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

  • 体面的市民与危险的“他者”:“上海人”身份的早期媒介生产
    构的另一面是对“他者”的生产。后者极具冲突性的身份要素,承接了包括媒体在内的不同群体的观察、想象、刻画和区分,即“只有对照它界定自我时作为反衬的另类才能理解上海人身份”。③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卢明华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1页。而在“写上海”的过程中,乡村与其他城市曾经充当了城市形象的“他者”,以一种镜像反衬了上海独特的都市气质。“他者”视角中的上海,又往往被视为罪恶之都或城市传奇,由此在文学中成为一种互文性的表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3年6期2024-01-25

  • 朝向“他者”的冒险:吉尔莫·德尔·托罗电影中人形怪物的男性气质建构*
    罗作为墨西哥裔“他者”以影像创作者的身份“介入”西方主流舞台,以及以怪物作为实践的融入和反抗紧密关联。笔者试图以托罗电影中的人形怪物为范本,阐述影片对怪物性别意识和性别政治问题的认知缘由与社会想象,思考托罗是如何通过电影中性别气质的书写来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的,以及这种寻找身份认同的背后反映了拉丁美洲与美国之间怎样的权力博弈。一、化身“他者”:怪物的谱系与人形怪物的性别气质(一)从混杂怪兽到人形怪物从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到当代流行动画角色怪物史莱克,自人类文明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2024-01-03

  • “ 母性神话 ” 和童年创伤 : 《天佑孩童》中家庭伦理的后现代转向
    担的责任,忽视对他者的关怀,造成了布莱德童年缺乏母爱所带来的创伤。而布莱德和布克通过道德冲动了解彼此,又因承担“为了他者”的道德责任疗愈创伤、建立家庭的经历,体现了家庭伦理的后现代转向。【关键词】《天佑孩童》;托尼·莫里森;后现代伦理学;他者【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7-0029-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

    今古文创 2023年47期2023-12-26

  • 欲望化的乌托邦式“他者
    出中国视野中的“他者”形象;另一方面通过“他者”的塑造来反思和认识自我,从社会集体想象和个人经历两个方面挖掘出影响郁达夫小说中日本女性形象生成的因素,彰显郁达夫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关键词】郁达夫;日本女性;乌托邦;他者【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5-0066-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5.

    今古文创 2023年45期2023-12-25

  • 他者”黑人视角下19世纪上半叶美国黑脸秀研究
    秀是对美国黑人“他者化”的过程。在针对性别、地理、族裔甚至阶层的差异他者,在人类学、社会学、文学和心理学中都假设了自身与“他者”间的对立,特别是面对无法真正理解的对象时,包括性别、肤色、年龄、性取向乃至于身体外貌,或行为规范上无法理解的方式等方面,都以“他者化”的方式来建构他者。在古典到现代的过程中,因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发展,对“他者”的想象往往通过艺术的再现来加深刻板化印象,因而形成了阶级、种族和性别范畴中的“他者”。对“他者”的刻板化成见一直是学界

    大众文艺 2023年20期2023-12-02

  • 《微物之神》中服饰下的绝对他者
    了两种充满矛盾的他者形象。其一源于近代的被殖民历史,即使解放之后,印度社会依旧以“异域情调”(Exoticism)之名被西方社会他者化,臣服于英国殖民者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其二则是由于种姓制度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印度社会内部,相对于接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知识阶层”(Intelligentsia),低种姓阶层,尤其是“不可触摸者”(The Untouchable)仍然处于一个“绝对他者”的地位。而通过分析这两种不同他者形象的构建过程,作者也揭示了帝国主义/后帝国

    今古文创 2023年44期2023-11-20

  • 奥赛罗他者形象的悲剧解读
    会对奥赛罗建构的他者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针对白人构建的他者形象,奥赛罗也采取了种种措施予以反抗试图获得白人社会对其身份认同。最终两者围绕着奥赛罗的婚姻进行激烈角逐,然而奥赛罗终究“认可”了自己的他者形象,怀着愤恨自杀,酿造了最后的悲剧。可见,奥赛罗的他者形象是奥赛罗最终惨死的悲剧成因。【关键词】奥赛罗;他者;悲剧;身份认同【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43-00

    今古文创 2023年43期2023-11-20

  • 竹内亮纪录片中的“他者”叙事及内涵价值
    □孟翊“他者”叙事是以他者视角描述叙事主体的表述方式,叙事者在讲述他人故事时,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呈现出具有信服力的叙事内容。近年来,“他者”叙事逐渐应用到纪录片中,致力于打破固有偏见与文化壁垒,成为彰显各国形象的重要“窗口”。日籍导演竹内亮拍摄的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充分融合了“他者”叙事,展现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加深了海外观众对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与信任,为共同创建和谐融洽的国际交流环境提供新启发。“他者”叙事在纪录片中的应用“他者”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方

