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

2016-12-16 07:04各廷秋袁爱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顽固性面瘫难治性

王 陶,各廷秋,杨 骏,袁爱红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



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

王 陶,各廷秋,杨 骏△,袁爱红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

对近5年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献,从概念及针灸疗法(选穴、刺法方法、综合方法)方面进行整理并总结。结果显示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疗效确切;除常规针刺外,穴位的选择、手法和方法的应用以及多种治疗方法并用是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取得疗效的关键。

针灸;难治性面瘫;研究进展

周围性面瘫,西医称之为“周围性面神经炎”,该病是由于茎乳孔内面神经炎症、急性水肿、面神经受压所致。它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一侧,急性起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面部表情肌麻痹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具体表现为皱眉、闭眼、露齿、鼓颊和噘嘴等动作不能;出现口角歪斜、额纹消失、眼裂增宽、闭目不紧、鼻唇沟变浅、鼓腮露气、漱口漏水等现象。周围性面瘫,中医称之为“口癖”“口眼斜”等,这类疾病是指由于风邪中于面部经络,以闭目不能、口角歪斜等为主症的病症。难治性面瘫,也称顽固性面瘫,为临床上较难治愈的周围性面瘫。笔者在CNKI上搜索了近5年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的临床文献,拟对难治性面瘫进行概念廓清,并将针灸治疗本病现状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难治性面瘫的概念

难治性面瘫是由于面瘫早中期失治误治、面神经损伤严重等原因造成的治疗很长时间未愈的周围性面瘫。它是临床较为难治的一种病症,除一侧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外,鳄鱼泪、联带运动、面肌痉挛、面肌僵硬感、倒错、面肌萎缩等也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但对时间长短的界定众多医家尚未统一标准。在笔者搜索的38篇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临床研究的文章中,对难治性面瘫时间点的界定有发病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和6个月。其中将3个月以内未愈者视为难治性面瘫的15篇,2个月的10篇,1个月的7篇,6个月的1篇,4个月的1篇,没有说明时间界定的4篇。说明大多数医家将病程超过3个月尚未痊愈的面瘫界定为难治性面瘫。

2 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的进展

在临床中,由于难治性面瘫可能已在前3个月中经过了各种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治疗,因此除常规针刺外,强调穴位的选择,手法和方法的应用,以及多种治疗方法并用是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取得疗效的关键。

2.1 取穴

临床上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最常用的选穴方式是面部局部取穴和远端循经取穴相结合。以6条阳经为主选穴,其中更为常见的是手足阳明经穴位。在面部选穴中,地仓、阳白、颊车、太阳、颧髎、翳风、攒竹、迎香、四白、下关、承浆等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穴位,在远端选穴中合谷、足三里、太冲等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穴位。见表1。

与一般周围性面瘫相比,难治性面瘫的治疗选穴方面,有许多医家采取健侧取穴,包括健侧局部与患侧均针刺治疗[1]或交替治疗[2],或增加针刺健侧远端如合谷[1,3]、足三里[3-4]等。

对于特殊穴位治疗难治性面瘫的研究也很多。如朱冬梅[5]探讨运用头针丛刺方法针刺焦氏头针运动区下点治疗该病,与常规针刺面部穴位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认为针刺等刺激头部穴区后产生的生物磁场可以直接穿透高阻抗的颅骨,沿皮质脑干束的起点-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 2/5,经内囊膝部与大脑角下部下行至桥脑的通路,兴奋对侧面神经核,从而促进面神经的恢复是头针治疗该病的可能中枢机制。兰颖等[6]认为直刺挛缩点能疏通局部理气血,观察针刺患侧肌肉孪缩点治疗小儿难治性面瘫的效果,发现两组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针刺治疗难治性面瘫多采用局部疏通、远端培补、整体调理的方式,体现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各家对难治性面瘫辨证分型不同,多分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等。气虚加足三里,血瘀加血海,风痰配丰隆,风寒配风池等。李保宏[7]采用辨证分型针刺加隔姜灸治疗难治性面瘫20例,治愈10例,显效7例。赵怀瑞[8]采用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结合,联合中药、心理疗法治疗难治性面瘫获满意疗效。

2.2 刺灸方法

笔者在搜索的38篇文献中,其中15篇提到了采取透刺方法治疗难治性面瘫,9篇文献研究穴位注射法,7篇文献采用到隔姜灸的方法,7篇文献采用到电针的方法,6篇文献采用到放血的方法,4篇文献研究埋线的方法,3篇文献强调浅刺的方法,3篇文献研究固定牵拉滞针的方法,2篇文献研究火针的方法,1篇文献强调悬针的方法。

