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讯

2016-12-15 02:57
福利中国 2016年5期

福讯

联合国环境署:感谢中国积极作用

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将于11月4日正式生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近日表示,感谢中国在推动《巴黎协定》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的领导性作用。索尔海姆说,今年9月,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两国批准了《巴黎协定》,极大地推进了协定的生效和实施。他认为,中国正通过创新实践,用绿色技术等措施减缓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促进绿色就业和经济增长,这值得其他国家借鉴。(据新华社内罗毕10月6日电)

加拿大:2019年将提高退休金福利,涨幅达33%

加拿大财政部长Bill Morneau在9月19日发布了一个新计划——提高加拿大人退休福利。该计划将从2019年开始运行到2025年。新计划基于个人年度收益的份额,从四分之一增长到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平均年收入在5万加元(约合人民币25.2万元)的员工,可以获得每年1.6万加元(约合人民币8万元)的退休福利,高于原来1.2万加元的水平。财政部表示,加拿大近四分之一的家庭有成员将退休,这个计划将提高加拿大人的生活质量,并且为加拿大整体经济增长创造条件。(据2016年9月20日新浪财经)

德国:将制定新法确保实现男女同工同酬

德国政府决定要制定新法,确保男女同工同酬。德国联合执政的社民党国会领袖欧波曼表示,他们已经与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达成共识。新的法律将规定,未来德国所有员工200人以上的公司,都有义务检视是否男女同工不同酬;只要员工超过500人以上,则公司有义务检视并报告薪资结构。这项新法预计会影响到德国境内1400万工作者。德国女性的平均薪资比男性低21%,这项新法是德国迈向男女同工同酬的一大步。(据2016年10月8日环球网)

泰国: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

截至2016年年底,泰国6800万人口中,将有15%的人超过60岁的退休年龄。到2040年,泰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达1700万,超过该国家总人口的1/4,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将减少11%。泰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和教育费用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晚婚,是泰国老龄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为了鼓励生育,泰国政府出台了包括鼓励夫妻多生孩子、给予税收优惠和与孩子相关的福利等政策,还出台了安置老龄人口再就业、延长退休年限和设立退休人员养老基金等措施。

(据2016年9月21日《光明日报》)

越南:将提高劳动者退休年龄

越南劳动部希望将男性的退休年龄提高2年至62岁,女性的退休年龄提高3年至58岁,以减轻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经济影响,缓解社会福利资金紧缺的压力。越南9000万的总人口中,70%是劳动适龄人口,但与此同时,越南也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且与其他人口快速老龄化国家相比,越南的收入水平要低得多。据国际劳工组织预计,如果越南不对现有政策进行大幅修改,那么到2034年该国的社会保险体系就会枯竭。(据2016年9月23日人民网)

英国:最低工资将受脱欧影响

据英国媒体报道,有报告显示,脱欧将可能使低收入工人每年损失近800英镑。英国脱欧公投后,工人工资上涨速度减缓。10年后,英国低收入工人的工资每年可能会减少800英镑。此前,英国财政部的文件显示,如果选择强硬方式脱欧,即离开单一市场和欧盟关税联盟,英国每年的损失将高达660亿英镑。今年4月,英国财政部长奥斯本宣布了英国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7.2英镑。到了2020年,缓慢的工资增长意味着最低工资将仅仅达到8.6英镑每小时,而不是政府之前承诺的9英镑每小时。(据2016年10月12日中国聚焦网)

日本:5万村落中65岁以上老人过半

据日本国土交通及总务省近日一项调查显示,该国65岁以上老人占居民半数以上的“过疏村落”,截止到2015年4月时有15568个,比2010年度调查时增加了约5000个。调查对日本《过疏法》指定地区等所在的1028个市町村发放了问卷。调查对象村落共有75662个,与上次调查有可比性的64130个村落的80%以上出现人口减少。上次调查以后,174个村落因人口减少等原因消失,其中27个为日本东部大地震的海啸灾区。日本各市町村担心“10年以内会消失”“早晚会消失”的村落占到总体的4.8%,为3614个。(据2016年9月30日中国新闻网)

巴西:"蜘蛛侠"为病童带去快乐

10月12日是巴西的儿童节。巴西圣保罗的两名高楼玻璃清洁员化身超级英雄“蜘蛛侠”,隔着医院的玻璃窗向病房里的孩子们打招呼,给他们带来节日惊喜。今年,两名保利清洁员扮成了和他们一样能“飞檐走壁”的“蜘蛛侠”。他们从医院大楼降下,隔着玻璃窗做出各种动作,与儿童病房里的小患者们互动。据介绍,之前的儿童节,清洁员们还曾扮成超人、蝙蝠侠和闪电侠。(据2016年10月12日中国新闻网)

俄罗斯:发明"生命延长法"

