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内亮纪录片中的“他者”叙事及内涵价值

2023-11-08 14:36孟翊
声屏世界 2023年15期
关键词:竹内他者共情

□孟翊

“他者”叙事是以他者视角描述叙事主体的表述方式,叙事者在讲述他人故事时,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呈现出具有信服力的叙事内容。近年来,“他者”叙事逐渐应用到纪录片中,致力于打破固有偏见与文化壁垒,成为彰显各国形象的重要“窗口”。日籍导演竹内亮拍摄的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充分融合了“他者”叙事,展现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加深了海外观众对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与信任,为共同创建和谐融洽的国际交流环境提供新启发。

“他者”叙事在纪录片中的应用

“他者”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方后殖民理论中,随着文化的传播与扩散,“他者”理论逐渐进入叙事传播研究范畴中,为叙事提供了新颖视角,推动着叙事理论内涵与外延的更新与延续。“他者”叙事相对于“自我”叙事来讲,叙事视点由“我说”转变为“他说”,“他者”因此具有了叙述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体现在内容(说什么)、路径(怎么说)、方法(用什么样的方式说)以及最终要实现的意图和诉求上。在跨文化传播中,“他者”叙事是指叙事者作为文化背景中不同的“他人”,从国际视野出发讲述别国故事,叙事者身份从参与者转变为旁观者,被讲述者作为故事中的“自我”,在“他人”叙事中完成形象与内容的建构。“他者”叙事与“自我”书写既对立又相融,“他者”的讲述填充“自我”书写中存在的空白,又从对立面的国际视角突出“自我”深层次隐喻的内涵,二者共同结合完成“他者”叙事。

近年来,“他者”叙事广泛应用于纪录片中。随着媒介快速发展,新媒体网络将国际社会连接到一起,各国用户可根据媒介所传递的内容了解海外信息,但由于受到固有偏见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大数据技术在传播时具有偏向性,海外用户在接收信息内容时易受到信息茧房的影响,对海外信息内容了解不够全面,而“他者”叙事一定程度上可突破政治意识形态所编织的数据茧房,为海外用户呈现真实、客观、全面的“他国”故事。由于文化背景与语言习俗不同,各国之间存在高低语境的差别,高语境国家在传播国际内容时往往将重点内容隐含在传播符号中,而低语境国家则直接呈现表达内容,高低语境的差异为不同国家观众理解叙事内容设立了隐性界限。而将“他者”叙事应用于纪录片创作中,可有效打破因语境不同所造成的界限,为纪录片实现跨语境传播提供可能。“他者”作为纪录片的叙述主体,通常是长期生活在被记录国家,且对该国的文化与语言有深入了解的他国友人。他们在进行纪录片叙事时,通常会根据他国文化与语言的习惯进行理解与讲述,之后按照自身国家语境与文化背景进行相应解读,在两国语境的转变中形成独特的“他者”视角,为纪录片实现国际文化语境无障碍传播搭建桥梁。

竹内亮纪录片的“他者”叙事

日籍导演竹内亮是纪录片“他者”叙事中的典型代表人物。他长期定居南京,从外籍导演视角拍摄了多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立体客观地展示中国形象,在中日两国以及国际社会中受到高度关注。竹内亮在以中国为主题进行纪录片拍摄与制作时,充分利用“他者”叙事,避免诱导回答与预设立场,真实客观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状态,并连接不同语境文化,利用共情体验修饰语言,激发国际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沉浸参与:第一人称视角带入。竹内亮在拍摄纪录片时充分利用“他者”叙事,将自身沉浸在纪录片中,直接与被记录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以第一人称向观众直观呈现叙事内容,减弱因文化背景不同形成的传播隔阂,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大部分纪录片在制作时会将视角集中于被记录者中,并辅以画外音与被记录者的自我陈述完成纪录片的叙事,这种第三者叙事视角将观众与纪录片进行分割,使观众处于纪录片叙事之外,成为观看纪录片的“局外人”,缺乏参与体验。

竹内亮在南京定居多年,对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具有自己的理解,从异域视角出发记录中国,可呈现出国际友人对中国的“他者”叙事,从他人讲述中完成中国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因此,竹内亮创新拍摄视角,将自身融入纪录片中,基于自身视角带领观众共同感受纪录片中的叙事内容,在沉浸参与中感受中国魅力。例如,竹内亮以中国抗疫防疫为题材拍摄了一系列疫情纪录片,在拍摄时竹内亮与被记录者深入交流,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展示中国抗疫防疫的速度与力量,观众在观看时会不自觉地将自身代入竹内亮视角中,感受中国速度和中国决心。

