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游戏精神

2016-12-07 10:36掌于墩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游戏精神苏教版游戏教学

掌于墩

【摘要】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很多地方也蕴含着游戏精神,但这却很容易遭到小学语文教师的忽视。接下来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就其中的游戏精神和相应的游戏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语文;游戏教学;游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开展以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的游戏过程中,必然要涉及竞争与合作。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固然能够帮助他们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小学语文是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通过开展游戏活动,学生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在彼此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养成团队协作意识。此外,游戏自身所附有的竞争属性,还能够激发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胜意识,在游戏中发挥自身最大的能力,提高对所学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语文课中游戏精神的融入教学方法,以便为小学语文课程的游戏化教学提供更多的借鉴,还学生一个充满快乐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游戏与教学的融合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教育是一项极其严肃、神圣的工作,教育与游戏被完全对立起来,于是才有了古人“业精于勤荒于嬉”的体悟。同时,由于受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只有勤于学习、克制游戏,才能取得成绩、博得功名,时至今日,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将这种观念奉为圭臬。进入21世纪后,现代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理论还是教学实践上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竞争”的教学理念得以广泛应用并被家长接受和认可。将游戏精神与小学语文教育相结合,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氛围下接受语文知识教育,从而极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情况分析,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围绕语文教材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游戏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游戏积极性和能动性,而且能够让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这也是现代教育中提倡“丰富教学手段”的内容之一。因此,教育与游戏从相互对立走向融合统一,既是现代教育走向成熟完善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

二、以学生为中心,彰显游戏精神的主体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提升课堂学习积极性的需要,往往安排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但是由于不注重采用科学的活动方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安排的游戏活动。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身需求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游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游戏活动,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根本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和个人喜好,并以此为出发点,将游戏内容尽可能地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最终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三、聆听学生意见,丰富游戏种类

游戏之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根源在于游戏的本质属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学生享受游戏过程和游戏结束时所带来的成就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就要保证游戏种类、游戏内容对学生具有吸引性,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首先,教师在策划某一游戏活动时,要提前在班级内开展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其次,以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基础,结合之前采集到的信息资料,制定相应的游戏活动计划。最后,组织班级学生开展游戏活动。不断变换种类的游戏,能够使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感兴趣程度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需要注意的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接受语文知识数量的增加,对游戏的要求也会逐渐变多,各年级教师在制定教学游戏时,要注意学生知识水平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游戏的难易程度,使其符合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和知识学习需要。

四、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游戏法则

任何游戏要想顺利开展,都必须要求游戏参与者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一旦规则被破坏,必然导致游戏教育目的的失败和游戏过程的中断。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制定针对小学生开展的游戏规则时,要准确把握规则的尺度,既要方式游戏规则过于繁琐、严格,影响小学生的游戏趣味性;又要防止游戏规则过于简单、宽松,规则形同虚设,难以发挥约束作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游戏精神应当遵循“自主、平等、互动、娱乐”四项原则。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负荆请罪》时,教师在讲解完课文内容后,可以挑选几名同学,让学生自主选择扮演人物角色。在学生分别明确自己的角色后,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要求学生按照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情境演练。随后,由学生扮演的“廉颇”、“蔺相如”等角色开始对话,并就“负荆请罪”的过程进行游戏化的展现。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在两方面尊重学生的游戏自由:一是在游戏参与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不能强制学生扮演游戏中的某个角色;二是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不能干预学生的游戏进程。

参考文献

[1] 顾丽芳. 小学语文呼唤游戏精神[J]. 江苏教育,2015(25).

[2] 张洁慧. 呼唤老师的游戏精神[J]. 师道,2009(12).

[3] 赵勇. 论游戏精神在培养学生爱学精神中的运用[J].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2).

[4] 刘士永.  快乐教学语文让学生真正体验快乐学习[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9).

(编辑:李艳松)

猜你喜欢
游戏精神苏教版游戏教学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