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全面开放与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2016-12-08 01:23曹李海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新疆乌鲁木齐730000
克拉玛依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开放甘肃

曹李海(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新疆乌鲁木齐730000)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全面开放与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曹李海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新疆乌鲁木齐730000)

摘要: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甘肃作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是我国向西开放陆路通道的交通重镇,也是文化交流、经贸往来、国防军事的重要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愿景是沿线各国、尤其是我国各省区的共同期待。甘肃正致力于借此国家战略机遇,努力提升自身的开放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筑牢基础和注入活力。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开放;发展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曹李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全面开放与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J].克拉玛依学刊,2016(1):3-9.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的战略构想,跨越亚欧地区,涉及的国家和人口众多,与历史上的古丝绸之路大致相似。中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国,适应21世纪初期全球治理的深度变化,尤其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国内东西区域联动发展的情况下,更是大国担当的体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

甘肃独有的自然禀赋、天然的河西走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交通驿站,在历史和当代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在当代更是成为丝绸之路文化重镇、交通战略枢纽、军事国防要地以及经贸往来的基地。但以甘肃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仍保持低位运行,同样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甘肃能否吸取以往的经验,借此国家重要战略建构和付诸实施的历史机遇,突破自身发展须各界努力。

一、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回顾与战略定位

1.基本回顾。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前期,甘肃是国家国防和工业布局的重镇。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甘肃的定位更多的是交通走廊和生态屏障。建国后,甘肃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从近十年来的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来看,2004-2005年,甘肃GDP处在1 600~2 000亿元区间,2006-2007年处在2 000~3 000亿元区间,2008-2009年处在3 000~3 500亿元区间,2010年跃升突破4 000亿元,2011-2012年处在5 000~6 000亿元区间,2013-2014年处在6 000~7 000亿元区间。

总体来看,作为丝绸之路重要地段的甘肃省经济发展仍十分落后,在西北五省区也处于落后状态,不仅对外经济交流能力差,甚至与其他省区市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能力也比较薄弱,甘肃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势必会影响到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实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西北省份“首先要搞清楚,西北省区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经济发展为何依然如此落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为何依然很大?中央和地方曾经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不先实事求是地研究清楚这些问题、理清思路,而是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其结果只能是再次失望。”[1]14从北京的战略构想到兰州的现实诉求,回顾过去10年,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展望未来10年或更长的时间,甘肃如何担当丝绸之路新的时代使命和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历史重任,始终是重大的现实诉求。

2.战略定位。甘肃在国家新一轮经济布局的战略中,第一,要把握好西部大开发与向西开放的关系。第二,要厘清甘肃向西对外开放与向内地其他省区市开放的关系。后者从战略考量上看更关乎甘肃全面开放和融合发展的进程。甘肃的发展不仅要体现在适应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机遇上,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发挥甘肃自身的比较优势,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添彩。中国西北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的核心区域,中亚五国是其境外的核心区域。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分为国内的西部战略和国外的中亚战略两大部分,且两者必须彼此兼顾、协调发展。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依托,甘肃战略定位应该体现在全面开放、文化先行、交通突破、经贸活跃、物流畅通、旅游提升以及着力打造民族团结的示范地上。具体来看,甘肃狭长的地形,使其具有先天的连接新疆、向西开放的条件,同时向东延伸至关中腹地、向中东部地区开放的条件。文化先行是甘肃相比青海、宁夏、新疆的比较优势,历史积淀的科教重镇、丝绸之路文化传承和发扬的地方,可以充分发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级战略平台。交通突破、特别是立体式交通突破,是甘肃经济发展长时期的重要抓手。交通活、经济活是甘肃的具体写照,不论是向东还是向西,甘肃的经济命脉与交通息息相关。经贸活跃、物流畅通是甘肃提升服务业的重要要求,培育和提升旅游业是发扬丝路文化、带动地方配套发展的主要抓手。着力打造民族团结的示范地,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延续。甘肃周边是以藏族为主的青藏地区,以回族为主的宁夏地区,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为主的新疆地区以及以蒙古族为主的内蒙古地区。甘肃应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战略,构建大开发、大开放和大融合,尤其是民心相通的民族团结示范地。

二、“一带”中的甘肃:观照各方

从历史上来看,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品流通的通道,也是一条科技、文化、哲学、宗教、艺术的交流之路。[1]15丝绸之路带来的东西方之间的人文交流对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多地体现在经济带的建设上,是解决我国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激发国内经济潜力的战略选择,是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继承和升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东部大量富余的资源转移到中西部,在各要素基础相对较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特别是交通沿线的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引进产业、聚集人口,加速中西部城市化进程,从而加快中西部的跨越式发展。

