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背景下粤西地区年例的功能分析
——以广东茂名水塘村为例

2016-12-15 01:31王彩燕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粤西活动文化

王彩燕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社会治理背景下粤西地区年例的功能分析
——以广东茂名水塘村为例

王彩燕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年例习俗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将对社会治理产生影响。社会治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五个范畴,本文以茂名水塘村为例,分析粤西地区年例文化对当地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与发展年例文化,完善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社会治理;非正式制度;年例

一、引言

年例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之一,它主要在茂名、吴川、湛江等粤西地区盛行。年例文化的发展经历了诞生、成长、压制、发展的过程,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年例进行了研究。功能取向的研究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年例在社会子系统中存在着经济、文化、整合与社会四种不同的功能。符号互动理论跳出了宏观的研究框架,对年例中具体的礼物、人情与面子进行分析。社会交换论则研究年例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往。历史学者对年例的渊源、变迁以及祭祀仪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李长情,2010;陈耀泷,2014;冼春梅、刘付靖,2011)。年例作为一种仪式以及文化留存已久,人们对年例文化十分重视。近年来,村民、市民、政府、商界也越来越重视年例的发展,甚至有的商界人士利用年例文化的“壳”来唱经贸搭台的“戏”。年例作为一种仪式和一种文化,在粤西地区产生怎样的社会功能?罗远玲(2010)详细分析了年例仪式的当代意义,周大鸣和潘争艳(2008)分别从经济、心理、文化以及娱乐四个功能对粤西年例仪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即通过对“国家治理体系”进行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以便使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李培林,2014)。要完善国家的治理体系,当落实到地方时会受到地方政策、当地社会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因此,非正式制度必然影响到制度落实的效果与程度。无疑,年例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治理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承认正式制度的重要作用前提下,对茂名市X村104户村民关于年例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虽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传统文化结构受到了冲击,但是年例作为农村地区的非正式制度,对经济、文化、社会、精神与生态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说明在国家治理转型的背景下,既要注意国家上层建筑体系的构建,也不能忽略民间习俗、文化传统的影响,进而引导年例文化充分发挥其有利于社会治理的正向效能。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1.社会治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有效结合。“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有利于政府的角色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严仍昱,2015)。社会治理不仅仅需要宏观规划,还需要注意中观与微观层面。对社会治理进行的研究如俞可平(2013)对社会治理的概念、运行机制等理论方面的研究。关于国家治理领域的专题研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五个领域。研究表明,国家治理既需要构建国家上层建筑体系,也需要注意非正式制度,两者的有效结合有利于社会治理。

2.粤西年例:非正式制度的嵌入与功能。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政策落实,甚至是法律制度的执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非常重要,这也被许多研究所证实。粤西地区的年例作为一种典型的非正式制度,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粤西年例的基本概述。具体包括年例的定义、形式、类型、历史与演变、特点、价值及其组织形式的研究(吴汉林,1997;李中生,2012)。卓金明(2012)详细介绍了年例的起源,有三种民间说法:一是认为年例由元宵演变发展而来;二是认为年例是为了祭祀冼夫人发展而来(冼春梅、刘付靖,2011);三是认为年例是一种驱鬼活动。陈耀泷(2014)把年例的发展分为前年例、年例、后年例三个阶段。年例的项目包罗万象,包括粤剧、歌舞、木偶戏、雷剧、舞狮。粤西年例有三个特点:第一,年例的日期具有流动性;第二,年例是一种符号;第三,年例活动是民间自发组织与管理,但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力量的影响(蒋明智,2013;李红,2014)。陈泽豪(2011)概括年例的重要特征为:年例成为民间艺术展演的舞台;日期不统一;多神崇拜;年例联络亲友感情;浓郁的道教色彩。年例的重要价值体现为年例活动具有凝聚力,成为了民间艺术展演的舞台,体现了民间信俗的多元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年例带来新气象。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年例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如茂名市茂港区田心村将年例晚会举办成慈善捐款晚会。李红(2014)对年例的组织形式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分散型与集中型,并分析了年例资金与治安管理,发现年例活动中政府当局和乡村精英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关于年例的影响因素与功能研究。刘岚(2007)从自然和人文两个因素分析吴川年例活动的成因。周大鸣、潘争艳(2008)则从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两个维度探究粤西年例仪式功能演变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变化是导致年例演变的重要原因。刘勤(2011)从自我、组织与社会三个视角出发研究粤西年例的意义所在。在自我层面,年例仪式生活一方面丰富粤西农民的娱乐生活,另一方面建构自我认同的价值,提升满足感与幸福感;在组织层面,群体共同参与年例活动,相互往来,形成群体归属感与认同感;在社会层面,粤西年例有利于建构区域社会,维系与整合社会。蒋明智(2013)根据布尔迪厄的理论,认为年例场具有三方面的整合功能:联系姻亲、姐妹等亲戚,促进家族内部的情感交流;联系各方朋友,扩大人脉资源,加强家族的力量;利用自身拥有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等资源,提高或维持在当地场域的位置。刘岚(2015)从年例的表现形式出发,分析了年例的心理、社会、教育、娱乐及政治的意义。在心理层面增强自身能量,在社会层面增强村落团结,在教育层面传递村落精神,在政治层面实现村落自治。吴汉林(1997)阐述年例的种种弊端:经济负担,奢靡成风,造成人力、财力和时力的浪费,还有年例期间造成的各种意外事故,被炸伤、被碾死的都有,最大的危害还在于封建迷信活动对现代精神文明的冲击,引起党政之争和宗族离心。论证年例应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完善,如评比文明户、文明村和文明镇等,以现代进步文明活动淡化封建迷信活动。

