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常春藤

2016-12-07 12:03孙秋妍
新东方英语·中学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康奈尔大学营养学教授

2015年12月11日早晨,我打开邮箱,发现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offer“躺”在那里,心里喜不自禁——高中三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回首过去三年的时光,有过准备托福、SAT、AP等考试时的忙碌,有过申请季面对20多封essay时的慌乱,也有过去斯里兰卡参加志愿者活动和到北京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时的兴奋。虽然高中这三年远没有我曾经想象的那种脱离高考(我就读于国际高中)的轻松,但却给了我一种痛并快乐、辛苦而又充实的独特体验。

我与康奈尔大学的缘分源于我想选择的专业。我的舅舅从事的是营养方面的工作,曾用营养食疗的方法成功治愈了某位患者的晚期胃癌。所以从小就耳濡目染的我对营养学对于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有了直观的认识,也渐渐养成了在平时买食品时瞥一眼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的癖好。出于这个爱好,在选学校的时候,我就从营养学下手,选择的所有学校都是有营养学本科专业的。美国Top 50的学校开设这一专业的不多,而《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杂志发布的美国大学排名Top 20的学校中只有康奈尔大学一所。这所大学不仅是常春藤盟校成员,其营养学专业据说还在全美排名第一。于是毫无悬念地,我便把它作为提前决定(Early Decision,指具有约束力的提前录取,申请者只能选择一所大学申请)的选择。下了决定,我便开始收集学校的信息。“I would found an institution where 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 (我要创立一所学校,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找到对任何一门学科的指导。)”这是康奈尔大学的校训,它不像其他学校的校训听起来那么富含哲理,但就是如此普通的一句话却让我眼前顿时一亮——这正是我想要的。

其实,在准备申请美国康奈尔大学期间,我也选择了英国几所申请流程相对简单的本科学校。虽然最后也收到了几封offer,但最终我还是选择放弃了这些学校,原因是英国本科偏重专业的学习,而我更喜欢美国的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尽管我有明确的目标——学习营养学,但我却不想让自己的未来太受局限和限制,而且我还希望日后能够将营养学和心理学、经济学等结合在一起,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也希望在繁忙的专业课学习之余,能够选修一些其他课程作为调剂。康奈尔大学有众多选修课可供选择,光是体育课就有400多种,比如潜水、骑马、户外生存、击剑、泰拳、帆船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常特别的课程,比如葡萄酒鉴赏课等。因此,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之后,我将康奈尔大学定为了自己的第一选择。

为了能够如愿以偿,为了能够零距离接触自己喜欢的学校,我报名参加了康奈尔大学2015年的夏校(Summer School),并成功通过了申请,开启了我的夏校之路。

2015年暑假,我飞往了位于美国伊萨卡小镇的康奈尔大学。这个小镇只有三万多人口,仿如世外桃源般悠然恬静,俨然就是一座醉人心扉的大学城。这一切让我这个不喜欢热闹都市的人一下子爱上了这里,在此后的夏校学习期间,我每天都会围绕这片安静、秀丽的校园跑半个小时。我们住在玛丽·多伦楼(Mary Dolon Hall),这是一个男女混住的宿舍,女生住在2~3层,男生住在4~5层,一楼的休息室每天都会有各种活动可以参加,这是国内少有的。除了与众不同的宿舍外,康奈尔大学的食堂也让人眼前一亮。学校共有30多个不同风格的食堂,约有十个提供自助餐,每个食堂提供的菜品重复率不超过30%。不仅如此,学校还拥有自己的农场,几乎可以自给自足,所以这里的食物也都非常健康,诸如冰淇淋之类的食品都是无脂的,这让对于饮食十分在意的我也无可挑剔。

学习初体验

我选择的是商业领域的项目,该项目一共三个学分,要将一学期的课程浓缩到暑假的21天中。这意味着我一共需要读完一本300页的课本,外加很多零散的文献资料。平均算下来,我每天大约要阅读40页课本和一篇参考文献,并预习PPT课件中的一张。这些都需要我在课余时间完成,因为白天上课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凑。

