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公交信息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

2016-12-08 06:18王倩郭明真
汽车实用技术 2016年11期
关键词:住址行者步行

王倩,郭明真

(长安大学 汽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多模式公交信息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

王倩,郭明真

(长安大学 汽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为了研究多模式公交信息服务对居民出行选择的影响,本文通过RP/SP调查获取西安市居民出行数据,对调查结果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统计分析,从年龄、性别、居住地等方面分析,得出各变量对公交信息需求的显著性影响及不同属性市民对公交信息需求的差异,提出深度发展公交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建议。

多模式公交;RP/SP调查;统计分析;公交信息需求分析

10.16638/j.cnki.1671-7988.2016.11.003

CLC NO.: U461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6)11-05-03

前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公众对公交出行信息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需求量不断增多,并呈现出差异化和精细化的趋势。不同的信息服务内容及信息提供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居民对出行方式的选择。

交通信息对出行行为影响方面,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交通信息对通勤者出行、休闲活动的出行行为的影响,但交通信息的研究并不全面,且影响较为宏观,尤其在当前中国城市多模式交通下[1-4]。本文基于出行者对公交出行信息的需求及关注,从微观研究交通信息对出行者出行行为的影响,并提出面向出行者的公交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策略。

1、公交信息需求理论基础

出行者出行过程中,随着出行信息利用者行为特征的变化,对信息服务需求的具体形式也会千差万别,由于出行方式相同,公共交通系统的出行信息需求又表现出明显的共性特征[5]。本文对出行信息需求按照出行前、出行中和个性化三部分进行分析。

1.1出行前信息需求分析

出行前,选择公共交通的出行者倾向于事先搜集相关出行信息,利用网络、热线电话、地图等多方式进行信息搜集。此阶段的出行信息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出行费用、时刻、站点等信息。1.2 出行中信息需求分析

出行过程中,出行者关注的是通过站牌、视频、音频等方式获取车辆运行及换乘的精确信息、车内服务信息(拥挤水平)和警告信息。不熟悉车站布局的出行者,则希望获得具有导向功能的信息。此阶段的出行信息需求,考虑到空间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车站和车内。

1.3个性化信息需求分析

除了出行前和出行中需求的信息,部分出行者还希望获取与出行相关的天气、社会综合服务及设施、沿线车站景观以及新闻、娱乐等信息。

2、公交信息需求调查

为了解公交信息服务及乘客出行信息需求的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西安市展开出行者出行信息需求RP/SP调查。RP调查(Revealed Preference survey)是根据存在的或发生的情景用不同的属性因素及水平对其进行描述。SP调查(Stated Preference survey)是预先确定各属性因素及其水平,将其组合成多种情境构成备选方案[6]。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人力、财力、时间限制,选取了面访调查以及媒体调查两种调查方法作为此次的调查方法。此次调查分为预调查和正式调查两个阶段。在预调查基础上,完善问卷并对不同属性人群的比例进行设定,进行正式调查。

3、数据分析

3.1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0份,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及筛选,剔除错填、漏填等问卷,共得到164有效问卷份。其中问卷的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基本属性统计结果

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不同属性人群对于公交信息服务需求的特点,为西安市公交信息服务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3.2出行者自然属性与出行信息服务需求的分析

不同属性人群对公交出行信息的需求

表2 方差分析表

a. 因变量: 公交实时到站

b. 预测变量: (常量), 年龄, 性别。

表3 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对公交实时到站信息关注程度

a.因变量:公交实时到站

图1 不同性别人群最关注的公交信息

由表2、3可得,显著性检验Sig.值都小于0.05,说明性别和年龄都对公交实时到站信息需求均有显著影响,得回归方程=0.199+0.160sex-0.105age。结合图1,女性对于地铁、公交实时到站信息需求高于男性将近18%,并对除公交、地铁线路图以外的其他公交服务信息需求的比例都明显高于男性,可见女性希望能更准确地估计出行时间,以便节约出行时间,且对公交出行时间方面的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要远远超出男性。

表4 不同住址、年龄人群对最大步行距离的接受程度

a. 因变量:最大步行距离

由表4可得,自变量住址显著性检验Sig.值小于0.05,说明住址对步行距离的接受程度有显著影响。结合图2。市中心公交站点分布密集,居民出行时可以在较短的步行距离内乘坐公交车。而住址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公交站点分布稀疏,出行中市民需要通过更大的步行距离才能达到目标站点。故在出行过程中,居住于市中心的市民对于最大步行距离的信息需求是高于居住于郊区及周边地区市民的。

图2 不同住址出行者最大步行距离接受程度

4、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西安市出行者对公交出行信息需求的基本特点:年龄、性别对公交实时到站信息需求影响显著,且住址对最大步行距离信息需求具有显著影响。

在此基础上,作者据调研及分析结果为西安市的公交信息服务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提供精细、人性化的信息服务;改进现有的引导标志;建立公交信息服务评价和反馈系统等,以此改进城市公交信息服务质量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1]胡华,滕靖,高云峰等.多模式公交信息服务条件下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9,22(2):.87-92.

[2]薛运强,刘彤,巩丽媛.提升公交分担率的关键因素研究——基于济南市居民出行意愿调查数据分析[J].交通与运输,2012,12:9-12.

[3]侯现耀,陈学武,王卫杰.多公交信息下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意向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4 14(4):80-84.

[4]左毅刚,李文权,陈茜等.公交信息条件下的公交出行意愿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4, 32(2):57-62.

[5]戢晓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出行信息需求分析[M].综合运输,2008.3.

[6]蒙银平《基于RP/SP调查的交通事件环境下出行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

Research on demand analysis of traffic information under multi-modal transit

Wang Qian, Guo Mingzhen
( School of Automobile, Chang' 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Xi’an 710064 )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s of integrated multi-modal transit information service on the travel mode selection behaviors.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uthor acquired the public transport information of citizens in Xi 'an. Then, author made analysis separately to find bus information demand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from age, sex and address aspect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Xi '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multi-modal transit; Revealed Preference survey/Stated Preference survey; statistical analysis; demand of public traffic information

u461 文献表示码:A

1671-7988(2016)11-05-03

王倩(1991-),女,就读于长安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研究方向:智能交通运输。

猜你喜欢
住址行者步行
做“两个确立”的忠实践行者
魔方小区
逆行者
萤火虫
步行回家
Cлово месяца
对 岸(外一章)
最美逆行者
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