第三,有关年例的经验研究。扬帆(2007)以其在遂溪城月的调研为例,对粤西地区年例现状与前景进行了描述。研究认为,粤西年例的来源是元宵节和其他节日的扩大,在现代社会中更多的被看成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然而从其历史发展过程看,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更加明显,具有促进民族融合、增强乡土情节的作用。年例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其发展一是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二是地区差别明显,三是规模和影响逐渐扩大的同时存在隐忧——当地的青年一代渐渐地将年例遗忘。从粤西年例的发展前景分析:一是需要重新为年例定位,将年例当做一种文化;二是政府要加强扶持与保护意识,积极引导;三是树立经济与文化互相发展的意识。蒋明智、吕东玉(2008)解释了粤西高州年例中的人情味。在大多数城市人心目中,年例只是日常请客的一种方式,然而在农村居民看来,则是互相拜访、增进感情的聚会,显得更具有人情味。与庙会的社会整合模式相比,年例的社会整合模式则显得更频繁复杂, 也更能促进人际交往,年例中的“交换”和“人情”味更重。罗远玲(2010)认为,年例由注重血缘关系转为业缘、地缘并重。年例中各种活动形式凸显了社会、群体、个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和谐状态。实践表明,年例仪式中经济的发展与传统民俗的传承不矛盾。卓金明(2012)对茂名年例的文化价值进行探究。茂名年例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人际方面,有助于联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精神方面,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方面,利于社会和谐与幸福;经济方面,带动茂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刘岚(2015)则对雷州半岛年例的表现类型进行了探讨,将年例划分为残缺型和完整型两种。邓龙飞(2012)分析粤西年例风俗对粤剧演出繁荣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乡情三个层面。

第四,年例的发展对策研究。张来卡(2007)提出发展年例要提高认识,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年例特色文化;继承和发展本地区的民间民俗文化,让年例更富于地域特色更为丰富多彩;成立相应的文艺创作队伍和文化活动辅导队伍;支持、鼓励基层成立自己的业余文艺队伍,自导自演自己的节目;增加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支持力度。姚雪兰(2012)提出粤西年例要弘扬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加强宣传教育,深化内涵,保护民族文艺健康发展;移风易俗,改变以前的传统做法,提倡采用先进科学的方法,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继承和保护年例活动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制度上健全基层文化机构设置,方法上注意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形式上鼓励和支持基层民间文艺组织。吴汉林(2010)提出,随着信息电子科技水平的提高,年例的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出新变化,年例内容中弘扬文明正气的人文文化含量在提高。

(二)研究假设

在社会治理背景下,粤西地区年例究竟产生怎样的影响?现将年例对社会治理的影响力度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五个方面。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a:年例能促进经济发展。年例活动能带动当地经贸活动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形成粤西地区的特色文化品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假设1b:年例期间,商品供需不平衡,商家哄抬物价,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年例期间,家家户户倾其所有大操大办,弥漫着铺张浪费、攀比炫富的风气,对家庭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

