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6-12-12 15:46张海丽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

张海丽

摘 要:中国梦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主要包括:运用移动终端,营造学习中国梦的良好氛围;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加深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将中国梦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

关键词:中国梦;高校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141-03

2012 年 11 月 29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此后,他又在很多场合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刻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任务,其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而且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首要的、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除了要具有专业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坚定的实现中国梦信心,只有具备这些,才是国家所需要的未来共产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宣传、教育、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工程中,高校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何将中国梦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需要学校领导、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各职能部门等齐心协力,共同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有效路径。

一、运用移动终端,营造学习中国梦的良好氛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达6.68亿,手机网民5.94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占比为31.4%,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据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中有95%以上是网民,他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互联网,其次是电视媒体。“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成为大学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私密性、即时性等特点,使人类的认知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如何利用新媒体的这些特点,激发他们创造力的同时鼓舞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世界、参与社会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贯穿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广泛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飞信、手机短信等新媒体,通过在校园网主页上设定中国梦专项内容、微信、微博号发布信息、转载、互动讨论等方式,及时、深入地开展中国梦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加深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中国梦宣传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几门主干课程中都有关于中国梦的相关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授中国梦的提出背景、含义、重要意义、实现路径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对中国梦有一个基本而准确的理解;传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学生从思想上与党始终保持一致;不断扩大中国梦的影响,在舆论上形成主导之势,使学生自觉认同中国梦,甘愿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拼搏助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所有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学习的课程。将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能使大学生更系统地学习中国梦的提出背景、含义、重要意义、实现路径等,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讲解中国梦的相关知识,可以让大学生认真学习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他们在思想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较强,纯粹的理论阐释会使教学显得枯燥、沉闷,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思政课教师在讲授中不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根本。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当今大学生大多是90 后,他们是在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习惯于通过直接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冲击来认知这个世界。而思政课教师大多生活在电子产品缺乏、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主要通过读书、听讲来掌握知识、认识事物。因此,他们往往也习惯于将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并延续下来,教学上常常出现“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等的现象。不与时俱进,完全依赖旧有的教学模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生代大学生的学习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应有的讲授以外,还要合理利用现代化媒介资源,适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加入视频、音频、图片、幻灯片等,把传统偏重口耳相传的间接性经验教育转换成加入视觉、听觉冲击的直接经验性教育,将教学内容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将中国梦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中国梦的相关知识愿意学、学得会,并且还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必须要能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能够激发出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要的讲授也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演讲比赛法、研讨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把中国梦的内涵及其内在精神以形象、直观、易懂的方式讲授,才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自觉学习并坚信自己所学内容的正确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中国梦相关的励志视频、图书、或和图片,通过具体的素材来直观表现出其内在蕴涵的精神,让学生感觉不到说教,寓教于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畅谈观后感,讲述对该影像资料的理解,如何把中国梦和自己的梦有机结合,在国家实现中国梦的同时也使自己梦想成真,赢得出彩人生。

(三)高校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

高校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除了理论学时,都有相应的实践学时,让大学生参加融入中国梦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培养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也能提高他们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与社会脱节,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对中国梦的感性认识最终上升为理性认识。

具体的实践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具有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革开放后涌现出的发展典型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创新创业园区等。通过参观调研,加强了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知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很多英雄和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今天,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可以和学校每年组织的大学生“三下乡”“西部计划”、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真伪。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参与到融入中国梦内容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去,深入社会各行各业、各个方面,在同各阶层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学习和认识到很多书本之外的东西,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和思想意识等。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把理论用于实践,到社会中锻炼自己,才能让大学生自觉把个人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才能促使他们真正体会、领悟中国梦的真实性、可行性。

三、将中国梦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对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理解,中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总体来讲,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高校大学生,活动场所是高校校园,主要价值导向是育人,是包含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出思想上、专业上都优秀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对其所培育的人才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学生会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不断改变着自己。各高校在自身发展状况、人才培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校园文化重视和建设程度等各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即每个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也会有所不同。要想真正将中国梦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还要求各高校在融入形式上下功夫,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高校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可以以“中国梦与我的梦”“中国梦与成才梦”“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百年目标与中国梦”等为主题,通过讲座、培训、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不同的形式使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得到升华,使每一位大学生的梦自然而然地汇集为中国梦的一部分,在自己梦想成真的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也随之实现。

在中国梦宣传教育中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学校的官网、微博、微信等开设专题内容,举办中国梦网上系列谈学习活动,形成正面舆论引导。学校的校园广播、LED 显示屏可以经常播放中国梦相关的影像资料,扩大宣传力度。还可以在校园的橱窗宣传栏、宣传横幅标语、校园海报中反映出中国梦的相关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绘画、照片以及相关的语言描述,向大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净化校园环境,优化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感。

高校团委和学生处可以组织、策划以实现“中国梦”为创作主题的系列文体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各类文艺演出,演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小品、相声、歌曲、趣味运动、话剧等,形成中国梦宣传教育良好的文化氛围。

总之,将中国梦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也需要各方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滋养。另外,还要不断加强校风、学风、班风建设,用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促使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不懈。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

[3] 陈志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4] 顾海良.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

[5] 陈占安.大力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思想教育研究,2013,(2).

[6] 蒋桂芳.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点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

[7] 肖燕.“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 吴 迪]

猜你喜欢
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