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官员腐败的心理原因及解决对策

2016-12-08 18:38甘婷�オ�
山东青年 2016年9期

甘婷�オ�

摘要:内因是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官员腐败亦是如此。官员腐败的心理原因有多种,主要表现都指向永不满足的贪婪心理、盲目从众的攀比心理和投机赌博的侥幸心理。究其深层原因,是官员自身存在认知结构扭曲、陷入自我迷失的病态人格和形成强烈的外在心理依赖。因此,进行心理教育,以及各方面心理素质培养、锻炼对于预防官员腐败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腐败官员;腐败心理;心理对策

对于腐败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有个共通点,即公务人员为谋取私利、滥用职权,损害公共利益。当前,我们称之为“腐败”的行为也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滥用公权力,二是利用公权力为个人或他人谋取私利。“官员腐败,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公职人员为满足私利,谋取个人利益而做出的严重违法违规,损害集体利益并导致严重的政治影响和后果的腐化行为。”[1]北京大学法学院杨春洗教授也说过,“官员腐败就是政党内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权力谋取个人私利”。[2]

官员腐败是一种很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心理行为,这要求我们要为官员腐败心理作个界定,本文主要采用李浩根教授在《官员腐败心理学》一书中的定义:官员腐败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官员准备实施腐败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从心理学角度看,官员腐败行为的产生是官员腐败心理的必然反映,也是官员腐败心理的外在表现,更是官员腐败心理支配其滥用权力的必然结果。

一、官员腐败心理的主要表现

官员腐败的心理是有目的性、有意识的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构成了官员腐败的心理因素。对官员腐败心理的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腐败行为背后的思想动机。官员腐败行为的背后是腐败心理的逐渐形成,其具体的腐败心理主要有永不满足的贪婪心理、盲目从众的攀比心理和赌博投机的侥幸心理。

(一)永不满足的贪婪心理

贪婪,是指个体总是倾向于追求本不该属于自己或现阶段通过自身的正当活动难以得到的东西。贪婪是一切罪恶之源,其主要特征有:永不满足,得到越多,胃口越大;铤而走险,罔顾道德,以身试法。[3]贪婪心理就是一种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心理,主要表现在对金钱、权力、美色等方面的无止境追求,是一切腐败行为的催化剂,是官员腐败的深层原因,具体指官员运用自己的职权谋取私利。

贪婪心理的本质是不劳而获。一是贪钱腐败官员都掉进了“金钱陷阱”,他们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认为“只要有了钱,荣华富贵在眼前”,“人生苦短”应该“及时行乐”。某位县委书记就曾宣扬:“千里来做官,为了吃喝穿;做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这正是贪婪心理的罪恶根源。二是贪权;罗素指出:“追求权力的欲望是人性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对权力的贪婪是官员腐败的主要根源,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当官、升官。为了满足权力的欲望,千方百计“谋权”,不择手段“争权”,不惜血本“买权”,“一朝权在手,便把私来谋”。这样的例子太多,远的如刘青山、张子善,近的如薄熙来、周永康等,他们异口同声地称“是权钱害”他们丧失一切,倒也有道理。[4]三是贪色;十个贪官九个风流,他们迷恋色欲,“包二奶”、“养情妇”、“通奸”无所不作。如江西省某领导疯狂包养情妇多达146位,最终栽在“色”字头上。这些现象的发生,正如毛泽东在建国之初所之初的那样:“有这样一些共产党员,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是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过着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

一定程度上讲,人人都可能有贪婪之心,这就好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有的人能理智控制贪婪,有的人却成为贪婪之心的俘虏。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就是不能抑制贪婪之心的膨胀,最终沦为贪欲的奴隶,坠入腐败的深渊。

(二)盲目从众的攀比心理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根据产生的作用不同,有正性攀比和负性攀比之分。官员腐败的攀比心理显然是负性的,是指脱离自己实际水平而盲目攀高的变态心理,其本质是通过赶上或超越他人以满足虚荣心或盲目从众。

