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育德的三个层次

2016-12-08 19:42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显性隐性

德育价值是各学科教学任务所固有的,而非从外向内的渗透。

以往提到的学科德育渗透等是站在学校德育的角度来研究学科的德育,它把学科仅仅看作是德育的一条途径,注重把德育的要求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其中,关注渗透的科学性、自然性和有效性。但对“渗透”的不同理解容易使教师的认识走向误区,把学科教学应有的育人功能看作额外负担,导致教学实践中出现“抛开学科教学内容盲目讲德育”“贴标签式的说德育”“模式化拔高为了德育”等偏离的现象。

学科本身充满着德育价值取向,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伴随着学生的德育发展过程。教师应该依据学科自身特点,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使德育与学科内容、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机结合,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蕴含于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德育因素一般有三个层次:

显性结合

表现为学科德育内容通过学科内容的知识直接反映出来。中小学德育课程就是学科德育内容中最系统、最具条理性的部分;其他如历史、地理、语文、音乐、美术等都具有学科德育的显性内容,如果将这些内容视为纯粹的知识传授,那就削弱了育人的功能和教学的本质。

隐性挖掘

表现为学科德育内容蕴含于学科教材内容、科学观念中,它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手段揭示出来。如生物学中的遗传与变异、同化与异化;数学中的直线与曲线的关系;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等都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它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领会。

融入拓展

学科自身知识体系中除了有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外,现代社会还赋予学科新的要求,具有更深刻的德育内容,教师更应从学科特有的育人因素全面考虑。表现为教师有意识地把德育观点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如化学中的氢化反应,CO和CO2可以有意识融入“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育人观念,取决于教师的敏锐性和主观努力。

依据蕴含于学科知识体系的德育因素分析,充分挖掘具有学科特色的育人内容,做到:真心地对待德育,像重视学科知识教学一样对待每节课蕴含的或可能生成的德育内容;客观地看待德育,能从德育效果隐性化、震撼性、长效性的特点理解学科德育;科学地实施德育,它不是抛弃学科假大空地谈德育,而是紧紧依托于并有助于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由此走出实施学科德育的误区,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显性隐性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品读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