早上9:00~10:30通常要在礼堂听一个100人左右参加的讲座(lecture)。每节课主讲教授会带领大家学习课本上的一章内容,教授实际讲授的时间只有30%左右,其他的时间几乎都是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是与教授讨论自己的想法。因为上课的人比较多,而且每个人都十分积极,所以想要寻找发言机会就没有那么容易,想寻找一个好的座位也不是很容易。不过,我觉得不一定非要坐在第一排,我自己就喜欢坐在两侧中间靠过道的地方。讲座一般都在礼堂进行,教授一般都是抬头看着大部分人,第一排因为位置低,其实很容易被忽视。此外,中间人群的密度太大,而两边靠近过道的地方几乎没人,所以举手发言就会特别显眼。

上午10:30~12:00会开展一个讨论会(seminar)。讨论会一般由助教上课,每个课堂有20个人,平均3~4个人分为一组,每个小组需要集体完成课堂上布置的各种任务,在课下还要一起讨论各自对讲座上讲的内容所持的看法。每个小组成立之初都会建立一个自己的小组约定(team contract),内容包括每天的会议时间、遇到意见不合时如何统一意见等。讨论课的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市场营销(marketing)、会计(accounting)、财政(finance)、经营(operation)、管理(management)几个方面研究分析耐克公司(Nike)从建立到现在的成就,并且每组都要就一个课题准备一个不少于一小时的展示(presentation),我们组的课题是“Nike的物流系统和在中国的营销策略”。第二部分是在专门的网站上模拟经营咖啡店,起始资金设定的是两万美元,我们要起名、做广告、雇佣、进货、定价、销售等,然后完成一份经营报告,分析所有决策的利与弊。第三部分是选择同一个行业里面的某个产业,分析该产业里的某几个公司与其股市的前景,并且决定要不要收购。我们组选择的是特斯拉汽车公司(Tesla)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Toyota),分别从市场占比(market share)、背景环境(background)、收益(revenue)、净收益(net income)、股票价格(stock price)、每股收益(earning per share)、市盈率(price/earning ratio)和未来走向(future expectation)分析,最终确定收购丰田。

下午一般是听特邀嘉宾(guest speaker)发表的演讲。康奈尔大学邀请的嘉宾通常是活跃在各个领域的校友。听完这些牛人分享的经历,我们一般都会去图书馆,进行小组讨论或者一起预习第二天的课程。

该项目的总分为1000分,期末考试占450分,讨论课上的每一次任务占150分,剩余分数会结合学生的出勤和课堂参与度来计算。我最终获得了952分,勉强得到了A+ (即950+)的成绩,并且获得了夏校授课教授给我写的推荐信。其实,我们这个项目的学习任务不算是重的,据说像建筑学这类有工作室的课程,你只能在迎新说明会(orientation)和毕业典礼上看到那些学生,因为其他时间他们都泡在工作室里。在夏校的学习让我体验到了不同的学习方式,也为我之后的申请做了铺垫。

意外的收获

夏校申请成功后,我登录了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部(Division of Nutritional Sciences,简称DNS)的网站,浏览了教授的资料和他们所研究的课题,从中选择了我最感兴趣的、研究铁缺乏(Iron Deficiency)的教授开始联系。教授两天内就回复了我,他对我很是热情,不仅发给我一份他们团队在印度学校调查学生缺铁情况的研究报告,而且还让我在暑假去美国上夏校时与他联系(他已退休,不再到学校授课)。来到美国后,我就与教授约定面谈,然而不巧的是,我们联系上的时候,教授说他第二天要离开伊萨卡,只有当天有空。由于小组会议就在十分钟以后,为了不耽误全组的人,我只好选择了放弃见面,但之后还是跟那位教授通过邮件保持着联系。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一天,在销售课上,我们观看了一段关于康奈尔大学食品和品牌实验室(Food and Brand Lab)创始人的视频,里面有一段是关于研究餐盘的大小如何影响食量的,我顿时心动。一下课,我就跑到了食品和品牌实验室。看着实验室外墙上张贴的关于营养学如何和经济学、心理学等完美结合的各种海报,我感到无比庆幸和喜悦,因为这些正是我在未来四年里想要学习的!于是,我立刻通过邮件联系了该实验室创始人的助理,幸运地得到了参观实验室的机会。在参观实验室时,研究人员给我讲述了各种奇妙的研究,比如他们在一个原味酸奶里加了巧克力,却告诉实验参与者这是草莓味的酸奶,只不过用巧克力酱掩饰了草莓的味道,然后请实验参与者品尝,并对酸奶中的草莓味浓度进行打分。你能猜测出结果吗?居然没有一个参与者打零分!这次经历不仅让这所实验室成为康奈尔大学最吸引我的地方,也成为我之后写申请essay的重点。

