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6-12-09 06:38黄雪莉方云添罗美凤
河北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根型体征颈椎病

黄雪莉 方云添 罗美凤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康复科,福建 漳州 363000)



中医护理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效果评价

黄雪莉 方云添 罗美凤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康复科,福建 漳州 363000)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案,护理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方案干预,2组护理前后分别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量表进行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 护理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优于对照组。2组护理后3项自觉症状、劳动及家务能力、手的功能、4项体征评分及总积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组护理后各项评分及总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可明显减轻主要症状,提高疗效,效果满意。

颈椎病;中医护理学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较多见,在颈椎病各证型中,其发病率所占的比例较高,多见于中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1[1]。近年来,随着手机及电脑的普及,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的年龄也逐渐提前,加之职业因素的影响,比如长时间低头工作或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均会导致颈椎病发病率的上升,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014-07—2015-03,我们采用中医护理方案护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0例,并与常规护理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护理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9~70岁,平均(45.15±3.10)岁;病程15 d~5年1个月,平均(25.32±11.25)个月。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1~69岁,平均(44.85±2.30)岁;病程12 d~4年11个月,平均(23.27±10.12)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3]。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9~70岁;患者了解本试验并同意参加试验。

1.2.3 排除标准 不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29岁或>70岁者;颈椎不稳及颈椎病的其他临床类型;颈椎肿瘤、结核、严重骨质疏松症等颈椎骨实质性病变;妊娠期妇女;同时使用止痛药物,从而影响疗效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1.2.4 剔除及脱落标准 依从性不好,不按中医护理方案治疗的患者;治疗中途使用其他药物,无法判断疗效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同时做好病情观察、生活护理等,安慰及关心患者,增加其治疗的信心。

1.3.2 护理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方案干预。

1.3.2.1 症状护理 ①颈肩部疼痛: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的情况。②肢体麻木:根据患者颈椎突出的位置及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改变牵引的力度、角度及时间,指导患者活动肢体,并注意保暖。③颈肩及上肢活动受限:将患者的日常用品放在距离较近的地方,方便患者使用,对活动受限的肢体,可局部进行按摩,从而使活动受限的关节功能得到改善。

1.3.2.2 生活起居护理 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避免斜靠在床上看书、看电视;枕头应合适,平卧时约拳头高,避免颈部悬空,侧卧时,与一侧肩膀同高;注意颈部保暖;乘车、体育锻炼时做好自我保护,避免头颈部受伤;及时防治如咽炎、扁桃体炎等咽喉部疾病;避免单手提拉重物;注意颈部保暖,夏天避免空调直吹等。

1.3.2.3 饮食护理 根据不同证型给予针对性的饮食指导。气滞血瘀证宜多食行气活血的食物,如黑木耳、金针菜等,避免肥甘厚味之品;肝肾不足证:肝肾阴虚者饮食宜滋肾养阴补肝,如熟地黄等,肝肾阳虚者宜多食温补肾阳、填精髓之品,如巴戟天、杜仲等;风寒痹阻证宜食温性祛风之品,如胡椒、花椒等,忌生冷、寒凉之物;痰湿阻络证饮食宜健脾利湿,如薏苡仁、冬瓜、淮山药等,忌荤腥鱼虾类之品;气血亏虚证饮食宜开胃健脾、益气养血,如莲子、龙眼肉等。

1.3.2.4 情志护理 详细、耐心地向患者介绍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鼓励患者,并取得理解和配合,及时应用中医情志护理方法如释疑解惑、说理疏导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5 中医护理干预 ①中药熏蒸:选用我院自制的上肢洗伤方,药物组成:透骨草12 g,伸筋草12 g,莪术10 g,海桐皮10 g,牛膝9 g,苏木9 g,秦艽9 g,先放入熏洗锅内浸泡1 h,然后煮开,患者平躺于熏洗床上,对颈部进行熏蒸,温度宜50~70 ℃,并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调节,每日1次,每次30 min;②艾灸:选择大椎、肩井(双)、天宗(双)、阿是穴等,进行温和灸,每日1次,每次20 min;③超声波治疗:选用深圳德迈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超声波治疗仪(型号:DM-200B)及导电极,电极放在病变部位及痛点明显处,每周5次,每次20 min;④生物陶瓷袋热敷:选

