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游戏模式的《仪器分析》网络课程建设

2016-12-14 12:16邓亚娟肖雪红
广州化工 2016年22期
关键词:仪器分析关卡考核成绩

邓亚娟,潘 哲,肖雪红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陕西 宝鸡 721000)



基于网络游戏模式的《仪器分析》网络课程建设

邓亚娟,潘 哲,肖雪红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陕西 宝鸡 721000)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已经成为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模式。作者通过分析当今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游戏的角色机制和激励机制,从网游技术、角色管理、情境任务、结果评价、交流反馈等方面对《仪器分析》网络课程进行开发,提出基于网络游戏模式的仪器分析网络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网络游戏;网络课程;评价体系;仪器分析;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在我们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网络课程是数字化学习的重要形式[1]。

1 网络课程的特点

所谓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内容及教学活动的总和[2]。目前网络课程大多以视频的形式存在,由视频制作者共享到网络上,学习者自发的寻找学习资源、组织学习活动。实践证明网络课程有其独特的优越性:①网络资源丰富,情境真实,可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②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条件,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升;③交互性强,使用便捷,能够及时的反馈存在的问题。虽然网络课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优势,但还是存在着如下问题:①目前网络课程基本以文本和视频的形式存在,重视具体内容的讲解,缺乏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②各种网络课程资料并未实现共享,资源杂乱无章,寻找合适的资源费时费力;③我国的网络课程的开发紧紧停留于理论研究,对于具体课程的开发严重不足;④大多数研究对于网络课程的评价体系一笔带过,均采取与传统教学模式无差别的评价方式,完全发挥不了网络课程的优势所在。学生在使用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明显存在目标不明确、兴趣不足等问题,对于网络课程的热情远远低于预期。与此同时,网络游戏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学生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占据了课余的大部分时间。教育者研究发现网络游戏是在一个虚拟仿真情境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渐进性地完成总的任务目标,在及时反馈和奖励机制的激励下,进行持续性的任务活动,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3]。

因此基于游戏模式的网络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关注。基于游戏模式的网络课程是指将网络游戏中激发游戏者兴趣的角色机制和激励机制应用到网络课程的开发中,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将网络游戏的模式应用到《仪器分析》课程的开发中,解决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2 仪器分析网络课程的开发及评价体系

《仪器分析》是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电化学工作站、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仪、质谱仪等大型分析仪器的原理及应用。由于该课程涉及到的仪器原理复杂、设备昂贵,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展示、操作,这就造成了教学过程单调、枯燥,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基于游戏模式的网络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1 将网游技术引入网络课程

网络游戏以其优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而著称,给游戏玩家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目前现存的一些网络课程界面设置简单呆板,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并不能使“玩家”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计算机技术发达的今天,有效的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网络课程的开发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必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2 角色管理机制

每位学生在网络课程的界面中不再是固有学生1、学生2等称呼。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建立相应的角色信息,一旦学习任务开始,对应的学习时间、积分、荣誉都会体现在角色中。

2.3 创设学习情境,设置合理的驱动任务

学生登录学习界面,熟悉该课程的学习目标,界面操作方式及评分标准。以高职仪器分析课程为例,按照知识结构将教材划分为九章内容并设计相应的情景模式,如表1所示,第一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应用姜大源教授的工作过程理论,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融于具体的实验过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为了完成以上实验内容,学生必须按照提示学习关卡1的内容“准备工作”微视频,之后依次完成相应的理论考试及操作考试。考试通过之后,系统自动解锁关卡2“溶液配制”的学习内容。

表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任务关卡

2.4 仪器分析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1)建立新的考核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通过理论习题的练习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单一,达不到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基于游戏模式的仪器分析网络课程通过设定具体的工作任务,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考核的过程。不仅能够体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理论考题设计为题库形式,每次考核系统随机抽取题目,能够真正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技能利用仿真操作达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目的。

(2)创新评价结果

当学习者在完成测验时,系统会对其做出相应的反馈,如给出正确的答案或者提供相应的思路或者线索,激发学习者继续尝试的热情。在反馈机制的激励下,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如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措施,进入自我调节的学习状态中。比如考核结果按照成绩划分为ABCD四个级别,如果考核成绩低于60分则系统显示不通过,不能解锁下一关卡,需要重复本节学习;如果考核成绩大于60分,则按照成绩划分等级,以星型直观的标识出来,激发学生取得高分,并能解锁下一关卡继续学习进度。系统还会将学生在每一节取得的考核成绩进行排名,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同时在进行该门课程学习的同学之间的差距,激发起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

2.5 反馈交流

在网络化学习过程中,系统能够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观看视频的时间及次数、参与考核的时间及次数、考核成绩等级、积分多少以及排名。每个学习关卡按照每节课考核成绩等级、学习次数、学习时长等要素以一定的比例换算成积分进行排名,在网络课程主界面公示,以此来显示学生在本班中的学习程度。系统按积分排名给予一定的虚拟奖励,比如授予荣誉勋章,鼓励学生对低分通过的关卡进行反复练习,获得更多的积分和奖励,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也可通过这些数据能够直观的看出学生哪些知识掌握的较好,哪些还没有完全掌握,从而采取相应的补充措施。另外,系统中可设置贴吧等在线交流模块,以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同时鼓励学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达到共同学习的效果。

表2 仪器分析网络课程评价体系

3 结论与展望

近些年基于网游模式的网络课程已经取得一部分成果,网络视频、动画等资源逐步进入了高校课堂中,但是依然存在着资源零散、质量不高等问题,离我们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网络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资源、专业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整合,才能开发出完善、合理的网络课程。基于游戏模式的网络课程终将借

助其巨大的优势成为教学的主要资源,实现利用互联网技术随时随地学习的目标。

[1]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发教育研究,2013,19(1):65-73.

[2] 李葆萍,李秀兰.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资源建设思考,2004,214:65-68.

[3] 王颖.基于游戏化学习理念的体验式网络课程设计.软件导刊,2013,12(8):162-164.

Network Course Construction for Instrumental Analysis Based on Network Game Theory

DENGYa-juan,PANZhe,XIAOXue-hong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Baoji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Shaanxi Baoji 721000,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course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teaching mode. The Instrumental Analysis network course based on the network game theory was put forward and constructed for the role mechanism and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network technology, the role of management situation, tasks, results evalu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aspects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network course. The Instrumental Analysis network course based on network game theory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promo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and cultivate talents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network game; network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Instrumental Analysis; teaching reform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高职化工专业微课教学研究与实践》(NO.SZJZD2015007)

邓亚娟(1986-),女,陕西宝鸡,硕士,研究方向:化工教学研究

O657.3

A

1001-9677(2016)022-0199-03

猜你喜欢
仪器分析关卡考核成绩
本期主题
——五月,是诗的样子!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疯狂冒险岛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慕课时代的仪器分析理论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空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