2.2.1 透刺 在减少用穴的同时沟通表里经、临近经,增强刺激量,扩大针刺范围是透刺的优点。难治性面瘫普遍采用透刺法,如阳白透鱼腰、颊车透地仓[9]等,可以在减少面部用穴的同时,增加各阳经之间的联系,激发多经气血运行,从而充养面部筋脉,促进面部功能恢复。陈幸生等[10]采用毫针透刺加点刺放血治疗该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表1 38篇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临床研究文献的针刺取穴及频率统计图

2.2.2 穴位注射 近5年研究穴位注射治疗难治性面瘫的文献众多。治疗机理可能为:①局部穴位注射在一定时间内可使局部有一定压力,对穴位有持续刺激;②局部血药浓度较高有利于神经损伤的恢复[11]。穴位注射的药物大多为营养神经药,如甲钴胺[11]、维生素B1[12]、神经节苷脂钠[13]。

2.2.3 隔姜灸 《外台秘要·中风及诸风方·十四首》曰:“至于火灸,特有奇能,虽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难治性面瘫病程日久,常规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利用艾灸加针刺的方法可以加快血运,温通经络,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生姜具有辛温发散的作用,辛能散能行,隔姜灸比一般艾灸疏风通络、温养面部筋肉的效果更强。另外难治性面瘫病性多虚、淤、痰,寒热属性不明显,即使是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面瘫,后期也多需疏风通络。近5年文献中以隔姜灸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很多。如杨逢春[14]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加隔姜灸治疗难治性面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傅小苏[15]选用阳白、四白、地仓、承浆进行隔姜灸,每穴灸3壮,以皮肤潮红为度加常规针刺治疗难治性面瘫65例,总有效率为97.35%。需要注意的是对灸量的控制,过少温热疗效不佳,过多怕烫伤皮肤。文献中一般在面部局部施灸,一次选取3~4个穴位,每穴3~5壮,以皮肤潮红为度。

2.2.4 电针 电针治疗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刺激技术使面部肌肉有规律的收缩,进而促进神经水肿的消退,面瘫部位微循环改善,使受损肌肉和神经再生与修复[16]。张朝晖[17]认为难治性面瘫相对于一般面瘫,其面部血瘀、神经损伤程度加重,单纯针刺往往不能奏效,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恩再适治疗难治性面瘫30例,4周后痊愈17例,显效5例,有效7例。

2.2.5 放血 点刺放血可祛瘀生新、疏通经络。文献中刺血点的选择有两种,一种位于面部表面的穴位,如牵正[18]、阳白、颧髎[10]等,一种位于患侧面部内面,齿颊黏膜络脉[1,19]。“祛瘀生新”是刺络放血的中医理论基础,因放血点大多位于面神经干分支上,减轻局部神经水肿、改善微循环、促进面神经修复再生是其西医理论基础。

2.2.6 穴位埋线 任晓艳[20]认为埋线疗法中的穴位局麻以及皮肤切割,都能对穴位、神经以及整个中枢产生一种综合调节作用,使其营养状态得到改善,此外羊肠线作为一种异蛋白,可以诱导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淋巴组织致敏,配合抗体、巨噬细胞来破坏、分解、液化羊肠线,对穴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20天或更长,从而弥补了针刺难治性面瘫的作用时间短、疗效难巩固等特点。林万庆等[3]埋浸泡过维生素B1及弥可保的药线治疗60例难治性面瘫患者,结果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

2.2.7 浅刺 难治性面瘫多出现面部联动、痉挛等症状,故面部局部应皮内浅刺为主,不宜在穴位深层刺激,以免加重面肌抽动[9]。此外该病病程较长,久病多虚,《灵枢经·始终》中所说:“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故面部浅刺还可以充养面部经脉。

2.2.8 固定牵拉滞针法 滞针术后,患侧的肌肉及皮肤被滞针向单一方向被动牵拉移位至接近正常。这种方法病人易于接受。林卓鹏等[21]研究“马氏”滞针牵拉法观察5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发现其能较好改善面神经功能指数。张淼等[22]研究滞针牵拉法观察顽固性面瘫患者84例,总有效率为81%。

