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产能转移视角的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

2016-12-12 01:37李富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高职教育国际化

李富

摘 要: 高职教育要服务于产业的发展,随着产业的发展而动态调整,一带一路的推行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高职教育要借助产能对外转移的契机,借鉴欧盟职业教育推进的历程,采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举职业教育、共建特色专业、加强人员交流、鼓励境外就业和建设研修基地等形式开展国际化合作,合作中应注意加强沟通、提升学生语言水平、兴办新型专业、借助已有资源和经验,达到了良好的合作效果。

关键词: 一带一路;产业发展;高职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5-0013-05

一带一路是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发展,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依靠中国与沿线国家既有的双边、多边机制,与沿线国家进行经济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给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了契机,如何借助一带一路的影响,创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教育,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是高职教育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

一、一带一路下产能转移视角的高职教育国际化契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制造业迅速壮大,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随着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出来,在此背景下“走出去”和互通有无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就是基于这种背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国内过剩产能在这些国家往往是优质产能,过剩产能外移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互利共赢。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速度放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创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在GDP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走出去”被寄予了稳定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使命。过剩产能对外投资,开展对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不仅是扩大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机遇,也是国内产业优化升级的内在需求。

一带一路的推行对于中国产业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影响深远,铁路、核电等重大装备行业,正整合行业资源,实现全产业链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钢铁、建材、有色、轻纺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始在境外建设上下游配套生产线,实现国内装备的充分利用;而工程机械、船舶、通信、电力等成套设备则正逐步稳固出口市场。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2014年全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 160亿美元,加上第三地融资再投资,对外投资规模达到 1 400亿美元左右,高于中国实际利用外资200亿美元,就是说,2014年中国实际对外投资规模已经超过利用外资规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一带一路推行中,产业转移增加,产业不断国际化,而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产业的国际化需要教育培养人才的支持[1]。2014年《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高校要结合“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等战略规划,探索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形态和新渠道。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要坚持开放包容、和平合作、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深入发展人文交流,促进相互间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为产业的转移提供重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既有助于提升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也有利于高职教育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欧盟各国职业教育的合作经验

随着欧盟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欧盟20世纪末面临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尽管欧盟的就业形势不断改善,但长期结构性失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而劳动力技能水平与市场需求的差距,职业转移的结构障碍、地理差距给人才流动造成的困境等是造成欧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职业教育与培训由于紧密贴近市场、紧密贴近企业的需求,逐渐成为欧盟各国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主要途径,受到欧盟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

21 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不断深入、知识经济与技术不断更新,以及区域人口变化趋势所带来的挑战,欧盟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优先合作领域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朝着稳步发展迈进,“合作、质量、流动、开放”成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的立足点,建立“一体化职业教育与培训区”成为欧盟成员国共同努力的目标[3]。为此欧盟颁布了系列职业教育文件,从2000年的里斯本战略、2002哥本哈根宣言、2004马斯特里赫特公报、2006赫尔辛基公报到2007萨洛尼卡会议——建立VET区,共同开发以学习成果为基础的欧洲资格框架、构建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共同质量保证框架、推动建立欧洲职业教育学分体系、认可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的效力、加强咨询指导服务合作机制、确定职业教育与培训合作的优先领域与措施、制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自由流动政策等,促进了欧盟各国职业教育合作的明显进展。

(一)建立欧洲资格框架

早期的欧盟各国教育和培训系统存在多样性,各成员国各级教育和培训机构之间缺乏终身教育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对公民所取得资格证书的认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迫切需要区域内不同国家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2002年6月,欧盟理事会通过各成员国密切合作建立一个认可教育和培训领域资格证书框架的决议。2005年初,欧盟委员会组建了欧洲资格框架专家工作组,并基于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提出了一个8级初步框架的方案。此后,经过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的谨慎磋商和探讨,于2008年2月正式形成欧洲教育资格框架[4]。

(二)建立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共同质量保证框架

2004 年5 月,欧盟教育理事会通过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共同质量保证体系框架”,该框架由模式、方法、监控与测量四种要素构成,并对每个要素都规定一套各成员方都认可的核心质量标准,其目标是提升区域内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的质量,促进成员国之间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转换制度,提高公民能力与资格认定的可比性和透明度,建立各国教育与培训之间的互信互认制度。“职业教育与培训共同质量保证体系框架”为欧盟各国完善国家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

