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数字化: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2016-12-15 10:07邹亚莉樊炳有
武术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交互设计数字化发展

邹亚莉+樊炳有

摘 要:现如今,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已普遍被大众接受。文章简要概述了体育新闻传播的历史演变,阐释了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提出,要解决网络体育新闻存在的问题,最核心的是体育新闻传播引进交互技术缩短体育新闻的产生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减少体育新闻从采、编到播报中间把关人的环节,还原体育新闻的本质,回归体育新闻的真实性,提出了超数字化是未来体育新闻传播发展趋势的设想,对这一设想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数字化 网络体育新闻传播 发展 交互设计 超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7—0153—04

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实时信息[1]。体育新闻就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体育事实信息,体育新闻是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各类新闻报道中的一类独立的报道类型[2]。体育新闻传播是人类通过媒介传授体育信息的行为及其过程。[3]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经历了短暂而又漫长的历史演变。1958年9月1日,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体育报纸《体育报》创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使用广播进行体育活动的播报;1960年起,电视体育新闻慢慢发展起来,1978年4月之后电视体育新闻得以稳固持续发展;1993年12月,上海体育有线频道作为中国第一个专业体育电视频道开播;20世纪70年代网络新闻传播开始萌芽,自1997年“立芳在线”(新浪网前身)对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的报道后,网络传媒成为我国传媒主流。网络传媒使体育新闻的传播解放了由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局限性。在当今信息技术发达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发展迅猛,有其辉煌的一面,同时也暴露着自身的缺陷。

1 数字化时代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及问题

数字化时代是信息领域的数字技术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过程,利用数字化产生的技术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普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数字化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尤其是在我们的传媒领域。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我们的信息得到了最大速度的推广和传播,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代各类传媒的核心技术和普遍技术[4]。

1.1 数字化时代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

1.1.1实时性

实时性即新闻的即时性。实时报道指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对一个正在发生的事件或一个事件的最新进展进行报道。它可以是完全的同步报道,例如直播,也可以是稍有时差的及时报道[5]。网络新闻传播在时效性方面得天独厚,能够在第一时间向受众传播最新新闻信息,传统媒介很难与之相比[6]。网络使新闻的“及时性”标准达到一个极致,新闻的及时性从“几小时前”到“几分钟前”再到“几秒钟前”,最终变成“及时、同步”传播。网络体育赛事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使网民可以第一时间了解赛况,以几乎同步的速度获得最新信息。网络在及时更新赛事新闻方面,比传统媒体方便得多,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随时添加或更新信息。

1.1.2海量性、共享性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速度快、容量大、信息共享范围广。网络体育新闻的海量性表现为它具有巨大的信息容纳和信息储存能力,可以为新闻上传者提供近似无限的版面和空间,这使得网络能够发布丰富的新闻信息和建立庞大的新闻数据库。各大网络媒体信息之间的联系不再是一元的、线性的单向性关系,而是呈现网状的,多元的复杂联系。网络媒体除了对体育新闻进行横向采集之外,还可以进行纵向的存储已有的历史体育新闻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信息量呈现几何增长。网络体育新闻的共享性表现为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受众都可以进行信息共享。网络媒体可以将体育新闻中重大新闻报道的相关信息归纳、分类,运用超链接、超文本等方式聚类,建成资料库,便于日后对该新闻的了解和检索。

1.1.3便捷性

传统媒体的体育新闻传播需要经历信息采集,信息筛选以及信息编写的过程才能发布,有较长的时间限制。同时,传统媒体的体育新闻也受版面空间的制约,新闻的内容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选取所谓的有价值、受群众喜爱的内容进行报道,受众选择权很有限。网络媒体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以体育新闻赛事直播为例,同一场比赛可以由不同媒体进行现场赛事直播,全国乃至全球受众可以同时观看。通过网络媒介可以达到随时随地了解新闻最新动态的目的,甚至在一些重大新闻的播报上,公共银屏成为公共资源的另一种体现,受众获取信息更直接、更便捷。人们通过媒介了解到全国各地的最新报道,无论是在办公的地方,在家或是在公共场合都能及时得到体育新闻的更新动态。

