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激光联合喜辽妥治疗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2016-12-14 08:12王会芸谢琳
甘肃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机械性静脉炎半导体

王会芸 谢琳

半导体激光联合喜辽妥治疗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王会芸谢琳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喜辽妥治疗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42例PICC机械性静脉炎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喜辽妥涂抹及局部热敷,观察组采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联合喜辽妥涂抹及局部热敷,比较两组静脉炎显效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100%(21/21)高于对照组治愈率85.71%(18/21),观察组平均显效时间(1.7±0.13天)明显短于对照组(3.5±0.42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喜辽妥及热敷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半导体激光;喜辽妥;PICC机械性静脉炎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因此,其颇受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喜爱,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来说,PICC置管是其目前最为安全、可靠的一种穿刺方法[1]。但PICC置管给患者带来许多益处的同时,其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机械性静脉炎是其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置管后48~72小时,好发于穿刺点上8~10cm,发生率达15.15%[2]。半导体激光有快速消炎止痛,修复组织的作用,联合喜辽妥涂抹及局部热敷,治疗PICC机械性静脉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2010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静脉输液小组护士共置PICC导管659例患者为观察对象,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患者4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54.6±11.7)岁。贵要静脉置管528例,发生36例,占6.8%,头静脉置管131例,发生6例,占4.5%。患者穿刺选择的导管均为美国巴德公司的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导管型号均为4Fr。将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首次行PICC穿刺,且一次置管成功者;②白细胞计数正常者;③神志清楚,有良好依从性者;④置管肢体无手术史、放疗史者。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②置管前有静脉血栓史、血液高凝状态者;③已发生细菌性静脉炎的患者。

1.3静脉炎诊断标准采用王建荣主编的《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3]中对静脉炎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0级:无临床症状;Ⅰ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Ⅱ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Ⅲ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Ⅳ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cm,有脓液流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静脉炎程度分级并记录在PICC护理记录单上(0级无临床症状,未予记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4方法对照组患者局部外涂喜辽妥并热敷,具体方法:穿刺点贴膜上方沿血管走向均匀涂抹喜辽妥乳膏,范围大于静脉炎边缘至少1cm,用保鲜膜包裹上臂,外敷水温为50~60℃的热水袋或电热宝,外加布套或干毛巾,每次10~20分钟,促进喜辽妥的透皮吸收,每日3~4次。观察组患者每日先行静脉炎局部半导体激光照射,根据病灶大小调整照射剂量,每部位8分钟,光斑覆盖炎症部位,照射完毕,再按对照组的方法局部涂抹喜辽妥乳膏并热敷,每日3~4次。

1.5治疗效果评价患者在每天进行治疗前,由责任护士和理疗师对静脉炎局部进行观察,询问患者自身感受,疼痛有无减轻,评价治疗效果并记录。疗效评价标准[4]:治愈:局部红肿和疼痛消失,静脉条索状改变消失;有效:局部红肿疼痛减轻或基本消失,静脉基本变软,仍有条索状改变;无效:治疗一周后,局部红肿、疼痛及条索状改变无明显好转。本研究中治愈例数和有效例数均统计为治疗有效例数。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用不同的方法治疗一周后,观察组治愈率100%(21/21)高于对照组治愈率85.71%(1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显效时间(1.7±0.13)天明显短于对照组(3.5±0.42)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及显效时间比较

3 讨论

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置管方式、穿刺位置、置管护士技术、导管的材质和型号等[5]。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最终病理过程是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机械性刺激,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外形变形、细胞簇集、细胞内骨架重排,甚至凋亡;血管内皮完整性的改变、穿刺时对穿刺点血管的切割致使血液流动缓慢,加上导管对血管壁的刺激,引起局部炎症反应[6]。

喜辽妥是德国Mobilat Produktions GmbH生产的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成分为分子量在5000~15000道尔顿之间的一个二糖单元结构的多磺酸粘多糖。喜辽妥通过作用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而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另外,它通过抑制各种参与分解代谢的酶以及影响前列腺素和补体系统而具有抗炎作用。多磺酸粘多糖还能通过促进间叶细胞的合成以及恢复细胞间物质保持水分的能力从而促进结缔组织的再生。因此,喜辽妥能防止浅表血栓的形成,促进它们的吸收,阻止局部炎症的发展和加速血肿的吸收,主要适应证:浅表性静脉炎、静脉曲张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外科和硬化术后的辅助治疗;血肿、挫伤、肿胀和水肿;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输液和注射引起的渗出等。

半导体激光治疗静脉炎的作用机制:半导体激光为近红外波段,可深入组织内部作用于机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加速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消散,增强血管的通透性,减轻水肿,达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并能提高局部组织的代谢率,促进新生血管生长和肉芽组织的增生,从而达到修复组织的作用。同时,激光照射能够调节血液中某些酶的活性,促进三磷酸腺苷生长,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流变指标,使得血液循环趋于顺畅。喜辽妥的成分是多磺酸粉多糖,能防止浅表血栓的形成,阻止局部炎症的发展和加速血肿的吸收,促进结缔组织的再生。热敷本身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提高喜辽妥的局部吸收。

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喜辽妥治疗PICC机械性静脉炎,起到了协同治疗的作用,较单纯使用喜辽妥治疗的患者在显效时间、治疗效果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显效快、疗效显著,解除了因机械性静脉炎导致拔管的风险,延长了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充分体现了PICC导管的优点和医用价值,减轻了患者痛苦,缓解了患者及护士的心理压力,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了PICC导管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受到了临床护士和带管患者的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1]Harter C,Ostendorf T,Bach A,et al.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forautologousblood progenitor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J].Supportive Care Cancer, 2003,11(12):790-794.

[2]王守慧.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相关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28(18):51-52.

[3]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2.

[4]林艳,丘晓芳,林细铃.万花油联合喜辽妥治疗PICC置管引起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3,35(12):72-73.

[5]郑学风,袁欣玫,申秋霞.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天津护理,2007,15(6):344-346.

[6]张喜平,苏艳,王杏敏.复方三七散外敷对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J].西部中医药,2016,29(2):16-18.

A

1004-2725(2016)12-0952-03

735000甘肃 酒泉,酒泉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王会芸,E-mail:jqwht@sina.com

猜你喜欢
机械性静脉炎半导体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应用及现状
两岸青年半导体创新基地落地南京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抑制SFS相对强度噪声
Sn掺杂In_3O_2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心理护理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的影响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