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生态经济林可持续发展对策

2016-12-16 20:05王永红朱玉伟褚奋飞刘康桑巴叶
防护林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伊犁河谷经济林造林

王永红,朱玉伟,褚奋飞,刘康,桑巴叶

(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伊犁河谷生态经济林可持续发展对策

王永红,朱玉伟,褚奋飞,刘康,桑巴叶

(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伊犁河谷生态经济林建设由于举措有力、机制创新,现已完成营造林面积2.68万hm2,工程建设初具规模。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严重短缺,建设难度不断增大动力减缓,后续管理管护工作存在不足,林牧矛盾依然突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河谷生态经济林发展应加大资金投入, 调动社会进行林业种植的积极性,科学营林,提高林业生态质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保护生态经济林的奖惩措施。

伊犁河谷;生态经济林;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是当前世界为了更好地发展林业所提出的重要的策略,它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一种维护[1,2]。由于伊犁河谷地带是新疆生态经济林生产效益最高的区域,通过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选用好的经济树种营造生态经济林已成为伊犁河谷防护林建设的主要发展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条件,也更好的促进了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区域生态经济林的发展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森林覆盖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 建设现状与管理成效

1.1 建设现状

伊犁河流域位于新疆天山西部山区, 42°14′16″— 44°50′30″ N,79°50′30″— 84°56′50″ E 。该区地处中纬度内陆,属大陆性温带气候,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降水较充沛。由于该区地形复杂,在气候上南北、东西之间差异较大,区内群山起伏,河流纵横,水源十分丰富。水系分布极广,其密度居全疆首位,主要由3条大河( 南支特克斯河、东支巩乃斯河、北支喀什河) 汇集伊犁河组成,年总径流量达1.58×1010m3,但流出国境的水量占3 /4。除地表水外,地下水资源也极为丰富。区内土地资源类型丰富,质量较好,其中宜农土地、森林和草地大约占居了全流域面积的88%; 荒漠化土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0.9%。受地形影响,土壤垂直分布。山巅终年积雪,是冰沼土; 雪线以下系山地潮土,生长各种牧草,原为优良的夏季牧场;山地森林带内是褐色森林土,有着比较丰富的森林资源;山麓缓坡地带为黑钙土和栗钙土,为流域的春秋季牧场;平原则主要分布着灰钙土、潮土、沼泽土、盐土和风沙土等[3-5]。伊犁河谷独有的水土和气候,为生态经济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条件。

伊犁河谷生态经济林建设起步于2012年,启动了“伊犁河谷百万亩生态经济林建设和生态修复工程(2012—2020年)”,生态经济林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特色经济林为重点,按照林草结合、林牧结合、发展现代畜牧业[6]。工程实施四年来(2012年—2015年),根据察布查尔县、巩留县、新源县、霍城县、伊宁市和伊宁县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通过营建林草复合生态经济林、特色生态经济林,共完成营造林面积2.68万hm2,生态经济林建设已初具规模。

1.2 管理成效

1.2.1 加强领导,举措有力 工程建设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造林任务。突出因地制宜,坚持“以水定林”,力求集中连片规模造林。落实林地产权制度,明确林地权属,真正做到“林随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利”,维护造林者的合法收益。

1.2.2 创新机制、补偿到位 加大对建设资金及配套项目的争取力度,出台支持生态经济林工程造林的相关优惠的扶持发展林业政策,较往年更加优惠并逐年加大优惠力度和提高补助标准,农民造林积极性明显提高。积极转变经营机制,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大力推介“企业+基地+农户”的营造林模式,支持和鼓励企业和种植大户投身于生态经济林建设。

2 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据不完全统计,生态经济林建设四年来,平均每年资金缺口为5 664万元,能够到位资金仅有国家的三北防护林造林补助费。而伊犁河谷实施生态经济林建设的县(市)地方财政紧张,大多为“吃饭”财政,所能提供的补助资金相当有限,提供建设配套大额资金难度很大,这已大大影响了生态经济林建设的发展后劲。