    声屏世界 2023年15期2023-11-08

  •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逃离》
    》中女性角色的“他者”形象进行梳理,分析女性沦为“他者”的原因,以及“他者”身份给女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探讨女性如何在二元社会中挣脱内在性的束缚,完成自我超越。【关键词】《逃离》;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他者”;内在性;超越性【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0-0010-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0.003一

    今古文创 2023年40期2023-10-30

  • 他者”的自我 ——拉康“镜像理论”视域下女性的主体性困境
    贯穿一生的伪我与他者斗争的悲剧。当长期在男权话语体系下处于“他者”地位的女性试图认识自我在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时,似乎正步步印证了拉康的“镜像理论”,也决定了女性自我定位的艰难。本文将拉康的“镜像理论”分为“伪我之镜”“目光之镜”“语言之镜”三个层面,结合女性主义理论,在拉康意义视角下观照女性主体自我确证的困境。一、伪我之镜:逃离破碎的自我“自我是一种物,是为了满足主体统一性要求而被不断创造出来的虚拟之物,是为化解人类生存中某些无法逃脱的匮乏、缺席和不完整所

    名作欣赏 2023年15期2023-09-28

  • 做不被定义的“他者
    中表现了对女性“他者”生存境遇的关注与探索,思想集中外化于伊菲麦露等黑人女性形象之中。她们在故乡与移民国的生存境遇都是对女性真实境遇的反映,但她们从未向生活低头,而是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身份的流动中站成了坚贞的傲骨,这一积极的行动哲学与斯皮瓦克理论中的“他者不可被定义”思想遥相呼应。故,从斯皮瓦克的“他者”理论思想出发解读《美国佬》,能深入把握女性在西方世界中的生活现实、理解女性在西方世界里自我抗争的价值,从而获得女性成长理念的启示。【关键词】《美国佬》

    今古文创 2023年35期2023-09-19

  • 从“ 他者”到反“ 他者 ”:托妮 · 莫里森小说中的树林空间书写
    重建以及走向反“他者”的努力。树林空间的书写反映出莫里森对黑人百年心态转变的深刻体察,旨在揭示黑人突破种族和两性关系中存在的主客对立的思想,寻求种族和两性和谐状态。【关键词】托妮·莫里森;树林空间;“他者”;反“他者”【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32-0054-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2.016托妮·莫里

    今古文创 2023年32期2023-09-19

  • 修正幼儿对“他者”的概念化 ——根据吉尔·迪森德鲁克教授在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国际学术会议上的报告整理
    了孩子们是否认为他者,即另一个群体里的人都是同一类人,而我们自己群体里面彼此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给以色列的犹太儿童一个任务:问如果想知道阿拉伯人的手上是否有十二根骨头[2](一个编造的事实),你会检查以下两组中的哪一组?一组由不同的人组成:一个小男孩,一个成年人和一个老人,这是一个多样化的小组;另一组是同质化的,由三个成年人组成。当然,也会问另一个问题:如果想知道犹太人的手上是否有十二块骨头,会选择检查哪一组。人们发现,当问题是关于自己的群体时,孩子们更有可

    健康研究 2023年4期2023-09-11

  • 重思东亚现代性的理论话语与内在张力
    西方中心主义 他者 差异 中国式现代化〔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7-0001-12东亚现代性理论话语的形成与流变,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上代表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事件。在不同历史阶段,从西方学者的理论话语到东亚本土学者的自我阐释,东亚现代性汇聚了多元的理论传统和思潮,如结构功能主义、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性、文化阐释方法和后殖民理论等,相继衍生出了东亚发展模式、儒家现代性、名誉个人主义和压缩现代性等理

    人文杂志 2023年7期2023-09-11

  •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主体建构的拉康式解读
    ,沟口的一生是在他者身上构筑幻想,并因此毁灭的一生。本文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与主体三界说为基础,探讨沟口的成长轨迹与心路历程,阐明沟口从无意识的实在界凭需要行事,至想象界在他者中建构主体,最终在象征界走向毁灭的主体建构失败的过程并进一步分析其失败原因,沟口的经历不仅折射出战后普遍的存在焦虑,更反映出创作者三岛由纪夫的文学观念。关键词:三岛由纪夫 《金阁寺》 镜像理论 主体性建构 他者《金阁寺》被普遍认为代表了三岛由纪夫文学的最高水平,是三岛美学的集大成者。该作

