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2016-12-12 20:20童秀芬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他者视域

童秀芬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光荣的愤怒》中曹保平以“他者”的视角去展现其革命异化表达:表层的“革命表达”;深层的“革命异化”。在其异化表达中传达他对于“革命反抗”本身的反思:怎样看待以“左翼”文学为主流的中国文艺提倡的“反抗斗争”?也对文革时期革命以及新时期的农村现状予以文化关照和反讽性批判。这对当今影视的改编和现实性关照都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他者”视域;曹保平;《光荣的愤怒》;革命异化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005-01

一、革命异化表达

“他者”是后殖民批评理论话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从哲学上考察,“他者”概念在后殖民批评理论中的运用,“他者”是一个与主体相对应的参照体,而“他者视域”即指在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体系之中,相对于“自我”的另一方看待事物的立场和角度。①总之,对待他者的态度是冲突而不是对话或是其它。曹保林出生山西,毕业北京电影学院,之后在北京从教、写编剧、当导演等经历使得他以“他者”的视角去看待边远山区诸如《光荣的愤怒》中的云南的农村生活状态,对现实予以了更多批判性、异化性关照:对时代发展中的“革命”进行异化性表达,也对“反抗本身”予以反思。

“文革”非常岁月过去了,给中国留下了非常多的思考空间和文化残留,在新时期这种“革命”倾向还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书写,只是有了很多不同的面貌。曹保平《光荣的愤怒》讲述村支书叶光荣下决心为百姓除去黑井村四个无恶不作的兄弟的故事。熊家兄弟全方位地统治着黑井村:熊老大任治保主任,心狠手辣、脾气暴躁,欺负过狗卵;熊老二任会计,诡计多端,拖欠土瓜的饭钱;熊老四任村办企业黑井村盐厂厂长,经常诱奸村里妇女,大旺媳妇就是其中一位;熊老三任村长,表面正直,却打着“上面”的旗号强拆水根的房子。因此叶光荣发动了一次以他为首的团结村民进行的“抓熊计划”。《光荣的愤怒》中的“革命异化”表现在两个层次:

表层的“革命表达”:影片中,叶光荣的“抓熊计划”有思想动员、发动群众、革命口号、革命宣誓、叛徒、卧底等“文革”时期那种红色经典作品下的痕迹;还对“党性、觉悟”等进行了大肆渲染;也把村里的那种紧张的、矛盾的、纠结的人物关系呈现得泾渭分明:一是以熊家几兄弟的恶势力,二是以叶光荣为首的村民话语代表,这样的表达就是红色经典里面的“阶级斗争”的化身。虽然电影里没完全把这样的革命表达直接上升到红色经典时期如《白毛女》、《青春之歌》等那种国家的高度,但是某种意义上也是历史的痕迹,只是把背景换到了云南边陲,这一种继承中的表层异化。

深层的“革命异化”:影片中,“领导者”叶光荣发动群众 “革命暴动”时,他主动请酒、献烟,以求得大家的支持,没有了红色经典时期的“绝对领导者风范”;没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时,无奈中他又哄骗群众说这次行动是“上头指示”的,是“绝密 ”;最后还花钱雇佣“二流子”狗卵作为 “二路总指挥”。如此便将“革命暴动”“阶级斗争”的政治运动异化为“请客送礼、拉拢群众”反抗行为。这种变异显然迎合了人们对红色经典的反省、重审甚至解构趋势, 富有讽刺色彩。但是主流意识上还是得符合官方规定,因此也就安排了国家力量的将介入:在叶光荣们走投无路的时候,警方就像天兵天将一样从天而降。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突兀的结尾,也把很像一场政治斗争的“革命”解构为熊三等人的个人罪恶,这并不是“阶级性”,只是新时期不法分子专国家、法律的空子行为。

二、“反抗”之思

革命异化表达不仅对非常时期“革命本身”进行讽刺和批判,也对新时期社会现状予以反思。《光荣的愤怒》像《决裂》《切.格瓦拉》一样:看到问题的严重性的,而没有很好地解决。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中国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变化,一如土瓜在村里经营者一家餐馆、大旺和大旺媳妇在熊老四的盐厂上工,当然最显眼的便是熊家管理的村里的“黑井盐厂”,还有叶光荣的“谈合资”。但是在这一系列的大变化后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边远地区“官官相照”“恶霸独霸一方”等。曹保林出生山西,毕业北京电影学院,之后在北京从教、写编剧、当导演等经历使得他以“他者”去关照农村,予以批判和反思关照。