正常情况下,官员消费的程度取决于其经济收入水平,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和条件。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加,高消费示范效应产生。有的官员碍于“面子消费”和“官场红眼病”,滋生相互攀比之风。如有的官员热衷于与社会上的富豪比,羡慕别人住洋楼、开豪车、拥娇妻,觉得别人比自己风光,就开始以权谋私,腐败堕落;有的官员看到别的官员“混”的有声有色,官越做越大,行头越来越高,喝洋酒、穿名牌、带小姐,于是产生“大家都贪,自己干嘛要吃亏”、“别人有的我也要有”的从众心理。潜在的攀比心理使他们认为有权有势、有名有利就是有成就,认为有权有钱就能光耀门楣、光宗耀祖,送子女出国留学就能造福后代,挥金如土就是有身份、有面子。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随着攀比心理的日益膨胀,攀比对象的身份越来越高,最终只能在腐败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其实,人与人相比本不是什么坏事,但比什么,怎么比,却大有讲究。如果只看到负性攀比,越比就只能越深陷腐败泥潭之中。

(三)投机赌博的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指由于偶然的原因使行为获得成功或免遭惩罚而产生的心理体验,简单来说就是明知自己的行为错误,并会产生严重后果,但觉得这种后果不会发生的赌博投机心理。[5]侥幸心理带来的后果至少有三点:一是容易上瘾。侥幸心理实际上就是一种能驱使人走向坟墓的精神鸦片,使人一旦侥幸成功后得意忘形,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二是暂时性。俗话说得好:“躲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马上就报”。随着法制建设日趋完善,打击腐败力度不断加大,任何腐败分子都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正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三是恐惧感。我们常说,平时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但腐败官员在侥幸心理的驱动下做了违法乱纪的事,哪怕一时侥幸不被发现和查处,但也难以心安理得,惶惶不可终日。最近我国与美国合作遣返贪官,无疑将腐败分子在海外找到了“避风港”的侥幸心理灭掉,同时警示违法必究。

总之,侥幸心理不能有且害人不浅,是官员腐败的最普遍的心理表现之一,它导致腐败官员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恶劣的影响,仍抱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心态,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最终“纸包不住火”,引火自焚。

二、官员腐败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学术界关于官员腐败的原因存在多种看法,如“制度缺陷说”、“权力失控说”、“寻租行为说”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这些都是官员贪婪、盲从攀比、侥幸等腐败心理产生的外在条件。我们知道,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研究官员的腐败心理是必要的。本文主要借鉴《当代中国衍生性权力腐败研究》中衍生性权力腐败行为心理的形成与强化的观点,即衍生性腐败心理的形成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轨迹,将从官员自身认知结构的扭曲、自我迷失的病态人格和外在强化的心理依赖三个方面来分析官员腐败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个体的认知结构扭曲

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周围环境的持续作用影响下,新的环境信息与主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状态会产生矛盾,并促使主体通过选择、内化来保持心理的平衡。[6]简单来说,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内在的动机,也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其中,动机是指激励人们行为的原因,产生于内在的需要和外在的刺激两种因素。[7]官员腐败往往是因为其个人需要极度膨胀,欲望动机发生扭曲。当极度膨胀的需要无法通过正当途径取得满足而自己又无法克制这种强烈的需要时,其就会演变成畸形的需求,成为腐败心理的动力。

认知结构扭曲,指的是主体根据主观感受,对周围环境信息进行错误的加工,导致认知发生偏差。而腐败官员的认知扭曲主要包含如下:第一,对权势名利的认知偏差。例如,“学而优则仕”、“父母官”等官本位的思想使许多官员对权势名利产生了错误认知,认为当官就可坐拥权利。面对利益诱惑时,他们将权力来源于民、用之于民抛之脑后,而是将权力用作谋利的工具,以权谋私。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文化现象泛滥,“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人都是自私的”等充斥社会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和动摇着腐败官员的理想信念,加剧了其对权势名利的认知扭曲——权势和名利成正比,权力是谋取私利的有效工具。[8]第二,对自身需要的认知偏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人先富起来,看到别人开豪车、住洋房、灯红酒绿,心理失去平衡,产生畸形需要。[9]为了满足这些畸形需要,有些官员开始滥用公权力为自己谋私,以迎合自己的低级趣味需要。法不责众心理更是加剧这种认知扭曲,畸形需求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导致更大的腐败。第三,对腐败行为的认知腐败。一方面,利欲熏心使腐败官员认为自己帮助他人而收取“红包”是正常的,是你情我愿的“等价交易”,不是腐败行为;另一方面,“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大家都贪,自己吃亏”等思想使某些腐败官员形成了错误认知,即“大家都在贪,我又何必独善其身”。认知扭曲催生了腐败行为,腐败行为又反过来影响了腐败官员原有的认知结构,周而复始,于是上行下效,竞相效仿,越贪越腐败,越腐败越贪。