    文学教育 2023年9期2023-09-01

  • 《岳父岳母真难当》中的中国形象赏析
    当》 中国形象 他者《岳父岳母真难当》是2014年上映的法国电影,讲述了的是一个传统的法国资产阶级家庭中女儿们的爱情与择偶的故事。克劳德和玛丽亚一对法国白人夫妻,他们信奉天主教,希望四个女儿的人生伴侣是法国人,最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可是三个女儿却分别与阿拉伯人、犹太人和中国人结婚,夫妻俩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小女儿的身上,没想到小女儿的男朋友是非裔黑人。因为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差异而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情节。这部影片塑造了丰富立体的中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8期2023-08-25

  • 《失明症漫记》中的失明与复明
    了“看见”,看见他者、警惕权力、反思结构。从失明到复明是一场漫长的返乡之旅,而盲人们只有在与他者的互动中,在对权力的警醒中,才能突破“精神病院”,重返“生活之家”。关键词:萨拉马戈 他者 精神病院 家 《失明症漫记》如果说若泽·萨拉马戈因为其“充满想象、同情和讽喻的寓言故事,不断使我们对虚幻的现实加深了理解”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么,作为萨拉马戈代表作之一的《失明症漫记》近年来不断被提及和重读,则不仅因为它是一篇残忍的寓言,更因为它真的像是关于人类生存处境

    文教资料 2023年8期2023-08-20

  • 中国现代化文明的“他者”视角及构建路径
    反思,通过借助“他者”视角来测度中国现代化文明的独特优势。一、中国现代化文明出场的国内语境从出场的逻辑脉络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从异端到正统和从旧学到新知的动态过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思想逻辑起点,在与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激烈交锋的过程中,通过中国革命实践的不断检验,最后逐步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世界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3期2023-08-07

  • 他者”视角下中外合拍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张灵玥 高菲“他者”这一概念最早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曾被提及,而后黑格尔和萨特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他们都强调了“他者”对于主体“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意义。“他者”顾名思义是与“自我”相对的概念。学者张剑认为,“‘他者’指自我以外的一切人与事物。凡是外在于我的存在,不管他以什么形式出现,可看见还是看不见,可感知还是不可感知,都可以被称为‘他者’”。[1]“自我”通过“他者”能够更好地建立自身形象,在双方的互动探讨中共同追寻文化交融的意义。然而,在当前的

    声屏世界 2023年6期2023-08-03

  • 技术迷境与突围之思
    廉 技术 权力 他者 城市文学城市文学作为广而概之的定义,似乎极容易泛化为一种题材概念。然而,作为与乡土文学相对而生的文学现象,城市文学不应只是空间迁移或时间流变的产物,也绝不只是地域文学的代名词,而应通过文学叙事揭示人类进入新的文明结构时所遭遇的普遍性问题,承载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反省,进而呈现出新的精神特质与创作逻辑。技术在这个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虚拟影像、AR、VR以及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已然成为正在崛起的新的神话力量,构成了人类生活的重要部分,甚至

    百家评论 2023年3期2023-07-25

  • 中国动画电影的空间建构与“他者”表达
    引入作为镜像的“他者”,通过互文性建构或抵抗性建构,让本土空间与“他者”空间在故事中展开碰撞、引发思考,最终达到包容他者文化、传播自身价值观的目的。关键词:中国动画 他者 空间话语 第三空间动画电影的空间话语既表现出极致的假定性,又源于创作者对现实生活与文化环境的审美体验,是极具魅力的文化看点。近年来,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新神榜:哪吒重生》《青蛇:劫起》为代表的取材于传统IP的动画电影,通过空间重构引发了受众

    传媒 2023年9期2023-07-06

  • 不在现场的他者:教育内卷的生成及破解
    体有意或无意地将他者视为自我的竞争者,他者的在场已经不再重要,在场的具体他者被虚构的观念他者取代。与虚构他者的竞争使得个体的焦虑心态渐重,外显出更加激烈的竞争行为,从而加剧了内卷程度。最终,内卷、竞争意识、焦虑和竞争行为构成了一个闭环。利用学习共同体重构自我—他者关系,重视共同体精神,将教育与学习视为个体生命展开的活动,从而改善教育现况,缓解教育内卷。[关键词]他者;社会善念;学习动机;教育内卷[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