2.2 生态经济林建设难度不断增大

随着生态经济林建设的持续推进,平原区域基本没有造林之地可以提供,造林主战场已向退化颓废草场、荒山荒坡、戈壁等困难立地延伸。这些区域普遍土壤贫瘠、干旱缺水、地形变化较大、没有配套水利设施等,从而造成造林投入增加、难度增大,并且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难以保证。

2.3 生态经济林建设动力减缓

伊犁河谷地区实际造林成本与现行政府所给予的造林补助标准相差较大,目前呈现出造林完成的面积越大,工程县财政压力也就越大的现象。由于人工造林投入整地、拉电、打井及灌溉等造林成本的提高,加之后期管护和补植补造费用无法满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建设的积极性和发展动力,导致生态经济林建设速度趋缓。

2.4 后续管理管护工作存在不足

部分新造林地因缺水或灌溉不及时,加上造林投入不足、管理粗放,使得造林质量不高、林木保存率低。为此,每年生态经济林建设的补植、重造任务繁重,这样一来不仅增大了工程投资,也影响了生态经济林建设的质量和成效。

2.5 林牧矛盾依然突出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作为自治区的畜牧业大州,林业与牧业、农业争地争水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有些工程县牧业比重较大、牲畜数量多,而生态经济林工程造林实施的区域大多是在与草场、农田交界相邻之处,造成林木管护难度增大。

3 建议与对策

3.1 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社会林业种植的积极性

伊犁河谷地区处于边疆、欠发达的贫困地区,林业生态建设投入大,收益周期长,需要中央和当地财政加大对生态经济林建设的资金投入,对营林种植户进行林业补贴,提高全社会进行林业种植的积极性。并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创新发展方式,多元化、多渠道争取投资。创新经营模式,引进社会资金投资造林,增添生态经济林工程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推动生态经济林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3.2 科学营林,提高林业生态质量

加大补植补造和低产低效林分改造力度,协调解决林、牧、农的用地和用水矛盾,在巩固造林成果的同时,积极拓展植树造林空间,以期实现“面积和蓄积”及“质量和效益”双增长、双提高。聘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帮扶种植户进行合理的营林,不断提高林业生态质量。

3.3 政策扶持,促进生态经济林产业持续发展

伊犁河谷生态经济林发展必须重视生态经济林产业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都应该尽快的完善对于林业发展的策略,从政策制定、发展规划、项目论证、资金、贷款、税收等方面予以扶持和倾斜。在新品种研发、新技术推广、良种繁育和加工产业发展上给予重点扶持,带动伊犁河谷生态经济林建设上水平。

3.4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发展生态经济林的奖惩制度

对于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来说,单方面加大对群众的财政补贴是远远不够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因此,政府应该尽快建立有关林业生态建设的补偿机制,对于破坏者予以一定的惩罚,而给予建设者一定的资金奖励,通过资金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重视生态经济林的建设, 形成一种保护生态的氛围,这对于生态经济林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1] 李映雄,钟国才.生态经济林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 2016(1):36-37

[2] 金李萍,朱振贤.生态经济林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情报, 2009,41(3) :10-12

[3] 乔木,朱自安,徐海量,等. 伊犁河流域生态恢复与大农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7,28(3) : 45-48

[4] 乔木,朱自安,徐海量,等. 伊犁河流域重点防护林及林业生态科技示范研究[M].乌鲁木齐: 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4

[5] 张军民. 伊犁河流域气候资源特点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J].干旱气象,2006,24(2):1-4

1005-5215(2016)11-0061-02

2016-08-23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714)

王永红(1965-),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大学,高级工程师,从事荒漠化防治研究,Email:yhwang227@126.com

S727.3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1.024

猜你喜欢
伊犁河谷经济林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数字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伊犁河谷无融合生殖砧木青砧1号苹果良种大苗繁育技术
伊犁河谷不同时期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亚楠在伊犁河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