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引领学生在“美”与“趣”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2016-12-12 13:34张颖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物候意图教学内容

张颖

摘 要:本文从实际教学的角度,认识与发掘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关系,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手段方式、制定教学流程、挖掘课程的整合之处等方面,结合具体教学事例来体现信息技术如何能够更加有效的应用于学科教学中,对于教师开展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学习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对于广大师生来讲已经不再遥远,它以自身的优越性和广泛性得到很好的推广与应用。在近几年的实际教学中,我也与老师们一起探究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活用善用信息技术,有效的促进教学的实施和飞跃。在教师进行语文教学中,充分而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引领学生在“美”与“趣”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一、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手段与方式,做好授课准备

语文课文丰富多样,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充分了解分析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环节,根据这些制定合理的授课规划,并找准切入点,选择适宜的多媒体资源,为使用信息技术做好铺垫。

以《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即事理说明文单元,帮助学生从语文角度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进行本课教学,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更可以营造优美、生动、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便于引领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学选择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丰富的图片、视频等会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为营造生动、优美及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体现设计理念,确定使用教学方法为:信息技术教学法、听读朗读法、合作讨论法、观影表述法等。

二、制定教学流程,挖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点,提升时效性

为了更好的进行实际教学,教师应精心设计制定教学流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发掘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之处,将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发挥得最为极致,同时优化课堂的教学,做到有条不紊,环环相扣。

依然以《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教学为例,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并挖掘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点:

1.音乐导入 走近大自然 (整合点一)

(1)教师展示山水景致的图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们静静聆听。

(2)设计导语:“绿水荡漾,群山震颤,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游向快乐的地方;蓝天白云,高山青青,鸟儿自由自在的飞,飞向幸福的方向… …”大自然总是令我们无限遐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大自然。

[设计意图]优美的自然环境配合相应的音乐营造美妙的教学氛围,而且传递出自然中生命的气息,引领学生们走近大自然。

2.声形引路 辨别大自然 (整合点二)

“听音看图猜一猜”——教师展示四季不同景致以及鸟鸣、蛙叫、蛐蛐叫以及踏雪声,请学生们判断具体的季节,从而明确不同景象与季节和气候之间有着奇妙的联系。

[设计意图]鲜明的画面与典型的声音营造了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信息技术具有的趣味性与直观性,使枯燥的科学知识不再乏味。

3.欣赏朗读 感知“语言” (整合点三)

(1)听朗读读课文,筛选“语言”。播放《大自然的语言》朗读,引导学生边欣赏朗读边阅读文本,并且筛选出文中出现的主要的物候现象。

[设计意图]“冰雪融化”、“燕子翩然归来”、“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风雪载途的寒冬”等文中描写的美好画面配合深沉生动的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强化了对“美”的体验,并且在听读中筛选出主要的“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对全文形成了整体的感知,也为突破教学重点——培养概括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做好铺垫。

(2)妙语展现画面,对比文本,体味语言。观看一段教师制作的自然景观的视频画面,引领学生观察其中景物的特点,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再与课文中的描写进行对比,分析出文中的语言特点。

[设计意图]视频中展现了“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燕子翩然归来”、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画面,与课文中的描写非常吻合,而学生自己对这些画面的描述可能不够形象,通过这种比较,学生就更能发觉文中运用拟人手法和语言生动、典雅的特点,深化本课“美”的体验,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4.合作探究 概括要点 (整合点四)

展示南京与北京的位置、济南与烟台的地图位置、春天同一地区山下与山上不同的景致等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且分析作者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图片与地图直观、鲜明的体现了四大因素造成的不同的物候现象,学生们从景象的差别很自然的体会原因所在,这种比较也增强了教学“趣”的感受,突破了教学的知识目标、概括要点的能力目标以及了解物候学知识的教学难点。

5.拓展延伸 深化知识 (整合点五)

(1)屏幕展示关于“古代农谚”的填空练习,加深学生理解。

(2)展示 flash动画《二十四节气歌》,深化学到的物候知识以及研究物候的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有趣的动画,适宜的练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对文中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并得以深化,实现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的情感目标。

6.布置作业 巩固强化 (整合点六)

(1)根据老师提供的自然景致的视频,任选其一,仿照本文中生动典雅的语言特点,写一篇关于自然的短文。(教师提供三段视频)

(2)选做一、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了解物候知识,分小组做好幻灯片或者网页,进行班级交流。

选做二、结合本课内容做出电子板报,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强化课堂学习的内容,对教学难点课外进行拓展,另外通过练笔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而制作幻灯片和电子板报则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综合这样一堂课的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融合了大量的视频、图片和声音,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和优美的学习环境,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为实现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引领学生强烈的感受到语文学科中蕴含的魅力,但同时我也强烈的感受到如何实现利用信息技术真正引领课堂是一个需要一线教师们长期坚持和探索才能解决的问题,相信我们会通过实践和体验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做得更加完美!

猜你喜欢
物候意图教学内容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灰枣’及其芽变品系的物候和生育特性研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5种忍冬科植物物候期观察和比较
约旦野生二棱大麦在川西高原的物候期和农艺性状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