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垠在鄂西北的抗战文化活动述论

2016-12-12 01:46孟宪杰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鄂西北抗战文化

孟宪杰

摘 要: 抗战中期,姚雪垠在鄂西北活动达两年之久。这个期间,姚雪垠参加了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领导的抗战文化宣传工作,曾三次赴鄂北前线、大别山作战地采访报道,并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创作了《牛全德与红萝卜》、《春暖花开的时候》等主要抗战文学作品,为鄂西北及五战区抗战进步文化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姚雪垠;鄂西北;抗战;文化

中图分类号: K291/2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5-0042-04

鄂西北通常是指湖北省西北部的襄阳、郧阳地区,位于汉水中上游。抗日战争时期的鄂西北位居国统区大后方的前沿,是第五战区的辖地。特别是均(县)光(化)、襄樊一带,战区司令长官部长驻于此,各类军政机关密布,大批知名人士、进步团体和流亡青年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一度在此集聚,掀起过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由于一批进步文化人的积极参与和推动,这里的抗战文化活动盛极一时,别具特色。青年作家姚雪垠是这批进步文化人的主要代表之一。从1938年武汉沦陷后抵达襄樊至1941年初被战区当局迫害离开老河口,姚雪垠在鄂西北活动达两年之久。本文拟对这两年姚雪垠在鄂西北的抗战进步文化活动作一初步梳理,对此间他在文学上的得失不作过多评述。

一、积极参与鄂西北抗战文化宣传工作

姚雪垠,原名姚冠三,字汉英,1910年10月10日出生于河南邓县西乡姚营寨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学生时代即阅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书籍,在中共地下党的影响下参加开封的学潮被校方开除。30年代中期,姚雪垠就开始了文艺创作活动,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报刊上发表了不少短篇小说、散文和杂文。抗战爆发后,姚雪垠辗转开封、武汉、舞阳、南阳等地,创办刊物,发表文章,鼓动抗日。1938年春,他在发表的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中“运用新鲜生动的群众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农民抗日游击队员的典型”[1],在文坛上引起轰动,一举成名。时年仅28岁。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撤至襄樊。与此同时,由中共长江局周恩来、董必武与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协商建立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在襄樊正式成立,中共党员钱俊瑞任主任委员。成员大都是中共党员,主要有胡绳、孟宪章、李伯余、刘江陵、臧克家、张佐华、李相符、陈北鸥、夏石农等。文工会成立后,接手主办了战区司令长官部唯一的报纸《鄂北日报》,组建了数个流动文化队,在襄河、老白公路沿线建立了20余个文化站,以襄樊为中心,在鄂北到鄂中一带广泛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极大地唤起了广大民众的抗日救国热情。

这年11月,姚雪垠应钱俊瑞之函邀从南阳来到襄樊,参加文工会工作,挂中校衔。当时,考虑到襄樊临近前线,第五战区领导机关以位于襄樊西北、距襄樊300余里的均县作为后方,设有留守处。文工会在均县也设立了留守处。姚雪垠到襄后,旋即被派往均县留守处工作。根据均县一带抗日救亡工作的需要和许多团体、学校、流亡青年集聚于此的实际,均县留守处报请文工会批准,决定在城内举办抗日文化工作讲习班,培养一批从事抗日文化宣传、教育实际工作的骨干分子。从现存合影照片大致判断,讲习班在当地招收到近40位抗日爱国青年。经过匆匆筹备,讲习班就在设于县城民教馆内的文化站中开学了,姚雪垠、臧克家、田涛、孙陵均在该班授课。作为讲习班负责人,姚雪垠主要讲授唯物辩证法。姚雪垠学生时代接触过马克思的《哲学之贫困》等书籍,“初步掌握了一些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常识。”[2]他下了很大功夫备课,参阅了能看到的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书籍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结合当时战争形势的发展,把课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很受学员欢迎。以致除讲习班学员外,还有许多人前去旁听。77军军训团是33集团军在均县设立的培养下级军事干部的学校,由中共特别党员、副军长何基沣主持。国立湖北中学是山东各县中等学校南下流亡到湖北郧县、均县后成立的,师范部设在均县,由进步人士宋还吾任校长。两校得知讲习班的热烈反响后,数次邀请姚雪垠、臧克家、田涛等著名进步文化人到校作报告。姚雪垠应邀去77军军训团两三次,去国立湖北中学一次进行演讲。他的报告给两校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姚雪垠回忆道:“在今天看来是极为普通的常识,在当时却是新鲜知识,而且与现实斗争结合得很紧,颇为听讲的青年们所需要,也算是雪里送炭的工作。”[3]237在均县的数周里,除上述活动外,姚雪垠还在文艺理论、通讯和报告文学的写作方面辅导文艺青年,出席文工会召开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座谈会,“在统战座谈会上重点发言。”[4]

