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2016-12-14 14:38赵娟王晓曦
东方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就业心理经济新常态高职学生

赵娟++王晓曦

【摘要】经济新常态给高职毕业生带来了新的就业压力和挑战。本文以经济新常态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在新的就业形势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探索了培养高职学生良好就业心理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高职学生;就业心理

就业心理是指由先天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对求职者的自我认知和职业选择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是择业者不可小觑的软实力,为高职学生的成功就业提供心理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目前正处于战略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时期,经济新常态派生出就业市场的新变革,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陡增,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威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新常态下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由来

2014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在对我国经济现阶段发展特征科学认识和未来走势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目前进入“新常态”的重要论述。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发生重大变革,这也为高职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优化和升级经济结构。

传统产业遭到淘汰和转型。中国原有的劳动力需求大户和热门岗位的用工需求将减少,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

(2)新常态下,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在各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智能机器人、三D打印、无人机、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带来了行业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对求职者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理念滞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需求,导致高职学生的技能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综合素质较差,难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和技术的要求,从而造成高职学生就业困难。

(3)随着高校扩招,应届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而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减少,导致就业岗位供给不足,这些都增加了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

严峻的就业形势给高职学生带来了沉重心理负担,很多高职毕业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对成功就业丧失信心,自我评价降低,产生了失落、焦虑和抑郁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众多的调查研究表明,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职学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根源。

二、提高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途径

1、改变落后的职业认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受传统的择业观以及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目前很多高职学生在择业时存在着功利主义、随波逐流以及托人情、找关系等不良的择业心理。很多毕业在择业时把职业的安逸与否,社会地位的高低、是否职业对口,薪资待遇情况等作为衡量职位好坏的重要标准,不愿意选择那些具有挑战性、开创性或者工作环境艰苦的工作,更不会去主动创业,从何导致错失就业机会。

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形成对职业的正确认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让学生认识到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锻炼人,越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越能体现个人价值,求职者应该将个人前途与国家的发展和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工作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2、培养创新精神,提升自我创造力

新常态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创业来解决就业难题。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下,用人单位对于创新型人才和学习型人才的需求加大。但是,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制度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高职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能力较差,创新能力薄弱,无法适应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对求职者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应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自我创造力,为其在新常态背景下就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心理基础。

高职院校应加大创新教育的力度,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技能,还要锻炼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我创造力。高职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利用先进的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突破定势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目前,我国针对大中专学生开展了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些大赛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比赛。通过参与比赛,使学生发现自身知识的薄弱点和能力的短板,让他们明白当今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学习能力的高低已成为个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激发他们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正确认识自我、加强挫折教育

高职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主要来自于自我感觉以及家人、老师和同学等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认识主观、片面和随意性较强,缺乏客观、系统和科学性。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会导致个体高估或低估自身的条件,从而盲目自信或自卑。许多毕业生在求职时自命不凡,为自己设置了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许多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自暴自弃,从而丧失求职勇气,这些现象都会导致毕业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导致就业失败。而现今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较差,求职面试遇到困难或失败,就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较大打击,产生心理障碍或问题。

高职院校应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心理测评、SWOT分析等科学分析工具帮助学生从求职就业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核心竞争力以及能力短板等,进而使他们在求职中摆正自己的位置,能够合理地进行职业选择,以减少因不切实际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和情绪波动。

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使他们明白求职就业不会一帆风顺,挫折和坎坷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学校应积极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寓教于乐的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通过课堂内外、多种形式的活动学会管控自己情绪的方法以及疏导自身不良情绪的技巧。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应仅局限于专业学习,还应设置一定学时的素质拓展类课程,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能够坦然地面对成功与失败。

经济新常态带来了新的就业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高职毕业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峻并成为阻碍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制约因素。高职院校需举多方之力,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升毕业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软实力,为成功就业奠定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慧 狄敏.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3(9).

[2]车丽萍.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N].光明日报.2014年12月30日,第16版。

[3]李艳。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3).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课题编号:13051418)

猜你喜欢
就业心理经济新常态高职学生
高校辅导员对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影响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其特点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