    教学研究 2023年3期2023-06-30

  • 他者对主体建构的影响研究
    摘要:拉康将他者分为小他者和大他者,在他看来,人从出生那一刻起,自我就与他者相应而生,自我由他者建构而成,他者是对主体真实自我的篡夺,电影《黑天鹅》中妮娜的母亲、贝丝与莉莉都是妮娜主体建构和自我认同过程中的他者形象。文章借助拉康的他者理论探索他者对妮娜主体自我建构的影响,分析其如何借助他者完成自我认同与主体建构。在母亲变态的控制欲下,妮娜内心的欲望被压制,她也认同了母亲对自我的建构,误认为那是主体真实的自我。在欲望的推动下,她的反叛意识逐渐觉醒,并以贝丝和

    艺术科技 2023年11期2023-06-10

  • 《逃离》中卡拉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成长
    ,父权社会中的“他者”战术,是女人在超越自己的时候所面对的两难选择,也对作为存在者的女性自身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和局限。同时,女性主观意识的强弱,也会成为左右女性成就自我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从《逃离》的存在女性主义视角进行深度解读,析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因父权压迫而陷入“他者”困境,被内在所束缚,最后遵循内心的选择而反抗男权社会,虽然卡拉最终没有摆脱悲惨的命运,但她的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使其对自身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识。关键词:爱丽丝·门罗 《逃离》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5期2023-06-04

  • 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与国际中文教育
    究协会”,这种“他者”视角下的自媒体带给了国际中文教育以启示。本文将以“歪果仁研究协会”为例,探究“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传播,并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新思路。关键词:他者;中国故事;国际中文教育;外国UP主一、文献综述(一)关于他者理论的研究“他者”(Theother)概念源自西方哲学,简单理解就是指与“自我” 相区别的他者。[1]除自身之外,其他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视为他者。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他者” 为主题的学科有文学、传播学、哲学等。其中,《他者

    国际公关 2023年6期2023-05-31

  • 堀田善卫:越境者的战争反思
    京大屠杀;越境;他者;中日关系【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7-0047-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7.015近年来,中日两国努力营造良好氛围期以改善两国关系。但是,长久以来,在以否认南京大屠杀为首的日本历史观阻碍下,中日关系难以有质的跨越。虽然南京大屠杀是铁一般的史实,但是由于幸存者数量少,再加上日本政府

    今古文创 2023年17期2023-05-30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存在主义解读
    冯霞内容摘要:他者理论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之一。他者丧失了主观人格,处于被支配、被压制的地位。在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父母与孩子关系中的他者是孩子塔拉,兄妹关系中的他者是妹妹塔拉。他者的成长之路是通过自由选择来实现。塔拉通过她的自由选择,并将选择付诸行动,最终实现了自我成长和蜕变。关键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他者 存在主義 塔拉 自由选择美国作家、历史学家塔拉·韦斯特弗的自传体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讲述了作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种种经历。

    文学教育 2023年2期2023-05-30

  •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解读元杂剧《救风尘》
    剧中体现的女性“他者”困境和性别形象进行阐析,并对其“大团圆”模式的结局走向予以讨论。【关键词】女性主义;《救风尘》;他者【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6-0023-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6.007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元杂剧《救风尘》概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女性主义在文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理论形式,

    今古文创 2023年16期2023-05-30

  • 他者的社会化:哈克贝利·芬的成长
    自杀冲动、沉默的他者。哈克在旅途中通过角色操演参与岸上生活,在反复实践中成长为兼具社会审美认同和道德认同的书写者。但哈克未抵达旅程的终点就重新启程,他的成长是一种持续的建构。关键词:《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他者;成长;社会化引言《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以下简称《哈克》)是一部经典的成长小说,讲述了小流浪汉哈克在密西西比河上顺流冒险的成长故事。旅途中,哈克时而在河上,时而在岸上,“上岸—离岸”构成小说情节的主要单元,为哈克的成长勾勒出时间和空间的轨迹。哈克

    英语学习 2023年3期2023-05-30

  • 他者与合作 : 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动物园的故事》解读
    利是美国社会中的他者,极度渴望与他人沟通。他向偶遇的彼得讲述了关于房东太太、黑狗等的故事,最终迫使彼得杀死自己。杰利虽然在美国社会处于边缘化的他者地位,但是又将女性和动物他者化。《动物园的故事》揭露了美国社会中父权制对女性和自然的压迫,批判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冷漠。通过描写社会边缘化群体的生存状態,阿尔比表达了对二战后美国社会中的他者的关注和思考,也为边缘化群体的合作提供了可能的方向。【关键词】 《动物园的故事》;爱德华·阿尔比;生态女性主义;他者【中图分

