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追授许帅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6-12-17 07:45
中国民政 2016年21期
关键词:救助站孺子牛中宣部

中宣部追授许帅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10月25日,中宣部举行“时代楷模”事迹发布会,追授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许帅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许帅同志先进事迹。许帅先进事迹经中宣部发布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主要媒体给予集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为敢于担当的“孺子牛”点赞》。文中称赞道,安阳市救助站原站长许帅身上彰显了心系群众、视救助对象为亲人的情怀,求真务实、积极谋事创业的追求,以及乐观豁达、坦然面对病魔的胸襟,深刻诠释了民政干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风貌,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年轻党员干部的时代风采,无愧于“孺子牛”的称号。为许帅点赞,赞他牢记宗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赞他爱岗敬业、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赞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赞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坚定理想、克难攻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他是所有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新华社也发文高度赞扬了许帅。“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站站长许帅生前为救助流浪乞讨者鞠躬尽瘁,重病后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尽头;死后他捐献眼角膜和遗体,为他人送去光明,为医学研究尽最后一份力。他用兢兢业业的工作、无私奉献的信念践行着孺子牛精神。孺子牛精神的根是心里那份情。要俯下身子为百姓做事,就得把百姓利益装在心里。许帅就是这样的人。他让流浪多年的母亲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他让刚刚出生的流浪人员婴儿感觉到了家的温暖,他让救助站充满了爱与温情。孺子牛精神的魂是胸中那团火,要给群众送去光明和温暖,就得保持自己的热度。许帅做到了,连病魔也不能打垮他坚强的意志,反而激发起他时不我待的工作热情,边化疗边工作,用行动拓展着生命的宽度。

《光明日报》记者提到,在采访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对许帅那句“救助工作是良心活儿”表示深有同感。被救助人员大都是流浪乞讨、传染病患者和智障人员,对他们的付出,意味着单纯的奉献,不可能有回报。这样的工作,如果没有对事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很难做好的。许帅,正可谓是一位“孺子牛”。在罹患癌症进入生命倒计时的时候,许帅与时间赛跑,用生命的“余额”救助他人。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他又决定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和遗体,作为救助他人的最后一站,堪为人间大爱。

《经济日报》评论称,37个春秋,许帅像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时空,留下了灿烂的光芒,书写出一名共产党员践行誓言的壮丽诗篇。我们要向许帅学习。学习他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学习他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学习他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学习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在有限的生命里,许帅把救助他人作为毕生的追求,照亮别人,燃尽自己。许帅走了,但他撒向人间的爱永存,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永存。

许帅,我们想念你!

猜你喜欢
救助站孺子牛中宣部
中宣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发布重要文件
《小学生必读》杂志获中宣部出版局表扬
中宣部梁言顺副部长一行莅临中国钱币博物馆参观调研
“孺子牛”的由来
甘为孺子牛
短镜头
无刺刺猬受到救助站悉心照料
救助站
金春燮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父与子