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公益

2016-12-10 11:04韩旭
北京纪事 2016年12期
关键词:节能灯绿化志愿者

绿色公益好市民标准

参与植树造林

绿化美化社区庭院

节水护水一水多用

分类投放垃圾

不随意燃烧秸秆

落实门前三包

耿涛:让我们筑起绿色的长城

耿涛,1971年10月30日黑龙江生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走进崇高研究院副秘书长、走进崇高先遣团副团长兼秘书长、北京晨拓联鑫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在工作期间,耿涛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作为奋斗目标。平日里,他踏实勤奋,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关爱他人,希望全社会都能形成争先进、作贡献、促和谐的浓厚氛围。

经营企业的同时,耿涛不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奉献社会,拥有“赤心事上,忧国如家”的博大情怀。耿涛回忆,他最早参与环保事业是2006年,他跟着中科院的一支志愿者队伍去了库布齐沙漠,与一群国际志愿者汇合植树。耿涛发现,只要严格按照科学标准植树,并且精心呵护,树苗的成活率很高。“当时看到许多国际志愿者,不远万里来咱们国家植树造林。作为中国人,当时就感到也该为自己的国家多作一些环保方面的贡献。”耿涛说道。

他说到做到,从2010年开始协助北京市政协委员、“2014北京十大榜样”之一、2015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廖理纯教授,多次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进行考察,组织志愿者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进行志愿绿化活动。

“关舱门,起飞!”自称服务人员的耿涛,嗓音高亢,顿时把大巴车上39名浑善达克绿化志愿者逗乐,“从现在开始到第三天下午返程,我们将在一起度过55个小时,请记住身边的每位战友……”这是参加浑善达克绿化志愿活动的志愿者对耿涛的描述。

耿涛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从2011年5月1日开始,耿涛协助发起了浑善达克志愿绿化活动,首批浑善达克绿化志愿者奔赴沙地,开始了第一基地的建设。2011年底,河北省张北县第二植树基地同时投入建设。截至目前已经有8000多名志愿者来到了浑善达克沙地及张北基地进行义务植树。大家自己动手,建立了隔离牛羊的围栏,解决了灌溉用水的问题。在尝试种植了赤峰杨、新疆杨、樟子松、油松、云杉等多类树种的同时,已经有将近140万棵小松树和小杨树种在志愿者们的基地中。每年从4月至11月的每个周末,耿涛至少带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奔赴绿化基地。如今,已有210多批志愿者赴基地进行志愿植树绿化活动。再过10年,这些小树可以长到超过10米的高度,这140万棵小树可以绿化6万亩的沙地……这一壮举,感动今天,更会感动未来。

如今,通过耿涛和廖理纯教授等人的努力,他们已经建立了两个志愿者基地,筑起了两道绿色长城,发展志愿者队伍8000多人。可以说,耿涛践行着对社会所坚持不懈的责任感和环保理念,并希望借此能够引起更多人的思考,共同携手将环保落到实处。

自从踏上了绿化志愿者道路,在将近6年时间里,除病假以外,耿涛全年无休。由于他在环保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获得了海淀区十大“明星志愿者”“身边雷锋标兵”,连续7年获得海淀园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及十大“科技雷锋”等光荣称号。

“我们有一辆大巴车,周末的时候我们出发。我和团队的发起人轮流驾驶,沿途还会给志愿者作一些讲解,并分享我们的生态观念。我希望志愿者经过这一次环保活动,不仅值了树,还有一份自己的收获。” 听了耿涛的话语,笔者不禁既感动又佩服。

每次往返的途中,耿涛都与志愿者一起讲历史、讲现实、讲生态、讲环保、讲崇高,让志愿者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很多同志感慨,每次参加植树活动不仅仅是植树,而且是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思想的过程。耿涛觉得:组织者和参与者在以满腔赤诚和热情植树封沙的同时,更应该在全社会人们的精神沙漠上、人心沙丘上,植上一片崇高的绿荫。

张启旺:校园里的节能先锋

张启旺,1964年7月生。现任运河中学副校长。热爱本职工作,通过学习认识到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以节电、节水、节油、节耗材,降低学校运转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示范作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采访中,张启旺首先说道:“学校本身就是培养、教育学生的摇篮。现在社会上非常注重节能环保的宣传,那么学校更应该成为宣传环保理念、力行节能减排的重要阵地。”

张启旺

张启旺校长说到做到。他利用全体教师大会进行节能环保动员,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北京市节约型中小学校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突出节约教育与宣传,开展教育科研,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他倡导以课堂为依托,教研组研讨把节能减排的理念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地理等多个学科灵活多样地渗透节约环保理念。每学期全校各年级分别召开节能减排主题班会,班主任精心准备,加强了对学生节能减排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校园广播、刊物、展板、专栏、小贴士、横幅等进行节约型学校工作的主题宣传,积极营造环保节约的校园氛围。通过校本教材宣传“节约环保”教育;编写《节能减排 精彩校园》校本教材。对学生的教育起到良好效果。