1939年初,国民党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反动方针。李宗仁屈服于蒋介石的压力,下令解散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等抗日救亡组织和进步群众团体。就在春节到来前几天,姚雪垠和留守处的全体人员乘船离开均县,前往襄樊。讲习班的学员、均县城内的进步青年团体、77军军训团的学员、国立湖北中学的部分学生纷纷前来送行。他们站在均县东门外的汉江岸上,挥动着火把,高呼抗战口号,很多学员要求姚雪垠写完讲稿,寄给他们。这样壮观的送行场面,使姚雪垠感动得两眼充满了热泪。此时的姚雪垠已经是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指导文学创作,再加上具有一定的史学功底,这种较为全面的理论素养应该是他讲课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二、以鄂西北为后方基地三赴抗日前线

姚雪垠回到襄樊后,在五战区政治部挂了个设计委员的名留了下来。后来在长官司令部挂秘书名义,继续从事抗战文化工作。2、3月间,姚雪垠等还前往襄阳隆中,为政治部政工大队第八中队作讲座式大报告。在此前后,相当多的已成名作家和青年作家如田涛、孙陵、彭澎、胡绳、陈北鸥、孟超、白克等汇集鄂西北。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批准姚雪垠、臧克家为筹备员,筹建文协鄂北(襄樊)分会。文协鄂北分会成立后,姚雪垠任理事,并又与臧克家等建立文协均县支会,在襄樊协助文学青年创办《青年园地》周刊。1939年春,第五战区形势吃紧,战区首脑机关提倡作家们去战地采访,开展宣传鼓动工作。于是五战区大批文化人响应全国文协“文人入伍,文章下乡”的号召,兴奋地走上了前线,深入战地生活,以“笔部队”的形式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

1939年4月,随枣战役爆发。4月6日,姚雪垠率一支小分队第一次赴前线采访。他“一面走着一面写着,一支铅笔,一个小日记本,一个膝盖。”[5]在厉山,他“在风霜野店的小灯前”[5]创作了散文《春到前线》。在覃连芳第84军174师,姚雪垠做了大量采访,深为该师有的连队与敌肉搏的英雄壮举所震撼。同年10月 ,桂林前线出版社出版了这次采访的成果《四月交响曲》。在这篇著名的战地通讯中,姚雪垠真实描写了前线战斗生活,热情讴歌了广大抗日将士强烈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日本士兵对侵华战争的结局没有信心的心理。从文章内容判断,《随县前方的农民运动》也是此次采访的重要收获。这是一篇很生动的社会调查报告,文章以大量事实全面描述了地处抗日前方的随县农民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倾向,对农民能否参加抗日救国斗争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随枣战役结束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撤至老河口,姚雪垠遂由襄樊移至老河口。8月,文协鄂北分会第二次组织“笔部队”远征大别山。姚雪垠与臧克家结伴步行,经南阳、漯河,过周口、界首、阜阳,渡过淝水,北向涡阳、蒙城,最后抵达立煌。“一双脚穿过三省,徒步往返几千里。”[6]160一路上,他们看到了战争留下的残垣断壁,也饱览了千百年来的名胜古迹。在周口,他们“坐在城头上探腿洗脚,屋脊象鱼群掠船而过。”[6]156在界首,奸商走私资敌,大发国难财的行径令他们无比气愤和心寒。在蒙城,他们凭吊为国捐躯的英勇将士。《界首集》和《血的蒙城》两篇通讯是姚雪垠远征途中所见、所闻、所感的真实记录。10月底,姚雪垠经商城、潢川等地返回老河口。

