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静脉不对称指数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的应用价值

2016-12-16 08:56郭渊博曹琳陈世萍信丰县人民医院江西信丰3416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信丰县磁共振溶栓

郭渊博 曹琳 陈世萍 信丰县人民医院 (江西 信丰 341600)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静脉不对称指数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的应用价值

郭渊博 曹琳 陈世萍 信丰县人民医院 (江西 信丰 341600)

目的:对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静脉不对称指数(AI)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信丰县人民医院经临床及MRI确诊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首次发病并纳入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52例)的磁共振SWI图像进行系统性回顾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划分在低AI组者25例,划分在高AI组者27例,经统计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的TIMI分级存在明显差异(P<0.05),AI分级可作为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低AI组溶栓后出血的潜在风险要小,良好预后所占比例低AI组显著高于高AI组(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AI值能够对静脉溶栓疗效进行准确的预测,在筛选静脉溶栓疗效中具有重要意义。

磁敏感加权成像 静脉不对称指数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约占脑血管疾病的75%,且致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的有效治疗手段,溶栓后出血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1]。如何即充分把握溶栓时机又规避溶栓后出血风险,便成为静脉溶栓的焦点[2]。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静脉不对称指数(AI)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确诊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首次发病并纳入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的磁共振SWI图像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信丰县人民医院经临床及MRI确诊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首次发病并纳入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共计选择52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31例,女21例,年龄34~78岁,平均(52.9±11.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3],自愿接受临床检查和治疗,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信丰县人民医院经临床及MRI确诊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首次发病并纳入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52例)的磁共振SWI图像进行系统性回顾和统计、对比分析。

静脉不对称指数(AI)定义为SWI图像上患侧与健侧静脉显影程度(SWI—ASPECTS)评分之差(患侧-健侧)。SWI—ASPECTS评分参照CT早期缺血性改变的半定量方法――(ASPECTS评分)来评价大脑中动脉(MCA)供血M1-6区、C(尾状核)、L(豆状核)、IC(内囊后肢)、I(外囊)共十处,SWI像上出现较明显的静脉则记1分。AI的绝对变化(ΔAI)定义为基线AI与溶栓后AI之差,相对变化(rΔAI)定义为基线AI与溶栓后AI之比。

表1. 不同AI值与溶栓预后关系统计

1.2.2 溶栓治疗方法

选择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溶栓剂量以指南规定为依据,一般为2.2万IU/kg体重,在30min内由静脉快速滴入。

1.3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经(±s)形式表示,统计分析采取t检查,计数资料统计分析采取X2检验,P<0.05时,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发现,本组52例患者中,划分在低AI组者25例,划分在高AI组者27例,两组患者的TIMI分级存在差异(P<0.05),AI分级可作为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低AI组相较于高AI组,TIMI分级更低(P<0.001),灌注缺损体积更大,良好预后所占比例表现为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ΔAI和rΔAI也存在差异性,低AI组溶栓后出血的潜在风险明显要小,见表1。

3.讨论

MRI可利用灌注加权成像(PWI)序列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病灶的差异来表示半暗带,但PWI定义的灌注缺损尚缺乏一个良好验证且广泛认可的阈值,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年来,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OLD)成像原理的SWI通过对血管内脱氧血红蛋白(DHB)敏感,而缺血组织的DHB与正常组织的DHB含量有差异,因而可作为间接反映组织氧代谢的指标[4]。有研究显示,起病12 h内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大约96%在SWI上可见扩张的髓质静脉,反映缺氧组织或低灌注改变[5]。本次研究中,出于对SWI静脉不对称指数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确诊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首次发病并纳入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的磁共振SWI图像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发现,不同AI值组的TIMI分级与良好预后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6]报道结果相似。不同AI值组的AI和rΔAI也存在差异性,由此证实,SWI静脉不对称指数能客观的反映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血管再通以及溶栓后出血。AI值可作为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因是AI分值越高,往往意味着病变范围越大和(或)组织缺血缺氧越严重,静脉中脱氧血红蛋白的水平增加,导致局部磁敏感性改变,故SWI上患侧大脑半球的深部髓质静脉显影程度明显增加。AI值越高,代表脑组织缺氧程度更严重,提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风险越大,临床上尤其需要警惕那些静脉溶栓后未获得再灌注的患者。因此,SWI静脉不对称指数可为静脉溶栓前的临床决策提供更多参考信息,在指导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1] 聂林, 李涛, 康敬源.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评价价值[J].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17(4):33-36.

[2] 江静雯, 丁蓓, 郑超波, 等.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1,24(4):300-302.

[3] 韩壮, 田云霞, 王秀忠, 等.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于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J]. 临床荟萃, 2013,28(10):1104-1106.

[4] 张继, 夏金翔, 吴慧, 等. 磁共振SWI序列在深部软组织血肿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11(5):96-98.

[5] 叶文卫, 彭森, 郭天畅, 等. 磁敏感加权成像和CT检查在诊断小儿颅内出血的价值比较[J]. 罕少疾病杂志, 2012,19(4):24-27.

[6] 肖建军, 曾绮丹, 王晓阳, 等.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 现代实用医学, 2011,23(6):613-616.

1006-6586(2016)06-0045-02

R743.3

A

猜你喜欢
信丰县磁共振溶栓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柑橘种植规模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图片新闻3
图片新闻(2)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影响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以信丰县为例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