假设2a:举办年例对粤西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活动形式表现为传统的蕴含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愿景的游神习俗、宴食文化、民间艺术以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

假设2b:年例是粤西地区特有的一种民俗,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但它在传承过程中也渗入了一些落后的、迷信的甚至色情的文化糟粕,滋长了封建迷信和奢侈浪费的歪风。

假设3:年例体现了乡村社会人情味,具有强化宗族认同功能。通过举办年例,以共同仪式的方式增加亲友间感情交流,加强家族认同感,发展人际关系。

假设4:年例以不同形式的活动为村民创造普遍认同的交流互动方式,让其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信任,增强认同感,构建社会关系网,扩展社会资本,另一方面,通过宣泄情绪应对现代生活方式背景下的村庄生活合理性与区域社会整合。

假设5:年例期间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及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将对当地环境、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

年例是粤西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茂名市志》中提及:“年例为粤西鉴江、罗江两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是当地民间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活动。”因此,本研究选取广东茂名市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研究总体是茂名地区的居民,根据地区特点选择3个有典型意义的区(县):高州市,化州市,茂南区。在这3个区(县)中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镇:新垌镇,金塘镇,笪桥镇。再在这3个镇中各选择1个村,共选出3个村:文林村(532户),水塘村( 417户),明星村(452户)。从这3个村中随机选择1个村为水塘村( 417户),随机抽取(每4户中选1户)104户。每户调查户主1人,共104人。整个调查采用结构式问卷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整个调查工作由岭南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9名本科生共同完成。共发放问卷104份,回收问卷98份,有效问卷93份,有效回收率89.4%。

(二)变量

根据研究假设,我们将其分成相关的指标。

对于年例促成经济发展,采用12个指标进行测量。包括年例期间娱乐演出的举办场次与交易金额、近年来年例时期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年例期农产品的来源及需求量、年例期农民的收入情况、年例期海产品的需求量、年例期各户购买酒水的费用、平均每户在年例期间的送礼费用、在年例期间促成的投资项目、外出经商的老板对家乡建设的支持情况、流动摊位的数量以及平均流动次数、平均每家年例期间支出费用、年例期间各主要商品价格上涨情况。

对于年例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采用5个指标进行测量。包括年例期间物价上涨情况、举办年例所花的总费用、办年例时必需品与奢侈品花费比例、子女教育费用支出波动情况、年例前后期间家庭生活水平状况。

对于年例的举办有利于具有粤西特色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采用的测量指标有:年例期间举办的艺术表演种类;人们对现存的年例期间的民间艺术的态度;当地从事传统民间艺术表演的人数的比重是多少;年龄段分布情况如何;当地年轻人学习并从事年例活动表演的意愿;人们认为有哪些方式能传承传统民间艺术;当地近年来出现了哪些年例艺术表演新形式;人们对所出现的新形式的认可度;人们参与具有年例特色的文体活动的积极程度;人们期待哪些形式新颖的艺术表演。

对于消极影响,采用的测量指标包括年例期间举办接神仪式的规模,年例期间举办游神活动的花费占整个年例支出费用的比重,当地居民是否认为年例活动越隆重越好,当地居民对于神灵的信仰程度,年例期间参加游神活动的人数,年例期间演出的粤剧和木偶剧的内容,农村“文权”掌控在谁手里(“文权”即文化领导权)。

对于宗族认同与拓展人际关系功能,采用的测量指标包括:各年龄段(老年人、年青一代、儿童)对祭祀仪式的重视程度;村里交份子钱的人数比例;村民交份子钱的积极性;主人家举办年例活动时一般邀请宾客人数;在年例期间结交的新朋友人数;年例期间与亲朋好友的接触与平常的对比;年例期间亲友情感交流加强的程度;年例中人情、礼物、面子的交互流动情况。

对于增强社会认同感、构建交往网络、增加社会资本、宣泄情绪,采用的测量指标包括:宴席中宾客交流的内容对他们自身情绪的影响,在交流过程中获得幸福感的人数,从交流中获得的就业信息或已经得到工作的人数,获得农产品的销路、了解农贸市场动态、调整种植的农业的人数,是否有人捐助年例活动。