    今古文创 2023年11期2023-05-30

  • 《摇摆时光》中有色移民的 “ 他者 ” 形象解读
    有色移民塑造成“他者”的形象,有色移民中的女性既是英国社会的“他者”,又是性别上的“他者”。本文通过有色移民女性的“他者”处境和“他者”的话语权两个层面,探讨了《摇摆时光》中有色移民的“他者”形象。【关键词】 《摇摆时光》;有色移民;他者;形象【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8-0027-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

    今古文创 2023年8期2023-05-30

  • 他者视域下中国故事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
    文化。文章在分析他者短视频以及中国故事之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我是郭杰瑞”发布的短视频,旨在为中国故事的他者传播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他者;短视频;外国人;中国故事;郭杰瑞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3-0060-03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西藏红色文化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2022085长期以来,我国的国家形象一直处于“他塑”的局面,国际上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3期2023-05-03

  • 审美教育:从他者走向自由
    提具三个关键词:他者、秩序、自由。一、他者他者的存在,才证实了自我的存在,才能在“我”的前提下建构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柏拉图在《对话录》中曾经谈到了“同者”与“他者”的关系,是互为存在前提的认为同者的定位取决于他者的存在;而他者的差异性同样也昭示了同者的存在。柏拉图在此提及的“同者”即“自我”。“他者”概念在后殖民批评理论中的运用,主要是根据黑格尔和萨特的理论。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对“主人—奴隶”关系的分析表明,“他者”的显现对于“自我意识”的建构是

    师道(人文) 2023年3期2023-03-29

  • 儿童文学中的“他者”与作为“他者”的儿童 ——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的后殖民主义批评
    ridity)、他者(other)等,无不指向对那个“压制下的沉默的声音”的关注与关切。后殖民主义批评由此聚焦于文学话语在实施或反抗上述“压制”与“沉默”中扮演的特殊角色。从这一基本立场出发,西方儿童文学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发展出了两条基本的批评线索:一是沿着一般文学领域后殖民主义批评的传统,致力于揭示、解释、剖析儿童文学书写中话语霸权、压迫与反抗的现实;二是从儿童文学自身的独特性出发,致力于发掘、阐说、反思儿童文学中的成人话语霸权。在前一层面上,儿童文学成为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3-01-11

  • 现象与政治: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他者”想象 ——兼驳郑国恩(Adrian Zenz)等对中国新疆的荒谬想象*
    世界建构中国的“他者”情结我们在现实意义上讨论西方的中国情结,关注的正是西方世界对中国想象叙事中那种普遍性的、稳定的、延续性的历史表述。对于西方世界的现代文化而言,他们关注的不是经营一个“中华帝国”的中国想象,而是作为西方世界整体进步大叙事中的“他者”。这是一种“他者”的历史塑造的过程。①本文中的“西方”和“中国”不是一个政治学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文化概念。这种界分的目的是从二元的视角梳理基于历史际遇下的两种不同文化观所衍生的历史—政治现象。西方世界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11-23

  • 他者”视域下中国抗疫故事的叙事路径与价值创新
    的难度较大。基于他者视角的故事讲述,以差异性为前提,直接呈现表达事实,能够规避话语表达与交流中意义的消解。日籍导演竹内亮在中国疫情发生后拍摄了《南京抗疫现场》《我们的“疫”天》《好久不见,武汉》《后疫情时代》等纪录片,聚焦疫情下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呈现经历疫情的武汉的“浴火重生”,以及探究疫情后中国经济的逆势增长,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理论追溯:他者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对话录》中提出了“同者与他者”的关系。19世纪后,黑格尔和

    传媒 2022年18期2022-10-31

  • 孤岛与回声 ——试论艺术疗愈中的“他者”要素
    声呐喊都在寻求“他者”的回应,寻求被看见,被知道和被理解,这是芸芸众生的普遍需求,也是众多伟大艺术作品的河流之源。可以说,“他者”的注视、倾听、理解和同情,在艺术疗愈中扮演着重要的戏份。“他者”对于创伤疗愈是必不可少的,人类既有隐藏内在伤痛的倾向,又会有向某处诉说的冲动,这是心理疗愈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契机之一。艺术家在创作中诉说自己,艺术作品是内在自我的外化,成为一个客体,一个可以被看的对象,一个寻求回应的呼声,期待与他者相遇,这是艺术