除此以外,学校不光对师生进行节能环保宣传教育,还利用每一次的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宣传。学校还组织老师带着学生下社区,与居民一道,交流环保知识、节电节水小技巧,以此扩大节能环保的宣传影响力。

另外,由于现实的原因,张校长坦言,学校每年都有一定的用水指标。为了符合指标,学校展开了节约用水进而节约资源一系列实践行动,例如循环使用教材。认真执行初中《音乐》《美术》等教材进行循环使用制度,使书籍能够最大限度重复利用。在办公这块儿,采用减少办公耗材的行动。加强打印管理,采取集中双面打印,减少纸张消耗。同时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优势,内部文件和工作安排使用网络办公,校内的许多项目已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此外,学校还加强练习册印刷的管理,建立《运河中学关于打印印刷规定》制度,严格控制印刷数量,取得明显效果。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学校还自筹资金建了一个400立方米的集雨池,用于全校绿化灌溉用水,并将工作示意图制作成展板,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将节约工作上升到理论研究水平,倡导师生开展科学研究,开展学校雨水回收利用课题研究,此课题受到领导专家好评,并在运河中学召开全市现场会,为学校开展节水工作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我们正在建设的高中部,集雨蓄水池比现在这个还要大。”张校长兴致勃勃地介绍。

为配合师生饮用水改造,张校长带领总务处工作人员自主研发“校园师生饮用水太阳能辅助加热和废水再利用系统”,电开水器先经太阳能辅助加热后再进入电开水器加热,太阳能有2吨保温储水罐,入口温度在50℃~85℃,电开水器总功率72千瓦,每天可节电约720度;仅开水房全年可节电18万度。同时将饮水机废水收集起来建成一个20立方米收集池,为教师建洗车房,为教师提供了优质服务也节约了水资源。

此后,张校长运用节约环保理念与经验指导运河中学新校区建设。他积极参与新校区建设论证,将曾经的校园节能环保经验融入新学校建设当中,有光伏发电、雨水回收利用、饮用水太阳能辅助加热、使用节能环保建材、实验室废水废气回收,减少了污染与浪费。学校建设的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装置、节能灯等现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

并且,由张启旺组织实施的“校园雨水回收利用”和“校园师生饮用水太阳能辅助加热和废水再利用”两项节能措施,节能效果突出,在全市校园范围近乎仅有,对师生教育意义明显。2014年学校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授予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并被“首都精神文明办”编入“微承诺、微行动、微志愿”的“环保三微”案例中。学校还将两个案例编入节能教材,发挥教育主渠道作用,将节约环保理念融入学校的建设规划和各项工作中,为创建节约型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面对荣誉,张校长非常谦虚,他说:“节能环保应该是我们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该具备的基本理念。我们的教师现在尽最大的努力,将这种理念传输给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学生们再回到家里,影响每一个家庭,影响社会。这样,学校的教育目的就算达到了。”(通州区文明办)

张杏芝

张杏芝:社区里的狗便“清道夫”

张杏芝,1947年7月生。自2010年起,主动清理社区内狗狗粪便,数年如一日。最终,她的公益行为感染了小区及周边居民,养狗人士逐渐养成了清理狗狗粪便的好习惯。

一把铁铲、一个塑料袋、几张旧报纸。每天傍晚,在龙潭街道培新街小区的花园里,总会看见一位遛狗的老人。她微微弓着身子,用铁铲小心翼翼地铲去狗狗们的粪便,用报纸包好,放进塑料袋里。装满一袋后,再将粪便埋到小区的大树底下。

这位老人就是69岁的张杏芝。从2010年起,她就开始义务清理小区里的狗便,一晃已经6年了。时光回到2009年,张杏芝送给外孙女一只比熊“点点”。但因外孙女上学,没有时间照顾,每天带“点点”遛弯的任务就落到了张杏芝身上。在养狗之后,张杏芝也渐渐发现,社区非养犬居民与养犬居民常有小矛盾、小摩擦。“狗给养狗的人带来的是快乐,给不养狗的人带来的是不便。”张杏芝深有体会地说,“就拿狗便来说,晾在小区里不好看,让人踩了更给人添堵,所以我想着就从自己做起。我家小狗拉完之后,立刻就给清理掉。”

起先张杏芝是处理自家狗狗的粪便,但是,随着遛狗时间的增多,她发现小区里的大部分养狗人都不清理狗便,原本整洁的小区环境却因随处可见的狗便而腌臜不堪。“不能这样,我得做点什么。”张杏芝决定自己动手清理小区狗便。于是,张杏芝从商店里买来军用的小铲子,每次出门遛狗,她都会带上一个塑料袋和几张废报纸,沿着小区转悠,看到有狗便都用铲子处理掉。

