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效应分析:以赤峰市为例

2016-12-09 07:07韩术合张寿庭裴秋明
中国矿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采矿业赤峰市贡献率

韩术合,张寿庭,裴秋明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赤峰市国土资源局,内蒙古赤峰024000)

经济研究

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效应分析:以赤峰市为例

韩术合1,2,张寿庭1,裴秋明1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赤峰市国土资源局,内蒙古赤峰024000)

矿产资源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及作用一直是多个学科研究热点。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在阐明矿产资源、三次产业结构、矿产资源产业等概况的基础上,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矿产资源产业与经济的相关性,计算对国民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收入等的贡献率,分析矿产资源产业的经济效应;选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和对就业的吸纳能力等指标,分析矿产资源产业的社会效应;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与“工业三废”的相关关系,分析矿产资源产业的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与地方经济相关性较强,1995~2014年间对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具有正向贡献,对国民经济总量、税金等贡献较大,已成为地方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之一;矿产资源产业中的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等,占工业和全社会相应比重高于全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工业废气排放量、废弃物产生量与矿产资源产业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矿产资源产业发展产生的环境压力显现。应不断优化资源型城市发展策略,激发矿产资源产业活力,并做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矿产资源产业;经济社会环境效应;经济模型;赤峰市

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矿产资源产业发展也产生了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尤其会造成景观破坏、诱发地质灾害等一系列环境问题[1-3]。目前,全球经济放缓、矿产品价格低迷,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加强矿产资源产业与经济社会环境关系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尤为迫切。以往研究中多从定性角度研究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环境、能源消耗、资源保障及可持续发展等的关系和效应,定量研究较少[4-6]。本文以应用统计方法与经济模型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成熟型资源型城市-赤峰市为例,通过定量分析对其矿产资源产业发展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应进行探讨,为资源型城市制定发展与转型策略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1.1 矿产资源概况

内蒙古赤峰市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华北陆块北缘,为古亚洲成矿域和环太平洋成矿域的叠加部位[7,8]。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号[9,10]。《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将其列入成熟型资源型城市。煤保有储量约26.5亿t、石油2.8亿t、天然气8亿m3;铁矿石5.9亿t、铜87万t、铅552.8万t、锌907.4万t、钨14.86万t、锡84.5万t、钼41.5万t、金97.7t、银21746t。矿产资源远景储量的潜在价值在5万亿元以上。

1.2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近年来赤峰市生产总值(GDP)不断攀升,2002年为200亿元,2014年达到1778.37亿元,12年间翻了近三番。从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来看,1996年以来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2014年低至15%;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007年超过第三产业,占GDP的45%,成为三次产业之首;第三产业比重变动很小,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1年达到顶峰占GDP的43%,之后逐渐降低,但仍占较大比重且增长速度较快;1995~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三、二”转变为“二、三、一”(图1),表明赤峰市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向工业为核心、更高层次的产业结构演变。总体上,赤峰市处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对资源开发和利用依赖性较强。

图1 赤峰市1995~2014年GDP与三次产业比重

2 矿产资源产业界定与数据来源

2.1 矿产资源产业界定

矿产资源产业多认为是与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选冶、利用和再生相关的行业组成的产业部门,既包括直接进行资源开采、开发、初级加工的产业,又包括围绕资源开发与加工服务而延伸的上下游产业[11-12]。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数据难于获取,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统计标准,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产业为主进行分析。具体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其它采矿业、石油加工、煤及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14个行业[13-14]。本文仍选取以上行业作为矿产资源产业分析的基础。

2.2 矿产资源产业概况

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和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产值也不断增长,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2013年达到1409.0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68%。全市现有勘查项目900余个,勘查面积约1.56万km2,每年投入勘查资金约10亿元;共有各类采矿企业858个,铜、铅+锌等采选能力分别占内蒙古自治区的31.2%、38.4%;现有重点有色金属冶炼企业8个,铜、铅、锌冶炼能力分别占内蒙古自治区62%、67%和41%。赤峰市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有了较大发展,但总体上产业规模较小,大多数企业以资源初加工为主,产业链短,工业附加值不高,产业园区还未建立,集聚效应还未显现。