(一)“反抗”下左翼传统反思

叶光荣是整个事件的主角。向“上面”反映无果后光荣靠自己的智慧去领导群众作斗争:兵分四路,由光荣带领过一队抓主要人物熊老三。其他的三组分别去堵住其他的三兄弟,切断他们的联系。看似严谨的计划仔细观察会发现,除了光荣自己带队的一队比较“正常”外,其他三队都是花样百出:狗卵一队,任务是截住熊老大不让其与外界有接触,但是作为“二流子”的狗卵一闻到狗肉就直接去“抓赌”;水根一路,直接向恶势力低头;大旺一队,几乎会把熊老四打死。那么原因何在?

首先:机智的叶光荣忽略了一个问题——农民的局限性。他们不能够很好地应付各种突发场面,暴动的农民对恶势力也是害怕的,这可能也是农村出现那么多的问题而没有取得反抗胜利的重要原因。叶光荣这种通过“自己暴动”的手段取得胜利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其次:整部电影体现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暴力。这也牵涉到叶光荣对于整个事情的把握。叶的初衷只是想要抓住熊老三玩女人的证据,但是在整个剧情中,都有暴力的存在:熊家几兄弟看不惯谁就直接暴力解决;夜袭熊家的几方势力也是通过暴力、武力解决事情:狗卵的冲动、对于老四的殴打、熊家雇打手对村民进行殴打等场面,都是以暴力去解决问题。在21世纪的中国,边远的农村还是以一种暴力去解决事情,这样的氛围是畸形的,是值得深思的。

(二)结局之思

第一:影片结局和民主选举安排的意味性——在叶光荣他们陷入绝境的时候警察像天兵天将一样从天而降,这个结局确实过于理想化。其次是片尾的民主选举安排:当支书在台上要求大家民主选举的时候,水根和大旺站起来向大家吼,这里面是不是也是一种新的不民主产生呢? 第二:熊三和冬瓜等的结局的讽刺性。在一年过后光荣去外面“谈合资”的时候,听到了熊三的叫声,这最后的叫声笔者认为意味深长:熊三放出来了?还是只是光荣的幻觉?如果是前者,熊三一年就可以释放?最后是对于土瓜的处置。在叶光荣他们一群人都陷入困境的时候,冬瓜没有供出两个女人,而戏剧的是在叶光荣一群人翻身了以后,对于土瓜没有给予惩罚和过多的指责,这是想向我们体现一个光荣他们管理下的“清明政治”?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一种理想化的存在,更是一种讽刺性的安排。

三、结语

“压迫与被压迫这是人类存在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一如爱与被爱的必然存在一样,只不过在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下,它呈现的质量有所不同而已。我感兴趣的是一种状态。一种渺小的个体在强势压迫下挣扎时,所呈现出来的那种狡颉、犹疑、张惶、乃至悲壮的状态。这种状态非常的生动,我喜欢,因为它有质感、真实!”导演曹保平的话强调了对“反抗”本身的文化理想。在很多边缘的地区,确实很多不法分子、恶霸专了很多国家的空子,进行各种违法犯罪的行为。这是中国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谓的“民主”也许只是表面化。导演曹保林的“他者”视域提高了中国各种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表达,不得不说这有着历史性的价值;也通过电影这样一种方式予以异化性、讽刺性的“反抗革命”态度,更体现出了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担当。这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反思和泛媒介时代的电影创作也有借鉴意义。

注释:

①胡铁强.后殖民语境中“他者”的双重建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参考文献:

[1]余楠.曹保平的愤怒与光荣[J].新世纪周刊,2007(28).

[2]胡铁强.后殖民语境中“他者”的双重建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 (05).

[3]陈旭光.他者视域下纪录片_中国人要来了_中的中国形象[J].电影文学,2012(13).

[4]王宗峰.革命拟写的冲动与尴尬:以电影《光荣的愤怒》《天狗》为例[J].文艺争鸣·艺术,2011(09).

[5]孙云宽.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光荣的愤怒深层解读[J].电影文学,2008(21).

猜你喜欢
他者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女性主义视角下《武媚娘传奇》的解析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