(二)自我迷失的病态人格

所谓人格,就是指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也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10]人格是由认知、气质、性格和自我调控等构成的复杂结构系统。[11]人格中既有先天的趋利避害、趋乐避苦、追求感官享受等自然属性,又有后天的追求理想、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等社会属性。当两者和谐统一时,就表现为健全的人格,反之就会导致人格缺陷,即自然属性要么被过度压抑,要么被过度放纵。

著名哲学家黄楠森先生说过,“中国社会正无情地走进马克思的问题域”。其中,“马克思的问题域”指的,一是忽视人文关怀、重视金钱的社会异化;二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的物化;三是自我迷失、人的主权虚拟化。在社会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腐败官员人格中的自然属性被放大并不断膨胀,如果社会属性约束有限,就会逐渐产生腐败心理,引发腐败行为。而腐败行为的得逞满足了原本的欲望,又会强化自然属性,削弱社会属性,进而演变成迷失自我的病态人格。

官员是人民公仆,清正廉洁是其人格中社会属性的应有之义。但过度放纵的自然属性削减了官员对权势名利的免疫力,使其对权钱等来者不拒,走向双重人格,即心里想一套,会上说一套,自己做一套,“严于律他,宽以待己”,对他人讲的是执政为民、廉洁自律,对自己则唯利是图。总之,腐败官员无视人格的社会属性,放纵人格的自然属性,丧失了对人民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被利欲熏心,迷失自我,在犯罪道路越走越远。

(三)外在强化的心理依赖

从心理角度,某种心理的形成,如果没有得到外在的强化,原本的心理就会弱化并逐渐消退。这就是说,如果腐败官员的腐败心理没有被外在的条件刺激,进而外化为腐败行为,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就会相对较轻。[12]但处于病态人格状态下的腐败分子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外在强化是腐败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所谓外在刺激条件是指有利于腐败行为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畸形的利益需求、法律制度的缺陷等。他们在适当的外在条件刺激下,就会不知主地实施腐败行为。

事实上,腐败分子在刚开始实施腐败行为时,内心多少都有些忐忑不安,害怕东窗事发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如果权力监督与约束不能及时,初次腐败的得逞让腐败分子尝到了甜头,也就逐渐瓦解了他们原本保持的高度警戒的心理,腐败行为也逐渐变得主动。随着多次腐败行为的成功,直至受到惩治前,腐败官员的心理行为就不断得到强化,最终产生腐败心理依赖。这其实是侥幸心理作祟,以为自己可以做到万无一失。腐败心理依赖的形成,进一步激发了腐败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腐败意识不断增强,腐败行为更加隐蔽,腐败活动更加广泛等。

外在强化的心理依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腐败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里,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出现“笑贫不笑贪”的现状,清正廉洁、真心拒腐的官员受人排挤、步履维艰,收受贿赂帮人办事者被人尊崇、大行其道,依靠腐败平步青云者被认为“有能力”、“进步快”,因为腐败锒铛入狱者被感叹“没后台”、“真倒霉”……这种腐败文化的氛围作为一种外在刺激条件,必然会对官员腐败心理起到很大的强化作用。[13]因此,在这些外在条件的刺激作用下,腐败官员更难以自控,只能步步坠入深渊,无法自拔。