1.1.4互动性

在互联网中,网民既发布信息,是信息生产者,也接受信息,是信息消费者。网络传播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于一体,它改变了过去从体育新闻传者到受众的单向传播过程,使得传播活动实现双向互动。其一,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可以进行及时交流;其二,网络传播使得受众的主动参与性得到实现,受众者不仅可以对信息及时做出反馈,还可以完成从信息的接收者到信息发布者角色之间的转换;其三,受众之间可以进行交流。有些体育新闻传播媒体在进行转播时穿插了与观众互动的环节,利用短息、电话等方式参与有奖问答或互动游戏,增强了互动性,缩短了信息发布者与受众间的距离。不少网络媒体设有公众平台,受众者可以发表评论,阐释自己的观点。

1.1.5个性化、多元化

网络实现了个性化的传播服务,受众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既可以充当信息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既可以利用网络自由获得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也能够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新闻消息。同时,这种这种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系统,让身处众多信息包围的环境中解脱出来,排除冗余信息的干扰。网络的“个人化传播”使得新闻的受众从大众到分众到小众,最终直到个人。自己的报纸(My Daily)、自己的节目(My Program)、千奇百怪的新闻组、电子杂志、BBS及其他服务,使得至今网络信息的分散化和个性化成为可能[7]。

1.2 数字化时代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凡事具有两面性,用辩证的思维看事物才能深入了解事物本质。网络体育新闻传播是时代的印记,一方面加快社会文明的进步,一方面又折射出社会文明的滑坡。体育新闻传播的应是人类体育运动、健身活动及其相关的一些信息,张扬的应是一种人类向自身的极限挑战,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追求自身至善至美的人文精神,而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新闻传播却偏离了人文精神的轨道[8]。这种不文明表现为体育新闻传播中的色情化、暴力化、假新闻以及体育新闻传播中的肆意炒作和广告泛滥等几大类[9]。

1.2.1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内容的过度娱乐化

娱乐化报道已成当今体育新闻报道发展的一大趋势,在网络新闻中尤其明显。体育网站采编者们对体育明星的种种绯闻津津乐道,大量的花边图片、视频在头版显眼的滚动。解说员用词口语化,使用网络词语,个人倾向性明显。比如,在一场比赛中,“逆袭”“duang”等网络用语时常出自解说员之口。受众者根据个人偏好在网络平台上大肆发表自己的观点。谩骂声、怜惜声一片,甚至出现持不同观点的网民形成对立局面,在公众平台对骂。

1.2.2网络体育新闻传播中的低俗化及“文字暴力”

受众的“猎奇”心理、广告商的经济利益驱动、网络传者的迎合心理,导致体育新闻网络新闻内容选择上出现低俗化趋势。不少体育新闻传播者将新闻的焦点聚集到运动员、教练员身上。将体育赛事细节的报道作为新闻的亮点,例如,在网球比赛中,对运动员扔拍动作以及运动员负面面部表情等细节报道尤为细致,解说词带有浓重的情感色彩。体育新闻报道中涉及运动员隐私,侧重对运动员感情生活及负面消息的报道,体育明星吸毒、酒驾新闻屡见不鲜。

当前的“文字暴力”在网络体育新闻传播中已经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一场实力悬殊的篮球赛在体育报道中被形容为“屠宰场”,在对体育比赛胜负的描述中“斩杀”“绝杀”“KO”“毁灭”等文字、符号司空见惯,