2.2.9 火针 火针疗法和温针灸、隔姜灸都是借助火热刺激来开闭疏通经络的方法,比普通毫针刺激疏通之力更强,对于面瘫日久、脉络不通的情况疗效显著。全剑[23]采用针刺配合火针治疗顽固性面瘫55例,全部有效。刘金平等[24]采用火针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该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3%。

2.2.10 悬针 宋玉娟[25]用悬针电透刺治疗该病,总有效率为86.67%。悬针具体操作方法:用1.5寸毫针刺入四白穴,进针0.5寸,顺时针捻转,待针身被肌纤维包裹,将其向上提拉(针1),然后用0.5寸毫针沿“针 1”的针柄小孔处向眉尾方向穿过,沿阳白穴横向刺入0.3寸(针2)。余治疗方法无特殊。笔者认为此种方法类似于固定牵拉滞针。

2.3 多种治疗方法结合

除以上所述取穴方法外,闪罐[26]、肌肉按摩[2]、中药外敷[4]等也是经常使用治疗该病的辅助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治疗难治性面瘫的方法都是综合疗法。

3 讨论

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方法多样,疗效确切,但由于评价标准不同、设计对照组研究不多等原因,很难将各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得出最佳治疗方法。另外各种方法的适应类型是否一样,如火针、隔姜灸等能否应用于带状疱疹引起的初期为风热性的难治性面瘫,电针治疗是否能够应用于联动症的难治性面瘫患者。最后文献研究发现难治性面瘫治疗多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应用,这样可以在久病、已运用过各种疗法的情况下,增强疏通经路的作用。刺激量大小问题如何权衡,才能在不引起联动、痉挛的情况下增强疏通经路的作用,是临床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1] 杨菲.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2] 程莫双.对顽固性面瘫患者开展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9):216

[3] 林万庆,陈旭军,林源,等.埋药线法治疗难治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4(12):2590-2592

[4] 朱爱华.穴位注射配合中药饼外敷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8):59

[5] 朱冬梅.头针丛刺运动区下点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3,30(6):339-340

[6] 兰颖,王春南,林年年,等.小儿难治性面瘫30例针刺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6):13-14

[7] 李保宏.针刺加隔姜灸治疗难治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S1):82-83

[8] 赵怀瑞.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顽固性面瘫[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7):151-153

[9] 崔素芝,任丽辉.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38例[J].山西中医,2012,28(9):32-33

[10] 陈幸生,周婷,燕炼钢,等.毫针透刺加点刺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11):1020-1021

[11] 夏兆新.针刺结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难治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4):44-46

[12] 许海燕.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0):87-90

[13] 徐青华,席弘刚,赵红,等.神经节苷脂钠穴位封闭配合针刺治疗难治性面瘫[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2):129-130

[14] 杨逢春.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15] 傅小苏.隔姜灸辅助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C]//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北京:中国针灸学会,2011:4

[16] 韩为,王颖,张国庆.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时效性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6):249-251

[17] 张朝晖.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恩再适治疗难治性面瘫3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11):89-90

[18] 赵佳佳.点刺放血配合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

[19] 李宏伟,田永萍.针刺配合点刺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1):225-226

[20] 任晓艳.穴位埋线的源流及其机理讨论[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2):12

[21] 林卓鹏,李少芳,谢佩璇.固定牵拉滞针法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8):57-58

[22] 张淼,孙兴华,祝鹏宇.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0):164-165

[23] 全剑.火针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5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1,21(3):23

[24] 刘金平,金泽.火针结合针灸推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0):153-154

[25] 宋玉娟.悬针电透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4,31(3):143-145

[26] 刘自平,潘莹.针刺、闪罐、艾灸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22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4):70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n 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Treated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ANG Tao,GE Ting-qiu,YANG Jun△,YUAN Ai-hong

(Anhu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Hefei230038,China)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clinical research articles on 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recent five years are performed in this paper.We reorganize them in terms of definition and acupuncture methods(selecting points,meedling method and comprehensive method),and we find that the therap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has an exact effect on 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In addition to the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therapy,the selection of acupoint,technique,method as well as combined application is key to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intractable facial paralysi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Research progress

国家973计划项目,编号:2010CB530505;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编号:1604b0602020。

王陶(1991-),女,2014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杨骏(1958-),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针灸临床作用机制研究。

R246.6

A

1005-0779(2016)11-0090-04

2016-05-31

综 述

猜你喜欢
顽固性面瘫难治性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化痰活血平肝方联合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36例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