    散文百家 2022年1期2022-10-21

  • 鲁迅小说中反女性修辞的“他者”塑造
    指认为“有罪”的他者——一个依附丈夫生活,没有经济独立,却是一个对生活挑剔、刻薄、爱慕虚荣、物质世俗的女人。本文以“嫦娥奔月”这一故事作为起点,但并不对这一事件进行道德评判(嫦娥偷药道德评价),也不追踪事件真相(药到底是嫦娥主动偷的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被迫行为)。通过分析鲁迅的《奔月》对嫦娥这一形象的再现,试图找出嫦娥、阿金、子君这一类女性形象在鲁迅笔下如何被塑造为一个“他者”、一个“空白之页”。一、反女性话语暴力化修辞嫦娥在文本中虽然一直“在场”,却呈现为

    名家名作 2022年10期2022-10-17

  • 努比亚王朝,古埃及文明中的“他者
    古埃及文明中的“他者”,有关第二十五王朝的故事,人们知之甚少。作为埃及学发端之地,卢浮宫博物馆的考古团队实时跟进考古发掘,历时近十年,如今仍在位于苏丹的麦罗埃金字塔群不远的哈萨地区进行着挖掘探索工作。在此坚实的基础上,卢浮宫博物馆在今年推出了第一个关于古埃及努比亚王朝的展览。这次展出的许多新文物让人们得以用全新的视角,进一步了解古埃及末期那段鲜为人知的文明史话。古埃及与努比亚在古埃及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经历了部落的崛起、外敌的入侵、混乱与饥荒后的多次统一与

    收藏·拍卖 2022年4期2022-08-16

  • 互文理论视域下的约翰 · 福尔斯作品《乌木塔》
    的角度去凝视女性他者,以隐性的方式服务男性的成长,体现了作者的男性视角。【关键词】 男性;女性;互文性;他者【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6-0010-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6.003、英国著名小說家约翰·福尔斯(1926—2005)在英国文坛上享有盛誉。他的作品《收藏家》(1963)、《魔术师》(19

    今古文创 2022年26期2022-07-24

  • 论被凝视的他者
    为被男性凝视下的他者而存在。近些年,随着女性社会话语权的提升,一些反映女性困境、表达女性诉求、彰显女性精神的电影相继走上大银幕,与此同时,影片中的男性形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写。由民间传说改编而来的IP动画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突破了既往以男性为中心架构故事的惯例,将男性视为被女性凝视的他者而存在。电影的这一举动改变了以往国产动画电影对男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其成因与意义值得探究。关键词:女性主义;男性角色;他者;IP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艺术科技 2022年13期2022-07-18

  • 拉康“他者”理论视域下的希斯克利夫之复仇之路
    希斯克利夫 小他者他者 复仇艾米莉·勃朗特是19 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之一,《呼啸山庄》是其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发生在呼啸山庄的爱恨情仇。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被呼啸山庄的老主人恩肖收养,却在山庄不断受到委屈和侮辱。同时,希斯克利夫与老恩肖的女儿凯瑟琳相爱,但又被迫分开。随后,希斯克利夫怀恨离开呼啸山莊,蜕变后的他再一次回到呼啸山庄展开复仇。学界对《呼啸山庄》的研究多聚焦于其叙事特色、悲剧主题、女性意识、哥特因素、复仇主题等,结合拉康的“他者”论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7期2022-07-17

  • 沈从文的性别隐喻叙事
    隐喻 女性主义 他者 反讽学术界关于沈从文的女性观探究的论争较多,而更多的学者持折中主义的态度,如孙丽玲的《论沈从文的女性观》:“沈从文的女性观有较进步开放的一面,又有传统保守的一面。一方面他有‘女性崇拜’意识,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对女性的轻视和偏见。一方面他从生命的审美高度给予女性美以艺术的描写,另一方面又局限于男性的视角来鉴赏女性。”a向亿平的《沈从文男权意识下的女性观》:“沈从文对女性崇拜思想有着重大的价值意义,相当程度超越了男权中心文化的制约,但仍未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7期2022-07-16

  • 古代文献中“他者”对铜鼓的想象与建构
    人的乐器。四、“他者”对铜鼓的想象与建构铜鼓文化发源于滇中偏西一带,由铜釜演化而来,对于汉族来说,铜鼓文化是“他者”的文化,但也并非是纯粹的“他者”,这与我国的历史文化有关。中华各族在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就经历大规模的迁移,由于政权的频繁更迭,政治中心也不断转移,不同的民族被迫杂居,依照地域重新组合,很多少数族群很快失去了抵御民族同化的能力。除了“五胡入中原”的景象,还有大量汉人为了躲避战争向周边地区迁徙。除此之外,与周边民族和亲、派遣驻军等也进一步加