2.3 数据来源

收集和整理赤峰市和全国历年统计年鉴(1995~2014)、赤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5~2014)及赤峰市人民政府网站有关内容。为保持数据一致性,本文中矿产资源产业产值均为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值。

3 经济社会环境效应分析

3.1 经济效应

3.1.1 相关性分析

利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来反映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产值与GDP的密切程度,标准模型见式(1)。

式中:xi为第i年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产值;yi为赤峰市GDP。r=0时表明变量x、y完全不相关;r>0表示正相关;r<0为负相关;0<|r|<0.3为微弱相关;0.3<|r|<0.5为低度相关;0.5<|r|<0.8显著相关;0.8<|r|<1高度相关;|r|=1为完全相关。应用SPSS软件计算r=0.994(表1),为高度正相关,说明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状况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并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1 SPSS相关性分析结果表

3.1.2 矿产资源产业对国民经济总量的贡献

采用矿产资源产业产值占重工业、工业总产值及GDP的比例,来表示矿产资源产业对经济总量贡献率[14]。从图2可以看出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波动上升。2001年前后贡献率历史最低,主要由于2001年以前矿产资源产业不景气,投入不足,导致矿产资源的采选冶业低迷,贡献率下降;2003年后产业回暖和国家更加重视矿产资源保障力,贡献率大幅增加,2005年以后超过了50%,2012年达到了最高,占重工业的83%,占工业的69%,2013年以后出现回落。总体看来,随着矿产资源产业对赤峰市经济总量贡献率较高,表现为极强的带动作用。

3.1.3 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

主要计算矿产资源产业产值对GDP增长贡献

的大小,模型见式(2)。式中:R为矿产资源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a为矿产资源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z为矿产资源产业产值增长率;P为GDP增长率(假设该值始终为正)。R>0,矿产资源产业对经济增长速度是正效应;R<0,则矿产资源产业对经济增长速度是负效应[14,15]。从计算结果(表2)可以看出1996~2001年,R平均值为-0.13,除1997年和2000年以外,均表现的为负值,即R<0,表明矿产资源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是负效应状态,未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2002~2005年,平均贡献率为0.47,即R>0,矿产资源产业对经济增长速度有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较弱,表明矿产资源产业处在起步阶段;2006~2013年,平均贡献率为1.17,各年份虽有波动但均为正值,其中2012年达到最高1.67,表明2006年以后矿产资源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具有良好的正效应,快速发展的矿产资源产业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2013年以后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缓慢。总体看来,1995~2014年间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0.51,表明矿产资源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是正向贡献状态,成为经济增长主要的驱动力之一。

3.1.4 对财政收入的贡献

主要比较连续多年矿产资源产业产生的税金总额及增长率。1995年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缴纳税金为1.28亿元,2012年最高达到44.6亿元。1995~2014年所缴税金增速震荡上行,平均增速为25%,2003年以后增速加快,2006、2007年超过100%,2008年及以后增速放缓;1995~2014年矿产资源产业缴纳税金占工业缴纳税金总额比重不断增大,2006年以后占比超过50%(图3)。可见矿产资源产业为赤峰市财政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2 赤峰市1995~2014年矿产资源产业产值占比

表2 赤峰市1996~2014年矿产资源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

图3 1995~2014年矿产资源产业缴纳税金总额增速及占比

3.2 社会效应

3.2.1 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作用

通过计算矿产资源产业连续多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来反映矿产资源开发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从图4可以看出,1995~2014年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中采矿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15%以上,均值为26%;2003年以后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的10%以上,远远大于全国多年最高值(约5%)。说明包括以采矿业为代表的矿产资源产业对固定资产投资带动作用较大。

