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用活高中数学教材

2016-12-14 12:10邓超华
湖南教育 2016年33期
关键词:线面弧度例题

邓超华

例谈如何用活高中数学教材

邓超华

关于算法的含义,人教版教材由以下两个例题引入。

对许多学生来说,此例题起点太高。执教老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将例题进行了改编,重新设计的例题如下:

题目很容易,学生很快给出了算法步骤,但会觉得没有思考价值。于是老师出示变式1:

给出求1+2+3+…+100的一个算法。

对于此题,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大都能独立解决。于是教师继续出示变式2:

题目难度逐渐增加,学生兴趣盎然,接下来的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一、深挖教材

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是数学教师能够驾驭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只有全面熟悉教材,把握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只有深入地分析教材,才能对教材的结构、教学程序、方法的选择等做到清晰自如,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因此,教师必须钻研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并侧重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教学的知识重点、能力点与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

例如,角的概念中有弧度制这个概念。对于为什么要学习弧度制,学生是有疑惑的,教材中对此也只是一笔带过。那么教师在讲弧度制之前应该查查资料,讲一下弧度制的产生背景。在后面三角函数的学习中,教师还要讲引进弧度制的必要性,把概念的学习贯穿到相关的章节中。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把重点花在了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换算上,对概念产生的背景不够重视,这是典型的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超越教材

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是学什么,至于怎么学,教师就需要下功夫,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或调整、或补充、或重新开发教材,做到超越教材。调整教材是教师的权力,合理应用教材也是教师的义务。教师更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使教学活动丰富并有趣,使教学内容饱满并充满灵性,教师还要把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进行结合,努力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例如,立体几何初步中线面垂直的判定和线面垂直的性质在人教版教材中是分开的,即学习了线面垂直的判定、面面垂直的判定以后,再在几章内容后学习线面垂直的性质。笔者认为在讲了线面垂直的判定以后接着讲线面垂直的性质比较好。因为在线面垂直的判定这一节内容中有一道例题:已知直线a⊥平面α,直线a∥b,求证:b⊥α。这道题其实就是线面垂直的性质中讲到的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直线平行)的逆命题。如果把这两个命题放在一起讲,学生更能理解定理的本质:空间中的垂直与平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当然,超越教材不是完全抛开教材,我行我素,而是要在深刻地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驾驭教材,这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

(作者单位:岳阳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线面弧度例题
探求线面平行中平行关系的寻找方法
立体几何中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策略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线面、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不自由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弧度制的三个基本应用
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