1.2.3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假新闻

网络体育新闻信息的海量性一方面带来巨大的信息来源,一方面又存在新闻内容不可靠隐患。网络内存无限的特点,使得网络体育新闻具有海量性。这些体育新闻的来源是非常复杂的,除部分来自真实的采编之外,有的来自传统媒体,有的来自隐性的众多网友。海量的新闻需要及时传播,甚至有时候需要及时转播体育赛事新闻的运行,否则就会被其他网络媒体抢占先机。可见,在海量、及时的前提下,网络体育新闻把关的压力巨大。目前,网络媒体已成为假新闻的泛滥之地,网络体育新闻也呈现出多角度及过度软化的报道趋势,特别是当一些重大体育赛事举行时,许多受众最早是从网络上获取的信息。某些网站为了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不惜歪曲事实,制造假新闻。

2 体育新闻传播超数字化内涵及特征

2.1 超数字化的由来

在科技创新围绕服务创新的设计系统中,网络、交互和影像是相辅相成的。影像作为一种最有效地信息和服务方式、以交互性的方式通过网络传播、互动。这三者构成了数字世界的基本元素,也是数字传播的主要因素。[10]当前的数字化没有达到三者的协调统一,只是单因素的线性关系。当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革新,我们已经完成了互联网2D向3D的转变,在线批量上传图片、裁剪图片,转换格式,选择样式,达到了2D照片转成3D动画的效果。未来媒介核心的变化是“人与内容”到“人与人的关系变化”,人们通过生产或转载内容为纽带和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未来社会,互联网运用三维技术中的人机交互是一种近乎自然的交互,通过特殊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进行交互,使用者可以利用键盘、按钮等简易操作进行交互。计算机设备根据使用者的感觉器官、语言或身体运动来调整系统呈现的图像及声音。我们把这个时代称之为超数字化时代,体育新闻传播在这里扮演了信息传递的重要角色。

2.2 超数字化内涵

数字化指的是运用博客、微信、微博、手机终端、iPad、电脑等自媒体进行信息传播,信息多样化,获取信息途径便捷化的一种形态。超数字化即运用高新技术在现有网络媒体基础上实现的3D效果,图像、声音、文字等数据传输改变传统的平面输送为多维立体化传输交互式的系统化程序。在体育新闻传播中运用该项技术,运用智能选择模式可以实现并完成人机对话,根据不同受众需求,开启解答模式后,有专业解说员进行一对一讲解,对整个赛事进行分析、解说。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可以选择随时中断或继续新闻内容的播报。

2.3 超数字化产生动因

2.3.1科技进步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W.Gibson)的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中提到“赛博空间”(Cyberspace),从此这个词便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吉布森创建的主角凯斯描绘了未来计算机网络把全球的人、机器和信息源连接起来的新型社会与交往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具有“第六感”信息的获得更为便捷。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不断创造。它所更新的生物技术、通信、传感与交流方式,都慢慢地将电影变成了现实生活。

交互设计指的是解决技术带来的认知摩擦,把技术化产品变成智能化产品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更加注重产品和使用者行为上的交互过程。[11]目前,交互设计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教学之中。教师通过电子白板交互式课堂、翻转课堂实现了人机互动以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在课堂上,学生运用触摸式白板完成声音、图像的移动与切换。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温州二中基本上实现了每个教室都配有电子白板交互机,学生人手一部平板电脑的自主化模式教学。目前,移动互联网可能制造的“服务”和“体验”带来的三大商业模式。即,以iPhone为代表的“产品+服务”或“终端+服务”一体化模式;以微软“software+service”和Google发布的“desktop+AWS”为代表的平台化模式;以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增值模式。无论将来模式怎么变化,在网络中,内容的产生、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内容的关系都因其移动性而变得更加复杂[12]。

2.3.2市场需求

近期来随着国家对体育产业方面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体育产业迅速发展起来。2014年10月国家颁发46号文提出“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这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发展前景。作为体育产业中坚支柱产业的体育服务业,体育新闻传播又扮演者重要角色。如何提高体育新闻传播质量的数量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体育新闻传播不仅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进行科技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2.3.3解决数字化体育新闻传播的弊端

