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经济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简析

2016-12-17 02:44邵丽华
北方水稻 2016年4期
关键词:废弃物秸秆农业

邵丽华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8)

低碳农业经济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简析

邵丽华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8)

从农村的生产方式、农民素质、技术研发和服务体系三方面分析低碳农业经济存在问题,论述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与循环农业经济之间的差距,并提出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与资源化、农业循环型产业链等循环农业方式,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

低碳农业经济;循环农业经济;简析

低碳经济是我国近些年来新提出的一个名词,指的是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为特点的,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发展观的,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新能源创新、新工艺创新为手段的,继农业、工业之后人类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氢等温室气体,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多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给农业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农业经济发展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提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具有前瞻性的,如果按照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的前方道路堪忧,无论工业上还是农业上都很难走出一个新路子来。笔者在此探讨在低碳经济的时代,循环农业经济应该如何发展。

1 低碳农业经济存在问题

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远低于世界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的平均水平,但是在农业资源的消耗上处于世界前列。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过程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以增加粮食作物的产量,最终实现农产品需求增长和农产品供给变大之间的平衡。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投入使用石化产品,现代农业更加趋向于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特征。据统计,农业用地释放的温室气体大约是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还要多,在大气温室气体排放来源排名中,农业位居第二。农业用地虽然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但是巨大的农业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也很强大,如果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选择科学、合理的农业措施,会使农业土壤的固碳能力大大增加,同时还能够起到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生态农业系统产生的固碳能力能够抵消大约80%的全球范围内由于农业生产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如果不再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以减少约1%的石油资源使用;同时农用土地上不再使用化肥会降低约30%的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应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保护大气环境,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1.1 农村的生产方式落后

我国过去的低碳农业为了节约劳动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往往在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农药、化肥,这些化学肥料的投入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农用土地出现盐碱化现象,我国出口到国外市场的产品竞争力明显下降,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过去的生产方式,减少化学成分的投入。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为了追求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以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低碳环保技术的使用。我国农村目前采用的分散式经营模式严重阻碍了低碳技术推广。

1.2 农民素质低

低碳农业模式是一个需要较系统理论知识和较强技术水平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而我国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多文化素质不高,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管理没有经验,水平普遍低;再加上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多是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而且他们几乎没有环保意识,阻碍农业技术的推广。

1.3 技术研发、服务体系不完善

低碳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而我国在农业研发上的投入很少、农村的科研人员大量流失等使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受到极大限制;我国有些地区实施低碳农业,研发低碳技术造价极高,阻碍我国低碳技术的推广。

2 循环农业经济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较多,农业用地较少,部分农业用地未能获得较好运用,同时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土地污染、破坏相当严重,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土地的利用效率却持续下降。如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证在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实施,就要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此项方式是进行转换农业发展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只有通过构建循环农业发展经济体制,才能充分满足人们对农作物的需求,同时循环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资源运用,是进行低碳经济转换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方式,利于增加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实现有效资源的循环运用。

2.1 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与资源化

根据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再循环原理,将农业生产和农村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产品加工业的“三废”,转变为能源、肥料或饲料,再重新利用,可以实现能量的梯级运用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2.1.1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大约7亿t秸秆。秸秆的就地焚烧和废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空气。目前,秸秆再利用的方法主要有还田、制成饲料,以及电化和气化等。山东探索了秸秆还田、青贮、颗粒饲料加工等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全省有60余万农民常年或季节性从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每年增收9亿多元。南京市高淳县固城镇开发了“秸秆种菇”技术,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再把栽培种菇的下脚料还田,形成 “稻草—蘑菇培养基—菇渣肥田—水稻”的生态模式。

2.1.2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 对于在畜禽养殖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污水与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进行高效与生态化处理,将其资源化并重新利用。例如,将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或进行发酵制成沼气等。宁波宁海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实现了畜禽废弃物的规模化的循环利用,先由牧业公司将畜禽粪加工成有机肥半成品,再出售给有机肥公司加工成精品有机肥。

2.1.3 农产品加工业的“三废”综合利用 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置,变成原料重新利用。例如,辽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了以苹果加工为中心,集苹果种植、苹果榨汁、饲料加工和养猪、废弃物及污水处理为一体的循环产业链,将变质的水果和蔬菜转化为肥料,将苹果加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及污水资源化,用于种植和养殖,实现了园区内部废弃物与污水的“零排放”。