三、官员腐败行为的心理防治对策

从官员腐败心理的原因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其腐败心理的形成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弱变强的过程,从最初的认知结构的扭曲到迷失自我的变态人格再到外在强化的心理依赖。在量变过程中,在他人的“旁征博引”、“耳濡目染”下,腐败官员由看不惯到渐渐习以为常。在质变过程中,在他人的“糖衣炮弹”、“软磨硬泡”下,腐败官员开始收受“红包”、“礼金”,然而内心是战战兢兢、惶恐不安的。在强化过程中,腐败官员再无所顾忌,将法律道德理想抛之脑后,一心“向钱”、一心谋利,直至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进行心理教育,包括认知、需要和意志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培养,对防治官员腐败是十分必要的。

(一)理想信念防治,树立公仆观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追求,对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决定我们的生活态度,支配着人的行动。

[14]国外的一名现代心理学家在他的著作中说过:“相信理想和信念的力量,唤醒你体内酣睡的巨人。它比阿拉神灯的所有神怪都强大。”高尚的理想,坚强的信念,对于一个民族、国家乃至每个公民都是必不可缺的。而我国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领导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每个官员的立身之本。

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持久的活动动机。但人的理想信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时会因为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动摇甚至变化。人一旦在理想信念问题上发生动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精神支柱,就可能以物质上的满足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因此,我们必须持久、深入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应该加强理论学习;通过理论的学习来提高认知,以坚定官员的崇高理想信念。其次,要增强角色意识,树立公仆观念;通过角色意识的教育,明确官员肩上的责任和义务,牢固树立公仆观念。

(二)个人需要调控,纯化为官动机

需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反映,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简言之就是人们的行为活动是受某种需要驱使的,欲望的不满足是激起人们活动行为的普遍原因。[15]而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动机。腐败动机是指刺激产生和维持腐败分子进行贪污、受贿、行贿等腐败行为的心理动力。当合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或欲望极度膨胀时,官员容易产生腐败动机,实施腐败行为。

因此,防治腐败心理、纯化为官动机,必须要对个人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控。首先,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使官员不至于为了正常的生活开销而徇私枉法、贪污受贿,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其次,要通过法制教育,宣扬贪污腐败必严惩不贷,反腐“没有铁帽子王”等来遏制腐败念头,让腐败成为一种高风险、高代价、得不偿失的行为。最后,要引导官员形成高层级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需要层次论”,把人类多种多样的需要归结为五大类,并按照它们发生的先后次序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的基本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级的需要——指的是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能力。培养官员的成就需要是大势所趋,也是抵制腐败的一项有效的心理防治对策。

(三)品格意志磨练,加强自我教育

品格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解行为,从而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16]品格意志的作用在于促进个体完成行为动机的斗争。品格高、意志强的人处理动机的原则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于,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且其心理特征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能克服各种困难,抵制各种诱惑。腐败者意志薄弱的人,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以抑制自己的腐败动机和行为。[17]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抵制诱惑的重要条件,是抵抗腐败行为的重要的心理屏障。所以,要防治腐败必须要加强品格意志的培养。首先,要进行意志的磨炼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官员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性格,良好的性格有利于坚强品格意志的形成。在塑造官员的性格时,要注重培养其积极的性格特征,如目的性、自制力等,从而增强其抗诱惑力。最后,要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一种对自己品行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以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教育方法,具有自觉性、自主性等特点。加强自我教育是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官员应该做到:自知、自省、自制和自励。

[参考文献]

[1][2]毕九川.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国官员腐败研究[D].外交学院,2014.

[3]李浩根.官员腐败心理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反腐时评[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5][13]郝文清.当代中国衍生性权力腐败研究[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6][12]项传军.惩防腐败的心理学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6):102.

[7]张忆军,方卿.公职人员腐败心理的形成及其预防路径[J].岭南学刊,2009(5):34-37.

[8][9]王煜民.官员腐败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防范[D].中共中央党校,2006.

[10]李建华,周小毛.腐败论—权力之癌的“病理”解剖[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11]张彦君.官员腐败的心理分析及其心理干预[J].廉政文化研究,2014(5):91-92.

[14][15]何开长.腐败的心理分析与心理救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2):48. [16]苏满满.腐败心理预防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16]苏满满.腐败心理预防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17]刘晓苏.腐败根源的政治心理学分析[J].时事观察,2005(1):17-19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大学社科部,广东 汕头 51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