1939年底,为配合第五战区的冬季攻势,姚雪垠作为“笔部队”第一组成员第三次奔赴前线,在战地生活达三个多月。姚雪垠在给白克的信中写道:“每至一团即分营召集官兵开生活座谈会以进行搜集材料工作,所以一师一师工作起来,真费时间。此次来鄂中,所获材料,既特别丰富,亦深刻切实,生动有趣,只是没有功夫整理耳……”[7]1940年元旦过后,姚雪垠在钟祥前线写了《战地春讯》,文中披露了他在77军冯治安部采集到的大量感人事迹。此外,在樊城还写了通讯《鄂北战场上的神秘武装》。3月,姚雪垠在《阵中日报》上发表了《战地佳话》,真实地反映了前方将士的艰苦生活。三赴前线,姚雪垠搜集了大量战地生活素材,在前方、途中即写有战地通讯,但更多的作品还是回到襄樊、老河口后整理写成的。

三、抗战文学创作达到新高度

在鄂西北的两年里,火热的战区生活激发了作家的创作热情,姚雪垠进入文学创作的第一个爆发期 。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和中篇小说《牛全德与红萝卜》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

《春暖花开的时候》酝酿于1939年春。姚雪垠从均县到襄樊后,住在樊城原文工会的房子里。工作之余,胡绳、郑楚云、夏石农等常到他住处聊天。特别和胡绳闲谈时,他们较多分析了文化队两个女孩子的性格特点。以此为原型,加上抗战以来的生活积累,小说中的“三典型”便形成了。这年秋,胡绳在重庆筹办《读书月报》,催姚雪垠写出这部小说从创刊号开始连载。在构思还不很完整的情况下,姚雪垠便仓促动笔了。《春暖花开的时候》的写作条件非常艰苦,当时物资供应十分紧缺,没有稿纸可买,姚雪垠就使用土纸。日机经常到老河口狂轰滥炸。往往一吃过早饭,姚雪垠便带着纸同妻子离开市中心的住处,跑到郊外,向老百姓借一把小椅,在村外的树下写作。他“将稿纸摊在不平的小椅上,坐在土地上,两肘悬空,低头写作。由于小椅太低,稍写一阵,脖颈就觉困疼”[3]241。听到市内传来防空警报声,姚雪垠也不予理睬。等听到紧急警报,才加注意。若敌机飞临上空,便赶快伏倒在地。“有时候炸弹在近处爆炸,弹片发出剌耳的尖锐声音。飞机的轰鸣声、弹片声、机关枪的扫射声,造成很大恐怖。”[3]241等敌机一飞离,姚雪垠便从地上爬起来,拍去身上的尘土,重新集中心思,继续工作。后来姚雪垠曾谈到:“为了拿稿费生活,写完了一段,下一段该怎么写还没决定,这一段才送去,又要写另一段了。”[8]这部长篇小说的写作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直到1941年初《读书月刊》的停刊而终止。以后姚雪垠到重庆后又继续写下去,陆续出版了三分册,但姚雪垠自认为仍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这部描写抗战初期国统区一群男女青年的抗战工作和生活状态的小说发表后,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浓厚兴趣,单行本一时成为畅销书。尽管对这部书的评价历来存在分歧,但姚雪垠特别强调,这是“我在青年时代的重点作品”,“是我一生文学道路的一个重要阶段。”[3]23

《牛全德与红萝卜》构思于1939年冬。姚雪垠在从老河口去鄂北前线的途中思考着写一部人物具有豪放性格典型的小说。2月初姚雪垠回到老河口后,在写《春暖花开的时候》的间隙,开始了这部中篇小说的创作。自然,《牛全德与红萝卜》的写作也是极其艰难的,时断时续。有一次姚雪垠在撤退中几乎同稿子一起都沉入汉水里边。上半年写出了上半部,下半部脱稿于1941年1月。同年春,稿子投寄重庆《抗战文艺》,由于印刷厂遭日本飞机轰炸,遂以残稿发表。《牛全德与红萝卜》描写了农村出身的人物在抗日战争中的变化,小说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气息,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结构紧凑,后来被文学评论家誉为“作者自觉地实践文艺大众化方向的可喜收获。”[9]除上文提到的作品外,姚雪垠在鄂西北的两年里,还在《抗战文艺》、《阵中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散文、时评和文艺理论方面的文章。