对于当地环境与人身安全造成影响,采用的测量指标包括:是否有发生因放烟花爆竹而导致的意外事故;每家每户放鞭炮的数量;年例期间的空气质量;赞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人数;燃放烟花爆竹对年例气氛的影响;愿意使用电子爆竹的人数。

四、数据分析

(一)年例活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表1 娱乐演出场次

表2 流动摊位个数

表3 年例捐助

调查表明:有76.1%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年例期间娱乐演出的场次在3场以上,说明娱乐演出场次比较多,可促进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年例期间因为出售农产品而获得的收入在1000元以上占的比例最大,表明可增加农民的收入;年例期间家庭总支出普遍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5000元以上所占比例也很高,有26.1%,表明经贸活动频繁;有80.4%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人捐助了年例活动,并用于道路建设、学校教学设施建设、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等方面,表明可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由此我们可知:年例活动能够带动当地经贸活动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举办年例后,村民对子女费用支出没多大影响,家庭开支松紧状况变化也不大,绝大多数村民并没有因为举办年例而倾其所有,造成家庭经济困难。

(二)年例活动对当地文化发展的影响

表4 村近三年来年例期间举办的艺术表演

水塘村近三年年例期间举办的艺术表演中,歌舞表演、粤剧、舞狮、杂技等艺术表演形式较广泛。歌舞表演和粤剧是近三年艺术表演的主体,分别有89.1%和82.6% 的村民清楚地在知道这两种表演形式。

表5 参与(观看或表演)积极度

从表5可知,歌舞表演作为一种新艺术表演形式,在农村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另外,37%的村民表示会积极观看年例期间的艺术表演,39.1%的村民表示有空会去观看,而且本村村民也会参与艺术表演,年龄段集中在15—45岁。村民对年例期间艺术表演的参与程度、积极性是很高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年例的举办有利于具有粤西特色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活动形式主要表现为民间艺术以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

我们就年例期间接神游神的参加人数、对神灵的信仰程度以及文艺表演的表演内容等指标设置了问题进行调查,数据表明52.2%的老年人是非常重视祭祀仪式的,而中年只占到25%,青年人则仅13%。由此可见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封建迷信思想逐渐势弱,不过祭祀作为一种仪式传承下来,很多年轻人只是模仿照做而已,对其意义和信仰程度并不是很高。而在表演内容调查中,一些较为年轻的调查对象说曾表演过脱衣舞,并且只有28.3%的人认为这是不健康的文化,说明村民的文化意识有待提高。对于游神活动,往往是只允许添了男丁的家庭派1-2名男性参加即可,反应出重男轻女的现象还是不容乐观的。

表6 不同年龄段对祭祀仪式的重视程度

(三)年例活动的宗族认同与拓展人际关系功能

有82.6%的人是每年都交份子钱的,只有17.4%的人没有每年都交。说明大多数人对于交份子钱是相当积极的,他们的宗族认同感较强。但调查发现,老年人群体对祭祀仪式非常重视,中年人群体以比较重视的态度对待祭祀仪式,而青年人群体则对祭祀仪式并不是很重视。这说明随着年代的发展,人们受科学知识的影响开始更加理性的对待祭祀仪式。

表7 每年交份子钱

表8 加强亲友联系

年例期间,大部分家庭邀请的客人数量小于100人,但是有87%的人认为年例能加强亲友间的联系,并且有59.8%的人表示能在年例期间交到新朋友。说明年例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加强亲友间的联系的,并扩展了村民的人际关系。由此我们可以说:年例体现了乡村社会人情味,具有强化宗族认同的功能。

(四)年例的社会功能分析

表9 交流的影响/就业信息的获得情况交叉制表

年例期间的交流中有38%的人是受到影响的,其中积极影响较多,62%的人表示没有受到影响。72.9%的人能从年例期间获得或多或少的就业信息,说明年例能够拓宽村民的就业信息,促进村民就业。年例期间一般会获得对道路建设、学校教学、公共卫生投资等项目的捐助。这说明举办年例能让一些富裕起来的村民对家乡有所贡献,使村庄建设得更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年例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为农民构建交往网络,增加社会资本,促进农民就业以及农村发展。