有改变就会有非议,张杏芝的公益行为一开始并不被一些小区居民理解。例如有一次一个小区居民遛的狗拉了粪便没管,张杏芝就在后面给处理掉了。那个人见了对着狗指桑骂槐似的说风凉话,说你怎么那么闲惬儿啊。张阿姨告诉我“闲惬儿”是北京老话,引申出来就是假积极的意思。还有人背地里议论,说张杏芝干这事坚持不了多久。这些话传进张杏芝的耳朵里她很心酸,而且这种心酸她还没有倾诉之处。“跟家里说,家里人就说我这是自找没趣儿。想到街道居委会说说,可一看居委会工作的孩子和我闺女差不多大,我们做家长的都是报喜不报忧,所以也就没说。”

虽然受了不少委屈,但张杏芝仍然坚持清理狗便。“我觉得这对小区的环境有好处,能够减少小区居民间的摩擦,我就坚持这么做。”张杏芝底气十足地说。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小区里的居民看到张杏芝的坚持,也开始理解她的初衷。有的养狗居民充满感慨:“你看那位大姐,小区养狗的人里就她岁数最大,人家还坚持清理狗便那么多年,咱们也该向人家学习学习。”就这样,渐渐主动清理狗便的养狗居民越来越多。

后来,张杏芝在老伴的帮助下学会玩微信,她把小区18个居民楼中养狗的朋友们都召集起来,组建了微信“文明养宠群”,每天分享文明养宠的心得。通过张杏芝不断地传播环保理念,微信群聊小组的朋友们文明养宠的意识越来越强,张杏芝的“清道夫”团队添了更多的成员。

不久之前,张杏芝报名参加了一个网站举办的宠物比赛。张杏芝把自己和“点点”的照片,以及她清理狗便的照片一同上传。很快,张杏芝的故事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几个月的时间里网站点击量超过了1000次。很多网友都在网站上对这位社区里的狗便“清道夫”表达了赞许,他们中的很多人纷纷表示要向她学习,为环境作贡献。

2015年,龙潭街道办事处评选十大新闻人物,张杏芝名在其间。颁奖台上,主持人说张杏芝的票数最多。张杏芝听了后泫然泪下,这么多年的不理解,这么多年的不易,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与支持。

“获奖之后,我感到自己的责任更大了。”张杏芝激动地说道,“环保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很费劲的事情,只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一点一滴地去积累,就能带动其他人,让身边的环境一点点变优美。”(东城区文明办)

李国良:节能灯设计达人

李国良,1942年3月生,我市工业企业退休的科学技术人员。在1984年经原北京钟表工业公司推荐,北京市政府授予他“北京市节约用水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李国良同志党组织关系由企业转入月坛铁二一社区后,积极投入社区建设工作,现在为西城区科普志愿者。

2008年,李国良同志开始关注LED(发光二极管)照明器材制作。由于大学期间学习的是半导体无线电专业,因此在电路改造方面他游刃有余。“最早是改造抽油烟机的灯泡。当时LED照明材料还比较贵,我买了后装在抽油烟机上,直到现在还用着呢。”李国良笑着说道。其实家里抽油烟机的灯泡并没有坏,李国良之所以更换更加昂贵的LED灯泡,一是兴趣使然,想做一个实验看一看;二是为了节能省电,要知道一个普通灯泡耗电最小的也要15瓦,但节能灯耗电不到3瓦。在验证了LED灯的节能成效后,李国良买了更多的原材料。他原本就有玩半导体的各种工具,于是到外面的加工厂,自己设计,自己焊接制作,将家里的所有照明设备均换成了LED节能灯组。

此后,李国良又设计、制作了50多套家用LED灯组,赠送给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李国良说:“LED灯一开始推广比较难,是因为材料成本太高,一个节能灯的成本要用好几年才能把电费省下来。”但笔者紧接着问到,成本这么高您还送了50多套出去?李国良笑着说:“一方面是为了推广节能新技术,另一方面送的都是亲戚朋友,大家关系都很好,这有什么的呢?”