用生物陶瓷热敷袋(福州全日康医疗器械公司),经微波炉加热后,进行局部热敷,每日1次,每次30 min。

1.3.3 疗程及其他 2组均7 d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2组护理前后分别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量表[4]进行评分,包括3项自觉症状(颈肩部疼痛不适、上肢疼痛及麻木、手指麻木及疼痛)、劳动及家务能力、手的功能、4项体征(Spurling试验、感觉、肌力、腱反射)。

1.5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阳性体征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及功能障碍;无效:治疗前后症状、阳性体征无变化或加重[5]。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护理前后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量表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护理后3项自觉症状、劳动及家务能力、手的功能、4项体征评分及总积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组护理后各项评分及总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积累性劳损等原因引起椎间盘的退化、突出或椎间孔狭窄,出现颈、肩、臂痠痛,上肢麻木不仁等症状。中医学认为,感受六淫、劳损及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可使颈部气血不畅,不通则痛,从而出现颈、肩、臂的疼痛、麻木、僵硬。肝肾不足,肝主筋,肾主骨生髓,髓海空虚,从而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颈椎病在中医学中称为项痹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13个优势病种之一[6]。本中医护理方案内容较全面,列出了临床上需要护士了解及掌握的多方面知识,如各个证型的临床表现及舌苔、脉象,临床上常见症状的护理要点,适宜本疾病的中医护理操作,日常生活方面的健康指导,饮食的调护及中医的情志护理等方面,均给出了具体方案,从而避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也使中医护理操作项目能够真真切切地落到实处,并且更加规范,同时严格应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也能显著提高年轻护士的业务素质和中医护理操作的临床应用[7]。

本研究中,中医护理干预中的艾灸产生的温热能够刺激相应的穴位,激发经络感传,从而起到消炎止痛的效果[8];中药熏蒸采用本院上肢洗伤方,具有活血化瘀、疏筋活络的功效[9];生物陶瓷具有超强的穿透性,其温热效应可以刺激皮内热感应器,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进血液循环,还可起到消炎的作用[10];超声波治疗是将中药有效成分渗透入人体,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11]。

本研究结果表明,严格按照中医护理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整体的护理,在疗效上,应用中医护理方案较常规护理疗效显著;从3项自觉症状、劳动及家务能力、手的功能、4项体征上进行评分并比较,护理组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从总积分比较上看,中医护理组也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

因此,运用综合性中医护理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辨证施护,能有效的缓解其主要症状,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 尚天裕,董福慧.实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51.

[2] 李增春,陈德玉,吴德升,等.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3):1796-1799.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9.

[4] 左藤哲朗,田中靖久,邢彦霞.神经根型颈椎病[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2,10(2):42-44.

[5] 姜宏,施杞.介绍一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定方法[J].中华骨科杂志,1998,18(6):381.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三种疾病中医护理方案[M].北京,2013:69-77.

[7] 李有红.加强中医护理基础培训 全面提升护士素质[J].光明中医,2014,29(1):199-200.

[8] 姜荣荣,徐桂华,陈华,等.中医护理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J].河南中医,2013,33(4):620-622.

[9] 郭峪城.中药熏洗联合推拿治疗踝韧带扭伤64例[J].光明中医,2015,30(1):177-178.

[10] 洪秀娥,吴明霞.针刺配合生物陶瓷袋热敷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30例[J].福建中医药,2015,46(6):46-47.

[11] 李丽玲.中药超声透入疗法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8):78-80.

(本文编辑:李珊珊)

10.3969/j.issn.1002-2619.2016.09.036

黄雪莉(1978—),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护理。

R681.531;R248

A

1002-2619(2016)09-1413-03

2015-05-03)

猜你喜欢
根型体征颈椎病
游泳 赶走颈椎病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