    文化学刊 2022年4期2022-07-13

  • 观看之道
    女性形象;宗教;他者一、中国宗教女性在原始时代的母系社会中,专属于女性的生育能力使得女性成为社会关系中的主导者,女性神的地位高于男性神。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男性开始逐步掌握中心权力,女神崇拜让位于男神崇拜。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女性一直受封建等级秩序的束缚,从周易的“天人秩序”到孔孟的伦理主义,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在这些理论制度中被牢牢确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内。在强调以男性为中心、女性为附属的社会中,女神的独立神格也逐渐丧失[1]。(一)西王母西王母在汉代宗教与文

    美与时代·上 2022年5期2022-07-05

  • “非哲学的思想”的哲学意义
    语——“延异”“他者”“解构”。“延异”,开创了一种迥异于形式逻辑的“新逻辑”;“他者”,消解了哲学的自我封闭;“解构”,并非否定一切的摧毁与拆散,而是极为艰险的思想跋涉。本文以德里达思想中的“非哲学”的术语为线索,简要地梳理其解构之思,探讨德里达的阅读议题。关键词:非哲学的  延异  他者  解构  哲学意义雅克·德里达作为后现代哲学的主要代表,他的解构主义思想,开拓出哲学思想的新维度和新空间,代表着传统哲学终结后人类思想的复苏、重建和新生。德里达主要代

    新阅读 2022年6期2022-07-03

  • 他者”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及当代启示
    群众等方式,以“他者”视角书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故事,塑造了英勇抗敌、可歌可泣的中国共产党形象。抗日战争时期,以汉斯·希伯为代表的国际记者塑造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成功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提供了历史借鉴与重要启示。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舆论交锋中,最大程度地凝聚“自述”与“他述”合力以传递当代中国故事;通过挖掘与西方的事实共识,实现“他者”的情感认同;坚持现实叙述,潜移默化塑造形象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重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2022年6期2022-07-02

  • 他者”视角下我国乡土电影中的民俗仪式呈现(1993—2002)
    电影首先要满足“他者”的期待,而“他者”在这里主要指两个主体,一是中国城市居民主体,二是欧美国家的观众主体。从前,“‘城乡的分离’与‘这种对立的运动’,只局限于一国的范围内,而现在这一过程在大得多的基础上表现出来。从这个观点看,整个国家变成了‘城市’,即工业国,而整个农业地区变成了‘乡村’”。除了城乡之间的分离以外,“拿殖民地和工业国家对比,前者是世界农村,后者是世界城市……强大的工业国……是整个世界经济的大城市,而殖民地外围区或原来的殖民地同这些工业中心

    电影文学 2022年10期2022-06-21

  • 《威尼斯商人》中的他者形象
    当时盛行的犹太“他者”形象。首先,在法庭上夏洛克用话语来反驳大众对犹太人的刻板印象,捍卫高利贷的合法性。其次,夏洛克利用家宅构筑抵御反犹主义的避难所并与安东尼奥建立联系来抵制犹太人作为他者的形象。【关键词】威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他者【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4-0020-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

    今古文创 2022年24期2022-06-20

  •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女性形象的规训、反抗与突围
    夫兄弟》 规训 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复杂、矛盾,在其作品《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他刻画了一系列复杂而又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我们不难发现,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的规训社会中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男性人物的规训与压制,但她们并没有一直深陷男性规训的泥沼之中,而是展开了积极的反抗。本文将从福柯微观权力的角度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两部作品中主要女性人物角色所受到的来自男性的规训与压迫,她们对规训与压迫的反抗,以及最后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6期2022-06-15

  • 葡萄牙后殖民文学的创作艺术
    间 叙事主体 “他者”身份后殖民主义文学是20 世纪70 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是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造成的种种后果而进行的批判主义研究。当代葡萄牙文学经常涉及去殖民化的问题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与前殖民地国家的政治与文化独立有关的问题、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等主题,因而引发了西方学术批评界的大量关注。特林达·格桑(Teolinda Gers?o)是葡萄牙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语言简洁朴实,情节真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6期2022-06-15

  • 王韬《扶桑游记》中的日本女性形象
    日本女性形象 他者 自我王韬(1828—1897)的《扶桑游记》是晚清域外游记的一种,记载了作者1879 年在日本的经历。王韬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经由传统文人到西学倡导者的转变,他的身上有着传统与现代两方面的特征,这种自我形象是伴随着对他者形象的塑造而确立的。自始于1849年的墨海书馆时期起,他就踏上了对西方文明的認知之路,出游异域更是使其能够直面他者他者形象实为自我建构,《漫游随录》和《扶桑游记》这两部异域游记中的“他者”正是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9期2022-05-30

