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2016-12-13 23:09徐亚慧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弘扬传承传统文化

徐亚慧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站在文化发展的高度上汲取现代文明多方面营养。更新、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自身古今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融合,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融合,方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弘扬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170-0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内涵实质博大精深,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以“中华传统美德”为精髓的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也有充斥各种消极、腐朽、狭隘思想的封建遗毒。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了实现“十三五”期间发展目标,要“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增强国家意识、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并列,作为实现宏伟目标的重要手段突出强调。这明确提示我们文化工作者,进一步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学会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后一个时期尤为重要。

一、重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传承”、“国学热”、“传统文化复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些词汇或概念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和各种媒体热议的热点话题。这种“热”契合的是人民生活的精神需要,从现实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角度可以说是应运而生。20世纪初,伴随着民族主义情绪和民族文化危机感,国学热、复古潮兴起,后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那是出于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恐惧、焦虑和抗拒而产生的。与之不同的是,今天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热潮则更多地意味着文化自尊和文化自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弘扬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成为许多中国人的自觉意识。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过度商品化的一面极度膨胀,拜金主义风行、价值观扭曲、道德沦丧、自然生态恶化更是给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后患。面对这种危机,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了它独特的魅力。

以人为本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核心。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先秦儒家主张“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与人的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应服从这个自然规律,是一致的。

自强不息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灵魂。“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这段话就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写照,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逆境中昂扬奋进,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力量。

和谐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之境界。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在稷下学宫自由讲学、自由辩论,这种形式开创了我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包容,“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这种温良谦逊、崇尚中和的民族心理滋养了温和谦恭、注重和谐的民族情怀。

这些非常值得正视、非常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因子,显然有助于抵制现代实利社会对人性的扭曲,矫正理性的偏执。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其追求一种道德化、诗意化的人生境界,有着积极的精神气象,而这在当今世界显得弥足珍贵,成为当下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的强大文化传统支撑。

二、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国学热、传统文化复兴热也带来了很多值得正视的问题,如复古主义的全盘照搬倾向、封建文化糟粕的死灰复燃等。中国传统社会孕育出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与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宗法社会文化息息相关,这就导致了在传统文化中存有一些陈腐、保守、褊狭的社会文化观念和人伦道德信条。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现象,扯不断的裙带关系和人情网等都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的一面。因此,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清醒、自觉、辩证、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0世纪初的“国学热”中,一个叫邓实的国粹派,在1906年撰文给国学下了一个定义:“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现在新国学派的人,似乎继承了邓实的观点,把医学、戏剧、书画、星相和数学等都包括进去了,人为“老祖宗什么都会”“老祖宗创造的东西什么都是对的”,这显然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本来早已明确界定的各有关学科,牵强附会地拉扯到国学的范畴,这未免太过霸道。

另外,现在的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中,许多人对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区分,而是不加甄别地广泛传播。在各种类型名目的所谓国学讲座中,在盲目倡导儿童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乃至穿汉服、穿唐装的潮流中,恰恰普遍存在着对传统文化资源不加甄别、简单“拿来”的弊病,如果我们的“复兴传统文化热”局限在这一肤浅的层次上,势必失传统之精髓,取传统之皮毛,其效果适得其反。更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封建思想残余会借助复兴传统文化而沉渣泛起,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今天的社会生活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复兴传统文化还需要克服长期以来流行的非此即彼的非辩证的偏执心态。比如,人为地夸大国学与西学的异质性、敌对性。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有它的优点,也都有它的劣处。只有站在文化发展的高度上汲取现代文明多方面的营养,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对西学和国学进行双重扬弃,我们才能步入新的文化境界。

三、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重复、老调重弹,而是传统文化的更新、重建,具体说来,就是“三个融合”,即传统文化自身的古今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传统文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过程,有鲜明的古今融合特点。儒家思想长期以来无疑是中国传统人伦道德和思想文化的主流,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成分。在儒家学派之前,古代贵族和士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惯例、行为方式、社会规范等文化要素之上进行的,儒家学派吸收了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高度。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除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还有《周易》的阴阳互化、万物相生相克的系统整体论和宇宙观,有《孙子兵法》奇正相生的辨证思维,老庄道法自然、天人以和、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将之有机整合,在推陈出新中与现代社会的环保理念、道德标准、行为准则、法制思想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势必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文化效应。

中西文化有很大差异,中华传统文化以其鲜明的人文传统、天人合一的追求区别于西方现代文化执著的科学精神、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和商业意识。但不容忽略的是,中西文化同样不乏相通的识见和追求。人的生存与发展、生活与幸福问题是中西方文化共有的主题,人性完善、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是中西方文化共同的永恒追求。因此积极吸纳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融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它是中华传统文化扬长避短、焕发新的生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自觉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语境和时代精神的融合,也是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不二法门。今天我们需要不断地回到传统文化的原初问题上,同时传统文化也需要不断地走进当代文化语境,汲取时代文化的新成果,熔铸新机,在回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修补力和再造力,不断刷新自身,发展自身。

最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机制还需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中的作用。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充满活力、良性运行的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机制,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从而大大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商品属性和经济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应注意防止文化过度商业化。比如,一些地方争抢名人出生地与故居;一些地方建造大量仿古建筑,有的地方甚至把真的古建筑拆掉,建造假的古建筑;有的地方片面追求产业化和商业利润,而忽视文化内涵,使一些历史积淀深厚的手工文化和工艺美术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艺术价值。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几个问题

一是坚持正确发展方向。把传统文化融入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突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主旋律,防止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借发展文化产业之机死灰复燃。

二是寻求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新的结合点。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必须创新理念和机制。只有努力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特别是通过产业化手段以及合理的商业运作,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来说,用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民族风采,既应成为一种鲜明特色,又应成为一个重要动力。

三是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当今社会,随着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兴起,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文化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程度,文化的传播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品的市场流通率。只有科学认识传统文化的精髓,创新经营方式和模式,传统文化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才会更加突出。应努力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培育文化精品;把传统文化发展与多媒体、软件开发、信息咨询、创意设计、图书出版、影视娱乐、文化旅游等结合起来。

四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应抓住机遇,用产业化的方式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到国外,抢占世界文化市场的制高点;以优秀传统文化输出为突破口,形成多元化的文化输出格局与模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弘扬传承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