之后的某一天,我前往DNS参观。在这里,我了解到营养学专业本科一共只有80多人,平均下来每个年级只有20人左右,而我个人又非常喜欢小课,因为这样与教授的交流会更加密切。就这一点来讲,夏校非常符合我的要求。另外,通过咨询DNS的本科生导师,我了解到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和人类生态学学院都设有营养学专业,前者偏重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研究,后者则偏向于与人类相关的研究。毫不犹豫,我选择了后者。

我的申请之路

经过两年半的努力,我终于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的offer。在高三剩下的半年里,我完成了高中三年想做而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比如旅行、摄影、学习跆拳道和艺术史、滑雪等等。此刻,我正静静地等待开启新的世界。Lets fight together!

从伊萨卡回来之后,真正的申请季就开始了。在这个时候,我便深刻地体会到提前准备和规划是多么重要。早在暑假开始前,我就进行了头脑风暴,把自己的过往像放电影般从头到尾回放了一遍,然后不断问自己“我是谁”“我做过什么”“我的梦想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要把它当做是申请的某项任务,而一定要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认真考虑自己的未来。不要等一切尘埃落定,才发现就读的学校不是自己喜欢的,选择的专业自己没有兴趣,到那时就有点为时已晚了。我想,这也是美国大学要求申请者在通用申请表(common application)上填写十个活动、五项奖项外加一篇650字的essay以及每个学校的补充essay的意义。这些不仅可以让学校招生官认识我们,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我高中参加的活动都非常普通:担任过文化社的社长,曾在学校体育部任职,曾前往斯里兰卡支教,参加过四次模拟联合国大会,进行过商业模拟挑战赛……个人觉得活动没有优劣之分,不在于你参加的多少,也不在于你是否赢得比赛或者收获成功,最关键的是从中汲取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获得的感悟和体会。在申请美国顶尖大学时,其实分数只是门槛。我申请康奈尔大学时GPA成绩为3.86分,SAT I成绩为2060分,SAT II成绩为2400分(当时SAT还未改革),托福成绩为108分,AP四门总成绩为五分,在众多申请者中属于成绩中等的。但最终学校还是选择了我,我想这与我写的申请essay有很大关系。我参加了夏校,对学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受,所以在写essay的时候思路比较清晰,甚至都有写love letter的感觉。所以,如果你能够在申请之前进行校园参观(campus tour),或者是参加夏校课程,了解这个学校的氛围,感受这个学校的独特魅力,那么你写出的essay自然就会情真意切,自然也就更容易打动招生官。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大家也要积极联系校友,进行细致的咨询。总之,在申请过程中,大家要尽量展现自己对于学校的热爱以及与学校的匹配程度。

作者简介:

孙秋妍,小学、初中、高中均就读于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目前已被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学专业录取;未来不求改变世界,但求使身边的人与物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康奈尔大学营养学教授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书写中国留洋科学家传记不应迷恋博士学位
美国康奈尔大学创业教育生态化及其启示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工艺优化及营养学评价
离子选择微电极技术及其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0年《动物营养学报》审稿专家名单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