3.2.2 对就业的吸纳能力

主要计算矿产资源产业中采矿业职工人数(Li)与所有产业职工人数(∑Li)的比例关系,来反映矿产资源产业的就业规模(JLi)[14]。模型见式(3)。

赤峰市1995~2014年矿产资源产业中的采矿业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占全社会各行业总额多数年份大于10%,各指标多年平均占比和采矿业历年平均工资高出全社会平均工资均约大于13%,远远高出全国采矿业占全行业各项数值比重(图5)。可见以采矿业为代表的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对就业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同时,由于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多使用大型机械设备,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工艺不断革新,从而对劳动力产生“挤出”效应,单从采矿业来看,职工人数逐年减少,1995年为64488人,2014年减少到27162人。

图4 采矿业占工业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图5 赤峰市和全国采矿业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平均工资占全行业比重

3.3 环境效应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易造成土地、植被、水体和地貌景观等的资源破坏;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产生对水体、土壤、空气等的环境污染[16、17]。赤峰市矿山开采累计占用、损坏土地面积17938.26万m2。1995~2014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废弃物量产生量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和13%,均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增长率为-0.8%,见图6。

分别对1995~2014年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产值(x)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以及工业废弃物产生量3个指标(y)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经验模型为:y=a+bx,a,b为回归系数。通过计算和统计检验,得出矿产资源产业与环境指标的函数关系,其中工业废气排放量、废弃物产生量与矿产资源产业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而工业废水排放量拟合后方差较小、拟合度较差、线性关系不明显(图7)。矿产资源产业每增加1亿元,工业废气排放量将增加471.186万m3,工业废弃物产生量将增加373.401万t。可见矿产资源产业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工业“三废”,对环境产生了负效应,其中工业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呈线性增长,而工业废水由于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等而使得排放量下降,与产业发展关系不明显。

图6 1995~2014年赤峰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研究表明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明显,概括如下。

1)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与地方经济为高度正相关,对地方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对国民经济总量贡献率2003年大幅增加,2005年以后超过50%,2012年达到最高,约占重工业的83%,占工业的69%;对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贡献率2002年以前表现为负效应,2002年以后为正向贡献,1995~2014年间平均贡献率为正效应,矿产资源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的驱动力之一;对财政收入中的税金部分贡献较大,1995~2014年所缴纳税金总额平均增速为25%,2006年以后占工业缴纳税金总额比重超过50%。

图7 1995~2014工业“三废”排放量与矿产资源产业关系

2)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的发展大幅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吸纳较多人员就业,社会效应良好。其中采矿业1995~2014年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15%,均值为26%;2003年以后采矿业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0%以上,大于全国多年最高值。采矿业1995~2014年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占各行业总额大多数超过10%,多年平均占比和历年平均工资高出全社会平均工资均在13%以上,大于全国多年最高值。

3)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环境负担。其中,1995~2014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废弃物量产生量年增长速度超过10%,分别为12%和13%;工业废气排放量、废弃物产生量与矿产资源产业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且工业废气排放量对

矿产资源产业的影响大于工业废弃物产生量的影响,矿产资源产业每增加1亿元,工业废气排放量将增加471.186万m3,工业废弃物产生量将增加373.401万t。

4.2 建议

赤峰市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效应显著,但也不难看出2013年和2014年矿产资源产业所有相关指标出现下行拐点。在当前矿产品价格下降、矿业形势转冷、全球经济低迷的特殊时期,资源型城市必将

面临财政收入降低、经济增速放缓、人员就业困难、环境修复工作繁重等多重压力[18]。因此,应不断优化资源型城市发展策略,激发矿产资源产业活力,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建议如下。

1)探矿增储、加快整合,提高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程度和保持矿产资源产业经济贡献率。应尽早制定和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规划》,探索和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国家、自治区、市本级和民间资本的多元化投资平台,探矿增储,提高地质勘查和资源保障程度;加快新一轮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调整和改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

2)发展深加工,继续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和吸纳本地人员就业。以建设深加工开发基地为载体,通过招商引资、激活民资等方式使得精矿粉全部在市内冶炼转化,初级冶炼产品市内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加强引导和服务,为矿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重点企业生产经营,鼓励吸纳本地人员就业。

3)恢复矿山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改造传统工艺。严格落实企业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主体责任,不断提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积极开展尾矿资源综合回收调查评价工作,推进尾矿库治理和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改造传统设备和工艺,降低冶炼过程中有害物质排放,综合利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和余热。

[1] 刘新全,吴仲雄,陈义旷.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对经济的影响[J].采矿技术,2006,6(2):122-123.

