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2016-12-12 19:38唐文佳杨伟国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6年12期
关键词:权力责任监督

唐文佳++杨伟国

[摘 要]

加强干部管理,明确干部责任行为,是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体现和关键环节。本课题组旨在通过对医院管理干部的“三张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的内涵、外延及核心要素的梳理与论证,为创新干部监管方式,强化干部日常管理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进一步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

党委主体责任;干部管理; 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2-0038-0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首次提出“三张清单”的概念,这为政府部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三张清单”的提出,既是为了社会改革推动,同时,也是对各行各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目标。因此,在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强化干部监管的过程中,结合医院自身发展特点,引入“三张清单”的理念和方法,是在完善干部监管方式,强化干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的创新尝试,对于推动医院建设与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此次参与课题调查的上海市18家三级甲等医院中,所有党政班子领导成员及党务职能部门负责人均从各种渠道对“三张清单”有着一定的了解,并认为有必要在医院内开展和实施“三张清单”的工作法,以加强院内干部管理机制。同时,尽管已采用“清单工作法”的人数不多,但采用者分布范围较广,据统计资料显示,大部分医院均在干部日常管理体系中不同程度的开展过或涉及到“三张清单”的工作方法,而未有涉及的医院和医院党委领导也对此项工作方法有着实施的设想和对实施成效的期许。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清单工作法”作为医院干部监管方法的创新方式与落脚点,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工作基础。

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既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文化自觉,更要靠强有力的制度化管理和监督,这是彻底解决“不严不实”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建立医院管理干部的“三张清单”,可以为管理干部的日常行为提供指南和规范,同时有效强化监督举措,彰显管理和监督的效能。

“三张清单”的提出,是李克强总理为推进我国深化改革提出的简政放权利器。那么,这三张清单分别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用李总理的话来回答,就是政府要拿出“权力清单”,明确该做什么,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给出“负面清单”,明确不该干什么,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理出“责任清单”,明确怎么管,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此次的简政放权虽然立足于经济,但实际上更是开启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大门,从借鉴意义上来说,三张清单的建立,是对医院管理模式,尤其是医院干部监管方式的一种创新与挑战,是把权力细化到条款、把责任落实到岗位、把任务明确到人头、把纪律强化到制度的具体展现。

对于医院而言,“三张清单”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课题组根据调研结果与文献研究,做出如下阐述:

(一)医院管理干部的“权力清单”。“权力清单”即指医院内每一个干部在其岗位上所可以行使的权力范围,并依法优化和公开权力运行的流程,是让医院职工对干部权力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有效防止和减少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不愿担当、敷衍行事的现象和问题发生。其主要包括“执行权”、“审批权”、“人事权”、“知情权”、“监督权”、“建议权”、“考核权”及“处罚权”、“调查权”、“许可权”等,可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将权力进行不同纬度的归类、拆分、合并等。其中,“执行权”主要指管理层根据医院战略规划和决策,在带领团队完成预定任务的过程中所行使的综合权力,是管理干部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工作指挥权和落实权。审批权可分为行政审批权、财务审批权、医疗审批权等,小到医疗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包括用药、用血等,大到关系医院发展的方方面面。“监督权”即对他人行为的监督权力,尤其是在工作作风上的监督,包括“对上”和“对下”。如此种种,权力清单的制定必须坚持于法有据、简政放权。要根据法律法规、医院制度、工作职责、岗位要求,分别建立各职能部门干部的行政权力清单,清晰划出权力边界,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

(二)医院管理干部的“责任清单”。“责任清单”即指干部在其岗位上所须承担的责任,包括“执行责任”、“审查责任”、“监管责任”、“选人用人责任”、“谏言责任”及“考核责任”等。从两者的关系看,在建立“权力清单”的同时,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各级干部必须承担哪些责任,规定职责边界,逐一厘清与职责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事项,明确责任主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检查核实责任落实情况,让各级干部们时刻感受到肩上的重担。

同时,“权力清单”是明确了“什么可以做”,而“责任清单”是在“可以做”的范围内规定了干部在履行权力过程中“必须做”的内容。因此,“权力清单”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会与“责任清单”有所重叠,但在具体细化的过程中,两者的表述和具体要求会有所差异,“权力清单”相对宏观,而“责任清单”将更为具体、详尽。例如,医院党委有“选人用人”的“决策权力”和“执行权力”,但同样也有“选好人、用好人、育好人”的责任。医疗管理部门有对药品使用的监管、审批权力,同样也有对临床规范用药的指导和教育责任。

(三)医院管理干部的“负面清单”。“负面清单”所包含的意义有两种,一是“什么是不能做的”,一是“什么是可以不做的”,从政府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的角度而言,李总理提出的“负面清单”更倾向于后者的范畴,而鉴于医院工作实际,我们在干部监管的过程中,更需要对“何为不可为”进行明确界定。因此,我们所提到的“负面清单”,主要是指医院管理干部不可逾越的各项党纪国法、规章制度以及行为准则,是明确干部不能触碰的禁令,明示“不该做、不能做、不准做”的道德底线、法律底线和纪律底线,为干部的行为划定雷区,运用“负面清单”倒逼干部规范个人行为,激发作风建设的正能量。从调研结果可见,大家普遍认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是管理干部最须遵守的三大纪律。而群众纪律、生活纪律和工作纪律,也是医院管理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时刻自律自省的“紧箍咒”。