1.丝绸之路经济带机遇中的甘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规划定位甘肃:发挥综合经济文化优势,加快兰州开发开放,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重要基地。目前,甘肃和其他省区都在积极运筹,希望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能够抓住新的机遇,带动和促进本地区的发展。例如,甘肃形成《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构想》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战略举措》的研究成果,发布《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开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6873”交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积极推动申报中国(兰州)自由贸易园区,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当前,甘肃省正在紧紧围绕丝绸之路黄金段的建设,着力构建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三大战略平台,重点推进道路互联互通、经贸技术交流、产业对接合作、经济新增长极、人文交流合作、战略平台建设等六大工程,进一步提升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能力,努力把甘肃省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经贸物流的区域中心、产业合作的示范基地、人文交流的桥梁纽带。”[2]

2.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内陆省区的反应。国家启动“一带一路”战略是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区域发展失衡的现状,维持国家经济中高速发展的重要选择。“在全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例如,按照国家统计局去年公布的结果,以人民币为单位的甘肃省居民人均收入和以美元为单位的上海市居民人均收入差别不大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1]18继国家20世纪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近16年来,西部地区基本经济面貌明显改善,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愿景。我们应当带动西部地区向西开放,加强西北省区与中亚、欧洲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向更高水平发展,惠及西部地区的各族民众。

丝绸之路经济带通常被认为是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西北五省区对此历史机遇更是踊跃参与,积极对接规划,抢抓各种政策、资金机遇,一度成为近年政府工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尽管如此,随着技术变革和区域经济发展,21世纪初古丝绸之路在我国西部和中西亚地区形成了经济凹陷带,成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与各种矛盾冲突的集聚地区。如新疆将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甘肃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通道,但客观上目前两省区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达不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需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无疑会推动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城镇化率的提高,无疑会带来人口集聚,释放消费需求,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同时,西部城市群的发展必将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升级发展。以如下城市群为例,关中-天水城市群,主要为关中平原及甘肃省天水地区,共6市1区约3 000万人,GDP为6 600亿元,是中国新亚欧大陆桥中段重要的节点城市群;兰(州)白(银)西(宁)城市群,约1 200万人,GDP约为3 000亿元,是黄河上游多民族地区的核心城市群;酒(泉)嘉(峪关)玉(门),约200万人,GDP约为1 000亿元,是国家航天基地建设的重要城市群。整体上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助于城市群和大城市发育,加快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以兰州和西宁为中心的兰白西城市群、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城市群、以银川为中心的银川平原城市群,这不仅可以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有力支撑,而且能够促进中国各区域城镇化协调发展。”[3]32

3.丝绸之路沿线中亚各国的情况。国内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的重新界定一度是热点,但甘肃河西走廊连结中国东西两大区域,“西域咽喉在此间”是基本共识。甘肃向西开放主要是向中西亚国家的开放。实际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障碍和关键环节不在国内而在国外,中亚地区应是现阶段合作的重点地区。中亚地区已成为中国的核心利益区,是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屏障和经贸、能源战略合作的伙伴。[3]35不难看出,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先期段,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全局具有示范效应。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在中亚国家独立初期基本是空白,而现在已经涉及能源、矿产资源、农业、电力、通信、交通、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合作规模和档次不断提高,中亚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额已经超过200亿美元,对哈各类形式的金融信贷超过300亿美元,在哈注册的各类企业达3 000家,哈国已成为中国在海外第三大投资目的地国;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投资也达到40亿美元,中国已成该国第一大投资国。中国对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投资也越来越多。中国的投资已经成为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4]55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西部12省区市对外贸易,进口额为1 908.5亿美元,出口额为1 211.0亿美元。2011年占全国比重的5.1%,2012年占7.3%,2013年前三季度占7.5%。[3]35整体来看,西部地区处于相当低的水平。

近年来,我国与中亚国家经济贸易额至2012年达到460亿美元,但以甘肃省所占的比重来看,则是微乎其微,可见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前景广泛。加强城市间的人文经贸交流,特别是与中亚重要城市阿拉木图、阿斯塔纳、阿什哈巴德、杜尚别、塔什干、比什凯克等地的交流交往,扩大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符合两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期待,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应有之义。从现在的条件来看,西北地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对外开放的现实基础;与此同时,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亚五国的恢复性增长期也已结束,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具备了开放联合的基础。此外,向西开放不仅要考虑中国和中亚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中国和欧洲、中亚与欧洲之间经济贸易发展的条件。欧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中亚与欧洲的经济贸易增长速度也非常快。[5]7