近日,莫斯科一处诊所将进行一场独一无二的延长生命手术。而准备接受手术的正是"生命延长法"的发明者本人——俄罗斯生物物理学家阿列克谢·卡尔瑙霍夫。所谓"生命延长法"是指干细胞移植。此前,卡尔瑙霍夫已经在老鼠身上进行的试验表明,干细胞移植可以将其寿命延长34%。卡尔瑙霍夫指出,衰老是人类机体DNA每个细胞损坏的持续累积过程。他认为,使机体年轻化可以不通过改变遗传问题,而是可以通过停止细胞的积累进程入手,而这点可以通过干细胞来实现。(据2016年10月6日人民网)

《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发布

10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白皮书系统阐述了中国的减贫发展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有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7%,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基本权利的实现。白皮书说,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1%,下降到2014年的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据2016年10月18日民政部政务微信)

民政部举办"缅怀先烈 不忘初心——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烈士档案主题联展"

10月18日,“缅怀先烈 不忘初心——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烈士档案主题联展”在民政部机关展出。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观看展览并讲话。窦玉沛指出,回顾长征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按照“四个全面”总体布局和“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推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好新的长征路。此次展览由部档案资料馆和长征途经的11个省民政厅共同举办、同步展出。(据民政部网站)

人社部通知:明年起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10月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2017年开始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通知要求健全医保支付机制,健全利益调控机制,引导群众有序就诊,让医院有动力合理用药、控制成本,有动力合理收治和转诊患者,激发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的内生动力。同时,健全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机制,健全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保待遇调整机制。要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通知要求确保明年开始基本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据2016年10月10日中国经济网)

25部委发布《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10月12日,由全国老龄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5个部委共同制定的《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这是新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增"宜居环境"专章以来,我国发布的第一个关于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安全、便利、舒适的老年宜居环境体系基本建立,"住、行、医、养"等环境更加优化,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更加浓厚。老年宜居环境理念普遍树立,老年群体的特性和需求得到充分考虑,形成人人关注、全民参与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据2016年10月13日《中国社会报》)

我国将继续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

9月6日,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通知,决定以公建民营为重点,继续开展第二批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此次试点的主要任务包括:扩大公建民营的范围,丰富公建民营实施的方式,发挥公建民营机构的作用,提升公建民营规范化水平,加强公建民营机构的监管管理,完善公建民营配套措施,稳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的转体改制。《通知》要求各省区市要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制定统一的实施办法,明确资质条件,规范程序方法,加强指导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养老用途不改变,服务水平不降低,用好用足国家对养老机构建设和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公建民营实施营造好的环境。(据2016年9月12日央广网)

10月1日起国家再次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

9月26日,民政部、财政部发出通知,再次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从10月1日起,伤残人员(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城镇"三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三红"(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提高10%,农村"三属"定期抚恤金与城镇"三属"实行统一标准;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1200元,烈士老年子女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480元,以上提标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据2016年9月30日民政部网站)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发布

10月9日,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发布。调查结果显示,老龄产业市场不断升温。一是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持续上升。2015年,我国城乡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5.3%,比2000年的6.6%上升近9个百分点。二是社区为老服务中上门看病需求居于首位。2015年,城乡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项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上门看病、上门做家务和康复护理,其比例分别是38.1%,12.1%,11.3%。三是老龄用品加快推广应用。2015年,有65.6%的老年人使用了老龄用品,其中城镇为71.8%,农村为59.0%。(据2016年10月9日民政部网站)

上海:2016年十大寿星评选揭晓

10月8日,“2016年上海市十大寿星评选活动发布会暨颁奖仪式”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上海市十大男、女寿星”“上海市百岁夫妻”“上海市十佳百岁风采寿星”揭晓。112岁的朱晓华老人(女)成为上海最高龄的老寿星。上海至今保持着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1979年)、老龄化程度最高(30.2%,2015年)、预期寿命最高(82.75岁,2015年)等纪录。称得上长寿地区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每10万人口中,百岁老人达到7位。2015年上海市沪籍百岁老人共计1751人,每10万沪籍人口中拥有百岁老人12.1人。(据上海民政局网站)

北京:尝试"互联网+智慧养老"

日前,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正式启动"健康家e养老计划",利用互联网+智能硬件技术,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八里庄街道90%的老人获配一套智能可穿戴设备。这套设备可实时监测老人血压、心率、体温等健康指标,通过移动互联网,将数据同步传至八里庄地区第二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平台。相关健康指标一旦出现异常,信息平台即时发出警报,并进行GPS定位。医护人员将"按图索骥",在第一时间赶赴老人家中,实施医疗干预。"远程监护+上门服务",这种"一对多"式健康管理模式,将“移动照料”变为现实。(据2016年10月10日《北京日报》)

武汉:启动社工千人培训计划

2016年9月27日至29日,湖北省武汉市"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研修班"第一期在武昌区委党校举行。研修班立足加快培养社区社会工作人才,推进"三社联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需要,邀请了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教授,深圳市社工中的人大代表,重庆市社工机构负责人以及本土资深实务工作者,为学员们讲授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个案工作服务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介绍外地社区社会工作的经验做法,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务实性。据悉,本次系列研修班共分6期,每期3天,将培训1000名社区持证社工。(消息来源:武汉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