“三张清单”的建立,从限制权力、强化监督到明确主体的责任,一环扣一环,为医院管理体制营造了良好的施展空间,并提供了很好的助力。其背后的意义,是激发医院活力、鼓励科技创新、推动医疗发展、提升服务内涵。“三张清单”的制定,担负着促进医院管理的有序、维护医院的安全稳定、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职责。

(一)干部管理要从实效出发,变行为的监督为权力的监督。首先,要将监管关口前移,从“人权、物权、财权”三个源头上革新除弊,完善制约措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建立健全分权制度,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形成内部分权和制衡机制,极大程度的避免“一言堂”、“一支笔”、“一人办”。第三,要变干部监督部门独立操作为多部门齐抓共管。分清对干部监督中各部门的职责,做到职责明确。干部监督部门要积极支持财务、审计等部门依法独立进行监督。最后,要拓展监督途径,打破传统的格局。由党内监督向党外监督延伸,要由一元监督向网络化、立体化监督方向转变,做到哪里有领导干部的身影,哪里就有监督员,监督举报的方式就公开到哪里。

(二)从细节着手,强化干部的日常管理。作风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重在机制,贵在日常,难在长效,要真正走出“一抓就紧”、“一松就散”的怪圈。在当前的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从制度管理看,执行不力。有的制度仍存在比较原则、抽象、笼统、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执行起来有难度或无法执行,有章难循。二是从自律管理看,要求不紧。自我批评自我约束的精神淡化。三是从现场管理看,奖罚不严。体现尽职尽责的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奖罚制度执行不到位。因此,必须从日常管理的细微处着手,积微成著,要把实践证明确有成效的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构建成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党员干部日常工作优良作风的行为养成,避免头痛治头,脚疼医脚,疲于应付的窘境。

(三)建好、用好“三张清单”,探索干部管理新方法。一是建立“权力清单”,要注重完善和细化权力行使的具体操作流程。要针对各个岗位职能和层级的不同,进一步划定“权力边界”、摸清“权力家底”、完善和细化“权力行使”的具体操作流程。只有将医院管理干部的权力,尤其是权力行使过程置于“阳光”之下,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实现权力行使的公开化、透明化,才能更好的规范权力的运行,使得医院干部和各职能部门人员都能自觉廉洁奉公,忠于职守,这也是制定“权力清单”最重要的意义。二是建立“责任清单”,要注意分级分类、落到实处。要明确党委(组)书记、班子成员、一般干部的岗位职责,分别列出共性项目和个性任务,要注意解决的是3个层次的问题:首先管什么?明确干部责任,种好“责任田”;其次怎么管?要创新完善管理方式;再次管不好怎么办?要有问责追究的制度。此外,在制定“责任清单”同时,要坚持“责由岗定、事随责走”制度,做到“一事一主体、一主体一责任人”。因此,可将各个条线的具体工作进行归类,以时效性为出发点,衍生出每一个干部的“任务清单”,以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建立“负面清单”,要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根本。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等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制度化、常态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纪修订明显的变化是以问题为导向,针对现实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用制度措施加以解决,按照全覆盖、从严执行、更严要求的方向不断迈进。因此,在制定医院管理干部的“负面清单”时,应当以此《条例》为根本,结合医院的发展要求和自身的思想现状,详细罗列出负面清单,明确需要廉洁从政的地方,以此划定出干部“不能做什么”的底线。新的纪律处分条例让问责、执纪、监督有新的靶心,也明确了纪委监督执纪问责的要点、标准、尺度、力度。

(四)着眼工作创新,构建干部监督工作新机制。第一,建立职责管理指导机制。一是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和岗位工作需求,以“三张清单”为载体,形成医院管理干部的行为指南,引导医院管理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尽职尽责。二是强化责任管理。构建作风建设日常工作管理责任体系,强化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明晰。三是建立权责相宜的工作制度。权责相宜,就是要量责授权,以权衡责,避免权责分离现象。

第二,强化权力约束和监督机制。要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除完善用权制度外,还要完善监督机制。院党委要严格执行党员干部督查制度,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定期与随机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全面的、动态的对党员干部工作情况和工作作风进行考核评价。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征求群众对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意见,为强化干部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第三,强化教育管理机制。首先,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医院干部通过多种途径,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干部的法治意识和廉政意识,筑起第一道思想道德防线,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必须做,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其次,要结合医院实际,创新监督教育的平台,比如,采取辅导报告、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及时对管理干部进行党的重大政策和重要法规的政治纪律教育,增强依纪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理念,为监督管理工作创新载体,搭建平台。

第四,完善评价改进机制。“三张清单”的使用,除了“建单”、“用单”、“晒单”外,还应注重“评单”的环节,即对清单的制定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发现问题,并且及时予以修正和改进,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符合实际的良性的循环体系,从而确保“三张清单”的监管方式真正落到实处、达到实效。

当前,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适应新世纪干部监管工作的新需要,干部监管工作必须摆脱传统观念和固有思维定式的束缚,立足于新的实际,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敢于创新、理清思路,从宏观、全局、发展的角度,科学的思考新形势下干部监管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充分发挥干部监管的“防火墙”作用。因此,医院党委在履行对医院管理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责任时,必须建立医院中层管理干部岗位责任行为的“三张清单”,从而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上给予更加具体、规范的要求和指南,以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责任意识和政治意识,丰富党管干部、从严治党的思想内涵,实现干部的自我管理和外部监督的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猜你喜欢
权力责任监督
什么是四个监督?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谁的责任
责任(四)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持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