三、“一带”甘肃段建设路径

1.文化先行,彰显甘肃比较优势。甘肃的战略优势不在单纯的经济发展指标,而在更深层面的文化交流、交通互联、国防建设与民族融合等领域的综合优势,其中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则是更为显要,四大文明交合地敦煌就是历史见证。自古丝绸之路开辟以来,中国就一直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从陆路到海洋,从戈壁瀚海到绿洲,途经无数国家和地区,来往于这条道路上的有士兵和海员、商队和僧侣、朝圣者和游客、学者和难民、奴婢和使节、得胜之师和败军之将,这一幅幅历史画卷便形成了意义模糊的“丝绸之路”。从历史上来看,古丝绸之路起初并非是单纯为了经济需要。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是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准备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73年,东汉班超再次出使西域,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重新打通古丝绸之路并延伸至现在的欧洲。随着历史的推移,古丝绸之路才渐渐融入与贸易往来相关的经济因素,日益被人们广泛接受。丝绸之路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受到很多人追崇,但“这些年来,人们对‘丝绸之路’的经济作用提出了许多质疑,认为‘丝绸之路’的存在毋庸置疑,但其经济的重要性显然被夸大。英国学者艾兹赫德认为丝绸之路的真正意义是文化的而非商业的。耶鲁大学芮乐伟·汉森也指出,丝绸之路之所以改变了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些沿着丝绸之路走完全程或部分旅程的人播下了文化的种子,就像奇异的物种被带到遥远的地方,新来者在“新家”繁荣发展,他们与当地居民融合,而且常常吸收随后到来的其他群体。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或许并不繁忙,但文化交流却非常丰富,经久不衰。”[1]13

甘肃敦煌文化与新疆西域文化、巴基斯坦犍陀罗文化、阿富汗境大夏-贵霜文化都是丝绸之路形成的文化遗产。敦煌文化是世界性的开放文化,是甘肃全面开放的重要载体。深化以敦煌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是甘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先行抓手,从而推动文化旅游等服务业联动发展;而且甘肃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不仅是世界文化的窗口,更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甘肃提供了面向国内、走向世界的机遇,文化产业是作为甘肃独特资源具备先行的最佳条件和基础。

2.经济转型,发展新型特色产业。经济带是“带状经济区”的简称,其核心内容是多个呈带状分布、在产业结构上由较多相似而又联系较多的城市所组成的空间。甘肃同属“带状经济区”,应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建立适应“一带一路”的新型产业。树立对标发展、发力赶超的意识,运用开放式思维抓好特色产业建设,扭转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为甘肃经济整体突破注入持久动力。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去了,对外开放的水平才能得到真正提升。甘肃向西开放首先是向中亚开放,但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西北地区和中亚没有互补关系,中亚需要的多数商品西北地区也不能制造,这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1]18甘肃要依托区域合作载体,依托兰新铁路和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连霍高速公路、兰州机场等便利的交通载体,努力提升制造能力,创造多元经济方式,促进自身在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区域的合作发展,努力向西开放,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发展与经济带合为一体,以实际行动践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型合作理念。

甘肃要将自身资源转为经济发展动力。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向西开放,深化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是经济合作的重点。“2013年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原油1 198.06万吨,其中主要靠中哈石油管道输送。中、哈、乌、土四国天然气管道A线和B线早已正常运营,2013年输送天然气241亿立方米。中国已经是土库曼斯坦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市场。C线即将投入使用,D线在规划中。”[4]15这对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中亚国家能源出口多元化、获得稳定的外汇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积极作用。甘肃要积极参与能源建设,分享能源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

甘肃要努力在参与经济带建设中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新型特色产业。以适应中亚国家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同时也要看到中亚地区产业结构仍然很不合理,为实现双方合作共赢,双方应致力于产业互补。甘肃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强特色的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增强旅游服务业,培育高度市场化,不断注入经济增长活力。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发展,既能带动经济带沿线城市自身的发展,又能深入推动不同城市间在经济带建设中的合作。

3.突破交通,关乎自身发展经络。甘肃具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通道的禀赋,现阶段尚未真正建成并释放巨大的能量。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设施,是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方面正常进行的桥梁和纽带,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若无可靠的交通系统作为支撑和保障,即使具有丰富的资源,也难以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6]24在一定程度上,甘肃交通发展指数直接体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成效上。

甘肃致力于黄金通道的建设,尤其是建成集兰新铁路和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于一体的铁路大通道,成为第二亚欧大陆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甘肃战略地位和交通优势充分体现在连接欧亚大陆桥和沟通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交通是打造国家向西开放和建设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的先行官。甘肃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6873”交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无疑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通道的最好呼应。同时,也要看到甘肃以兰州为节点构建立体式交通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仅与西北地区的西安国际机场、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千万级机场相比,甘肃航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加快兰州国际机场的扩建升级,对兰州的开发开放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是由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环境恶劣和路途漫长的特点决定,因为兰州距乌鲁木齐的铁路距离1 800 km,距哈萨克斯坦经济中心阿拉木图铁路3 000 km。对城市商旅和民众往来,航空以快捷为首选。公路、管道、通讯、电网等全领域的建设将是甘肃面临的重要课题,加快开发开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然选择。