(三)确定职业教育与培训合作的优先领域与措施

促进合作与交流,一直以来都是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领域的努力目标,为完成这种目标,先后颁布了系列政策,从2002 年“哥本哈根宣言”到2004马斯特里赫特公报、2006赫尔辛基公报等,进一步明确欧盟各国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合作的优先领域,以及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四)促进教师、学生等教育相关人员的有效流动

商品、资本、人员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对欧盟一体化的意义重大,为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内的人员流动,1995年欧盟委员会开始实施“达· 芬奇计划”,旨在促进各成员国间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教师、学生、培训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交流和合作研究。2006 年12 月,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联合发布了《欧洲流动质量宪章的建议书》,为共同体内教育与培训的跨境流动及为确保流动质量提出了指导方针,并指出准备、监控、指导以及对参与培训或学习人员的学习经历和所获资格的转换与认可的重要性。2014年欧盟的“伊拉斯谟+计划”进一步提升教育人员的综合性交流,规模继续扩大,整个项目预算达到147亿欧元[6]。

由此可以看出自里斯本战略,特别是哥本哈根宣言的推进,欧盟各国职业教育政策发生重大转变。欧盟的职业教育战略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在保留各国体系多样性的同时,塑造了一个更公正和更具活力的职业教育形象。从哥本哈根、马斯特里赫、赫尔辛基到波尔多,欧洲正在构建一个以互信和透明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区,为欧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欧盟的职业教育进程也为非欧盟国家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三、一带一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的途径

(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要服务于产业的发展,要跟随一带一路发展,与国家产业海外存在相伴随。随着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的对外转移,国际产能合作日益深化,这将有效拉动沿线一带一路国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中国高职院校到境外办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普遍比较落后,教育基础设施不足,产教融合程度较浅,学生就业比较困难,因此对高质量职业教育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与这些国家相比,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办学经验丰富,优势明显,结合自身特点与国外政府、高校合作举办高职教育,或共同设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对接当地的产业发展需求,为当地产业培育新一代产业工人将大有可为[7]。在具体推行合作办学时,可借助与东南亚、中亚和南亚等周边国家的地缘优势,实现逐步推行、分层递进,充分发挥我国高职教育资源的优势,打造中国高职教育品牌。

(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院校共建特色专业

围绕当地“一带一路”重大建设项目工程,与沿线国家在该国高职院校共同建设相关联的专业,满足项目工程建设和项目后续运行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增长需求。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建设中,应选择当地就业需求紧迫的专业,提高当地公民的就业和创业水平。为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高职教育的认可度,把中国高职教育融入到当地文化,应重点扶持民族传统工艺专业,大力发展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传承和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在专业共建中,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构建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培养学生较好的就业与创业能力,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教学交流

高职院校国际化合作的形式有很多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对口交流关系是其中的重要形式。中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定期开展校际交流互访,通过参观访问、研讨会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加深对彼此办学方式、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等的了解和认识,夯实伙伴关系,促进经验分享、思想交流和互相学习。中国职业教育院校还可以派遣专业教师到伙伴学校进行支教,实行传、帮、带,帮助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培养,深化职业教育合作。

(四)与一带一路国家进行学生交流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开展学生交流。学生交流是高职教育交流的基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中国每年向沿线各国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高职教育要充分利用好中国政府奖学金,选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秀学生来中国高职院校进行学习。要结合“一带一路”国家的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依托中国高职教育资源优势,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推进“留学行动计划”,鼓励高职院校发展留学生教育,促进职业技术培训输出;要积极参与相关职业资格国际认证标准制定,积极安排中方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短期学习体验和实习,拓展国际视野,同时要加强在对口交流框架下高级技术人员的流动和校级交流,提升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塑造中国高职教育品牌。

(五)促进学生到一带一路国家就业

随着中国大量富余优质产能向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输出,不仅可以拉动当地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也给中国高职教育毕业生借助境外项目建设的机遇,去国外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中国高职教育应在政府的指导协调下,深入调查一带一路国家沿线的人才需求,与相关跨国企业深入进行产教融合,在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引领下,调整专业结构,实施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特别是要大力培养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联的金融、贸易、工程、通信等方面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职业院校要加强与境外发展的中国企业合作,为学生创造境外实习、学习的机会,共同培养一大批综合素质高、技术能力强、适应境外工作需要的职业人才,通过产能输出的带动,实现高职学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就业。