[2] 廖红梅.迪庆矿业开发经济与社会效益问题[J].时代金融(下旬),2014,(6):94,97.

[3] 赵彦璞.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2013,22(10):68-72.

[4] 雷汉云.矿产资源产业的整合及可持续发展[J].资源与产业,2013,15(3):29-33.

[5] 朱虹.浅析矿业开发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保障能力[J].现代商业,2013(35):70-71.

[6] 张新华,谷树忠,王兴杰.新疆矿产资源开发效应及其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1,33(3):441-450.

[7] Ouyang H,Mao J,Zhou Z,et al.Late Mesozoic metallogeny and intracontinental magmatism,southern Great Xing'an Range,northeastern China[J].Gondwana Research,2015,27(3):1153-1172.

[8] 曹华文,张寿庭,邹灏,等.内蒙古林西萤石矿床石英ES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现代地质,2013,27(4):888-894.

[9] 王立明.赤峰市有色金属资源勘查战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1.

[10] 孙岩,陈建平,王训练,等.赤峰市金属矿山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研究与建议[J].金属矿山,2010,39(3):166-170.

[11] 崔彬,王文,吕晓岚.资源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2] 姚华军.中国矿业城市和谐发展的战略探析[J].资源·产业,2005,7(6):58-61.

[13] 刘珂.国土资源对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度研究——以矿产资源为例[J].中国矿业,2010,19(3):16-18.

[14] 李雪梅,闫海龙.矿产资源产业发展及其经济环境效应——以塔河流域巴州地区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2,14(4):108-114.

[15] 吴强.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效应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26(2):4-6.

[16] 徐友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J].地质通报,2008,27(8):1235-1244.

[17] 申健,刘晓晓,杨少华,等.华蓥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J].资源与产业,2014,16(3):1-5.

[18] 韩术合,张寿庭,裴秋明.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6,33(1):102-109.

A case study on the economic,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Chifeng mining resources industry development

HAN Shu-he1,2,ZHANG Shou-ting1,PEI Qiu-ming1
(1.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2.Chifeng Municipal Bureau of Land and Resources,Chifeng 024000,China)

It is a hot topic all the time that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rs focus on the economic,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mining resources industry development.Base on analysing the situ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three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mining industr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Chifeng mining resources industry development involving economy,society and environment by choosing and calculating six economic model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local economy and mining resources industry which make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gross national economy,th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fiscal revenue during 1995 to 2014;the proportion of the fixed-asset investment,number of staff and workers,gross payroll of Chifeng mining industry is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which indicates that mining resources industry has a good social effect.Meanwhile,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resources industry has brought industrial three wastes and other damages.Therefore,it is an urge task to optimize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stimulate the energy of mining resources industry,protect and restore environment.

mining resources industry;economic,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economic model;Chifeng city

F205;F407.1

A

1004-4051(2016)09-0038-06

2016-05-11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资助(编号:121201112035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2652014112);2016年度赤峰市社会科学科研课题资助(编号:赤社联发[2016]6号)

韩术合(1985-),男,博士研究生,资源产业经济专业,主要从事矿产资源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hanshuhe@cugb. edu.cn。

猜你喜欢
采矿业赤峰市贡献率
北京采矿业全部关停后 新产业蓬勃发展
1-5月份山西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增长21.6%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以采矿业为例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赤峰市通联站站长——刘国良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萦环回绕 气韵生动
VBA对AutoCAD二次开发在巷道断面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