真实呈现:客观影像展示内容。竹内亮导演在传递叙事内容时,尽量减少镜头剪辑对内容流畅度的影响,力求真实还原当时的客观场景,呈现真实的记录过程。纪录片是对场景与事件的真实镜像再现,不应过多加入导演的主观引导与镜头剪辑,而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纪录片制作者为吸引流量,刻意利用镜头剪辑为观众呈现出奇观化的记录场景,阻碍纪录片内容的真实再现。竹内亮导演在制作纪录片时,坚持使用客观影像展示叙事内容,使观众在真实影像中感受纪录片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同时,在利用镜头进行“他者”叙事时,避免过多带入主观情绪,始终保持对记录内容的冷静分析与判断,客观镜头与冷静情绪的结合,加强了纪录片叙事内容的真实性,提升了纪录片在海内外的传播影响力。

竹内亮导演在拍摄《好久不见,武汉》时,将镜头对准雷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从构图到建成仅耗时10天,当时国际社会对雷神山医院的建成颇有质疑,竹内亮利用纪实镜头向观众展示雷神山医院的庞大规模与先进设备,并采访当时的施工人员,跟随施工人员的回忆与讲述重新回到建设雷神山医院时的情景,向国际社会展示雷神山医院建造的真实性,展现了中国强大的执行力与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凝聚力。

连接语境:共情传播修饰语言。竹内亮导演基于被记录者的情绪感受,在纪录片中加入共情体验,打破不同国家之间因语境差异而形成的语言隔阂,将共情传播融入纪录片中,为观众呈现共通的情感空间。共情是指个体可通过具体场景与画面准确感受到他人情绪与情感,并根据他人情绪调整自身感受,继而与他人产生相同情感的心理变化过程。共情传播扩散个体共情体验,贯穿于竹内亮的纪录片中,为客观纪录片叙事增加主观温情,呈现出具有人文温度的叙事内容。

由于国际传播环境中存在高低语境,纪录片中的叙事语言往往难以被深层次理解,但共情是每个人自带的能力与天赋,无论文化背景怎样,人类情感始终是共通的,在“他者”叙事中加入情感因素,可以连接不同语境,不同国家的观众根据情感价值感受语言所蕴含的深意,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叙事境界。竹内亮的纪录片从普通小人物出发,通过生动感人的事迹传递出情感价值,使观众在观看时产生共情体验。在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中,竹内亮采访了一名抗疫护士,当被问到不幸离世的患者时,被采访护士的眼泪瞬间流出,在平息心情后,护士讲述了当时的难过与无奈。这组叙事镜头使观众与护士产生共情心理,跟随护士的讲述回到当时情景,此时语言是否相通已不再重要,共情感受成为推动叙事发展的主要因素,使观众在共情中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当时的情景。

叙事主题:突破框架激发共鸣。竹内亮导演在选择叙事主题时,突破叙事框架所建构的宏观叙事体系,从微观主题入手,以小见大展示出叙事内涵,激发海内外观众产生共鸣。纪录片在拍摄前会按照框架拟定主题,多数纪录片在选择主题时会从宏观框架入手,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微观主题的作用与影响。竹内亮导演突破宏观框架,另辟蹊径选择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进行叙事与记录,探究国际社会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向国际社会展示可感可知的中国形象。

纪录片《后疫情时代》主要呈现疫情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复苏,竹内亮从快递配送、直播行业、空气净化、零感染工厂四个方面入手,真实记录了中国经济在疫情之后取得的成就,这四个方面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观众在观看时易产生共鸣。在经济复苏与发展的叙事框架下,竹内亮没有选择宏大的主题来表现经济发展,而是从普通人的生活需求入手,剖析与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将与民生问题相关的微观主题结合起来,共同展示中国经济发展与复苏的方式与力量。

竹内亮纪录片“他者”叙事的内涵价值

竹内亮导演将镜头聚焦于每一位平凡又努力的中国人,用“他者”视角展现出真实客观的中国形象,打破国际社会中存在的界限,加深海外观众对中国的理解与信任,为中国对外传播搭建有利的国际桥梁。