2.2 农业循环型产业链

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家庭消费的环节建立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

2.2.1 种养结合的循环链条 依据生物共生原理,构建一个动物和植物共同生存的生物发展模式,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如玉米与家禽、饲草与奶牛以及稻田养鹅等模式。

2.2.2 “三位一体”循环型农业 主要有集种植、养殖与加工业为一体的循环型产业链,以及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融合生产、生态和农业生活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区模式。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的辽宁亚洲红集团以观光农业为核心,建成了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抗氧化活性生物工程以及旅游观光农业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区。亚洲红集团从葡萄皮、葡萄核中提取出抗氧化活性物质——青花素低聚物,其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将葡萄废弃物经生物工程处理,制成生物肥用于还田;园区内建有垃圾处理站,集中处理居民生活垃圾。园区为广大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2.3 “四位一体”循环型农业 由种植、养殖、加工和生活等四大产业构成的循环链条。最典型的是农场利用废弃物制成沼气的循环型产业链条。以牛粪和工业污水为原料生产沼气,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气,并为工厂提供电能,其副产品沼渣和沼液继续用于种植和养殖,实现了“农业—畜牧业—工业和新能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黑龙江海林农场早在2005年就探索出了一条运用产业共生原理,对养牛场的废弃物集中处置,用以生产沼气的循环经济之路。海林模式创建了 “青贮饲料→奶牛→牛粪→沼气→沼渣→青贮饲料”的循环链条,形成了以沼气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农场除以牛粪和工厂污水为原料生产沼气,供应场部居民生活用气外,还为牛场、场区的糖厂和新海林公园提供电能,以副产品沼渣肥和沼液肥种植有机青贮和农作物,青贮再用以喂饲奶牛,实现了“农业—畜牧业—工业和新能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3 讨论

一切论证都必须要在事实的基础上来看待,我国基本国情为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少,而且在我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由于从事的都是低端制造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使得大片土地被污染,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为彻底扭转这种趋势,可以使用循环经济的新模式来开创未来的局面。循环农业经济主要就是使得资源可以重复多次进行利用,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业体系中进一步推广,使得农业经济的投入资源可以减少,并且获得较为高效的利用,而且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也都可以作为再次利用的生产资料,这样一来就可以达到农业的经济效益与自然生态效益相互统一的局面。从目前情况来看,循环农业经济能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间的矛盾,引导农业经济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与循环农业经济之间的差距在于:传统农业经济主要过程是利用现有自然资源来进行粗放型生产,这样一来就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废弃物,这是一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最后结果就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恶化了农业生态环境;而采用循环经济的方式主要是尊重现有资源,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来最大程度地使用土地等各方面资源,使得农业资源经济效益可以最大化,以便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要认识到那种一次性资源利用后不可再生,所以长期依赖资源消耗的方式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有了这个思想认识之后,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就可以抛弃掉以往发展理念,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从长远效益出发来对农业资源进行利用,以便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要想在农业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最大程度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就必须要对过往的成功经验进行科学总结,也要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不断地尝试,勇于采用新的办法来解决老的问题。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来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的质量,最大程度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以便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1]昂吉德玛.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4(6):93.

[2]刘现肖.低碳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J].财经界,2014(21):32.

[3]周 丽.加快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探析[J].新经济,2014(20):81-82.

[4]吴长莹.面向低碳经济的生态农业现代化转型研究[J].开发研究,2014(3):19-21.

[5]陈于伦.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建议[J].南方农业,2014,8(18):89,91.

[6]陆静超,马 放.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北方论丛,2014(5):129-132.

[7]裴树峰.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J].科技视界,2014(26):339,354.

Analysis of Developmentof Low Carbon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Circular Agriculture Economy

Shao Li-hua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Heilongjiang Academy of Land Reclamation Sciences,Harbin 150038,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from rural production mode,peasant quality,techn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system,and discussed the gap of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s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nd circular agriculture,and put forward that circular agriculture modes of reuse and resource of agricultural wastes and agricultural recycling-based industry chain.It promot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the whole development quality of agriculture economy.

Low carbon agricultural economy;Circular agriculture economy;Analysis

F303.4

A

1673-6737(2016)04-0062-03

2016-01-05

邵丽华(1979-),女,经济师。

猜你喜欢
废弃物秸秆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电子废弃物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