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具有及时性、可用性和营造更好地社会关系。在利大于弊的前提下同样存在很多弊端。例如,移动设备的不便利性,移动设备屏幕较小,影响浏览效果、价格相对较高、在网络无覆盖的范围存在信息盲点。再者,由于技术难度较低、新闻来源较广,许多假新闻、低俗新闻应接不暇。从保证体育新闻质量,严肃网络环境上讲,仅依靠制定相关法律,提高把关人员效率是远远不够的。技术的进步还是得靠技术的进一步更新来弥补前一轮的缺陷。

3 体育新闻传播超数字化发展趋势

计算机和通讯发展相互渗透,新型的信息设备层出不穷,计算无所不在已经成为显而易见的趋势[13]。相关数据显示,移动手机用户和移动设备上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在稳步增加,社会网络的用户在世界范围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到2012年用户达到8亿300万,在拥有手机用户中使用移动社会网络的用户达到18.8%,显示出移动社会网络的潜在用户是个巨大市场。曾拍出的《泰坦尼克号》《终结者》《阿凡达》等3D影视作品的推出,“影像”作为一种基本的大众语言占据了大量的网络资源,一些视频网站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缺少交互性的“广播电视系统”[14]。网络体育新闻传播运用交互设计实现的移动信息传播前景可观。

世新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陈清河表示,当下已是网络云端计算时代,媒体朝去中心化发展,一对多、多对多双向互动成为媒体经营方向,传统媒介需要发挥创意营销及数字媒体平台整合功能,整个营运“思、产、管、销、传、藏、收”七个环节都会改变。

数字化时代体育新闻传播逐渐呈现出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紧密结合、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移、体育新闻传播的跨媒体全球化等发展趋势。现代体育新闻传播路径模式为(见图1):

未来体育新闻传播将大大缩减了体育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具体表现为:

真实性是体育新闻的根本特征[16]。超数字化交互技术使得体育新闻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更直接,信息来源更真实、贴切。新闻在产生时的自动化处理,通过自成像保留新闻的真实性,无需把关人员二次加工处理。人们需要的视频、信息可以超越时空限制。不受有形屏障的限制,以地面、高大建筑或者空气中的尘埃为依托,投影出我们需要的画面。体育新闻爱好者不必苦苦懊恼于种种因素无法亲临现场观看一场比赛,超数字化时代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体验到现场的真实感。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辞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4082.

[2] 刘 斌.体育新闻学[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8.

[3] 曹建伟,牛森.对我国体育新闻传播态势的理性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3).

[4]佚名.数字化时代. http://www.jyjxlt.com. htm [2015-05-16].

[5] 彭 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94.

[6] 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57—66).

[7] 杜俊飞.网络新闻学[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79.

[8] 赵 颖.试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中人文精神的偏离与回归[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9] 冉强辉,张业安.从大众文化视角透视当前我国体育新闻传播中的畸变现象及原因[J].体育科学,2005.25(4).

[10][11][12] 李铁.数字传播——交互与影像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3](美)Jef Raskin,史元春译.人本界面——交互式系统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10.01.

[14] 李 铁.数字传播——交互与影像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5] 周 阳.当代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国报业,2011.06.

[16] 郭 晴,郝 勤.现代社会体育的拟态图景体育科学[J].媒介体育,2006(5).

Super Digital: A Development Trend of Network Sports News Sprea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ization

Zou Yali1, Fan Bingyou2(1.PE School of 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Zhejiang 325035, 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21, China)

Abstract:Nowadays, online sports news communication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the public. The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sports news dissemination, illustrates the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ports news dissemin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rom the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ports news network, finds that at the core of sports news dissemination to introduce interaction technology to shorten the formation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udience and sports news, reduce sports news from filming and editing to the gatekeepers in the middle of the link, restore the essence of sports news, return to the authenticity of sports news is an effective way, so the study put forward that the super digital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ports news dissemination, and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dea.

Keywords:digitization network sport news spread development interactive design super digital

猜你喜欢
交互设计数字化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数字化制胜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