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精神”的价值维度探微

2016-12-15 11:07戴和杰朱小可
党史文苑 2016年22期
关键词:辩证思维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

戴和杰 朱小可

[摘 要] “八一精神”内涵深刻,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审视“八一精神”价值维度,最根本的是要具备宏观的视野、大历史的眼光,而不能碎片化解读。回眸历史,从中国近代以来170余年的革命斗争史来审视“八一精神”;结合国情,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开辟的视角来审视“八一精神”;立足现实,从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来审视“八一精神”;增强自信,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来审视“八一精神”;放眼未来,从长时段的历史后馈性来审视“八一精神”。

[关键词] 八一精神 价值维度 南昌起义 中国共产党 辩证思维

南昌起义孕育以“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等为主要内涵的“八一精神”。“八一精神”具有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相统一的品格特质,其境界何等宏阔深远!审视“八一精神”的价值维度,最根本的是要怀有宏观视野和大历史眼光。以不同视角来解读“八一精神”,“八一精神”就有不尽相同的认识和看法,但在基本历史价值的认识上不能含糊不清,不能碎片化地解读“八一精神”。否则,就会陷入相对主义、不可知论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一、回眸历史,从中国近代以来170余年的革命斗争史来审视“八一精神”

“八一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即中国共产党的建军精神。此为理解其内涵和历史定位问题的出发点。1927年面对大革命失败的腥风血雨,面对异常残暴强大的反革命武装,要不要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必须作出的抉择。对此,南昌起义则给出了一个初步而明确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屈服,他们挺起脊梁、奋起抗争!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八一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1]。

回溯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一个“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国家,怎样走上强盛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均以失败而告终。1912年,封建帝制虽被取消了,民众头上的辫子剪了,但“大脑中的辫子”犹存;大小各派军阀仍挥戈相向。面对辛亥革命仅得一共和虚名的残酷事实,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迷茫了,中国这艘航船究竟驶向何处?危机乃机遇。“八一功在第一枪。”人民军队的诞生,最终让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的耻辱地位,结束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实现了近代以来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其辉煌已彪炳史册!“八一精神”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所具有的那种“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展现了共产党人面临困难和重压的科学态度!展现了共产党人敢于坚持真理、敢于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潮流之豪气!正如伟大革命先驱李大钊所言,“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2]p194。

“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中国共产党人认识武装斗争的意义也非与生俱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虽参加了北伐战争,但还没有彻底了解“枪杆子”的重要性,结果在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的时候吃了大亏。“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诞生那天起,就勇敢担负起了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南昌起义的根本目的在于“救国救民”,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人民军队历经了近90年的峥嵘岁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建立新中国,为捍卫国家主权,立下了不朽功勋。在当今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民军队成为保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钢铁长城。

二、结合国情,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开辟的视角来审视“八一精神”

毛泽东同志曾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3]p147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许多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变了世界观,成长为早期共产主义者,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中的历练,为人民军队的诞生和“八一精神”的形成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提供了历史契机。

中国共产党人笃信马克思主义,相信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实践了马克思主义,但在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探索自己的革命道路上,并不盲从共产国际。“八一精神”体现了以周恩来、朱德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迎难而上、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抛弃对共产国际代表的过分迷信,毅然发动起义;流沙会议决定部署南昌起义部队今后的行动计划和由地方党组织护送领导人撤离战区等工作;南昌起义军余部历经艰险而百折不挠,在朱德等率领下,通过“赣南四整”,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最终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使初创的人民军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中国人民面前。

也正是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全国各地才陆续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武装起义的若干枪。“第一枪”在革命者的内心深处已定格为一种不惧艰险、勇于登攀、敢于胜利的精神品格和坚定信念,正是在这一信念的坚守和展望中,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才得以开辟。南昌起义所孕育的“敢为人先”的“八一精神”血脉更维系着革命者的信仰、意志、团结、探索、创造和奉献,从而使他们跨越一道道障碍,历经劫难而壮志不减,反而焕发蓬勃生机。真正的革命者从风雨如晦的暗夜起航,劈破斩浪、无私无畏,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南昌起义中许多革命者承继“八一精神”,纷纷到达全国各地接续奋斗,创建或参与创建了诸如“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等根据地,显示出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过人胆略!南昌起义是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道路“伟大开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诚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开篇”[4]。

