一股新风,促进了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尽管实业教育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实业教育也存在着一些的弊端。但总体来说,实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大于他所存在的弊端,实业教育促进了现代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为民国的实业教育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1] 璩鑫圭,童富勇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95-97.

[2]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 第四册[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93-98.

[3] 赵建民.吴汝纶赴日考察与中国学制近代化[J].档案与史学,1999(5):60

刘梦熙(1991—),女,汉族,安徽阜阳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2015级教育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

K257

A

1672-5832(2016)04-0212-01

猜你喜欢
实业学堂课程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心无旁骛做实业 扶贫助困为人民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