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过年

2016-12-08 02:41杜观水
湛江文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团圆饭年糕回老家

※ 杜观水

回老家过年

※ 杜观水

腊八过后,天气逐渐转冷。盼了很久的年转眼就要到了,街上不时传来断断续续的鞭炮声。学生今天考完最后一科英语,明天就放寒假了,教师至多一周也可以离校了。

你拿定主意不?要不今年还是不回老家过年吧。肖明的妻子在睡觉前对肖明说。昨天收到学校的通知,春节不回家的外省籍教师要到办公室登记。谁知道市政府春节又组织外省籍的老师搞什么节目。今年的座谈会冷冷清清的,大多数外省籍的人都回老家了,只剩下二十多个人。

要是往年,肖明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不回去。

肖明和妻子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双双从内陆来到沿海这座小城当教师。最初几年,寒假一到便迫不及待跑回老家,毕竟家里有记挂自己和自己记挂的年老的父母亲。可近几年,孩子出世了,孩子小,受不起舟车劳顿。可今年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交通也方便了,今年开通了至老家的高铁。其实到老家也就十几个小时的路程,但妻子的意思是不想回老家过年,肖明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时间在肖明的犹豫中也就到了腊月廿八。

在这几天,肖明没有一点心思去准备年货。他先是拔通几个一同过来工作的老乡的电话。你猜人家怎么着?无一例外地回到老家与亲人共叙天伦之乐了。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平时打电话,鸡啄不断,不到手机没电不舍得挂机,今天个个都没聊到两三句就匆匆挂了,那个娇娇滴滴曾莲,还一本正经地说,我妈妈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不跟你说了,就急不可待地挂了电话。

肖明也到了几个要好的家在当地的同事那里坐坐。可人家根本腾不出空隙跟你聊天,人家都为过年忙碌着呢。大扫除,炸油角,炊年糕。炊年糕是当地很流行的风俗,炊的多是圆笼,厚厚的,用木柴大火炊上一整天才熟。同事说,年糕要到年初二开年才能切开吃。女儿女婿过来拜年,煎上一碟年糕,泡上一壶茶,就是很好的招待。蒸年糕时一家人围着一个年糕团团转,笑着,打闹着,一年的疲劳就全消融在这欢笑声里了。

可是,欢笑的是他们,肖明心里很不是滋味。

肖明就想起了小时候家乡过年的情景。小时候家乡过年是一种什么样子呢!不到小年,乡下的年味就浓了,大家都在筹办年货。村西头那架上了年纪的舂碓,从早到晚“啯——笃”“啯——笃”地响过不停。做糍粑,做豆腐。最有兴趣的是干塘捉鱼,鲤鱼、鲩鱼,都有小孩子的头大那么大,要两三个人才能捉得住呢,黄鳝黏液多,稍不留神,手一用劲,它就趁机从手中溜走。

肖明也陪同家在当地的几个同事去逛逛花市。可街道上,人流如潮,各类车辆川流不息,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犹如置身于人海车海之中。也难怪,外出的人都回家过年了。

肖明赶紧往家的方向赶。35岁了,外籍教师肖明第一次有了被家遗弃的感觉。

街上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迎面不时有熟人或学生从身边经过,热情和肖明打招呼:肖老师,不回老家过年呀?

肖明笑笑,加快了脚步。

回到家,妻子告诉他,老家那边打来了电话,妈说过年了要吃好,玩好,别记挂着家里。

肖明心里更不是滋味。

肖明刚想在椅子上坐下来,妻子征询他道,今年的团圆饭干脆到饭店吃吧?

肖明想了一会儿,说,不,团圆饭回老家吃,我要回老家过年。赶快收拾行李,还赶得上回到老家吃团圆饭。

肖明紧皱了几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猜你喜欢
团圆饭年糕回老家
年糕
回老家的路上
团圆饭
年糕
坐上高铁回老家
还在上班的人和已经放假的人
小鹿回老家
碗筷
《团圆饭》中两代人价值观和文化观的冲突
巴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