(五)年例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表10 烟花爆竹费用

大多数人买烟花爆竹的费用在300元以下,占比59.8%。但也有不少人在500元以上,说明在年例期间烟花爆竹的消费很大。有80.4%的村民称没有发生由燃放烟花爆竹而引起的伤人事故,说明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还是比较好的,所以燃放烟花爆竹没有对他们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可是,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会造成环境污染,虽然有43.4%的人会愿意或考虑使用电子爆竹,但仍有55.4%的人是不愿意的,说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是不够的,有待提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年例期间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将对当地环境、人身安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表11 伤人事故

表12 对使用电子爆竹的态度

五、结论与思考

(一)总结

通过对茂名市水塘村年例的调查,可以发现年例活动对于当地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假设:年例活动有利于带动当地经贸活动;举办年例后,村民对子女费用支出没多大影响,家庭开支松紧状况变化也不大,绝大多数村民并没有因为举办年例而倾其所有,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年例的举办有利于具有粤西特色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活动形式主要表现为民间艺术以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年例很大程度上可以加强亲友间的联系,并扩展了村民的人际关系;年例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为农民构建交往网络,增加社会资本,促进农民就业以及农村发展;年例期间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将对当地环境、人身安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反思

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为了降低问卷的难度,没能调查当地在年例期间各主要商品价格的上涨情况以及年例活动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情况,也就造成了我们不能更有力地说明年例活动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只是对村民进行了调查,对于村干部以及当地招商引资的商人、商会、村委会、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组织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导致调查结果存在缺陷,这也是我们后续研究需要注意的。

[1]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吴震方.岭南杂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3]姚雪兰. 粤西地区年例文化研究[D].广州大学,2011.

[4]陈汉威. 湛江年例的变迁(1892-1992)[D].广西师范大学,2013.

[5]李红. 发展中的吴阳年例[J]. 文化遗产,2014,(01):149-156.

[6]周大鸣,潘争艳. 年例仪式与社会功能——以粤西电白县潭村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5-9.

[7]蒋明智,吕东玉. 乡村社会的人情盛会——以粤西高州的年例为例[J]. 民俗研究,2008,(03):84-99.

[8]罗远玲. 仪式叙事中粤西年例的变迁与当代意义——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22-25.

[9]吴汉林. 年例起止之探寻[J]. 南方论刊,1997,(01):47.

[10]刘勤. 公共生活中的自我认同与社会整合:粤西年例解读[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1,(02):26-30.

[11]乐斗弹. 化州的年例节(上)[J]. 岭南文史,1991,(01):41.

[12]刘岚. 雷州半岛年例的表现类型及留存原因探讨[J]. 文化遗产,2015,(02):140-147,160-161.

[13]卓金明. 茂名年例成因及文化价值探究[J]. 南方论刊,2012,(04):88-89,87.

[14]张来卡. 浅论如何引导和发展茂名特色的年例文化[J]. 南方论刊,2007,(11):96-97,110.

[15]陈泽豪. 浅谈年例的表现形态与重要价值[J]. 神州民俗(学术版),2011,(04):141-143.

[16]李坤鸿. 说年例[J]. 人民之声,2010,(04):53-54.

[17]邓龙飞. 粤西年例风俗对粤剧演出繁荣的影响[J]. 南国红豆,2012,(02):22-24.

[18]冼春梅,刘付靖. 粤西的年例祭祀圈与冼夫人的历史记忆[J]. 岭南文史,2011,(01):41-47.

On the Fucntions of the Yearly Customary Practice in West Reg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Governance

WANG Cai-yan

The yearly customary practice is an informal institution and will affect the social governanc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ocial governance covers five categories, namely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society and ecology. This paper takes Maoming Pond Village as an example,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yearly customary practices in west reg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so as to further the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yearly customary practices,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social governance; informal institution; yearly customary practices

2016—07—05

王彩燕(1991— ),女,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K892.29

A

1009-5152(2016)04-0049-07

猜你喜欢
粤西活动文化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加州鲈在粤西掀起养殖潮!看上上生物如何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年味里的“虎文化”
以生鱼料撬动市场!湛江珊瑚在粤西淡水料市场要发力了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粤西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
谁远谁近?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