“他者”视角:微观切入展示中国精神。“他者”叙事将视角交于国外观众,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从国外观众的文化背景出发,呈现出具有异域特点的观察视角。竹内亮导演在拍摄纪录片时,从微观角度出发,将视角聚焦于平凡人物与普通事件中,以小见大传递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与精神内涵。相比于中国纪录片宏大的叙事表达,平凡人物的普通故事更能触动观众内心,连接海内外观众对事件的共同记忆。竹内亮导演基于细微视角,彰显中国人坚韧与质朴的积极精神,向海外观众展示可感可知的中国形象。

竹内亮导演在拍摄防疫抗疫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时,从微观角度出发,采访了十位与武汉相关的普通人物。他们虽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但都为防疫抗疫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有参与建设雷神山医院的工人,也有坚守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竹内亮导演将普通人物的真情实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向国际社会呈现出中国众志成城与攻坚克难的民族精神。

“他者”讲述:增强国家形象的信服力。竹内亮导演利用国籍差异叙述中国故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际社会对叙述内容的接受度,实现纪录片宣传中国形象的目的。在对外塑造国家形象中,中国的“自我”书写易引起国际社会质疑,从而被冠以“不实”的头衔,而竹内亮导演作为“他者”,在叙事时以国际社会为中心,讲述与记录中国相关故事,超越国籍界限的第三方讲述似乎更具真实性,在国际社会中也更具有较强的信服力。竹内亮导演的“他者”叙事是对中国“自我”书写的补充与辅助,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在国际社会中呈现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竹内亮导演拍摄的介绍南京防疫手段的纪录片《南京抗疫现场》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该纪录片已被翻译成多种国家语言版本在国际社会中传播,在传递中国抗疫经验的同时,通过”他者“叙述展示中国高效团结的国家形象。

“他者”共情:打破国际界限增进民众理解。竹内亮导演拍摄中国抗疫防疫系列纪录片的初衷是通过镜头记录中国先进的防疫抗疫手段与经验,并传播到日本,希望日本有所借鉴。他的出发点在于打破国际界限,用镜头拉近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将温暖人心的情感融入记录中,基于各国之间共通的情感增进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成为连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窗口”,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与信任,为中国与各国之间的友谊注入生机与活力。

竹内亮导演在拍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中突发疾病,在武汉医院治疗时近距离体会到抗疫防疫期间医护人员的艰辛与压力,通过镜头传递出中国医护人员的坚韧与毅力,将共情感受融入到画面与对白中,深层次增进各国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赞赏竹内亮疫情系列纪录片,并表明“希望能够看到更多这种接地气、暖人心的纪录片,更好地增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

“他者”传递:打破文化壁垒搭建传播桥梁。竹内亮导演所拍摄的关于中国抗疫防疫题材的纪录片分为英文版与日文版,英文版是面对国际社会,以海外网民关注的事件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外籍导演文化语境转换与融合的优势,注重细节铺垫与故事的流畅性,有利于打破各国之间的文化壁垒,为传播中国形象搭建国际桥梁。纪录片作为塑造国家形象以及传递国家理念的重要载体,在传播时会遭遇文化壁垒,产生文化折扣,换言之,在国内具有深刻影响力,但当传播到别国时会因文化背景与社会制度不同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竹内亮作为外籍导演,根据不同国家的行为习俗与文化习惯,提炼出国际观众感兴趣的话题,并按照国际审美趋势进行镜头表达,为不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提供场所,实现中国形象的海外传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竹内亮导演利用“他者”叙事讲述中国抗疫防疫故事,同时在纪录片中注入人文温情,利用情感激发国际观众产生共情体验,从而增进国际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突破文化壁垒,共同搭建对外传播桥梁,在国际社会中呈现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实现纪录片“他者”叙事中深层的价值内涵。

结语

竹内亮导演从普通人生活切入,将“他者”叙事融入记录片拍摄中,用第三者视角客观真实呈现中国形象,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进行对外形象传播搭建海外桥梁。同时还注意连接高低语境,在表达中贴合各语境观众观看习惯,使海外观众能深层次体会到纪录片中所表达出的情感价值,完成跨越国际的共情体验。人类本就是命运共同体,“他者”叙事能够加深观众对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与信任,打破既有偏见与文化隔阂,共同创造和谐融洽的国际交流环境。

猜你喜欢
竹内他者共情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竹内实和他的《诗人毛泽东》
不是竹内实,是竹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