在给亲朋好友送了50多套节能灯后,李国良的事迹传播开来。月坛街道《人文月坛》的记者慕名而来,采访了李国良,并进行了多次报道。于是李国良的事迹再一次远播。越来越多的人发来信件、打来电话,询问有关改造、安装节能灯的技术问题。李国良则谦虚地称,大家在一起更多的是交流。

2009年,月坛街道辖区内淮扬春饭店从《人文月坛》得知李国良的事迹后,饭店经理诚邀李国良来饭店,就大堂照明设备进行节能改造。李国良不仅爽快地接受了邀请,而且不要一分钱,免费为饭店大堂的照明进行节能灯的设计制作。在经过现场勘查后,李国良为饭店设计制作了耗电3.5瓦条状灯108盏,代替了原来每支耗电量高达28瓦的荧光灯。我们可以推算,用市场耗电3.5瓦的射灯替代35瓦的卤素灯,每年节约电能超过10000度。商业用电彼时的费用是1.08元/度。如此下来,光电费一项李国良就为饭店节约万元经营成本。

2011年,月坛街道办事处评选李国良为“金辉老人”,此奖每届仅评选10人。街道办事处把奖颁给李国良,可以说是对他退休后节能公益行为的肯定。

后来,随着LED照明灯价格的下降,李国良经过计算,发现自己制作的成本已经高于市场价格,他索性就不再制作LED照明等了。但这不意味着他放弃节能环保的行为。事实上,由于李国良是LED节能灯的行家,很多人都委托他代购节能灯。时至今日,李国良已经为邻居、朋友从网上代购LED节能灯400余件。而且他还和时下网上朋友圈流行的代购不一样,他分文代购费不取。李国良说因为他做的是公益行为,为的是节能环保,不为挣钱。

另外,李国良是所在社区党支部的书记。支部书记每个月有几十块钱的补贴,李国良也会把这笔钱拿出来,买节能灯送给楼长或居委会的同志,努力推广节能环保理念。

如今,李国良说他上了岁数,身体不如以前了,眼睛有点白内障,手也有些哆嗦了。但他一有空还会上网,看看有没有LED节能灯的促销信息。如果有就多买一些,其中一部分留着送人,一部分帮朋友代购。李老的话说出来平平淡淡,但笔者听来感慨万千。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向李老学习,把节能环保事业放在心上,相信国家的很多环境保护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西城区文明办)

李辉:绿色垃圾,变废为宝

李辉,籍贯河北深州,1977年1月5日生人,现为北京朝阳公园开发经营公司绿化保洁部主管,主要负责公园新能源基地的运营工作。2012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与支持下,始终致力于实践生物质颗粒项目,让公园的绿化垃圾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循环再利用。

北京市朝阳公园每年都要产生至少3600立方米的树枝树叶,如果这些堆积如山的树枝树叶不粉碎的话,从公园往外运输需要800多车次。即便将这些绿色垃圾进行普通压缩成型,还是能装满两个标准泳池,光是清运这些绿化垃圾每年都要花掉20多万元的清运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2012年开始,朝阳公园开始探索生物质颗粒项目。在领导带领与指引下,李辉作为工作具体负责人,和同事们反复调试购进的绿色垃圾处理设备,并对设备加以改装,攻克技术问题,把废弃树枝树叶经过机械一次粉碎,二次粉碎,再加工压缩成颗粒,把大体积变为小体积,减少绿化垃圾占地面积。同时,这种压缩而成的颗粒还可以作为燃料使用,实现了变废为宝。

“公园的绿化垃圾是产自于大自然,就应该把它们再利用于大自然。”李辉说道。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个想法,李辉认真思索,经常和同事们商量, 在颗粒项目的基础上,怎么可以把这些绿化垃圾循环起来,变成一个循环利用链。在日常工作之外,他查阅资料,反复进行试验,摸索如何让绿化垃圾更好地得到利用。随着李辉的努力,他的身体消瘦了许多,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推敲出了“绿色垃圾循环链”。

李辉说,由于朝阳公园的面积非常大,院内一些公共厕所单独铺设供热管线十分困难,因此采用的是自采暖的形式。“原先自采暖烧的是燃油,但燃油的污染非常严重,政府已经明令禁止了。正好我们有了这种新的燃料颗粒。”同时李辉还介绍道,“这种燃烧颗粒主要是院内树枝、树杈粉碎压缩而成,因此燃烧的效率也非常高。”

现在,公园废弃的树枝树叶加工制成生物质颗粒,一年能节省不少垃圾清运费、柴油费,还减少了空气污染。颗粒燃料可以供园内公用厕所、办公区域、花房采暖炉使用。朝阳公园从原来锅炉燃油1吨需要1.5万元的资金,到现在使用颗粒不光不用花钱,还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排出的PM2.5比汽车尾气还要低;在不需要进行燃烧的时候,颗粒还可以进行土地填埋和沤肥使用,颗粒燃烧后的草木灰也是有机肥料,既减少了化肥使用,又促进了树木生长。

在领导的支持下,李辉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朝阳公园的绿色垃圾变废为宝,一年能够生产颗粒燃料130多吨,供应院内9架自烧炉的取暖不成问题。可以说,公园绿化垃圾基本实现了绿色循环,实现了“取之于大自然,用之于大自然”,也为绿色公益和北京的蓝天白云作出了意义深远的贡献。(朝阳区文明办)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节能灯绿化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我是小小志愿者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节能灯省电有技巧
节能灯省电技巧
节能灯不能频繁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