(六)深化国际合作,加强研修基地建设

借助一带一路的优势,中国高职教育不仅要发挥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还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科研方面的优势,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培养科研人才,努力建设科研基地,针对一带一路沿线产业发展,举办针对性的科研培训班,既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科研修养,同时也提高中国高职教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影响,成为中国对外交流合作教育领域的重要平台。

四、一带一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沟通,凝聚职业教育合作共识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把沟通放在了重要的地位,这种沟通包括政策沟通和高职院校本身的对外沟通。政策沟通是中国高职教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需要推动双边和多边职业教育政策对话,通过高级别政府间会议或论坛等形式,共同协商,集中智慧,达成职业教育合作共识。

“一带一路”职业教育的沟通,要求沿线各国共同制定职业教育的区域合作规划和措施,要就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要协调各国之间的职业教育资格认定的标准,为区域人员合理流动清除机制障碍;各高职院校应积极对外沟通,就国际化合作形式、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慎重选择,以期达到最大合作效果。

(二)注重语言训练,融入当地文化

高职教育要服务于一带一路产业发展和产能的输出,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注重沿线一带一路国家语言的教学,高职学院要开发针对性的外语语言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在外语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教语言本身,而且要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熏陶,为今后更好的境外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客观上也要求我国职业教育学院院长和教师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对相关国家历史文化和教育传统的了解,有目的地制定外语课程标准,在标准的制定中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因素[8]。

(三)兴办新型专业,紧跟时代发展

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对专业进行调整和优化,优先设置互联网经济、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服务贸易、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和设计、医药卫生、旅游及科技服务、养老服务等相关专业,服务产业的对外发展需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跨境电商贸易方式已经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和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但相比之下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还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在现有信息专业的基础上,整合专业、实训设施和师资力量等资源,组建跨境电商人才孵化基地,做好跨境电商,服务一带一路。

(四)借助已有资源和经验,开展国际化合作

中国高职教育的品牌逐渐被“一带一路”国家所认可。中国多所高职院校已提前进行了国际化合作。如自2007年以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承办了44期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管理、港口管理和汽车产业等研修班,累计对泰国、缅甸、埃及、坦桑尼亚、肯尼亚、赞比亚等“一带一路”沿线10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近1 000名产业界、职业教育界人士和教师进行了培训。再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领会国家支持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契机,依托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认真实施校企合作海外办学。2012年5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红豆集团柬埔寨西港经济特区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锡商西港特区培训中心,先后培训当地企业人员达到1.4万余人次。2014年5月,学院进一步与西港莱福大学、建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利用双方师资、实训等条件,通过“1+1”分段模式共同培养当地产业发展的紧缺人才。

中国的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应借助现有合作的基础和前人经验,依托中国制造品质在“一带一路”国家中的影响,与当地政府、高校合作,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化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的新突破和国际影响的不断增强。

五、结论

一带一路是产业发展的机遇,可以促进剩余产能的对外转移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也是一种重要机遇,抓住中国产能的对外扩展,借助已有的国际影响,加大力度对外合作,在提升国际影响的同时,增加人才就业的渠道,实现高职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宗旨,这无论对于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对于高职教育的长久发展规划,都将会带来不可预料的深远影响,这期间高职教育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国际合作形式,增设专业,提升外语水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做到抓住契机、勇于突破,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李 富.不同产业结构国家职业教育的模式选择——兼论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J].教育学术月刊,2010(3):74-76.

[2]李 富.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变迁及人才培养创新[J].职教论坛,2013(22):34-37.

[3]王启龙,石伟平,李君敏.哥本哈根进程后德国促进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66-70.

[4]闫志利,王 伟.国内外区域职业教育一体化对京津冀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5(8):14-18.

[5]刘 磊,徐国庆.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VET)认证与质量保证的发展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0(15):89-92.

[6]李玉静(编译).欧盟探讨通过职业教育实现“欧盟2020目标”[J].职业技术教育,2011(9):13.

[7]周奔波,王书丹.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背景、问题及策略[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3-87.

[8]侯兴蜀.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形势及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1):46-50.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adjust dynamically with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brings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lying on the opportunity of the industry transfer to foreign countries and learning the promoting course of EUs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should jointly run vocational education,establish special profession, strengthen personnel communication, encourage overseas employment, build research base,and other forms to carry ou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ith the countries along One Belt and One Road. Cooper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level,establish new specialties and use existing resources and experiences for maximum cooperation effect.

Key words: One Belt and One Road;industry development;vocational edu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高职教育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