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中庸之道的辩证思维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6-12-16 08:54洪凌艳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辩证思维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摘 要】儒家中庸之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集中表现为“天人合一”的观念,其所包含的朴素的辩证思想有着超时代的前瞻性,“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执两用中”的整体思想;“执中知权”的发展观点;“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对于缓解我国现阶段面临的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中庸之道;辩证思维;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改革开放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资源环境危机的挑战呢?笔者认为,传统的儒家中庸之道的精髓就在于平衡协调各种矛盾关系、促进事物的正常发展。重审这一哲学理念,挖掘其中所包含的辩证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儒家中庸之道的内涵及其所包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辩证理念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显著特色,源于先秦的尚中观念。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只有掌握规律,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如射箭时,只有持弓之手左右高低都达到适当的程度,箭发才能中的。这个最适当的程度就叫做 “中”,这就是最初的尚中观念。而后“中”的理念逐渐深化发展为使各种事物合乎一定标准的原则和方法的理论范畴。譬如尧在让位于舜时就强调治理社会要公正、执中,“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① 。《周易》中也体现了“尚中”的观点,如“中行,无咎”②。孔子继承了前代的“尚中”思想并从哲学范畴和道德观念角度,提出了“中庸”的方法论原则。

孔子的“中庸”概念,首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把中庸作为德性要求,认为“过”和“不及”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极端,因此两者都加以排斥,主张不偏不倚。战国时期子思提出了中庸“致中和”,阐明了“中”与和谐的内在联系。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执中”的同时也要懂得权变。只有依据不同的情况有所变化,才能恰到好处地坚守圣人之道。宋、明时代,理学家对“中庸”观念更是推崇备至。后代虽历经嬗变,但始终没有偏离“中和”的宗旨,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精神的主要支柱。中庸,也就是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研究什么是事物所处的最好状态以及如何达到这种最好状态。“所谓‘中,体现了处理事物的正确性;所谓‘庸,体现了适用于一切事物的普遍性。因此,所谓“中庸”,就是正确而普遍的真理。③”

儒家中庸之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集中表现为“天人合一”的观念。如儒家对于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采取的立场是欲而不贪,也就是强调人对于自然欲望的满足必须理智地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这在客观上保护了自然环境的正常运转。《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就是说万物要在和谐中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时既要顺应自然,又不屈服于自然,既要利用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最终实现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统一。我们今天仍然可以用这一理念去反思现代社会的生态问题。

二、我国现阶段面临的生态问题

1.资源短缺瓶颈制约发展。

中国既是资源总量大国,又是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

譬如就水资源而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2/3供水不足,其中1/6的城市严重缺水。就耕地资源而言,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且60%以上分布在水源不足和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严重的地区;就能源资源而言,我国煤炭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但探明程度依然很低,缺口依然巨大。

在人均资源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却较为低下,资源消耗程度比较高。许多地方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采取了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耕地质量不断退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自然灾害频繁加剧。面向2020年,我国还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发展中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

2.生态环境恶化压力加大。

从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来看。一是水污染严重,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按污染程度由轻到重依次是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黄河、辽河、海河;全国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二是大气污染严重,我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一, 60%以上的南方城市出现酸雨,已经对我国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材料、能见度和公众健康构成了威胁;三是固体废弃物污染,我国每年产生工业固体垃圾10亿吨以上,对生态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已形成极大威胁。四是生态形势依然严峻,荒漠化严重,森林质量相对下降,草地退化,生物物种锐减,水生态失衡等,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载体,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他一切和谐将无从谈起。因此,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这就要求人们改变以往的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的思维模式,用辨证的理念去重审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用儒家中庸之道的辨证思维指导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由于儒家走了一条执两用中的中间路线,所以有人将“中庸”理解为调和折衷,甚至将它视为保守落后与“和稀泥”的代名词。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妥当的,评价也有欠公允。它和折衷主义、调和主义并不相同。在实践中,孔子坚决反对那种没有是非标准的好好先生,将其斥之为“乡愿,德之贼也”④。“乡愿”是指地方上不讲是非原则的和事佬,此类人最主张折衷调和。诚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儒家中庸之道难免有所缺陷,但倘若仔细分析,其所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思想却有着那个时代的前瞻性,对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可以提供一种方法论思考。