  • 库切《等待野蛮人》中蛮族女孩的多重寓意
    民的行为暴力和“他者”认知暴力实质,还暗含着作家对南非未来希望的憧憬。作为第三世界知识分子,库切以一种新的主体间性,期望探索一条多元共生状态下和谐发展的道路。关键词:库切;等待野蛮人;蛮族女孩;他者;认知暴力;困境一直以来,《等待野蛮人》被视为库切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2003年库切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掀起了国内学者的研究热潮,2021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更是将之前浙江文艺出版社的该作品译本再版,可见其经典性和艺术魅力。该作品人物关系并不复杂,情节也清晰

    美与时代·下 2022年8期2022-05-30

  • 《玩偶之家》的误读与再读
    娜拉 镜像理论 他者 解构 成熟一、理论意义上的失败解放1918年,《玩偶之家》经胡适、罗家伦合力翻译而进入中国文学界,次年又迎来了本土版本——胡适的《终身大事》。随着《玩偶之家》和《终身大事》的不断公演,娜拉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人物。从文本来看,娜拉毅然走出家门不仅表现了对男权的反抗、对男女平等地位的诉求,还标志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因此,娜拉在当时被当作女性解放的标本。需要注意的是,“解放的标本”和“解放了的标本”两者之间虽只差了一个字,意义却有重大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跨文化视角下中外合拍纪录片的传播策略分析
    文章从题材选取、他者形象、编码策略三个方面分析這部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包括选取兼顾中外市场的题材、建立平等的他者形象、注重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双重编码等,这些策略的运用较好地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期待视野;他者;纪录片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8-00-032021年4月16日,由罗飞执导、詹姆斯·卡梅隆监制的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以下简称《六人》)先后在国内外上映。

    艺术科技 2022年8期2022-05-30

  • 中野孤山笔下的长江形象
    山通过长江形象的他者叙述,试图塑造近代日本的自我形象。 关键词:中野孤山 《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 长江形象 他者近代以前,长江是幻化于唐诗宋词中的诗意符号,千百年前随着汉籍的东传被古代日本人所耳熟能详。这一时期,日本人对中国保持一种文化仰视的态度,自然对长江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充满美好想象和崇拜。近代以后,形形色色的日本人怀着不同目的来到了长江,用游记、诗歌、日记等形式重新塑造了他们眼中的长江形象,这些文字不经意间真实地记录下了百年前长江独特的风景,是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5期2022-05-27

  • 人类与非人类:后人类视域下科幻电影的“他者”叙事
    理和后人类作为“他者”;《从〈流浪地球〉看中国科幻的后人类想象》聚焦于后人类世界的科学和人文想象;《“后人类”身体的嬗变及其媒介性——基于中国科幻文艺的考察》主要探索身体在技术中的嬗变及其后果的深刻反思;《科幻电影作为后人类主体的生成系统——“拟人”视角和“超人”视角的遭遇引发的反思》分别从笛卡儿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和“超人视觉”的颠覆主客体二元对立来探讨主体的生成。虽然有主体性、女性主义和身体美学的研究,可是后人类视域下科幻电影的“他者”叙事,学界迄今仍无深

    电影文学 2022年6期2022-05-23

  • 《人间失格》他者视域下自我建构的悲剧性
    的寻觅和误认,到他者视域下对自我主体的异化建构,再到主体重构过程的破灭。小说异常冷峻地展示出叶藏“走向疯狂存在”的悲剧全过程,并借此悲剧性的结局提出了现代人建构自我的最为真切的痛苦问题。【关键词】 镜像理论;《人间失格》;他者;自我建构;悲剧性【中图分类号】I20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7-0016-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

    今古文创 2022年17期2022-05-20

  • 麦克白夫人:他者形象的颠覆与再现
    女性在文本中作为他者的形象,解读麦克白夫人后期如何再现了他者特质,并进一步探析这种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麦克白夫人 莎士比亚 女性主义 他者 《麦克白》作为莎翁的经典四大悲剧之一,与其相关的女性主义解读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莎士比亚表其达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即在作品中贯穿女性命运与性别主题。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层次丰富、个性饱满、性格迥异,但都反映出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生存状态。然而,莎士比亚本人是一个女性主义者还是厌女主义者、其作品中的女性是颠覆了

    文学教育 2022年4期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