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白细胞减少伴髓外造血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6-12-14 08:12丁飞赵进容晋家明童华波
甘肃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骨髓细胞溶血性白细胞

丁飞 赵进容 晋家明 童华波

50例白细胞减少伴髓外造血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丁飞赵进容晋家明童华波

目的:探讨白细胞减少伴髓外造血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综合分析50例白细胞减少伴髓外造血患者的骨髓细胞学资料。结果:50例白细胞减少伴髓外造血患者的骨髓细胞学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婴幼儿正常髓象2例(4.00%),溶血性贫血8例(16.00%),骨髓纤维化1例(2.00%),白血病21例(42.00%);骨髓坏死1例(2.00%),骨髓转移癌2例(4.00%),淋巴瘤5例(10.00%),多发性骨髓瘤6例(12.0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8.00%)。结论:白细胞减少伴髓外造血与婴儿期、溶血性贫血等良性疾病和骨髓纤维化、白血病、骨髓转移癌、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相关。

白细胞;髓外造血;骨髓细胞学

当骨髓代偿功能不足或出现贫血、感染等相关疾病时,肝、脾、淋巴结可恢复胚胎时期的造血功能,外周血中可出现幼红细胞、幼粒细胞,称为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 hemopoiesis,EMH)。外周血白细胞数减低,血片染色镜检提示EMH时,临床易忽略骨髓细胞学检查,造成较多恶性血液疾病的漏诊。本研究对50例白细胞减少伴EMH患者的骨髓细胞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来源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已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和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测为白细胞减少伴EMH的患者共计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0.5~68岁,中位年龄49岁。

1.2仪器设备及试剂①OLYMPUSCX31显微镜,日本。②Sysmex-XS-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③珠海贝索瑞氏染液。

1.3方法白细胞计数:取患者全血EDT-K2抗凝,1h内用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白细胞数;白细胞分类:取患者外周血制成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用显微镜(油镜)作白细胞分类计数;骨髓细胞学检查:取患者骨髓片,进行瑞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分类计数,并作骨髓分析。

2 结果

外周血涂片同时检出幼红、幼粒细胞的50例患者中,婴幼儿正常髓象2例(4.00%),溶血性贫血8例(16.00%),骨髓纤维化1例(2.00%),白血病21例 (42.00%),骨髓坏死1例(2.00%),骨髓转移癌2例(4.00%),淋巴瘤5例(10.00%),多发性骨髓瘤6例(12.0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8.0%)。见表1。

表1 50例白细胞减少伴EMH患者的病因分析[例(%)]

3 讨论

50例白细胞减少的EMH患者均为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109/L,且外周血中出现幼红、幼粒细胞。白细胞减少可见于多种疾病,其中,血液系统疾病占21.00%,如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骨髓纤维化等[1]。随着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普及使用,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血涂片极易忽略形态学检查而造成各种血液相关恶性疾病的漏诊。骨髓形态学结合外周血常规检查可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2]。本研究有2例(占4.0%)婴儿骨髓象,其白细胞数减低且外周血出现了幼红、幼粒细胞,为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做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早期骨髓表现为基本正常骨髓象。可能是因为婴儿期遇到多种感染或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所致。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受破坏,寿命缩短而骨髓造血不能有效弥补红细胞功能而发生贫血,其临床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并不严重,但突发性的溶血性贫血很危险,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患者死亡[3]。本研究中溶血性贫血8例(占16.00%),均表现为脾大、黄疸、白细胞减少,外周血中见有核红细胞及幼粒细胞,其EMH发生于原因不明的髓样化生,特别是在中间型或重型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及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中更为明显。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其病理基础表现为骨髓纤维组织增生及EMH,其患者面临一系列临床问题,如贫血、脾脏肿大及症状性EMH等,应尽早正确认识这些临床问题并给予相应治疗[4-6]。本研究有骨髓纤维化1 例(2.00%),患者肝脾明显肿大,骨髓穿刺呈“干抽”现象。可能是由于髓内无原始细胞弥漫性增生,骨髓明显纤维化,而出现病态造血,全血细胞减少且伴幼红幼粒血症。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是骨髓、肝、脾等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生,可进入血循环、并浸润到全身各组织脏器。本研究中白血病21例(42.00%),临床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白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减少,外周血涂片见不同数量的幼红细胞、幼粒细胞,可能是由于白血病造成骨髓和血细胞成分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丧失细胞的正常功能而恶性克隆,造血多能干细胞受不良的理化刺激(如光辐射、各种射线、化学药品、化学农药的残留等)而异常改变所致。本研究中见骨髓坏死1例(2.00%),骨髓转移癌(肺癌)2例(4.00%),淋巴瘤5例(10.00%),多发性骨髓瘤6例(12.0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8.00%),均属于骨髓增殖,是在造血器官不能维持机体所需足够数量的细胞时的一种代偿机制。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细胞粒细胞多为婴儿骨髓和溶血性贫血(共10例,占20%)等良性疾病,明显低于恶性疾病(共40例,占80%)。

综上所述,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同时伴有幼粒细胞的病例对诊断血液疾病更有价值[7]。白细胞减少的EMH与婴儿期、溶血性贫血等良性疾病和骨髓纤维化、白血病、骨髓转移癌、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相关,对白细胞减少的EMH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测,在良、恶性血液病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1]吴洁.856例白细胞减少原因分析[J].医药前沿,2012,(20):195.

[2]贾利敏,张景丹.骨髓形态学结合外周血常规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6):1792-1794.

[3]王秀娟.谈谈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检验标准[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 (11):293.

[4]BarosiG,AmbrosettiA,FinelliC,etal.The Italian Consensus Confer⁃enceon Diagnostic Criteria forMyelofibrosiswith Myeloid Metaplasia[J]. British JournalofHaematology,1999,104(4):730-737.

[5]Barbui T,BarosiG,Birgegard G,etal.Philadelphia-negative classical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critical conceptsand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from European LeukemiaNet[J].Journalof ClinicalOnc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2011, 29(6):761-770.

[6]Reilly JT,Mcmullin MF,Beer PA,etal.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and management ofmyelofibrosis[J].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12, 158(4):453-471.

[7]胡晓波,熊立凡,金大鸣.仍应十分重视血涂片检查的临床诊断作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5):684-688.

A

1004-2725(2016)12-0937-02

563000贵州 遵义,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丁飞、晋家明、童华波),儿童保健科(赵进容)

丁飞,E-mail:2421279503@qq.com

猜你喜欢
骨髓细胞溶血性白细胞
白细胞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案例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骨髓细胞形态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安胎丸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联苯双酯对小鼠骨髓细胞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血袋两种放置方式的溶血性分析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LIMD1,VEGF-C,CTGF和Survivin的mRNA异常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