1.“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与生态文明建设。

儒家中庸之道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适度原则。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过”就是过火,“不及”就是火候不到。儒家认为,人的思想和行动冒进或保守都不好,要保持事物的稳定性,就要“执中”。这里的“中”就是“恰到好处”的那个度。就要避免“过”与“不及”,因此,必须在“过”与“不及”之间寻求和掌握一个平衡点,以做到恰如其分。“过犹不及”的思想符合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度是质与量统一的原理。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不影响事物质的改变,而超过了度的变化,事物的性质就走向了事物的反面。这就要求人们遵循适度原则,凡事把握分寸,掌握火候。

我们在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原则。古代社会中,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极其低下,人类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屈服于自然,敬畏自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自然面前逐渐强大起来,要征服自然的念头也日渐强烈,从而导致了对自然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破坏。儒家中庸之道的适度原则要求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持久和谐的状态中,不应对自然取索无度,而应取之适度以保持正常的生态循环,保持经济增长与和谐生态的协调发展。

2.“执两用中”的整体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孔子总结舜的统治经验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提出了“两端”和“用中”这两个极为重要的范畴。《论语·子罕》中记载:“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里的“两端”,指的是事物矛盾对立的双方,只有全面考察了“两端”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才能做到求“中”。表明孔子已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坚持用整体原则来把握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人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整体思维,也就是要在决策上做到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相统一。此外,在生态治理方面也离不开整体思维。如太湖的蓝藻水危机问题,单一的就水治水或局部的生态修复都无法彻底解决。正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无锡市把“水中”治理和“岸上”治理相结合,把末端治理和前端防控相结合,把应急之策和长远之策相统一,很好地体现了整体型思维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生态治理课题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3.“执中知权”的发展观点与生态文明建设。

《中庸》云“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时中就是指人要随着事物、环境、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使之适应事物的发展,而非一成不变静止地看问题。可见,儒家中庸之道的“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亦主张人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是不是就不要发展了呢?当然不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问题是我们究竟该怎么发展呢?传统经济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国要调整经济结构的增长模式,走“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走科学发展道路,把发展调控在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

4.“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

中庸之道与和谐密切相关,儒家一贯主张“和为贵”,和谐是中庸的内在追求,如前所说“中”有“中和”之义,其中“和”是目标与归宿,它强调各种不同或对立的因素,达到整体和谐的最佳状态;“中”则是“中庸”的标准和手段,当事物发展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时候,正是事物达到和谐状态的时候。同时,万事万物和谐统一的表层状态必然是它们都发展至最恰当的状态。所以“中”与“和”两者相互联系并互为依存。同时儒家中庸之道追求的是一种有原则、有标准的和谐境界,反对无原则的苟同。主张的是不同之“和”,也就是说要真正做到协调和谐,不应否认差别,无视矛盾。

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人类本来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之意。但生态群的特征是“和而不同”。群体的共生并不扼杀个体的生机和活力,相反,是以个体的蓬勃发展为基础。共生并不是同一,因此,生态环境的治理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各尽其用。因需制宜,各得其所。

总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关乎民族未来、关系人民福祉的长远大计,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中国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儒家中庸之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应立足于现代化的高度,对其超时代性的方法论精华,进行新的诠释和改造,挖掘其所包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理念,为建设生态文明添砖加瓦。

注释:

①《论语·尧曰》.

②《易经·九五》.

③ 徐儒宗.中庸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11:9.

④《论语·阳货》.

作者简介:

洪凌艳(1979.12-)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

猜你喜欢
辩证思维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辩证思维的高中数学解题再认识
日本当代艺术家保科丰巳的创作路径探寻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民族复兴视域下科技创新环境培育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