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卷Ⅰ诗歌鉴赏题的启示

2016-12-13 05:30代宇辉
散文百家 2016年1期
关键词:临洮梦游考纲

代宇辉

河北省临城中学



新课标卷Ⅰ诗歌鉴赏题的启示

代宇辉

河北省临城中学

2015年新课标卷Ⅰ诗歌鉴赏题所出诗歌是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一首《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以下简称《发临洮》),诗后照例是两个问题,一个涉及表现手法,另一个涉及思想感情。乍看之下好像没有什么新意,细细体味,与以往的命题意图确有不同。

这道诗歌鉴赏题最可注意之点是它与教材内容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它考查考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与以往的高考诗歌鉴赏题有很大不同。以往的高考题基本是远离教材,不与教材内容发生如此密切的联系的。

这种与教材的联系又分为明显的和隐蔽的两种。先来说明显的。

明显的考查是指诗后第8题题干所问: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如题干所说,该题明确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下简称《白雪歌》),实际上是把单单对一首诗的鉴赏,改为比较阅读鉴赏两首诗:一首为课内的,一首为课外的。如果考生对《白雪歌》背不熟;或者仅仅是背熟了而不理解;或者理解了情感而不知道手法,那么他面对这道题时会感到无法下手的。《白雪歌》属于考纲要求的必背64篇之列,命题者这样命题完全合情合理。

隐蔽的考查是指该题暗含着对另一首唐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的考查。这首先表现在诗的标题都有“留别”二字,这两个字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它告诉考生诗的类型。“留别诗”是诗歌的一个小的类型,此类诗从数量上来说比“送别诗”少得多。留别诗是即将远行的人写给为自己送行的人的诗;而送别诗是送行的人写给远行的人的诗。一般老师教学生鉴赏诗歌时,审标题是第一步。如果学生能联系课内学过的《梦游》而正确理解《发临洮》的标题,无疑答题时就像吃了定心丸,感到心中有底不惧不慌。这标题中的“留别”二字可以帮学生确定诗中人是即将远赴边塞而与朋友分别的远行人身份。

另外,《发临洮》与《梦游》在表现手法上也是一样的,因为它们的主体内容都是对诗人即将到达但尚未到达的地方的想象性描绘,所以所使用的手法只能是想象或虚写。李白在即将南游吴越之时,写了《梦游》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位于浙江,也就是李白所说的吴越地区)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发临洮》是诗人岑参在临洮(位于今天甘肃省境内)即将赶赴北庭都护府(位于今天新疆境内)与送别自己的人分别时写的,这一点根据这首诗的标题和诗后的注释可知。诗的前三联是:“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所写之景“雪”、“春风”、“白草”、“青山”都是想象出来的,因为诗人此时尚未上路,不可能亲眼看到这些西域特有的景物,只能是凭着“闻说”的内容来写了。

高考真题与教材的这种紧密联系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什么启示作用呢?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首先,对于考纲规定的必备篇目要更加重视,对于不属于考纲规定的背诵篇目也要重视。一段时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错误倾向。有一些学生甚至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平时下那么大的功夫去背诵64篇,最后只是为了高考时名句默写的6分,这样做有点事倍功半,不值得。通过《发临洮》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名句背诵所占分值其实已经超过了6分,而且高考命题者已经把名句背诵和古诗鉴赏做一体化考查了。另外,李白的《梦游》虽不属于64篇之列,本题也进行了间接考查,此种动向值得注意。

其次,名句名篇考查方式的变化,提示我们对于高考命题的动向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名句背诵题型的变化表面看来只是从机械性背诵转换成了理解性背诵,这一步是在2014年的高考中完成的。其实还有进一步的变化,是在2015年的高考中体现出来的,即从片断性的考查转换成了整体性考查,对《白雪歌》的考查就是明显的例证。可以发现,随着题型的变化,对有关篇目的的考查是越来越深入,试题难度也是在一步步加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详细原因我们无从知晓,但也可以大概猜一点。大约从2013年开始,在电视屏幕上开始出现了一批文化类娱乐节目,譬如:《成语英雄》、《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等。不难猜测,推出此类节目的意图,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重视。这背后应该有某种国家意志在发生着作用。古典诗文,当仁不让地自然是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这样的话,高考古诗鉴赏题出现的上述变化的原因,似乎可以得到解释了。

总结分析过往是为了指导未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深入挖掘课文内容,特别是对于古诗古文中的经典篇目更应如此。不能仅仅是简简单单地把它们当成一个个例子,要知道这些例子的内容也是很重要的。另外,不能深陷题海而没有一点方向感。在为学生选择练习内容时,老师要有判断力和鉴别力。哪些题体现了高考方向,哪些没有,老师要心里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和训练的效率,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猜你喜欢
临洮梦游考纲
在梦游的象
乡土地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临洮地理资源为例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把握准考纲,吃透双曲线
梦游东方
甘肃省临洮县花卉产业发展研究
临洮考古之余的“学术史”寻访
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