1940年11月,姚雪垠害了一场大病,出天花。当时“正是老河口惨遭敌机轰炸的期间,耽误了好几天,既不能住医院,又不能到医院找医生。被中医当做了胃病,一剂药加一分沉重”[10],在停尸间住了好些天,多次昏睡不醒。就在这时,第五战区的政治形势也进一步恶化,对进步文化人的限制和打击越来越多。姚雪垠还卧病在床,战区当局便借故免职。1941年1月,姚雪垠被迫离开老河口,回老家邓县养病。不久去安徽主编《中原文化》,第二年秋便去了重庆。从此,姚雪垠与臧克家、田涛、碧野等进步文化人一样离开了鄂西北。

从1938年武汉沦陷后抵达襄樊至1941年初被战区当局迫害离开老河口,姚雪垠在鄂西北活动达两年之久。通过对这两年姚雪垠活动轨迹的梳理,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姚雪垠筹备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鄂西北地方组织,积极参加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领导的抗战文化宣传工作,辗转襄樊、均县、老河口等地,举办抗日文化工作讲习班,为爱国青年讲课、作报告、辅导抗日创作,为抗日救亡运动在鄂西北的发展和兴盛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二,姚雪垠在鄂西北这一时期恰是五战区战事频繁的两年,严峻的战事对进步文化人既有感召,又是考验。面对严酷的战争形势,姚雪垠没有退缩。作为“笔部队”战士,姚雪垠以鄂西北为后方基地,三赴鄂北前线、大别山作战地采访报道,用大量文字客观真实反映前线战斗生活,热情讴歌了广大抗日将士强烈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如直接拿枪作战的战士亲身驰骋在真正的战场上。第三,就其文学创作看,抗战初期的《差半车麦秸》因成功描写农民向游击队员的蜕变已经得到抗战文坛的赞誉。这个时期的《牛全德与红萝卜》显示了姚雪垠在《差半车麦秸》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的新进展,《春暖花开的时候》则是姚雪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青年知识分子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精神面貌。这两部作品放在姚雪垠的抗战创作甚至一生的创作历程中看,具有明显的探索性和过渡性,无论思想上或艺术上都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代表着姚雪垠抗战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姚雪垠在鄂西北的抗战文化活动应该载入鄂西北人民及五战区的抗战史册中。

[参考文献]

[1]高空蔚.姚雪垠简介[M]//姚兆桦,贺国璋,俞润生.姚雪垠研究专集.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2.

[2]姚雪垠.我的道路[M]//姚兆桦,贺国璋,俞润生.姚雪垠研究专集.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46.

[3]姚雪垠.关于《春暖花开的时候》[M]//姚兆桦,贺国璋,俞润生.姚雪垠研究专集.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

[4]王启胤,林春芳.记抗战时期均县两个青年爱国团体[J].丹江口文史资料,1988(1).

[5]臧克家.我的诗生活[M]//山东大学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臧克家专集).济南:山东大学等,1979:65.

[6]臧克家.诗与生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7]吴永平.鄂北第五战区抗战文艺活动概略[J].江汉论坛,1995(7).

[8]杜 渐.姚雪垠先生谈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创作[M]//姚兆桦,贺国璋,俞润生.姚雪垠研究专集.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21.

[9]唐 弢,严家炎.实践文学大众化方向的可喜收获[M]//姚兆桦,贺国璋,俞润生.姚雪垠研究专集.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450.

[10]姚雪垠.惠泉吃茶记(姚雪垠书系第14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277.

Abstract: YAO Xue-yin engaged in different cultural activities for two years in the middle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 the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During this period, he participated in the publicity work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led by the Fifth War Zone Cultural Work Committee. He went to the Northern Hubei Front,Dabie Mountain three times to report the events of the War and wrote NIU Quan-de and the Carrot and The Blooming Spring Time and many other articles about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 extremely difficult conditions. He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cultural work in the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and the Fifth War Zone.

Key words: YAO Xue-yin;the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culture

猜你喜欢
鄂西北抗战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们家的抗战
谁远谁近?
鄂西北地区北柴胡高效实用人工种植技术
鄂西北传统民居多样性探讨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明清鄂西北地区书院生源跨府现象探讨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