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晾田技术

2016-12-17 02:44付久才
北方水稻 2016年4期
关键词:龄期寒地长势

付久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佳木斯分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寒地水稻晾田技术

付久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佳木斯分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晾田可对水稻生长起到先控后促的作用,是水稻高产栽培的水分调节形式,对寒地水稻尤为重要。晾田能够调节土壤养分,促进水稻根系下扎,提高根系质量,控制无效分蘖,抑制长势,改善群体结构,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对晾田控蘖时期、晾田条件和晾田方法进行了总结介绍。

寒地水稻;晾田;技术

晾田俗称晒田,是水稻高产栽培的水分调节形式,是利用水、肥、气、热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水的开关作用,采用浅、湿、干相结合的灌水方法,协调温、光、气、热,达到“促中有控,控中有促,促控结合”的调节措施。

1 晾田的作用

晾田后由于土壤氧气含量增加,使原来存在渍水土壤中的还原物质如甲烷、硫化氢和亚铁等得到氧化,含量显著减少,同时使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增强,促进了有机物的矿化,从而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加速土壤速效性养分释放。在晒田期间,土壤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下降,但复水后又急剧提高,因此,晒田在调节土壤养分方面对水稻生长起到先控后促的作用。晒田期间稻株总根数、白根数增多,复水后根数增加更多,同时由于晒田引起根系下扎,使稻根在土壤下层的分布比例增加,提高根系质量,扩大根系活动范围,增进根的吸收能力。叶色由青绿变成淡绿或黄绿,株型由披散变为挺直,分蘖受到抑制,改善了群体结构和光照条件,茎秆粗壮抗倒能力增强。

晾田可以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利于有效分蘖的茎穗成长,为在预期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争取穗大、粒重创造条件;抑制长势,使叶色暂时褪黄,延迟封行日期,保持适当的叶面积系数;改善群体结构,使基部节间缩短,控制后期几片叶的长度,使通风透光良好,底叶不早衰,提高抗倒伏能力;有助于水稻由氮素同化作用为主转化为以碳素同化作用为主,提高植株碳氮比(C/N),使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有利于成熟期间养分的运转,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增强水稻抗逆性,特别是防御病虫害的能力。

2 晾田控蘖时期

晾田一般多在水稻对水分反应不甚敏感时期进行,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是晾田的适宜时期,一般是有效分蘖终止期前3 d进行晒田,晒田时间为 5~7 d。

水稻在N叶抽出时晾田,对N-2叶分蘖芽的生长影响最大,其次为N-1叶分蘖芽,对N-3叶的分蘖芽无显著影响。因此,要控制有效分蘖叶龄期(N-n+1)后 1 叶(N-n+2)产生的无效分蘖,最适的晾田期为N-n叶龄期。如11叶品种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8叶期,晾田控制无效分蘖的最适时期为7叶期,预计有效分蘖临界叶位(N-n+1)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80%时,及时晾田,对控制9叶龄期同伸的无效分蘖效果最好,而对8叶期的同伸分蘖影响较小,可以正常生长,成为有效分蘖。

3 晾田条件和方法

关于晾田的轻重程度和方法要根据土壤、施肥和水稻长势等情况而定,下列情况下的稻田必须晾田: (1)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烂泥田;或因稻草还田,施入大量有机肥,发生强烈还原作用的稻田。此类田块要早晾田(晒田)、重晾田,使田土沉实,达到进入不陷脚的程度,土质粘重的田块要晾至出现鸡爪裂纹,对这类稻田还需采取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环境,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晾田效果。

(2)进入7、8月份以后气温逐步升高,有些田块(特别是秸秆还田地号)出现冒泡现象时,要及时撤水晾田,进行气体交换,排出田间硫化氢、氨气、甲烷等有毒气体,增加土壤氧气含量,促进根系发育,做到通氧壮根,养根保叶,确保后4片绿叶面积,特别是高效叶面积,提高光合生产能力。

(3)水稻生长正常的高产田要及时晾田。这类稻田一般土壤肥力高,通透性好,晾田主要是为了控制无效分蘖。当单位面积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稍前即开始排水晾田,到田面硬实,出现小裂缝时可灌1次水,待自然落干后继续晾田,直到幼穗分化期。

(4)前期施氮肥过多,秧苗生长旺盛,有倒伏危险的稻田要早晾田、重晾田。一般当茎数达到预期穗数80%时开始晾田,达到田面出现小裂纹,进入不陷脚,使苗色逐渐落黄。中间可以过1、2次水,以延长晾田时间,使田面不至于干裂过甚,损伤根系,防止水稻正常生理功能受到伤害。

对于前期生育不良、茎数不足的稻田或土壤渗漏能力强的稻田,一般不必晾田。可采取间歇灌溉方式增加土壤氧的含量,促进根系发育。

总之,晾田要有灵活性,茎数足、叶色浓、长势旺盛的稻田要早晾田、重晾田,反之,应迟晾田、轻晾田;肥田、低洼田、冷凉田宜重晾田,瘦田、高坑田应轻晾田。晾田要求排灌迅速,既能晾得彻底,又能灌得及时。需要注意的是,若晾田期间遇到连续降雨,应疏通排水,及时将雨水排出,不积水;晾田后复水时,不宜马上深灌、连续淹水,要采取间歇灌溉,逐渐建立水层,并适时晾田,以适应根系和微生物对氧的需要。

S511.07

B

1673-6737(2016)04-0051-02

2016-01-06

付久才(1980-),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

李明)

猜你喜欢
龄期寒地长势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环保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损伤自愈合试验*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保温混凝土360 d龄期内强度的影响
山西:夏粮总产增长秋粮长势良好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
我国寒地中小学教师体质及骨密度调查研究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