三、立足现实,从实现中国梦这一宏伟的奋斗目标来审视“八一精神”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真正把中国人民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迅速成长起来,历经一次次血与火的锻造,从苦难走向辉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八一起义打响于南昌,这是英雄城儿女的荣耀,是赣鄱大地儿女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自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发展是贯穿始终的不变逻辑。而“八一精神”是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对于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弘扬“八一精神”,必须践行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以非凡的政治勇气推进全方位的改革,敢于攻难关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之束缚,以奋发有为的状态,准确把握群众利益诉求,冲破各种使改革停滞不前的阻力,突破薄弱环节,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八一精神”昭示着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传承“八一精神”,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永葆进取意识,有利于激发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解决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新课题。今天,大力践行 “八一精神”,努力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我们就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阔步前进,不断抒写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四、增强自信,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来审视“八一精神”

一般而言,党史文化表现在物质、制度和精神等三个层面,以精神层面为核心。精神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成果,它是文化的一种反映。“八一”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八一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军队、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所体现出来的丰厚文化意蕴,彰显了红色文化的韧性和主体精神。“八一精神”伴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是党史文化在精神层面的集中体现,它印证党和军队的光辉历史。

文化自信是弘扬中国精神的“源动力”,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向心力”。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5]。“八一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政治文化现象,体现出红色文化丰富的历史情感和文化创造激情,赋予红色文化以潜质,使“八一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等一道,构筑起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竖起的一座座丰碑,构筑起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形成的完整的精神序列。可以说,“八一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蕴涵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有着伟大的历史价值。

“八一精神”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风格的光辉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血脉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深沉积淀,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传承和弘扬的人文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开创性等特征。“八一精神”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愫,实践了为民奋斗的民本理念,闪烁着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芒。这一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呈现出其特有的个性。新的时代背景下,弘扬“八一精神“的文化性,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大力弘扬“听党指挥”的精神,形成感召力;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激发创造力;大力弘扬百折不挠的精神,增强向心力;大力弘扬为民奋斗的精神,生发凝聚力。

五、放眼未来,从长时段的历史后馈性来审视“八一精神”

在历经时间积淀后,历史往往显得更加明晰。历史的后馈性,即任何历史发生后,伴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它对于后来历史的发展所发生的影响会发生相应变化,任何具体的历史对于未来的人类进程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悠远绵长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后人普遍注意从长时段来评价历史任务与历史事件。

“树高千尺不忘本,水流万里总思源。”“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已取得的一切成果也会丧失,还能奢谈什么!南昌起义的影响远不止于其特定的年代,它会不断延伸下去。穿越历史风云,人民军队站在了强军兴军新的起点上,“中国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为此,对于“八一精神”历史价值的认识,就不能静态地止于过去的历史,而须放眼于中国与世界未来的发展,就是要在世界和中国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中来考察成败得失,从中国和世界现代化的整体延续性上去把握其价值。伴随时间的不断延续,“八一精神”的历史价值会愈加彰显!

“八一精神”历久弥新。“八一精神”,是立于时代先锋的象征,是勇立改革潮头的信念。“八一精神”,它曾见证了一支伟大军队的诞生,见证了风起云涌的历史巨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它必将见证中国梦的辉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www.cpcnews.cn\\2007-07-01.

[2]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www.wenming.cn\\2007-07-26.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www.people.com.cn\\2016-05-17.

责任编辑/陈 洪

猜你喜欢
辩证思维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南昌起义的代总指挥是谁?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辩证思维的高中数学解题再认识
日本当代艺术家保科丰巳的创作路径探寻
民族复兴视域下科技创新环境培育与优化
南昌起义参战人数考
叶剑英在南昌起义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