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民营经济活力研究

2016-12-08 17:46张亮�オ�
山东青年 2016年9期
关键词:民营经济举措机遇

张亮�オ�

摘要:近年来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5%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8%左右。统计数据表明,尽管民营经济占用社会资源的比重仅有1/3,但对GDP增长的贡献已经占到2/3。民营企业依靠其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等优势,在满足人民需要、吸纳大量人员就业、为国家提供大量税金、推进科技发展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全国每年新诞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又倒闭10万多家,有60%的民营企业在五年内破产,有85%的在十年内倒闭,平均寿命只有2. 9年。因此,抓住民营经济发展机遇,认清民营企业发展不良因素,提出具有实用价值举措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机遇;举措

在当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环境下,民营企业如何突破困局,走出自己的路。应深度剖析,结合中央政策的阐释,给民营企业困境解危、开拓思维提供帮助。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刺激经济政策负作用的消化期的三叠期中,出现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政府应积极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民营企业走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创造条件。

一、 当前发展民营经济的机遇

1、国家政策上的突破。首先,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政策对民营经济的支持越来越完善,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断显现。各地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继续推进营改增全面扩围,抓好民营中小微企业一揽子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其次,有的省已经率先试点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此措施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土地登记(证书)费等34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第三,降低企业社保费成本。根据初步测算,符合条件的地区,如果降费政策全部落实到位,预计每年可降低企业成本386亿元。失业保险按照各地总费率降低0.5—1个百分点来进行测算,每年可降低企业成本约300—600亿元,如果再加上2015年先后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率的有关政策,每年总计可降低企业成本1200亿元以上。降低企业社保费成本是实实在在的降低企业成本的措施;第四,全面降低企业物流、用工、财务等成本。目前以广东为试点正在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同时计划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通过构建高效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开展专场招聘活动等途径,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就业难和招工难问题,降低用工成本,此措施不久会在全国相继推广。

2、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首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产能淘汰名单共包括19个工业行业,其中水泥、纸业等行业涉及公司较多,分别为140家与274家。细察目录可发现,有19家上市公司在列。以此看来当前一些国有大型企业政策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淘汰一些落后产能,但是这需要在短时间内有一个适应期,一些产能还无法直接退出市场。因此这需要民营经济,尤其是需要民营经济发挥中间作用,承接国有经济转型造成的短暂市场空白期。这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他们的发展和完善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成为影响和导致他们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在这样的政策引导下发挥了经济政策作用。

另外,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不少国家的经济高度依赖矿产等资源型行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将在工程基建、建筑建材、交通运输、旅游餐饮、跨境电商等领域,带动对沿线国家的产品、设备和劳务输出。这不仅会有效实现我国产能的向外投放,也会促进国外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两全其美。“一带一路”的实施将为中国企业、尤其民营中小微企业带来很大的机遇。

二、 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也有其不良因素制约发展活力,主要表现在:

1、短缺的高层次人才。

短缺的高层次人才主要有科技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经管类人才等三大类,是制约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第一,民营企业人才分布不平衡,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从行业门类看,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传统加工制造等行业的高端人才拥有量相对要少。同时,服务性行业等第三产业缺乏高层次人才,人才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效应未有效发挥。第二,民营企业人才队伍总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高层次人才匮乏,具有行业领军地位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研发人才尤为缺乏。许多民营企业的员工中,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仍占多数。第三,民营企业人才管理机制不完善。引才难,一方面是受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高端人才的首选往往不是到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微企业从事岗位创业,另一方面是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民营企业绝对值仍然偏少,多数民营企业管理层次低、发展空间小,对人才的集聚力不强。在用人上,大部分民营企业仍沿用家族制的传统管理模式,引进人才却不能用足人才,在人才培养上缺乏紧迫感,在分配上随意性大,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2、滞后的融资体系。我国中小微企业每年获得的信贷规模只占总信贷规模的10%左右。民营企业融资难源于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和产业特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表现在:一是享受融资优惠政策受限、融资渠道狭窄,二是民间融资不规范。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中小企业融资呈内部融资比重大,外源融资低的现状。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源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及国家资产更新自己,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同时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成为银行给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贷款方式,因此资信质量高的企业就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一些有发展潜力但不能提供足够信贷保证或者刚开始发展规模小无有效抵押物质的中小企业,由于银行缺乏敏锐的识别能力,往往受到冷落。所以现在我国中小企业通过信贷获得资金的可能性就存在了两极分化。现在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明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的差异,非正规金融在不同的地区发育程度差异极大也使很多中小企业发展受到了更大的阻碍。民间借贷具有灵活、便捷、快速的特点,这对于那些中小企业和个人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在正规金融不可能包打天下的情况下,民间借贷自有其存在的空间和合理性,但是,当民间借贷的利率飙升到高不可及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实业还能够支付如此昂贵的资金成本,民间借贷也陷入了借新还旧、越滚越大的恶性循环中。一旦资金链断裂,很多中小企业主只能选择“一走了之”的应对方式,导致了“跑路”现象的频发。