同时,也要看到中亚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已经跟不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步伐。

4.民族团结,培育和谐示范地区。中亚和我国西北腹地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不仅有远离海洋、气候干旱、生态系统脆弱等自然环境问题,而且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社会问题突出,各种矛盾积聚,同时又受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滋扰严重,成为“三股势力”渗透和发展的区域,这是我国政府和中亚各国关切的重要问题。中亚国家大体上都是威权主义国家,政局存在脆弱性和不确定性。“三股势力”本质上是政治问题,但它与20世纪兴起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新独立的中亚国家走的是世俗化道路,而该地区的“三股势力”呈发展态势,依然是地区内最大的安全威胁,也是我们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所面对的重大障碍。[4]38如果西部内陆地区整体经济发展上不去,西部边疆地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甚至弱于这些地区与国外的经济联系,将会对国家的领土与主权安全带来十分严重的威胁。建设民族团结高地理应是甘肃的重要任务之一。

甘肃集河西走廊、西域咽喉与丝绸之路文明于一体的独特存在成就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笔者认为,筑建民族团结高地是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甘肃处在各少数民族的包围圈中,南有青藏高原(青海、西藏、四川藏区、甘南藏区)的藏族,西有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北有内蒙古的蒙古族,东北有宁夏的回族,自身则有宁夏回族、东乡族等,东接关中以汉族为主体。丝绸之路文化交往、宗教传播、民族融合、多元文化交锋碰撞,在甘肃形成独有的气场。譬如,“西域咽喉在此间”就说明甘肃在政治、国防等战略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以经济合作、互惠互赢为出发点,但忽视经济发展的基础,只关乎眼前的经济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甘肃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通道实践中,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抓手均以重磅推动。需要提及的是,不能因此轻视甘肃民族间的团结交流交融、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因各种矛盾因素交织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警醒,同时也是问题的暴露。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的高地,理应作为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极为重要一环加以推动实施。

5.全面开放,面向世界的甘肃名片。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全面开放和全方位合作的重大战略。开放,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走出世界的历史选择;21世纪初,开放再次升级为国家的战略导向。我们讲更高层面的开放,具体看“从开放的内涵上来讲,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是‘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以开放促改革;从开放的广度上来讲,为发展中国西部地区,实施向西开放战略,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从开放的深度上来讲,顺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立足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和开放,中国西北地区将通过彻底打通第二亚欧大陆桥,建设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和基础设施合作,将中亚‘凹陷地带’与世界最大经济体欧盟和世界经济中心亚太地区紧密联系起来,致力于与欧洲建设自贸区。”[5]56开放的中国、开放的西北地区,必然离不开开放的甘肃。

纵观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对丝绸之路的复苏和升华,是远高于丝绸之路的全新概念。丝绸之路经济带从地缘政治学讲,对推进和推动全球治理、人类福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中国大国的担当,又是世界各国携手合作致力经济发展的历史载体。甘肃作为串联丝绸之路的黄金桥梁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走向世界必经的丝绸之路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全球40多个国家,涉及30多亿人口,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中国、俄罗斯和中亚五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南亚、西亚、东亚、北亚和东南亚国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扩展区,欧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辐射区。”[3]38甘肃努力实践“引进来”和“走出去”理念,是全面开放的重要选择。2013年11月底,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上达成“乌鲁木齐共识”,一致认为要充分发挥沿线城市的作用,逐步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合作、大发展、大繁荣。从陇海—兰新线、连霍高速走向上看,甘肃几乎所有的地州市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只有开放发展才能形成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实现合作发展与繁荣的愿景。这从根本上符合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甘肃发挥综合经济文化优势,加快兰州开发开放,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重要基地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杨恕.中国西部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新丝绸之路——从北京的战略构想到兰州的现实诉求[J].学术前沿,2013(12).

[2]连辑.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N].甘肃日报,2014-05-27(3).

[3]白永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走向世界的战略走廊[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4]王海运.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背景、潜在挑战和未来走势[J].欧亚经济,2014(4).

[5]杨恕,王术森.亚洲中部经济发展轴[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6]王争鸣.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通道发展战略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4(1).

作者简介:曹李海,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政府绩效管理专业在读博士,中共新疆区委党校《实事求是》杂志社编辑,研究方向:政府绩效管理实践。

收稿日期:2015-09-20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6.01.01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开放甘肃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