3、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表现在:一方面国际竞争加剧。由于国内土地供应趋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因而遭遇来自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低成本国家竞争的压力。曾几何时,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许多知名外资企业都在中国安营扎寨,“中国制造”更是遍布全球。然而,近几年,中国制造正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中国工资水平在过去10余年大幅增长,制造业平均工资超过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和南亚国家,然而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大概是我们三十年前的水平,因此劳动力成本优势已成往事。劳动力成本上升、日益增长的城镇人口对岗位和劳动条件的更高要求、以及与低端制造业伴生的严重污染问题,都已经蚕食了中国的成本优势。为了培育坚实的消费者基础,中国正试图调整经济结构,改变传统上依赖低端制造业和密集资本投入的格局。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比如《环境保护法》、《知识产权保护法》、新《劳动合同法》等法规的出台,对企业长远发展固然是有利的,但是很大一部分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投入不多,善于模仿学习,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数量也不多,所以,短期内会提高民营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其国际竞争力。[1]

三、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举措

1、优化民营经济融资渠道

放开商业银行放贷额度、鼓励新增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甚至可以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应占的比率;落实中小企业专项贷款政策;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创建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社会担保体系;制定针对中小企业诸如上调出口退税率、减低营业税率、减免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等财政减税政策,让中小企业切实得到财政政策的支持;另外,提高企业内源融资能力能为外源融资创造更为有力的融资条件。企业不仅要加强自身发展、制度建设还要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机制,特别要提的就是信用机制,良好的信用是赢得融资的必要条件,不仅会获得金融机构低门槛的贷款优惠而且还能利用信用再担保机构,打造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共同体。从中小企业自身看,不要把银行贷款作为融资的唯一渠道,要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与发展阶段的特点,寻求担保、股权融资、集资、典当等多种形式的融资,尽力度过发展中的融资困难阶段。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提升资质与管理水平,及早转型,跃升到更高级的产业与产品上。这样也有助于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

2、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民营经济人才队伍

企业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一种特殊的人才资本,而且是稀有资本。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如微软的比尔·盖茨、福特公司的老福特、海尔的张瑞敏等;所以只有优秀的企业家才能打造优秀的企业。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制定相应培训计划特别突出对民营经济组织中的企业经济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领军人才培训的安排部署。各级财政应该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深入实施“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计划”,组织好重点商学院EMBA高端培训、特训班和“企业家大讲堂”,组织经营管理人才分批到国内重点院校进行专题学习。以校企对接、名师带徒等有效形式持续抓好高技能人才培训,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校企合作”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技术院校和培训基地建设,规范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培训标准,加快形成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企业推行企业培训师和名师带徒制度,建立较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代际传承推广机制,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立足长远,定位高端,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前景和转型升级,制订计划,着力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培养造就一支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够驾驭市场经济的职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队伍。[2]

3、注重服务保障,创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把优化环境作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每年安排相关资金对民营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对投资大、有潜力、效益好的民营企业重点扶持。应设立专项资金为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引进高端人才,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用足用活上级资金扶持政策,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瓶颈”。强化靠前服务,实行区领导包重点企业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办公场所不足、融资难、用工短缺等客观实际问题,确保民营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优化政务环境,继续实行简政放权,建立快速高效的“绿色通道”服务制度,为民营企业提供全过程的快捷服务。依托市场监管局,建立民营企业投诉接待中心,坚决杜绝对民营企业乱罚款、乱收费和乱摊派行为,促进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4、民营企业必须依靠技术创新

首先,支持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支持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产学研联合和资源整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在轻工、纺织、电子等行业推进品牌建设,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其次,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按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第三,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促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设备在中小企业的推广应用。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鼓励中小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服务。第四,提高企业协作配套水平。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关系。鼓励大型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协作配套,积极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人才、设备、资金支持,及时支付货款和服务费用。

5、汇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力量

一是广泛动员、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发展民营经济,谋发展、创大业,让先干的越干越有劲,没干的下定决心干,形成争先恐后干事创业的氛围。二是拓宽民营企业发展领域。加大国有、集体企业资本的有序退出和民营经济的广泛进入,从根本上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发动和支持民营企业以独资、参股、控股、合作等方式,投资兴办公用基础项目,以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事业;凡是国家法律法令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都要鼓励民营企业进入。三是让民营企业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各级政府要对民营企业全力帮扶,促其尽快做大做强;鼓励民营企业以产权关系为纽带,采取多种财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共投资产、共享利益、共担风险,不断壮大力量,增强竞争实力。

6、提升民营经济的创新水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纵观国内外成功企业,尽管成长途径千差万别,主要经营领域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持之以恒地推进创新,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关键要解决好动力和活力的问题。必须要紧紧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脉动,加快科技城、科创型特色小镇和众创空间建设,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和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推广“资本+人才+项目”公司化运作模式,推进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制度创新是企业活力之源。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在产权制度、组织结构、内联外合等方面探索新路子,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民营企业实现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力度,构建“品牌+研发+标准+渠道+供应链管理”的新型模式,引领企业加快转型升级。[3]

四、结束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民营经济是当前全国经济低位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再次证明了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是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富民强省的有效途径。民营经济尽管是闪光点,但总量仍不大、质量还不高,活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但是,加快发展民营企业的时机已经到来。只有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才能真正盘活整体经济的活力。另外,要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作为推动当前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强规划引导、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各项服务,为民营经济的培育、发展、壮大搭建更好平台,打造核心增长极提供更有力支撑。

因此,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对于当地政府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雪磊 .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举措探究 [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1).

[2] 郭占恒 . 释放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J]. 浙江经济,2013(17).

[3]刘兴琼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举措探究[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5(15)

(作者单位:中共滨州市委党校,山东 滨州 256600)

猜你喜欢
民营经济举措机遇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探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